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做视频在线观看-啪啪99久久综合精品色-啪啪国产-啪啪激情网-成人高清毛片a-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研究生招生

西北工業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西北工業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研究生招生專業

專業課資料

西北工業大學優惠價原價選擇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西北工業大學學姐
為你答疑,送資源

【21/22考研群,請加入】

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電子信息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研究生招生
一、培養目標
 
系統地掌握本學科領域的專門知識,為科研院所、產業部門和政府相關職能機構培養具有創新潛質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具體目標為:
(1) 熱愛祖國,忠于人民,遵紀守法,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高尚的職業操守;擁有強健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態;
(2) 具有較好的數理基礎與信息獲取、處理、利用等控制學科專業知識,知曉本學科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了解本學科的前沿理論、技術和研究方法;
(3) 具有很強的專業實踐能力;深刻理解本學科的新理論和先進技術方法,通過獨立思考和靈活運用,能夠創造性地解決復雜工程技術問題;
(4) 具有嚴謹的學風和良好的學術道德,具備勇于探索、不畏艱難和堅韌不拔的科學精神;
(5) 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具備快速查閱外文文獻獲取新知識、新思想的能力,能運用英語進行一般性的國際學術交流;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良好的工程管理和協調關系能力。
二、研究方向
 
研 究 方 向 主 要 內 容 簡 介
1.大系統理論及應用 1. 大系統智能信息處理技術
2. 大系統決策理論
3. 大系統理論與方法
4. 大系統遞階控制與分散控制的理論與方法
2.復雜系統建模、仿真與性能評估 1. 復雜系統理論與建模
2. 復雜系統自組織方法的研究與仿真
3. 多源信息融合系統建模、仿真與性能評估
4. 指揮與控制系統的建模、仿真與性能評估
3.航空電子系統綜合、仿真與測試 1. 航空電子綜合系統建模、品質分析與結構優化
2. 航空電子系統重構和容錯方法研究
3. 高速數據總線數據壓縮與實時監控技術
4. 基于虛擬現實的航空電子綜合系統仿真技術
5. 民用網絡技術在航空電子系統中的應用

 
4.現代火力控制理論、模型與方法 1. 空對空、空對面作戰火控新原理、新技術研究
2. 先進武器瞄準發射方法研究
3. 多機協同多目標攻擊火控方法研究
4. 無人作戰飛機自主攻擊火控方法研究
5. 先進武裝直升機火控方法研究
6. 火/飛/推綜合控制方法研究
7. 智能化火控系統研究
5.先進控制理論及應用 1. 智能控制、模糊控制、遺傳算法等現代控制技術在指揮與控制工程的應用
2. 機載武器系統的先進控制方法研究
3. 空對空、空對面作戰決策與控制方法研究
4. 多機、多智能體控制與決策方法研究
6.智能化決策、指揮與控制工程 1. C3I 系統的結構與建模方法、信息融合與資源管理
2. C3I 系統的作戰效能仿真、分析與評估
3. 有人/無人機協同作戰智能決策、指揮與控制方法
4. 作戰任務規劃與飛行軌跡生成方法研究
7.管理系統工程 1. 系統思想、系統分析、評價技術、決策技術
2. 管理系統理論與模型
3. 知識和信息管理
4. 城市系統管理
8.資源環境與信息化系統工程 1. 資源環境科學的內涵及其特性
2. 生態環境與資(能)源安全問題及其影響
3. 資源環境經濟社會大系統建模及仿真
4. 生態工業園區規劃的理論及應用
5.3S 技術及應用
6. 信息化與區域發展戰略
7. 能源系統優化、預測、決策、信息技術與模型
8. 能源、經濟、環境系統的宏觀戰略與協調發展
9. 能源生產、消費的動力系統
10. “3EsS”能源系統優化配置
9.社會與社會經濟系統工程 1. 社會系統工程的構架
2. 社會指標體系和發展模型
3. 社會發展戰略、綜合發展規劃
4. 社會預測、宏觀控制和調節
5. 經濟系統運行與分析
6. 政府與市場經濟
7. 宏觀調控與市場經濟

 
三、培養方式
 
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采取導師負責和指導小組培養相結合的方式。指導小組的組成可根據碩士生的研究方向及課題內容由導師提名、學院領導批準,小組成員一般由 3~5 名副教授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含導師)組成,但碩士生導師在碩士生培養中起主導作用。同時,指導小組應協助導師對碩士生的課程學習、科學研究和學位論文進行指導。學院及有關領導要指導和檢查碩士生的培養工作。
四、學習年限
 
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一般為 2.5 年。
 
五、課程設置
 
1. 公共課(學位必修課,6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13M008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6 2.0 1,2 考試
13M009 自然辯證法概論 18 1.0 1,2 考試
16M001 高級英語聽說與高級英語寫作 108 3.0 1,2 考試
2. 基礎理論課(學位必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5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11M001 矩陣論 60 3.0 1 考試
11M003 數值分析 60 3.0 1 考試
11M004 偏微分方程數值解法 60 3.0 2 考試
11M005 數理統計 60 3.0 1 考試
11M006 隨機過程 40 2.0 2 考試
11M009 數學物理方程 40 2.0 2 考試
11M010 泛函分析 60 3.0 2 考試
3. 專業基礎課(學位必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6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036037 系統仿真 40 2.0 2 考試
086013 最優控制理論 40 2.0 2 考試
086014 大系統理論及應用 40 2.0 1 考試

 
086015 軍事運籌學 40 2.0 2 考試
086016 智能控制基礎 40 2.0 2 考試
086030 大氣動力學與飛行控制系統 40 2.0 1 考試
096080 大系統理論及應用 40 2.0 2 考試
096012 數據分析與信號處理 40 2.0 2 考試
096017 資源環境信息化工程 40 2.0 2 考試
096018 非線性系統控制理論 40 2.0 2 考試
096021 計算機網絡與數據庫 40 2.0 2 考試
096029 信息融合技術及應用 40 2.0 2 考試
106005 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 40 2.0 1 考試
126013 管理信息系統 40 2.0 1 考試
08M001 現代數字信號處理 60 3.0 1 考試
09M001 線性系統理論 60 3.0 1,2 考試
09M002 計算機控制系統 60 3.0 1,2 考試
09M003 數字信號處理 60 3.0 1 考試
4. 專業課(學位選修課,至少選 9 學分,其中包括一門公共實驗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
選 4 學分,其余可在全校碩士生課程中任選)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S*** 公共實驗課(見公共實驗課課程目錄)     1,2 考查
085007 航空電子綜合系統 40 2.0 1 考試
085014 多媒體信息處理 40 2.0 2 考試
085017 多媒體通信系統 40 2.0 2 考試
085018 先進航空火力控制系統 40 2.0 1 考試
085019 航空武器系統作戰效能評估 40 2.0 2 考試
085020 航空電子系統工程概論 40 2.0 2 考試
085021 數據壓縮技術及其應用 40 2.0 1 考試
085042 計算智能導論 40 2.0 2 考試
085043 航電系統仿真測試與分析 40 2.0 1 考試
085045 無人系統協同控制與優化 40 2.0 2 考試
085046 C4I 系統原理與分析 40 2.0 2 考試
085047 復雜系統協同建模與分析 40 2.0 2 考試

 
085048 座艙顯控系統與工效分析 40 2.0 2 考試
085049 高性能并行計算 40 2.0 1 考試
085050 綜合航電數據融合方法與系統結構設計 40 2.0 2 考試
085051 數據挖掘原理 40 2.0 2 考試
085052 機載軟件設計技術 40 2.0 1 考試
086009 數字圖像處理 40 2.0 2 考試
086039 嵌入式系統原理與應用 40 2.0 2 考試
095014 計算機可視化技術及應用 40 2.0 1 考試
095033 模糊決策與控制方法 40 2.0 1 考試
096079 離散系統的智能控制方法研究 40 2.0 1 考試
096007 最優估計理論及應用 40 2.0 1 考試
105001 圖像工程 40 2.0 1 考試
136007 現代經濟理論與經濟運行 40 2.0 2 考試
5. 綜合素養課(學位選修課,至少選修學術素養概論 1 學分,其余課程不計入最低總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13M010 學術素養概論 18 1.0 1 考查
00N001 體育 40 2.0 1,2 考試
00N003 求職有道 16 1.0 2 考查
16N00X 第二外國語 60 2.0 3 考查
對缺少本科層次專業基礎的碩士研究生,一般應在導師指導下確定若干門本學科的本科主干課程作為補修課程。
六、培養環節
1. 課程學習
課程學習是碩士研究生重要的培養環節,需達到相關學分要求。
(1) 高級英語聽說與高級英語寫作在達到相關要求后可申請免修;
(2) 學術素養概論課程內容包括:科學道德與學術規范、知識產權、人文藝術、心理學、職業規劃、學術文獻查閱、學術論文撰寫等內容;
(3) 碩士生應在導師指導下按培養方案制定課程計劃,允許分階段選課,但最遲須在入學后 1 年內完成選課。修課時間可根據需要選擇,或安排在論文工作前,或課程學習與論文工作同時進行,但學位必修課一般應在第一學年內完成,所有課程應在兩年內完成。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必須修完所規定的學分。

 
2. 綜合實踐
綜合實踐環節著重培養碩士研究生綜合素質,采用教學實踐、科技創新、社會服務、文化建設、掛職鍛煉、志愿者活動等多種方式進行,可在短學期或假期進行。綜合實踐結束后應填寫《西北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綜合實踐總結表》,由指導教師寫出評語并附綜合實踐實施單位意見,一同歸入本人業務檔案。
3. 論文開題
論文開題工作是碩士生進行學位論文工作的起點,最遲一般應在第三學期末之前進行。碩士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閱讀有關文獻尤其是外文文獻,形成“文獻綜述”;開題報告應就選題的科學意義、選題背景、研究內容、預期目標、研究方法和課題條件等做出論證。
學院、學位分會與導師須協商成立碩士學位論文開題評審小組,評審小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組成,設組長 1 人,碩士生應向評審小組匯報論文開題報告,評審小組進行嚴格評審并給出評審意見。
評審通過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進行論文開題匯報,評審仍不合格者終止培養或走其他分流途徑。
4. 中期考核
碩士研究生在論文開題后 6 個月左右時間,應提交論文中期進展報告,報告應包括:論文工作是否按開題報告預定的內容及論文計劃進度進行;已完成的研究內容,參加的科研學術情況;目前存在的或預期可能出現的問題,擬采用的解決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和研究內容。
根據論文中期的研究進展和學科發展,允許學生對論文開題時的論文選題(題目、內容、研究計劃等)做出必要的調整。申請學位論文答辯時,學位論文的主要內容應與中期考核后確定的學位論文的內容基本一致。
學院、學位分會與導師協商組成考核小組,考核小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組成,設組長 1 人,考核小組負責對碩士生提交的論文中期進展報告進行嚴格審查。審查合格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提交報告, 再次考核仍不合格者終止培養或走其他分流途徑。
5. 學位論文撰寫
碩士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的、系統完整的學術研究工作的總結,碩士學位論文應具有較好的學術性和相當的工作量,利用已有的理論或方法解決了本學科的科學問題,進行必要的理論分析并得到正確結果。具體要求按《西北工業大學關于學位論文撰寫的規定》執行。
6. 學位論文答辯
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參照校學位評定委員會的規定執行。


