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考研難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研究生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考研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研究生學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專業簡介
大氣科學(水文氣象方向)系統學習大氣科學、水文學和水文氣象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應用技能;培養能夠在大氣科學、水文學等相關學科從事科研、教學、業務和管理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普通水文氣象學、水文氣象集合預報、水文氣象災害概論、山洪泥石流預警預報、天氣學原理、天氣學分析基礎、大氣探測學、典型天氣過程分析、動力氣象學、短期氣候預測、數值天氣預報、雷達氣象學、水文學原理、水文預報、水文測驗學、水文分析與水利計算、水力學等。
就業和深造方向:可在大氣科學、水文學、應用氣象、環境科學等相關專業繼續深造。就業覆蓋氣象、水利、城建、農林、民航、國土規劃、軍事等相關行業單位、科研部門和高等院校。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系統學習水文水資源、水環境和水生態的專業理論和基本技能;培養具有從事水資源、水環境和水生態方面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工程設計基本技能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水文學及水資源、水利水電工程、生態水文、流體力學、水力學、水文學原理、水文分析與水利計算、水文統計學、水文測驗學、水文預報、水文氣象導論、水文氣象集合預報、水文氣象災害概論、防洪設計標準實踐、天氣學原理、大氣探測學、氣象統計方法、雷達氣象學等。
就業和深造方向:可在水文學、資源環境、大氣科學等相關專業繼續深造。覆蓋氣象、水利、能源、交通、環保、海洋等相關行業單位、科研部門和高等院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聯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025-58731556 江蘇省南京市寧六路219號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雙聘院士1名,“海外院士工作站”海外院士2名。教職員工45名。其中專任教師38名,全部具有博士學位。海外畢業博士9位,占比24%。教授10名,副教授11名,外籍教師2名;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研修經歷的教師30人,比例超過80%。獲批中組部“青年海外引才計劃”1人,中組部“海外創業人才計劃” 1人,江蘇省 “333人才工程”1人,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1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1人,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1名,江蘇省2019年雙創博士1名,獲第11批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1人。學院教師受聘國際水利協會中國分會執委會委員,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地理指導委員會委員等重要社會職務。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簡介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原水文氣象學院)成立于2011年6月,同年9月開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和研究生,2017年10月更名為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學院重點發展以氣象為特色的水利工程學科,為應對變化環境下洪澇、干旱、水資源緊缺等重大水文氣象災害問題培養復合創新人才和提供技術支持。學院下設大氣科學(水文氣象方向)、水文與水資源工程2個本科專業;擁有水利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水文氣象學二級學科博士點,以及應用水文氣象研究院(AHMRI)。
專業設置:大氣科學(水文氣象方向) 系統學習大氣科學、水文學和水文氣象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應用技能;培養能夠在大氣科學、水文學等相關學科從事科研、教學、業務和管理工作的復合型人才。主要課程:普通水文氣象學、水文氣象集合預報、水文氣象災害概論、山洪泥石流預警預報、天氣學原理、天氣學分析基礎、大氣探測學、典型天氣過程分析、動力氣象學、短期氣候預測、數值天氣預報、雷達氣象學、水文學原理、水文預報、水文測驗學、水文分析與水利計算、水力學等。就業和深造方向:可在大氣科學、水文學、應用氣象、環境科學等相關專業繼續深造。就業覆蓋氣象、水利、城建、農林、民航、國土規劃、軍事等相關行業單位、科研部門和高等院校。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系統學習水文水資源、水環境和水生態的專業理論和基本技能;培養具有從事水資源、水環境和水生態方面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工程設計基本技能的專門人才。主要課程:水文學及水資源、水利水電工程、生態水文、流體力學、水力學、水文學原理、水文分析與水利計算、水文統計學、水文測驗學、水文預報、水文氣象導論、水文氣象集合預報、水文氣象災害概論、防洪設計標準實踐、天氣學原理、大氣探測學、氣象統計方法、雷達氣象學等。就業和深造方向:可在水文學、資源環境、大氣科學等相關專業繼續深造。覆蓋氣象、水利、能源、交通、環保、海洋等相關行業單位、科研部門和高等院校。
師資力量:學院現有雙聘院士1名,“海外院士工作站”海外院士2名。教職員工45名。其中專任教師38名,全部具有博士學位。海外畢業博士9位,占比24%。教授10名,副教授11名,外籍教師2名;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研修經歷的教師30人,比例超過80%。獲批中組部“青年海外引才計劃”1人,中組部“海外創業人才計劃” 1人,江蘇省 “333人才工程”1人,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1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1人,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1名,江蘇省2019年雙創博士1名,獲第11批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1人。學院教師受聘國際水利協會中國分會執委會委員,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地理指導委員會委員等重要社會職務。科學研究:學院科研實力雄厚,學術交流活躍。學院的研究方向及課題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水文氣象及水旱災害預警,研究山洪、泥石流早期預警預報,城市化與暴雨洪水及防災減災技術,遙感資料應用及水文氣象監測,最大可能降水和防洪設計標準,水文氣象數值預報與資料同化;2)水文氣候及全球變化應對,研制高分辨率陸面模型,研發水文氣候集合預測方法和系統,研究全球變化與氣候水文相互作用,水旱事件歸因及未來風險預估;3)生態水文及水利工程管理,研究生態水文的觀測監測理論與方法,變化環境下的生態水文響應與適應,水安全評價與水資源適應性利用,海綿城市理論及應用技術。學院成立以來,已承擔科研項目112項,其中國家級項目26項,境外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10項,橫向項目47項。科研總經費累計達2100余萬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BAMS、HESS、GRL等期刊發表SCI論文160余篇。EI、EI核心、中文核心、權威期刊累計發表199篇。每年邀請約20余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到校做學術報告和專題講座,通過交流促進了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不斷提升。每年約有10人次的出國交流訪問或進修學習,不僅提升了自身的科研素養,也提高了學院在國際水文與氣象領域的知名度。教學水平:學院一直把教學工作放在各項工作的重要位置,嚴把教學質量關,重視人才培養質量。以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專業建設為基礎,以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課程體系的改革為重點,加強學生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學院主持20余項各級各類教學改革項目,其中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6項,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18項,校級教改項目5項,獲批江蘇省高校重點教材立項1項,出版教材1部。學院擁有水力學實驗室和流域水文氣象與生態水文實驗室,并在國內多家機構和單位建立了教學實踐實習基地和產學研創新基地。
人才培養:學院目前在校本科生200余人,碩士、博士研究生30余人,是我校師生比最高的學院。以學生為本,提供創新、國際化精品教育,培養水文和氣象等方向的復合型創新拔尖人才。配套創新專任教師培養計劃(本科生),“創新人才院長獎助學基金”,為培養精英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添加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考研分數線、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報錄比、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考研群、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姐、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考研真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專業目錄、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排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保研、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公眾號、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