一、培養目標
 
1. 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學術道德和敬業精神,身心健康。
2. 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較強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學術創新潛力較大。
3. 具有較好的國際交流能力。
4. 具有嚴謹的科研作風,良好的合作精神。
 
二、研究方向
 
培養方案中應明確列出本學科、專業可以培養碩士生的若干研究方向和內容簡介。
1. 傳感信息獲取處理與傳輸技術:傳感信息獲取、傳輸與處理技術;航空航天遙感信息技術;光電-雷達綜合探測與信息處理;高光譜圖像處理及其應用;目標分類與識別;數據、圖像壓縮與傳輸技術;水聲信號處理;語音信號處理。
2. 現代信號處理及其應用:聯合時頻分析與子波變換,非線性信號處理,盲信號處理, 混沌、分形信號及其應用。
3. 智能信息處理:神經網絡模型、算法、設計與實現;深度學習及其應用;智能計算, 自然計算;智能信號處理在目標識別、圖像理解、通信、多媒體技術、精確制導、控制等領域的應用;基于神經網絡、人工智能、模糊邏輯等的綜合智能信息處理及其應用。
4. 機器視覺與圖像處理:圖像分析、變換與處理及其應用;計算成像;遙感多光譜/高光譜圖像處理;模式識別與目標識別;光電檢測、三維測量與三維重建技術;機器視覺、圖像理解與視頻監視技術;色彩設計與可視化技術及其應用;體視化技術。
5. 多傳感器及陣列信號處理:陣列信號處理;多傳感器信息獲取技術;多傳感器數據融合,參數及目標識別與跟蹤。
6. 信號檢測、估值與自適應處理:信號檢測的理論及方法;波形設計及其最佳處理技術; 自適應信號處理算法與系統設計;系統辯識及其應用;信號參數估計的理論與方法。

 
7. 虛擬現實與多媒體技術:系統的虛擬設計與仿真;虛擬現實技術在地理信息系統、作戰模擬系統和文化藝術等領域的應用;人-機多維信息交互技術;計算機圖形學及三維顯示技術;多媒體信號(語音、圖像、文字等)的處理與合成。
8. 高速信號處理及其應用:高速數字信號處理系統設計;實時信號處理技術及應用;數字信號處理器(DSP)芯片及系統開發與應用;VLSI 信號處理系統的設計;虛擬儀器與信號處理。
9. 信息安全:信息隱藏:生物特征與數字身份認證;數字指紋;數字水印與信息加密。
三、培養方式
 
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采取導師負責和指導小組培養相結合的方式。指導小組的組成可根據碩士生的研究方向及課題內容由導師提名、學院領導批準,小組成員一般由 3~5 名副教授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含導師)組成,但碩士生導師在碩士生培養中起主導作用。同時,指導小組應協助導師對碩士生的課程學習、科學研究和學位論文進行指導。學院及有關領導要指導和檢查碩士生的培養工作。
在培養過程中,應采取理論學習和科學研究相結合的辦法,應在高水平的科研項目中培養碩士生的開拓創新和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特別要注意培養碩士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國際化能力和綜合素質;要鼓勵碩士生參加境內外學術活動、獨立鉆研和從事探索性的研究。
四、學習年限
 
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一般為 2.5 年。
 
五、課程設置
 
碩士生的課程學習應至少取得 27 學分,其中包括:
1. 公共課(學位必修課,6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13M008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6 2.0 1,2 考試
13M009 自然辯證法概論 18 1.0 1,2 考試
16M001 高級英語聽說與高級英語寫作 108 3.0 1,2 考試
2. 基礎理論課(學位必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5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11M001 矩陣論 60 3.0 1 考試
11M003 數值分析 60 3.0 1 考試
11M004 偏微分方程數值解法 60 3.0 2 考試
11M005 數理統計 60 3.0 1 考試
11M006 隨機過程 40 2.0 2 考試
11M009 數學物理方程 40 2.0 2 考試
11M010 泛函分析 60 3.0 2 考試
3. 專業基礎課(學位必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6 學分。有條件的學生可在本學科所列碩士留學生全英文課程中任選一門。選修全英文課程后不得再選內容相似的中文授課課程
 
4. 專業課(學位選修課,中至少選 9 學分,其中包括一門公共實驗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
選 4 學分,其余可在全校碩士生課程中任選)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S*** 公共實驗課(見公共實驗課課程目錄)   1.0 2 考試
035008 信號參數估計理論 40 2.0 2 考查
035010 現代信號檢測技術 40 2.0 1 考查
035011 數據融合理論及其應用 40 2.0 2 考查
035038 信號處理中的智能優化算法 40 2.0 2 考查
035039 水下電磁場理論與應用 40 2.0 1 考查
035041 水聲換能器計算機輔助設計與仿真 40 2.0 2 考查
036001 數字波形處理及識別 40 2.0 1 考試
036005 目標跟蹤定位技術 40 2.0 2 考試
036025 DSP 原理與系統設計 40 2.0 1 考查
036058 水下信號與數據處理 40 2.0 1 考試
036061 數據挖掘技術及其應用 40 2.0 2 考試
075024 隨機信號分析 40 2.0 1 考查
075027 虛擬儀器與信號處理 40 2.0 1 考查
085008 單片機原理、接口與應用 40 2.0 1 考試
085013 語音信號處理 40 2.0 1 考查
085014 多媒體信息處理 40 2.0 2 考試
085021 數據壓縮技術及其應用 40 2.0 1 考試
085022 小波分析及其應用 40 2.0 1 考試
085024 高速信號處理器原理與應用 40 2.0 1 考試
085025 統計信號處理 40 2.0 1 考試
085035 信號處理的工程應用 40 2.0 2 考試
085036 現代雷達系統 40 2.0 1 考試
085038 光電子技術 40 2.0 1 考試
085044 多核處理器架構與高速信號處理 40 2.0 2 考試
086011 信息論與編碼 40 2.0 1 考試
086022 虛擬現實基礎 40 2.0 2 考試
086023 盲信號處理基礎 40 2.0 2 考試
086027 通信信號處理 40 2.0 2 考試
086034 無線光通信基礎. 40 2.0 2 考試
086040 遙感圖像處理 40 2.0 2 考試

 
5. 綜合素養課(學位選修課,至少選修學術素養概論 1 學分,其余課程不計入最低總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13M010 學術素養概論 18 1.0 1 考查
00N001 體育 40 2.0 1,2 考試
00N003 求職有道 16 1.0 2 考查
16N00X 第二外國語 60 2.0 3 考查
  藝術素養課程 32 2.0 1,2 考查
對于非理工科碩士研究生,可免修公共實驗課,以專業課替代。對缺少本科層次專業基礎的碩士研究生,一般應在導師指導下確定若干門本學科的本科主干課程作為補修課程,但不計入總學分。
六、培養環節
 
1. 課程學習
課程學習是碩士研究生重要的培養環節,需達到相關學分要求。
(1) 高級英語聽說與高級英語寫作在達到相關要求后可申請免修;
(2) 學術素養概論課程內容包括:科學道德與學術規范、知識產權、人文藝術、心理學、職業規劃、學術文獻查閱、學術論文撰寫等內容;
(3) 碩士生應在導師指導下按培養方案制定課程計劃,允許分階段選課,但最遲須在入學后 1 年內完成選課。修課時間可根據需要選擇,或安排在論文工作前,或課程學習與論文工作同時進行,但學位必修課一般應在第一學年內完成,所有課程應在兩年內完成。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必須修完所規定的學分。
2. 綜合實踐
綜合實踐環節著重培養碩士研究生綜合素質,采用教學實踐、科技創新、社會服務、文化建設、掛職鍛煉、志愿者活動等多種方式進行,可在短學期或假期進行。綜合實踐結束后應填寫《西北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綜合實踐總結表》,由指導教師寫出評語并附綜合實踐實施單位意見,一同歸入本人業務檔案。
3. 論文開題
論文開題工作是碩士生進行學位論文工作的起點,最遲一般應在第三學期末之前進行。碩士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閱讀有關文獻尤其是外文文獻,形成“文獻綜述”;開題報告應就選題的科學意義、選題背景、研究內容、預期目標、研究方法和課題條件等做出論證。

 
學院、學位分會與導師須協商成立碩士學位論文開題評審小組,評審小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組成,設組長 1 人,碩士生應向評審小組匯報論文開題報告,評審小組進行嚴格評審并給出評審意見。
評審通過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進行論文開題匯報,評審仍不合格者終止培養或走其他分流途徑。
4. 中期考核
碩士研究生在論文開題后 6 個月左右時間,應提交論文中期進展報告,報告應包括:論文工作是否按開題報告預定的內容及論文計劃進度進行;已完成的研究內容,參加的科研學術情況;目前存在的或預期可能出現的問題,擬采用的解決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和研究內容。
根據論文中期的研究進展和學科發展,允許學生對論文開題時的論文選題(題目、內容、研究計劃等)做出必要的調整。申請學位論文答辯時,學位論文的主要內容應與中期考核后確定的學位論文的內容基本一致。
學院、學位分會與導師協商組成考核小組,考核小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組成,設組長 1 人,考核小組負責對碩士生提交的論文中期進展報告進行嚴格審查。審查合格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提交報告, 再次考核仍不合格者終止培養或走其他分流途徑。
5. 學位論文撰寫
碩士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的、系統完整的學術研究工作的總結,碩士學位論文應具有較好的學術性和相當的工作量,利用已有的理論或方法解決了本學科的科學問題,進行必要的理論分析并得到正確結果。具體要求按《西北工業大學關于學位論文撰寫的規定》執行。
6. 學位論文答辯
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參照校學位評定委員會的規定執行。


一、培養目標
 
1. 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學術道德和敬業精神,身心健康。
2. 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較強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學術創新潛力較大。
3. 具有較好的國際交流能力。
4. 具有嚴謹的科研作風,良好的合作精神。
 
二、研究方向
 
培養方案中應明確列出本學科、專業可以培養碩士生的若干研究方向和內容簡介。
1、通信與信息工程:包含信息傳輸與處理、現代數字通信與遙控遙測、航空電子綜合、嵌入式系統設計、電子設備自動測試技術等專業方向;
2、多媒體信息系統:包含多媒體信息壓縮與處理系統,圖像識別與跟蹤技術,先進成像技術與圖像理解,智能化信息處理,先進信息感知系統;
3、數據通信與網絡技術:包含數據通信與組網,無線寬帶網絡技術,數據鏈技術,實時網絡通信,無線傳感器網絡,RFID 及物聯網技術,網絡安全
4、衛星導航與定位:包含衛星導航與定位、先進綜合導航系統,高精度高靈敏度接收技

5、通信信號處理:包括無線信道理論,通信信號的傳輸處理:信道編碼、擴頻、調制、
同步、濾波等,陣列信號處理及智能天線技術,軟件無線電理論;
6、水下通信與信息系統:包括水聲信號的傳輸理論,水聲信道理論,水聲通信系統,水聲網絡技術;水下非聲通信技術。
7、航空通信、導航與監視系統:主要包括先進的飛行器通信技術;可視導航技術;飛行器環境感知技術;自動相關監視技術;航空電子綜合化技術;綜合化系統系統仿真技術、綜合化系統安全性分析技術等。

 
三、培養方式
 
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采取導師負責和指導小組培養相結合的方式。指導小組的組成可根據碩士生的研究方向及課題內容由導師提名、學院領導批準,小組成員一般由 3~5 名副教授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含導師)組成,但碩士生導師在碩士生培養中起主導作用。同時,指導小組應協助導師對碩士生的課程學習、科學研究和學位論文進行指導。學院及有關領導要指導和檢查碩士生的培養工作。
在培養過程中,應采取理論學習和科學研究相結合的辦法,應在高水平的科研項目中培養碩士生的開拓創新和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特別要注意培養碩士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國際化能力和綜合素質;要鼓勵碩士生參加境內外學術活動、獨立鉆研和從事探索性的研究。
四、學習年限
 
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一般為 2.5 年。
 
五、課程設置
 
碩士生的課程學習應至少取得 27 學分,其中包括:
1. 公共課(學位必修課,6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13M008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6 2.0 1,2 考試
13M009 自然辯證法概論 18 1.0 1,2 考試
16M001 高級英語聽說與高級英語寫作 108 3.0 1,2 考試
2. 基礎理論課(學位必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5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11M001 矩陣論 60 3.0 1 考試
11M003 數值分析 60 3.0 1 考試
11M004 偏微分方程數值解法 60 3.0 2 考試
11M005 數理統計 60 3.0 1 考試
11M006 隨機過程 40 2.0 2 考試
11M009 數學物理方程 40 2.0 2 考試
11M010 泛函分析 60 3.0 2 考試
4. 專業課(學位選修課,中至少選 9 學分,其中包括一門公共實驗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
選 4 學分,其余可在全校碩士生課程中任選)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S*** 公共實驗課(見公共實驗課課程目錄)   1.0 2 考試
015049 機載電子設備自動化檢測 40 2.0 2 考試
035005 電子系統抗干擾理論和技術 40 2.0 2 考查
035014 VHDL 描述語言與電路設計 40 2.0 1 考查
035027 糾錯編碼原理與應用 40 2.0 2 考查
035032 衰落信道的數字通信 40 2.0 1 考試
035040 通信信號處理 40 2.0 2 考查
035044 信息論與網絡編碼Ⅱ 40 2.0 2 考試
036025 DSP 原理與系統設計 40 2.0 1 考查
036046 陣列信號處理 40 2.0 2 考試

 
036058 水下信號與數據處理 40 2.0 1 考試
085004 衛星通信與導航 40 2.0 2 考試
085009 數據通信 40 2.0 2 考試
085015 計算機通信網絡 40 2.0 1 考試
085016 擴頻通信 40 2.0 1 考試
085017 多媒體通信系統 40 2.0 2 考試
085023 軟件無線電原理與應用 40 2.0 2 考試
085024 高速信號處理器原理與應用 40 2.0 1 考試
085026 波分復用技術及其應用 40 2.0 2 考試
085027 移動通信網絡及其建模分析 40 2.0 2 考試
085028 網絡與信息安全 40 2.0 1 考試

對于非理工科碩士研究生,可免修公共實驗課,以專業課替代。對缺少本科層次專業基礎的碩士研究生,一般應在導師指導下確定若干門本學科的本科主干課程作為補修課程,但不計入總學分。
六、培養環節
 
1. 課程學習
課程學習是碩士研究生重要的培養環節,需達到相關學分要求。
(1) 高級英語聽說與高級英語寫作在達到相關要求后可申請免修;
(2) 學術素養概論課程內容包括:科學道德與學術規范、知識產權、人文藝術、心理學、職業規劃、學術文獻查閱、學術論文撰寫等內容;
(3) 碩士生應在導師指導下按培養方案制定課程計劃,允許分階段選課,但最遲須在入學后 1 年內完成選課。修課時間可根據需要選擇,或安排在論文工作前,或課程學習與論文工作同時進行,但學位必修課一般應在第一學年內完成,所有課程應在兩年內完成。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必須修完所規定的學分。

 
2. 綜合實踐
綜合實踐環節著重培養碩士研究生綜合素質,采用教學實踐、科技創新、社會服務、文化建設、掛職鍛煉、志愿者活動等多種方式進行,可在短學期或假期進行。綜合實踐結束后應填寫《西北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綜合實踐總結表》,由指導教師寫出評語并附綜合實踐實施單位意見,一同歸入本人業務檔案。
3. 論文開題
論文開題工作是碩士生進行學位論文工作的起點,最遲一般應在第三學期末之前進行。碩士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閱讀有關文獻尤其是外文文獻,形成“文獻綜述”;開題報告應就選題的科學意義、選題背景、研究內容、預期目標、研究方法和課題條件等做出論證。
學院、學位分會與導師須協商成立碩士學位論文開題評審小組,評審小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組成,設組長 1 人,碩士生應向評審小組匯報論文開題報告,評審小組進行嚴格評審并給出評審意見。
評審通過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進行論文開題匯報,評審仍不合格者終止培養或走其他分流途徑。
4. 中期考核
碩士研究生在論文開題后 6 個月左右時間,應提交論文中期進展報告,報告應包括:論文工作是否按開題報告預定的內容及論文計劃進度進行;已完成的研究內容,參加的科研學術情況;目前存在的或預期可能出現的問題,擬采用的解決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和研究內容。
根據論文中期的研究進展和學科發展,允許學生對論文開題時的論文選題(題目、內容、研究計劃等)做出必要的調整。申請學位論文答辯時,學位論文的主要內容應與中期考核后確定的學位論文的內容基本一致。
學院、學位分會與導師協商組成考核小組,考核小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組成,設組長 1 人,考核小組負責對碩士生提交的論文中期進展報告進行嚴格審查。審查合格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提交報告, 再次考核仍不合格者終止培養或走其他分流途徑。
5. 學位論文撰寫
碩士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的、系統完整的學術研究工作的總結,碩士學位論文應具有較好的學術性和相當的工作量,利用已有的理論或方法解決了本學科的科學問題,進行必要的理論分析并得到正確結果。具體要求按《西北工業大學關于學位論文撰寫的規定》執行。
6. 學位論文答辯
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參照校學位評定委員會的規定執行。


一、培養目標
 
系統地掌握本學科領域的專門知識,為科研院所、產業部門和政府相關職能機構培養具有創新潛質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具體目標為:
(1) 熱愛祖國,忠于人民,遵紀守法,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高尚的職業操守;擁有強健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態; 
(2) 具有較好的數理基礎與信息獲取、處理、利用等航空電子綜合技術學科專業知識, 知曉本學科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了解本學科的前沿理論、技術和研究方法;
(3) 具有很強的專業實踐能力;深刻理解本學科的新理論和先進技術方法,通過獨立思考和靈活運用,能夠創造性地解決復雜工程技術問題;
(4) 具有嚴謹的學風和良好的學術道德,具備勇于探索、不畏艱難和堅韌不拔的科學精神;
(5) 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具備快速查閱外文文獻獲取新知識、新思想的能力,能運用英語進行一般性的國際學術交流;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良好的工程管理和協調關系能力。 
二、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主要內容簡介
1.新一代綜合化航空電子系統結構  
1. 新一代航空電子系統的體系架構研究
2. 新一代航空電子系統快速原型設計技術
3. 航空電子系統健康預測與管理技術
4. 民用網絡技術在航空電子系統中的應用研究
2.航空電子系統高速傳輸網絡技術 1. 機載高速傳輸網絡拓撲結構、余度配置和管理技術
2. 機載高速傳輸網絡協議研究
3. 機載高速傳輸網絡交換機關鍵技術研究
4. 機載高速傳輸網絡建模、仿真與分析評估

 
3.航空電子系統綜合仿真與優化設計技術 1. 航空電子系統建模與動態仿真綜合技術
2. 基于虛擬現實的航空電子系統仿真技術
3. 航空電子系統通用驗證與測試平臺研究
4. 航空電子系統分析與評估技術
4.航空電子系統綜合探測技術 1. 機載多傳感器綜合探測新技術、新原理
2. 機載多傳感器協同探測與綜合管理
3. 多傳感器信息融合與智能處理新方法
4. 航空電子系統射頻綜合技術
5.座艙顯控與人機接口技術 1. 智能化座艙顯示與控制技術
2. 座艙顯控人機功效設計與分析
3. 腦-機接口原理和技術
 
三、培養方式
 
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采取導師負責和指導小組培養相結合的方式。指導小組的組成可根據碩士生的研究方向及課題內容由導師提名、學院領導批準,小組成員一般由 3~5 名副教授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含導師)組成,但碩士生導師在碩士生培養中起主導作用。同時,指導小組應協助導師對碩士生的課程學習、科學研究和學位論文進行指導。學院及有關領導要指導和檢查碩士生的培養工作。 
四、學習年限
 
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一般為 2.5 年。
 
五、課程設置
 
碩士生的課程學習應至少取得 27 學分,其中包括:
1. 公共課(學位必修課,6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13M008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6 2.0 1,2 考試
13M009 自然辯證法概論 18 1.0 1,2 考試
16M001 高級英語聽說與高級英語寫作 108 3.0 1,2 考試
2. 基礎理論課(學位必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5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11M001 矩陣論 60 3.0 1 考試
11M003 數值分析 60 3.0 1 考試

 
11M004 偏微分方程數值解法 60 3.0 2 考試
11M005 數理統計 60 3.0 1 考試
11M006 隨機過程 40 2.0 2 考試
11M009 數學物理方程 40 2.0 2 考試
11M010 泛函分析 60 3.0 2 考試
3. 專業基礎課(學位必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6 學分)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086001 高等電磁理論 40 2.0 1 考試
086007 現代網絡分析 40 2.0 2 考試
086010 現代通信理論 40 2.0 1 考試
086012 信息交換原理 40 2.0 2 考試
086013 最優控制理論 40 2.0 2 考試
086014 大系統理論及應用 40 2.0 1 考試
086015 軍事運籌學 40 2.0 2 考試
086016 智能控制基礎 40 2.0 2 考試
086024 信號檢測與估計 40 2.0 2 考試
086030 大氣動力學與飛行控制系統 40 2.0 1 考試
086036 系統仿真綜合 40 2.0 1 考試
086037 最優估計 40 2.0 1 考試
086038 數據融合技術及其應用 40 2.0 1 考試
096001 大系統理論及應用 40 2.0 1 考試
096012 數據分析與信號處理 40 2.0 2 考試
096021 計算機網絡與數據庫 40 2.0 2 考試
096024 計算機集散控制 40 2.0 1 考試
096040 嵌入式實時系統設計 40 2.0 1 考試
106005 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 40 2.0 1 考試
106025 復雜系統建模與軟件設計 40 2.0 2 考試
106034 軟件形式化方法 40 2.0 2 考試
08M001 現代數字信號處理 60 3.0 1 考試
09M001 線性系統理論 60 3.0 1 考試
09M002 計算機控制系統 60 3.0 1,2 考試
09M003 數字信號處理 60 3.0 1 考試

 
4. 專業課(學位選修課,中至少選 9 學分,其中包括一門公共實驗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
選 4 學分,其余可在全校碩士生課程中任選)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S*** 公共實驗課(見公共實驗課課程目錄)     1,2 考查
085007 航空電子綜合系統 40 2.0 1 考試
085008 單片機原理、接口與應用 40 2.0 1 考試
085014 多媒體信息處理 40 2.0 2 考試
085017 多媒體通信系統 40 2.0 2 考試
085018 先進航空火力控制系統 40 2.0 1 考試
085019 航空武器系統作戰效能評估 40 2.0 2 考試
085020 航空電子系統工程概論 40 2.0 2 考試
085021 數據壓縮技術及其應用 40 2.0 1 考試
085024 高速信號處理器原理與應用 40 2.0 1 考試
085035 信號處理的工程應用 40 2.0 2 考試
085042 計算智能導論 40 2.0 1 考試
085043 航電系統仿真測試與分析 40 2.0 1 考試
086004 高等天線理論 40 2.0 2 考試
086005 微波有源電路 40 2.0 2 考查
095004 嵌入式計算機系統及其應用 40 2.0 2 考試
095033 模糊決策與控制方法 40 2.0 1 考試
095034 離散系統的智能設計方法 40 2.0 1 考試
095036 現代測控技術 40 2.0 2 考試
095049 串行總線與分布式測控系統 40 2.0 2 考試
095072 智能系統內自檢測理論與應用 40 2.0 2 考試
105001 圖像工程 40 2.0 1 考試
105042 實時系統 40 2.0 2 考試
5. 綜合素養課(學位選修課,至少選修學術素養概論 1 學分,其余課程不計入最低總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13M010 學術素養概論 18 1.0 1 考查
00N001 體育 40 2.0 1,2 考試

 
00N003 求職有道 16 1.0 2 考查
16N00X 第二外國語 60 2.0 3 考查
  藝術素養課程 32 2.0 1,2 考查
對于非理工科碩士研究生,可免修公共實驗課,以專業課替代。對缺少本科層次專業基礎的碩士研究生,一般應在導師指導下確定若干門本學科的本科主干課程作為補修課程,但不計入總學分。
六、培養環節
 
1. 課程學習
課程學習是碩士研究生重要的培養環節,需達到相關學分要求。
(1) 高級英語聽說與高級英語寫作在達到相關要求后可申請免修;
(2) 學術素養概論課程內容包括:科學道德與學術規范、知識產權、人文藝術、心理學、職業規劃、學術文獻查閱、學術論文撰寫等內容;
(3) 碩士生應在導師指導下按培養方案制定課程計劃,允許分階段選課,但最遲須在入學后 1 年內完成選課。修課時間可根據需要選擇,或安排在論文工作前,或課程學習與論文工作同時進行,但學位必修課一般應在第一學年內完成,所有課程應在兩年內完成。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必須修完所規定的學分。
2. 綜合實踐
綜合實踐環節著重培養碩士研究生綜合素質,采用教學實踐、科技創新、社會服務、文化建設、掛職鍛煉、志愿者活動等多種方式進行,可在短學期或假期進行。綜合實踐結束后應填寫《西北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綜合實踐總結表》,由指導教師寫出評語并附綜合實踐實施單位意見,一同歸入本人業務檔案。
3. 論文開題
論文開題工作是碩士生進行學位論文工作的起點,最遲一般應在第三學期末之前進行。碩士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閱讀有關文獻尤其是外文文獻,形成“文獻綜述”;開題報告應就選題的科學意義、選題背景、研究內容、預期目標、研究方法和課題條件等做出論證。
學院、學位分會與導師須協商成立碩士學位論文開題評審小組,評審小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組成,設組長 1 人,碩士生應向評審小組匯報論文開題報告,評審小組進行嚴格評審并給出評審意見。

 
評審通過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進行論文開題匯報,評審仍不合格者終止培養或走其他分流途徑。
4. 中期考核
碩士研究生在論文開題后 6 個月左右時間,應提交論文中期進展報告,報告應包括:論文工作是否按開題報告預定的內容及論文計劃進度進行;已完成的研究內容,參加的科研學術情況;目前存在的或預期可能出現的問題,擬采用的解決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和研究內容。
根據論文中期的研究進展和學科發展,允許學生對論文開題時的論文選題(題目、內容、研究計劃等)做出必要的調整。申請學位論文答辯時,學位論文的主要內容應與中期考核后確定的學位論文的內容基本一致。
學院、學位分會與導師協商組成考核小組,考核小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組成,設組長 1 人,考核小組負責對碩士生提交的論文中期進展報告進行嚴格審查。審查合格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提交報告, 再次考核仍不合格者終止培養或走其他分流途徑。
5. 學位論文撰寫
碩士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的、系統完整的學術研究工作的總結,碩士學位論文應具有較好的學術性和相當的工作量,利用已有的理論或方法解決了本學科的科學問題,進行必要的理論分析并得到正確結果。具體要求按《西北工業大學關于學位論文撰寫的規定》執行。
6. 學位論文答辯
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參照校學位評定委員會的規定執行。


一、培養目標
 
系統地掌握本學科領域的專門知識,為科研院所、產業部門和政府相關職能機構培養具有創新潛質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具體目標為:
(1) 熱愛祖國,忠于人民,遵紀守法,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高尚的職業操守;擁有強健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態;
(2) 具有較好的數理基礎與信息獲取、處理、利用等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學科專業知識, 知曉本學科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了解本學科的前沿理論、技術和研究方法;
(3) 具有很強的專業實踐能力;深刻理解本學科的新理論和先進技術方法,通過獨立思考和靈活運用,能夠創造性地解決復雜工程技術問題;
(4) 具有嚴謹的學風和良好的學術道德,具備勇于探索、不畏艱難和堅韌不拔的科學精神;
(5) 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具備快速查閱外文文獻獲取新知識、新思想的能力,能運用英語進行一般性的國際學術交流;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良好的工程管理和協調關系能力。
二、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主要內容簡介
1.計算電磁工程 1. 電磁散射和逆散射,隱身和反隱身技術
2. 電磁成像和遙感
3. 頻率選擇表面技術
4. 電波傳播,復雜媒質中的電磁場
5. 現代微波網絡,微波電路 CAD
6. 特征模理論與應用技術
2.微波通信 1. 微波移動通信、衛星通信、微波點對點通信、微波無線網,微波無線監控等的理論技術研究,及系統設計。
2. 無線通信中的射頻技術
3. 微波導航和定位技術,GPS

 
3.應用微波技術 1. 電磁兼容的一般理論與技術,電磁兼容性的分析,設計及電磁干擾控制技術。
2. 微波無損檢測、微波測量、微波加熱、微波傳感器技術。
3. 微波生物效應
4. 先進雷達理論與技術:包括相控陣雷達、PD 雷達、SAR 和 ISAR
5. 射頻仿真技術
6. 先進導引頭技術,毫米波與亞毫米波技術等
4.電子對抗 1. 電磁對抗及反對抗技術
2. 雷達對抗及反對抗技術
3. 通信對抗及反對抗技術
4. 高功率微波及其防護技術
5.現代天線技術 1. 天線和天線罩理論與技術
2. 現代天線新技術
3. 相控陣天線新技術
4. 陣列天線、智能天線及多輸入多輸出天線
6.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 1. 微波毫米波集成電路與系統
2. 毫米波與太赫茲天線技術
3. 太赫茲成像技術
 
三、培養方式
 
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采取導師負責和指導小組培養相結合的方式。指導小組的組成可根據碩士生的研究方向及課題內容由導師提名、學院領導批準,小組成員一般由 3~5 名副教授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含導師)組成,但碩士生導師在碩士生培養中起主導作用。同時,指導小組應協助導師對碩士生的課程學習、科學研究和學位論文進行指導。學院及有關領導要指導和檢查碩士生的培養工作。
四、學習年限
 
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一般為 2.5 年。
 
五、課程設置
 
碩士生的課程學習應至少取得 27 學分,其中包括:
1. 公共課(學位必修課,6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13M008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6 2.0 1,2 考試
13M009 自然辯證法概論 18 1.0 1,2 考試
16M001 高級英語聽說與高級英語寫作 108 3.0 1,2 考試
2. 基礎理論課(學位必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5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11M001 矩陣論 60 3.0 1 考試
11M003 數值分析 60 3.0 1 考試
11M004 偏微分方程數值解法 60 3.0 2 考試
11M005 數理統計 60 3.0 1 考試
11M006 隨機過程 40 2.0 2 考試
11M009 數學物理方程 40 2.0 2 考試
11M010 泛函分析 60 3.0 2 考試
3. 專業基礎課(學位必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6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086001 高等電磁理論 40 2 1 考試
086002 導波理論 40 2 2 考試
086003 計算電磁場 40 2 2 考試
086004 高等天線理論 40 2 2 考試
086005 微波有源電路 40 2 2 考試
086033 陣列天線分析與設計 40 2 2 考試
08M001 現代數字信號處理 60 3 1 考試
4. 專業課(學位選修課,中至少選 9 學分,其中包括一門公共實驗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
選 4 學分,其余可在全校碩士生課程中任選)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S*** 公共實驗課(見公共實驗課課程目錄)     1,2 考查
085001 微波測量 40 2 1 考試
085002 電磁兼容原理 40 2 1 考試
085003 傳輸線理論 40 2 2 考試

 
085004 衛星通信與導航 40 2 2 考試
085010 微波通信原理 40 2 1 考試
085034 電磁建模 40 2 2 考試
085040 太赫茲探測與成像技術 40 2 1 考試
085041 射頻與微波單片集成電路技術 40 2 1 考試
086021 模式識別 40 2 2 考試
5. 綜合素養課(學位選修課,至少選修學術素養概論 1 學分,其余課程不計入最低總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13M010 學術素養概論 18 1.0 1 考查
00N001 體育 40 2.0 1,2 考試
00N003 求職有道 16 1.0 2 考查
16N00X 第二外國語 60 2.0 3 考查
  藝術素養課程 32 2.0 1,2 考查
對于非理工科碩士研究生,可免修公共實驗課,以專業課替代。對缺少本科層次專業基礎的碩士研究生,一般應在導師指導下確定若干門本學科的本科主干課程作為補修課程,但不計入總學分。
六、培養環節
 
1. 課程學習
課程學習是碩士研究生重要的培養環節,需達到相關學分要求。
(1) 高級英語聽說與高級英語寫作在達到相關要求后可申請免修;
(2) 學術素養概論課程內容包括:科學道德與學術規范、知識產權、人文藝術、心理學、職業規劃、學術文獻查閱、學術論文撰寫等內容;
(3) 碩士生應在導師指導下按培養方案制定課程計劃,允許分階段選課,但最遲須在入學后 1 年內完成選課。修課時間可根據需要選擇,或安排在論文工作前,或課程學習與論文工作同時進行,但學位必修課一般應在第一學年內完成,所有課程應在兩年內完成。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必須修完所規定的學分。
2. 綜合實踐
綜合實踐環節著重培養碩士研究生綜合素質,采用教學實踐、科技創新、社會服務、文化建設、掛職鍛煉、志愿者活動等多種方式進行,可在短學期或假期進行。綜合實踐結束后應填

 
寫《西北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綜合實踐總結表》,由指導教師寫出評語并附綜合實踐實施單位意見,一同歸入本人業務檔案。
3. 論文開題
論文開題工作是碩士生進行學位論文工作的起點,最遲一般應在第三學期末之前進行。碩士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閱讀有關文獻尤其是外文文獻,形成“文獻綜述”;開題報告應就選題的科學意義、選題背景、研究內容、預期目標、研究方法和課題條件等做出論證。
學院、學位分會與導師須協商成立碩士學位論文開題評審小組,評審小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組成,設組長 1 人,碩士生應向評審小組匯報論文開題報告,評審小組進行嚴格評審并給出評審意見。
評審通過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進行論文開題匯報,評審仍不合格者終止培養或走其他分流途徑。
4. 中期考核
碩士研究生在論文開題后 6 個月左右時間,應提交論文中期進展報告,報告應包括:論文工作是否按開題報告預定的內容及論文計劃進度進行;已完成的研究內容,參加的科研學術情況;目前存在的或預期可能出現的問題,擬采用的解決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和研究內容。
根據論文中期的研究進展和學科發展,允許學生對論文開題時的論文選題(題目、內容、研究計劃等)做出必要的調整。申請學位論文答辯時,學位論文的主要內容應與中期考核后確定的學位論文的內容基本一致。
學院、學位分會與導師協商組成考核小組,考核小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組成,設組長 1 人,考核小組負責對碩士生提交的論文中期進展報告進行嚴格審查。審查合格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提交報告, 再次考核仍不合格者終止培養或走其他分流途徑。
5. 學位論文撰寫
碩士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的、系統完整的學術研究工作的總結,碩士學位論文應具有較好的學術性和相當的工作量,利用已有的理論或方法解決了本學科的科學問題,進行必要的理論分析并得到正確結果。具體要求按《西北工業大學關于學位論文撰寫的規定》執行。
6. 學位論文答辯
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參照校學位評定委員會的規定執行。


一、培養目標
 
系統地掌握本學科領域的專門知識,為科研院所、產業部門和政府相關職能機構培養具有創新潛質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具體目標為:
(1) 熱愛祖國,忠于人民,遵紀守法,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高尚的職業操守;擁有強健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態;
(2) 具有較好的數理基礎與集成電路設計等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學科專業知識,知曉本學科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了解本學科的前沿理論、技術和研究方法;
(3) 具有很強的專業實踐能力;深刻理解本學科的新理論和先進技術方法,通過獨立思考和靈活運用,能夠創造性地解決復雜工程技術問題;
(4) 具有嚴謹的學風和良好的學術道德,具備勇于探索、不畏艱難和堅韌不拔的科學精神;
(5) 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具備快速查閱外文文獻獲取新知識、新思想的能力,能運用英語進行一般性的國際學術交流;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良好的工程管理和協調關系能力。
二、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主要內容簡介
1.集成電路設計 1. 數模混合信號集成電路設計技術
2. 數模混合信號集成電路的應用研究
3. 現場可編程混合陣列技術
4. 專用集成電路設計技術
5. 專用集成芯片的可測性設計研究
6. 單芯片系統的設計技術
2.智能傳感器與數據融合 1. 微機械傳感器
2. 智能傳感器系統
3. 傳感器調理電路設計
4. 傳感器數據處理與數據融合

 
3.微電子機械系統 1. 微電子器件與加工;
2. 微型敏感元器件及微型傳感器;
4.自旋電子學 1. 自旋電子器件
2. 磁性材料
 
三、培養方式
 
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采取導師負責和指導小組培養相結合的方式。指導小組的組成可根據碩士生的研究方向及課題內容由導師提名、學院領導批準,小組成員一般由 3~5 名副教授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含導師)組成,但碩士生導師在碩士生培養中起主導作用。同時,指導小組應協助導師對碩士生的課程學習、科學研究和學位論文進行指導。學院及有關領導要指導和檢查碩士生的培養工作。 
四、學習年限
 
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一般為 2.5 年。五、課程設置 
碩士生的課程學習應至少取得 27 學分,其中包括: 1.公共課(學位必修課,6 學分)

2. 基礎理論課(學位必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5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11M001 矩陣論 60 3.0 1 考試
11M003 數值分析 60 3.0 1 考試
11M004 偏微分方程數值解法 60 3.0 2 考試
11M005 數理統計 60 3.0 1 考試
11M006 隨機過程 40 2.0 2 考試
11M009 數學物理方程 40 2.0 2 考試
11M010 泛函分析 60 3.0 2 考試

 
3. 專業基礎課(學位必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6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08M001 現代數字信號處理 60 3.0 1 考試
086007 現代網絡分析 40 2.0 1 考試
086008 現代電子技術 40 2.0 2 考試
086018 電流模電子電路設計 40 2.0 2 考試
086019 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40 2.0 2 考試
086025 CMOS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 40 2.0 1 考試
086035 智能信息處理與融合技術 40 2.0 1 考試
4. 專業課(學位選修課,中至少選 9 學分,其中包括一門公共實驗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
選 4 學分,其余可在全校碩士生課程中任選)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S*** 公共實驗課(見公共實驗課課程目錄)     1,2 考查
055065 微機電系統集成設計技術 40 2.0 2 考試
085029 智能傳感器系統 40 2.0 1 考試
085031 半導體器件數值分析與模擬 40 2.0 2 考試
085032 集成電路測試和可測性設計 40 2.0 2 考試
085033 數模混合集成電路設計 40 2.0 1 考試
085039 片上系統(SOC)設計方法 40 2.0 1 考試
106012 VLSI 系統與電路設計 40 2.0 1 考試
5. 綜合素養課(學位選修課,至少選修學術素養概論 1 學分,其余課程不計入最低總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13M010 學術素養概論 18 1.0 1 考查
00N001 體育 40 2.0 1,2 考試
00N003 求職有道 16 1.0 2 考查
16N00X 第二外國語 60 2.0 3 考查
  藝術素養課程 32 2.0 1,2 考查

 
對于非理工科碩士研究生,可免修公共實驗課,以專業課替代。對缺少本科層次專業基礎的碩士研究生,一般應在導師指導下確定若干門本學科的本科主干課程作為補修課程,但不計入總學分。
六、培養環節
 
1. 課程學習
課程學習是碩士研究生重要的培養環節,需達到相關學分要求。
(1) 高級英語聽說與高級英語寫作在達到相關要求后可申請免修; 
(2) 學術素養概論課程內容包括:科學道德與學術規范、知識產權、人文藝術、心理學、職業規劃、學術文獻查閱、學術論文撰寫等內容;
(3) 碩士生應在導師指導下按培養方案制定課程計劃,允許分階段選課,但最遲須在入學后 1 年內完成選課。修課時間可根據需要選擇,或安排在論文工作前,或課程學習與論文工作同時進行,但學位必修課一般應在第一學年內完成,所有課程應在兩年內完成。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必須修完所規定的學分。 
2. 綜合實踐
綜合實踐環節著重培養碩士研究生綜合素質,采用教學實踐、科技創新、社會服務、文化建設、掛職鍛煉、志愿者活動等多種方式進行,可在短學期或假期進行。綜合實踐結束后應填寫《西北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綜合實踐總結表》,由指導教師寫出評語并附綜合實踐實施單位意見,一同歸入本人業務檔案。 
3. 論文開題
論文開題工作是碩士生進行學位論文工作的起點,最遲一般應在第三學期末之前進行。碩士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閱讀有關文獻尤其是外文文獻,形成“文獻綜述”;開題報告應就選題的科學意義、選題背景、研究內容、預期目標、研究方法和課題條件等做出論證。
學院、學位分會與導師須協商成立碩士學位論文開題評審小組,評審小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組成,設組長 1 人,碩士生應向評審小組匯報論文開題報告,評審小組進行嚴格評審并給出評審意見。 
評審通過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進行論文開題匯報,評審仍不合格者終止培養或走其他分流途徑。 
 
 

 
4. 中期考核
碩士研究生在論文開題后 6 個月左右時間,應提交論文中期進展報告,報告應包括:論文工作是否按開題報告預定的內容及論文計劃進度進行;已完成的研究內容,參加的科研學術情況;目前存在的或預期可能出現的問題,擬采用的解決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和研究內容。 
根據論文中期的研究進展和學科發展,允許學生對論文開題時的論文選題(題目、內容、研究計劃等)做出必要的調整。申請學位論文答辯時,學位論文的主要內容應與中期考核后確定的學位論文的內容基本一致。
學院、學位分會與導師協商組成考核小組,考核小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組成,設組長 1 人,考核小組負責對碩士生提交的論文中期進展報告進行嚴格審查。審查合格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提交報告, 再次考核仍不合格者終止培養或走其他分流途徑。
5. 學位論文撰寫 
碩士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的、系統完整的學術研究工作的總結,碩士學位論文應具有較好的學術性和相當的工作量,利用已有的理論或方法解決了本學科的科學問題,進行必要的理論分析并得到正確結果。具體要求按《西北工業大學關于學位論文撰寫的規定》執行。
6. 學位論文答辯 
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參照校學位評定委員會的規定執行。


一、培養目標
 
1. 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學術道德和敬業精神,身心健康。2.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較強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學術創新潛力較大。 
2. 具有嚴謹的科研作風和良好的學術道德,良好的合作精神。 
3. 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較好的國際交流能力,具備快速查閱外文文獻的能力。 
4. 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良好的工程管理和協調關系能力。
 
二、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主要內容簡介
1.網絡與系統理論及其應用 1. 網絡優化設計、故障診斷與網絡 CAD
2. 開關網絡理論與有源濾波理論及應用
3. 深度學習與神經網絡
4. 數字網絡分析與綜合
5. 系統智能信息處理
2.數據采集與信號處理 1. 數據檢測、信息處理與控制
2. 智能化儀表與虛擬儀表技術
3. 計算機通信總線技術
3.集成電路系統分析與設計 1. 電子系統復合技術應用
2. 微電子設計技術研究與應用
3. 數字及模擬集成電路設計
4.媒體計算與智能系統 1. 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
2. 媒體大數據智能分析和檢索技術
3. 基于網絡大數據的圖像理解及應用
4. 數據挖掘與知識發現

 
5.電子信息對抗技術 1. 航空電子系統攻防對抗技術
2. 信息對抗技術研究與應用
3. 網絡系統安全與可靠性研究
6.電子設計自動化 1. 可編程邏輯器件應用
2. 電子系統自動化設計方法及軟件開發
3. 電路與系統 CAD 及設計自動化
7.腦-機接口技術 1. 多模態信息采集與融合
2. 神經信號處理及專用電路設計
3. 腦功能特征提取與識別
4. 腦-機交互與在線系統實現
 
三、培養方式
 
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采取導師負責和指導小組培養相結合的方式。指導小組的組成可根據碩士生的研究方向及課題內容由導師提名、學院領導批準,小組成員一般由 3~5 名副教授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含導師)組成,但碩士生導師在碩士生培養中起主導作用。同時,指導小組應協助導師對碩士生的課程學習、科學研究和學位論文進行指導。學院及有關領導要指導和檢查碩士生的培養工作。 
四、學習年限
 
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一般為 2.5 年。
 
五、課程設置
 
碩士生的課程學習應至少取得 27 學分,其中包括: 1.公共課(學位必修課,6 學分)
 
2. 基礎理論課(學位必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5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11M001 矩陣論 60 3.0 1 考試

 
11M003 數值分析 60 3.0 1 考試
11M004 偏微分方程數值解法 60 3.0 2 考試
11M005 數理統計 60 3.0 1 考試
11M006 隨機過程 40 2.0 2 考試
11M009 數學物理方程 40 2.0 2 考試
11M010 泛函分析 60 3.0 2 考試
3. 專業基礎課(學位必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6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086006 有源網絡綜合與應用 40 2.0 2 考試
086007 現代網絡分析 40 2.0 2 考試
086008 現代電子技術 40 2.0 2 考試
086018 電流模電子電路設計 40 2.0 2 考試
086019 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40 2.0 2 考試
086029 系統辨識與自適應濾波 40 2.0 1 考試
086031 機器學習方法及應用 40 2.0 2 考試
086035 智能信息處理與融合技術 40 2.0 1 考試
08M001 現代數字信號處理 60 3.0 1 考試
09M002 計算機控制系統 60 3.0 1,2 考試
4. 專業課(學位選修課,中至少選 9 學分,其中包括一門公共實驗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
選 4 學分,其余可在全校碩士生課程中任選)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S*** 公共實驗課(見公共實驗課課程目錄)     1,2 考查
085005 單元式電子系統總體設計概論 40 2.0 2 考試
085006 信號與系統分析理論 40 2.0 2 考試
085007 航空電子綜合系統 40 2.0 1 考試
085009 數據通信 40 2.0 2 考試
085011 智能化信息技術 40 2.0 2 考試

 
085012 基于內容的視覺信息檢索 40 2.0 2 考試
085025 統計信號處理 40 2.0 1 考試
085029 智能傳感器系統 40 2.0 1 考試
085039 片上系統(SOC)設計方法 40 2.0 1 考試
085044 多核處理器架構與高速信號處理 40 2.0 1 考試
095001 新型傳感器及其應用 40 2.0 2 考試
5. 綜合素養課(學位選修課,至少選修學術素養概論 1 學分,其余課程不計入最低總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13M010 學術素養概論 18 1.0 1 考查
00N001 體育 40 2.0 1,2 考試
00N003 求職有道 16 1.0 2 考查
16N00X 第二外國語 60 2.0 3 考查
  藝術素養課程 32 2.0 1,2 考查
對于非理工科碩士研究生,可免修公共實驗課,以專業課替代。對缺少本科層次專業基礎的碩士研究生,一般應在導師指導下確定若干門本學科的本科主干課程作為補修課程,但不計入總學分。
六、培養環節
 
1. 課程學習
課程學習是碩士研究生重要的培養環節,需達到相關學分要求。
(1) 高級英語聽說與高級英語寫作在達到相關要求后可申請免修; 
(2) 學術素養概論課程內容包括:科學道德與學術規范、知識產權、人文藝術、心理學、職業規劃、學術文獻查閱、學術論文撰寫等內容;
(3) 碩士生應在導師指導下按培養方案制定課程計劃,允許分階段選課,但最遲須在入學后 1 年內完成選課。修課時間可根據需要選擇,或安排在論文工作前,或課程學習與論文工作同時進行,但學位必修課一般應在第一學年內完成,所有課程應在兩年內完成。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必須修完所規定的學分。 
2. 綜合實踐
綜合實踐環節著重培養碩士研究生綜合素質,采用教學實踐、科技創新、社會服務、文化

 
建設、掛職鍛煉、志愿者活動等多種方式進行,可在短學期或假期進行。綜合實踐結束后應填寫《西北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綜合實踐總結表》,由指導教師寫出評語并附綜合實踐實施單位意見,一同歸入本人業務檔案。 
3. 論文開題
論文開題工作是碩士生進行學位論文工作的起點,最遲一般應在第三學期末之前進行。碩士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閱讀有關文獻尤其是外文文獻,形成“文獻綜述”;開題報告應就選題的科學意義、選題背景、研究內容、預期目標、研究方法和課題條件等做出論證。 
學院、學位分會與導師須協商成立碩士學位論文開題評審小組,評審小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組成,設組長 1 人,碩士生應向評審小組匯報論文開題報告,評審小組進行嚴格評審并給出評審意見。 
評審通過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進行論文開題匯報,評審仍不合格者終止培養或走其他分流途徑。 
4. 中期考核
碩士研究生在論文開題后 6 個月左右時間,應提交論文中期進展報告,報告應包括:論文工作是否按開題報告預定的內容及論文計劃進度進行;已完成的研究內容,參加的科研學術情況;目前存在的或預期可能出現的問題,擬采用的解決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和研究內容。 
根據論文中期的研究進展和學科發展,允許學生對論文開題時的論文選題(題目、內容、研究計劃等)做出必要的調整。申請學位論文答辯時,學位論文的主要內容應與中期考核后確定的學位論文的內容基本一致。
學院、學位分會與導師協商組成考核小組,考核小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組成,設組長 1 人,考核小組負責對碩士生提交的論文中期進展報告進行嚴格審查。審查合格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提交報告, 再次考核仍不合格者終止培養或走其他分流途徑。
5. 學位論文撰寫 
碩士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的、系統完整的學術研究工作的總結,碩士學位論文應具有較好的學術性和相當的工作量,利用已有的理論或方法解決了本學科的科學問題,進行必要的理論分析并得到正確結果。具體要求按《西北工業大學關于學位論文撰寫的規定》執行。
6. 學位論文答辯 
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參照校學位評定委員會的規定執行。


一、培養目標
 
培養基礎扎實、素質全面、工程實踐能力強,并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具體目標為:
1. 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學術道德和敬業精神,身心健康。
2. 掌握控制工程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掌握解決工程應用領域中問題的先進的技術方法、技術手段和管理方法,專業實踐能力較強;
3. 具有較好的國際交流能力;
4. 具有嚴謹的科研作風,良好的合作精神。
二、研究方向
 
研 究 方 向 主 要 內 容 簡 介
 
 
 
1. 系統建模、仿真與性能評估
 
1. 復雜大系統的遞階控制與優化方法在航電火控系統中的應用
2. 機載武器系統探測、跟蹤、瞄準、發控及武器投放全過程的建模與仿真
3. 多源信息融合系統建模、仿真與性能評估
4. 火力與指揮控制系統的建模、仿真與性能評估
 
 
 
2. 航空電子系統綜合、仿真與測試
 
1. 航空電子綜合系統建模、品質分析與結構優化
2. 航空電子系統重構和容錯方法研究
3. 高速數據總線數據壓縮與實時監控技術
4. 基于虛擬現實的航空電子綜合系統仿真技術
5. 民用網絡技術在航空電子系統中的應用

 
 
 
 
3. 現代火力控制理論、模型與方法
1. 空對空、空對面作戰火控新原理、新技術研究
2. 先進武器瞄準發射方法研究
3. 多機協同多目標攻擊火控方法研究
4. 無人作戰飛機自主攻擊火控方法研究
5. 先進武裝直升機火控方法研究
6. 火/飛/推綜合控制方法研究
7. 智能化火控系統研究
 
 
4. 先進控制理論及應用
1. 智能控制、模糊控制、遺傳算法等現代控制技術在指揮與控制工程的應用
2. 機載武器系統的先進控制方法研究
3. 空對空、空對面作戰決策與控制方法研究
4. 多機、多智能體控制與決策方法研究
 
 
5. 智能化決策、指揮與控制工程
1. C3I 系統的結構與建模方法、信息融合與資源管理
2. C3I 系統的作戰效能仿真、分析與評估
3. 有人/無人機協同作戰智能決策、指揮與控制方法
4. 作戰任務規劃與飛行軌跡生成方法研究
 
三、培養方式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實行校內導師與企業導師雙導師制,校內導師為第一導師,企業導師為第二導師。校內導師是第一責任人,在碩士生培養中起主導作用,主要負責課程學習階段和學位論文階段。專業實踐階段由雙方導師共同指導。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采用課程學習、專業實踐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培養方式。課程設置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綜合素養和應用知識與能力的提高為核心,體現重專業實踐和應用能力培養的特點。通過加強實踐型環節,強調理論與應用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專業實踐是全日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的重要環節,課程學習與專業實踐緊密銜接,課程學習主要在校內完成,專業實踐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在專業實踐單位或基地完成。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期間須保證不少于半年的專業實踐,應屆本科畢業生考取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專業實踐時間原則上不少于一年。
四、學習年限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為 2.5 年。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一般在入學后一年內完成課程學習,專業實踐原則上不少于一年,用于科學研究和撰寫學位論文的時間不少于一年。

 
五、課程設置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學習應至少取得 27 學分,其中包括:
1. 公共課(學位必修課,6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13M008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6 2.0 1,2 考試
13M009 自然辯證法概論 18 1.0 1,2 考試
16M001 高級英語聽說與高級英語寫作 108 3.0 1,2 考試
2. 基礎理論課(學位必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5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11M001 矩陣論 60 3.0 1 考試
11M003 數值分析 60 3.0 1 考試
11M005 數理統計 60 3.0 1 考試
11M006 隨機過程 40 2.0 2 考試
3. 專業基礎課(學位必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6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08M001 現代數字信號處理 60 3.0 1 考試
086008 現代電子技術 40 2.0 2 考試
086013 最優控制理論 40 2.0 2 考試
086014 大系統理論及應用 40 2.0 1 考試
086015 軍事運籌學 40 2.0 2 考試
086016 智能控制基礎 40 2.0 2 考試
086024 信號檢測與估計 40 2.0 2 考試
086039 嵌入式系統原理與應用 40 2..0 2 考試
09M001 線性系統理論 60 3.0 1,2 考試
4. 專業課(學位選修課,至少選修 5 學分,其中包含一門公共實驗課 1 學分。在下列課
程中至少選修 3 學分,其他學分可在全校研究生課程中選修)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S*** 公共實驗課(見公共實驗課課程目錄)     1,2 考查

 
085008 單片及原理、接口與應用 40 2..0 1 考試
085018 先進航空火力控制系統 40 2.0 1 考試
085043 航電系統仿真測試與分析 40 2.0 1 考查
085048 座艙顯控系統與工效分析 40 2.0 2 考試
085050 綜合航電數據融合方法與系統結構設計 40 2.0 2 考試
085051 數據挖掘原理 40 2.0 2 考查
085052 機載軟件設計技術 40 2.0 1 考試
086030 大氣動力學與飛行控制系統 40 2.0 1 考查
096007 最優估計理論及應用 40 2.0 1 考試
096029 信息融合技術及應用 40 2.0 2 考試
5. 專業技術課(學位選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4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08G105 基于 matlab 的數字信號處理 20 1.0 2 考察
08G106 航空電子綜合系統工程概論 40 2.0 2 考試
08G107 航空武器系統作戰效能評估 40 2.0 2 考試
08G108 航空電子綜合系統 40 2.0 1 考試
08G111 計算智能導論 40 2.0 1 考試
08G112 無人系統協同控制與優化 40 2.0 2 考試
08G113 C4I 系統原理與分析 40 2.0 1 考試
08G114 復雜系統協同建模與分析 40 2.0 2 考試
08G115 高性能并行計算 40 2.0 1 考試
6. 綜合素養課(學位選修課,至少選修學術素養概論 1 學分,其余課程不計入最低總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13M010 學術素養概論 18 1.0 1 考查
00N001 體育 40 2.0 1,2 考試
00N003 求職有道 16 1.0 2 考查
16N00X 第二外國語 60 2.0 3 考查
  藝術素養課程 32 2.0 1,2 考查
對于非理工科碩士研究生,可免修公共實驗課,以專業課替代。對缺少本科層次專業基礎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一般應在導師指導下確定若干門本學科的本科主干課程作為補

 
修課程。
 
六、培養環節
 
1. 課程學習
課程學習是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重要的培養環節,需達到相關學分要求。
(1) 高級英語聽說與高級英語寫作可在達到相關要求后可申請免修;
(2) 學術素養概論課程內容包括:科學道德與學術規范、知識產權、人文藝術、心理學、職業規劃、學術文獻查閱、學術論文撰寫等內容;
(3) 碩士生應在導師指導下按培養方案制定課程計劃,允許分階段選課,但所有課程應在一年內完成。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必須修完所規定的學分。
2. 專業實踐
專業實踐是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過程的重要環節,在讀期間必須保證不少于半年的專業實踐,應屆本科畢業生考取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專業實踐時間原則上不少于1 年,并完成《西北工業大學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專業實踐報告》。
3. 綜合實踐
綜合實踐環節著重培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綜合素質,采用科技創新、社會服務、文化建設、掛職鍛煉、志愿者活動等多種方式進行,可在短學期或假期進行。綜合實踐結束后應填寫
《西北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綜合實踐總結表》,由指導教師寫出評語并附綜合實踐實施單位意見,一同歸入本人業務檔案。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綜合實踐可與專業實踐結合進行。
4. 論文開題
論文開題工作是專業學位碩士生進行論文工作的起點,一般應在第三學期末之前進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論文選題應結合工程實際與應用,一般要有明確的應用背景和應用特征。研究生應在雙方導師的指導下,閱讀有關文獻尤其是外文文獻,形成“文獻綜述”;開題報告應就選題的科學意義、選題背景、研究內容、預期目標、研究方法和課題條件等做出論證。
學院、學位分會與導師須協商成立碩士學位論文開題評審小組,評審小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組成,設組長 1 人,碩士生應向評審小組匯報論文開題報告,評審小組進行嚴格評審并給出評審意見。
評審通過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進行論文開題匯報,評審仍不合格者終止培養或走其他分流途徑。

 
5. 中期考核
碩士研究生在論文開題后 6 個月左右時間,應提交論文中期進展報告,報告應包括:論文工作是否按開題報告預定的內容及論文計劃進度進行;已完成的研究內容,參加的科研學術情況;目前存在的或預期可能出現的問題,擬采用的解決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和研究內容。
根據論文中期的研究進展和學科發展,允許學生對論文開題時的論文選題(題目、內容、研究計劃等)做出必要的調整。申請學位論文答辯時,學位論文的主要內容應與中期考核后確定的學位論文的內容基本一致。
學院、學位分會與導師協商組成考核小組,考核小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組成,設組長 1 人,考核小組負責對碩士生提交的論文中期進展報告進行嚴格審查。通過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提交報告,再次考核仍不合格者終止培養或走其他分流途徑。
6. 學位論文撰寫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應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碩士學位論文撰寫。論文應有一定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有自己的新見解,表明作者已掌握解決工程應用領域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技術手段和管理方法等。具體要求按《西北工業大學關于學位論文撰寫的規定》執行。
7. 學位論文答辯
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參照校學位評定委員會的規定執行。


一、培養目標
 
培養基礎扎實、素質全面、工程實踐能力強,并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具體目標為:
1. 熱愛祖國,忠于人民,遵紀守法,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高尚的職業操守;擁有強健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態;
2. 具有較好的數理基礎與較全面的集成電路工程學科專業知識,了解集成電路工程領域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掌握本領域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
3. 具有很強的專業實踐能力;能夠勝任實際集成電路、設備或裝置的分析計算、開發設計和使用維護等工作,能夠創造性地解決復雜工程實際問題;
4. 具有嚴謹的學風和良好的學術道德,具備勇于探索、不畏艱難和堅韌不拔的科學精神;
5. 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具備快速查閱外文文獻獲取新知識、新思想的;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良好的工程管理和協調關系能力。
二、研究方向
 
研 究 方 向 主 要 內 容 簡 介
 
 
 
1. 數模混合集成電路設計
1. 數模混合信號集成電路設計技術與方法
2. 數模混合信號集成電路的應用研究
3. 現場可編程混合陣列技術
4. 射頻集成電路設計
5. 電源管理芯片設計
6. 照明驅動芯片設計
 
 
2. 數字集成電路設計
1. SOC 系統芯片設計
2. 專用集成電路設計研究與應用
3. 專用集成芯片的可測性設計研究
4. 芯片的低功耗、抗干擾、抗輻照設計

 
三、培養方式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實行校內導師與企業導師雙導師制,校內導師為第一導師,企業導師為第二導師。校內導師是第一責任人,在碩士生培養中起主導作用,主要負責課程學習階段和學位論文階段。專業實踐階段由雙方導師共同指導。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采用課程學習、專業實踐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培養方式。課程設置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綜合素養和應用知識與能力的提高為核心,體現強調專業實踐和應用能力培養的特點。通過加強實踐型環節,強調理論與應用的有機結合, 培養學生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專業實踐是全日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的重要環節,課程學習與專業實踐緊密銜接,課程學習主要在校內完成,專業實踐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在專業實踐單位或基地完成。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期間須保證不少于半年的專業實踐,應屆本科畢業生考取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專業實踐時間原則上不少于一年。
四、學習年限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為 2.5 年。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一般在入學后一年內完成課程學習,工程實踐原則上不少于一年,用于科學研究和撰寫學位論文的時間不少于一年。
五、課程設置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課程計劃,應在碩士生入學后 20 天內制定完畢。
1. 公共課(學位必修課,6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13M008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6 2.0 1,2 考試
13M009 自然辯證法概論 18 1.0 1,2 考試
16M001 高級英語聽說與高級英語寫作 108 3.0 1,2 考試
2. 基礎理論課(學位必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5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11M001 矩陣論 60 3.0 1 考試
11M003 數值分析 60 3.0 1 考試
11M004 偏微分方程數值解法 60 3.0 2 考試

 
11M005 數理統計 60 3.0 1 考試
11M006 隨機過程 40 2.0 2 考試
11M009 數學物理方程 40 2.0 2 考試
11M010 泛函分析 60 3.0 2 考試
3. 專業基礎課(學位必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6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086007 現代網絡分析 40 2.0 2 考試
086018 電流模電子電路設計 40 2.0 2 考試
086019 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40 2.0 2 考試
086025 CMOS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 40 2.0 2 考試
08M001 現代數字信號處理 60 3.0 1 考試
4. 專業課(學位選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5 學分,其中包含一門公共實驗課)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S*** 公共實驗課(見公共實驗課課程目錄)     1,2 考查
055063 微機電系統工藝及版圖設計 40 2.0 1 考試
055065 微機電系統集成設計技術 40 2.0 2 考試
085029 智能傳感器系統 40 2.0 1 考試
085031 半導體器件數值分析與模擬 40 2.0 2 考試
085032 集成電路測試和可測性設計 40 2.0 2 考試
085033 數模混合集成電路設計 40 2.0 1 考試
085039 片上系統(SOC)設計方法 40 2.0 1 考試
106012 VLSI 系統與電路設計 40 2.0 1 考試
5. 專業技術課(學位選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4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08G101 現代電子技術 40 2.0 2 考試
08G102 信號處理的工程應用 40 2.0 2 考試
08G103 微波通信原理 40 2.0 1 考試
08G104 系統硬件及軟件的綜合設計 40 2.0 2 考試
08G105 基于 matlab 的數字信號處理 20 1.0 2 考查

 
6. 綜合素養課(學位選修課,至少選修學術素養概論 1 學分,其余課程不計入最低總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13M010 學術素養概論 18 1.0 1 考查
00N001 體育 40 2.0 1,2 考試
00N003 求職有道 16 1.0 2 考查
16N00X 第二外國語 60 2.0 3 考查
  藝術素養課程 32 2.0 1,2 考查
對于非理工科碩士研究生,可免修公共實驗課,以專業課替代。對缺少本科層次專業基礎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一般應在導師指導下確定若干門本學科的本科主干課程作為補修課程。
六、培養環節
1. 課程學習
課程學習是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重要的培養環節,需達到相關學分要求。
(1) 高級英語聽說與高級英語寫作可在達到相關要求后可申請免修;
(2) 學術素養概論課程內容包括:科學道德與學術規范、知識產權、人文藝術、心理學、職業規劃、學術文獻查閱、學術論文撰寫等內容;
(3) 碩士生應在導師指導下按培養方案制定課程計劃,允許分階段選課,但所有課程應在一年內完成。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必須修完所規定的學分。
2. 專業實踐
專業實踐是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過程的重要環節,在讀期間必須保證不少于半年的專業實踐,應屆本科畢業生考取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專業實踐時間原則上不少于1 年,并完成《西北工業大學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專業實踐報告》。
3. 綜合實踐
綜合實踐環節著重培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綜合素質,采用科技創新、社會服務、文化建設、掛職鍛煉、志愿者活動等多種方式進行,可在短學期或假期進行。綜合實踐結束后應填寫
《西北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綜合實踐總結表》,由指導教師寫出評語并附綜合實踐實施單位意見,一同歸入本人業務檔案。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綜合實踐可與專業實踐結合進行。
4. 論文開題
論文開題工作是專業學位碩士生進行論文工作的起點,一般應在第三學期末之前進行。專

 
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論文選題應結合工程實際與應用,一般要有明確的應用背景和應用特征。研究生應在雙方導師的指導下,閱讀有關文獻尤其是外文文獻,形成“文獻綜述”;開題報告應就選題的科學意義、選題背景、研究內容、預期目標、研究方法和課題條件等做出論證。
學院、學位分會與導師須協商成立碩士學位論文開題評審小組,評審小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組成,設組長 1 人,碩士生應向評審小組匯報論文開題報告,評審小組進行嚴格評審并給出評審意見。
評審通過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進行論文開題匯報,評審仍不合格者終止培養或走其他分流途徑。
5. 中期考核
碩士研究生在論文開題后 6 個月左右時間,應提交論文中期進展報告,報告應包括:論文工作是否按開題報告預定的內容及論文計劃進度進行;已完成的研究內容,參加的科研學術情況;目前存在的或預期可能出現的問題,擬采用的解決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和研究內容。
根據論文中期的研究進展和學科發展,允許學生對論文開題時的論文選題(題目、內容、研究計劃等)做出必要的調整。申請學位論文答辯時,學位論文的主要內容應與中期考核后確定的學位論文的內容基本一致。
學院、學位分會與導師協商組成考核小組,考核小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組成,設組長 1 人,考核小組負責對碩士生提交的論文中期進展報告進行嚴格審查。通過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提交報告,再次考核仍不合格者終止培養或走其他分流途徑。
6. 學位論文撰寫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應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碩士學位論文撰寫。論文應有一定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有自己的新見解。學位論文除滿足《西北工業大學關于學位論文撰寫的規定》的基本要求外,還應滿足:
(1) 論文工作飽滿,原則上應包含系統分析、設計、實現、實驗或應用等一個完整的工程實踐過程;
(2) 論文應有一定的技術先進性,有一定的難度,就工程中的某個方面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或技術創新;
論文應綜合運用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7. 學位論文答辯
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參照校學位評定委員會的規定執行。學位論文評閱人和答辯委員會成員中,應有相關行業實踐領域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


一、培養目標
 
培養基礎扎實、素質全面、工程實踐能力強,并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具體目標為:
1. 熱愛祖國,忠于人民,遵紀守法,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高尚的職業操守;擁有強健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態;
2. 具有較好的數理基礎與較全面的電子與通信工程學科專業知識,了解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掌握本領域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
3. 具有很強的專業實踐能力;能夠勝任實際電路、設備或裝置的分析計算、開發設計和使用維護等工作,能夠創造性地解決復雜工程實際問題;
4. 具有嚴謹的學風和良好的學術道德,具備勇于探索、不畏艱難和堅韌不拔的科學精神;
5. 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具備快速查閱外文文獻獲取新知識、新思想的;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良好的工程管理和協調關系能力。
二、研究方向
 
研 究 方 向 主 要 內 容 簡 介
 
 
 
 
 
1. 傳感信息獲取處理與傳輸技術
1. 傳感信息獲取、傳輸與處理技術
2. 信號、圖像與視頻的采集
3. 光電檢測、三維測量與三維重建技術
4. 多視角遙感與成像
5. 紅外圖像探測與處理
6. 雷達信號處理;語音信號處理;水聲信號處理
7. 機器視覺與監視技術
8. 數據、圖像壓縮與傳輸技術
9. 生物醫學信息獲取與處理

 
 
 
 
2. 遙感、遙測、遙控及通信、導航系統的信息傳輸與處理
1. 航空通信和導航系統的信息傳輸與處理技術
2. 航天遙感、遙測、遙控和通信系統的信息傳輸與處理技術
3. 數據壓縮技術
4. 無線通信的高速數據傳輸與抗干擾技術
5. 航空電信網的網絡技術
 
 
3. 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
1. Ad Hoc、無線傳感器網絡理論與實現技術研究
2. 網上信息壓縮、解壓與傳輸技術研究
3. Internet Intranet 網絡安全與接入技術研究
4. 新型數據通信系統,遠程 CSCW 與個人通信系統
 
 
 
 
 
 
4. 移動通信及通信信號處理
1. 移動通信中的編碼、調制及信號處理技術
2. 擴頻通信與多址技術
3. 無線 IP 與移動 IP 技術
4. 個人通信技術
5. 通信信號的變換:時頻變換、光電變換等
6. 通信信號的傳輸處理:調制、擴頻、同步、濾波、最佳接收等
7. 數字通信信號處理:編碼、加密、壓縮等
8. 軟件無線電
 
 
 
 
5. 信息感知、目標識別與信息對抗
1. 多譜感知;壓縮感知
2. 智能信息處理與機器學習
3. 特征提取優化技術;目標識別與分類
4. 基于神經網絡、人工智能、模糊邏輯等的綜合智能信息處理及其應用
5. 多傳感器信息融合理論及其應用
6. 信息安全與對抗技術
 
 
 
 
6. 數字信號處理及其應用
1. 高速數字信號處理系統設計
2. 實時信號處理技術及應用
3. DSP 與嵌入式片上系統(SOC)技術
4. FPGA、GPU 及其應用
5. VLSI 信號處理系統的設計
6. 虛擬儀器與信號處理

 
 
 
 
 
7. 圖象處理與可視化技術
1. 圖象分析、變換與處理及其應用
2. 計算成像,遙感多光譜/高光譜圖象處理
3. 模式識別與目標識別
4. 光電檢測、三維測量與三維重建技術
5. 機器視覺、圖象理解與視頻監視技術
6. 色彩設計與可視化技術及其應用
7. 體視化技術
 
 
8. 網絡與系統理論及其應用
1. 網絡優化設計、故障診斷與網絡 CAD
2. 開關網絡理論與有源濾波理論及應用
3. 深度學習與神經網絡
4. 數字網絡分析與綜合
5. 系統智能信息處理
 
9. 數據采集與信號處理
1. 數據檢測、信息處理與控制
2. 智能化儀表與虛擬儀表技術
3. 計算機通信總線技術
 
10. 微電子技術應用
1. 電子系統復合技術應用
2. 微電子設計技術研究與應用
3. 數字及模擬集成電路的設計
 
 
 
11. 信息與電子對抗技術
1. 計算機網絡可靠性研究
2. 電子與信息對抗技術研究與應用
3. 電磁對抗及反對抗
4. 雷達對抗及反對抗
5. 通信對抗及反對抗
6. 高功率微波及其防護
12. 電子設計自動化
(08520812)
Automation of Electronic Design
1. 可編程邏輯器件應用
2. 電子系統自動化設計方法及軟件開發
3. 電路與系統 CAD 及設計自動化
 
 
 
13. 計算電磁工程
(08520813)
Computed Electromagnetic Engineering
1. 電磁散射和逆散射,隱身和反隱身技術
2. 雷達目標電磁特性建模、識別
3. 電波傳播、復雜媒質中的電磁場
4. 現代微波網絡,微波電路 CAD
5. 現代天線分析與設計
6. 天線及天線罩
7. 現代天線新技術

 
 
 
 
 
 
 
 
 
14. 應用微波技術
(08520814)
Applied Microwave Technique
 
1. 移動通信、衛星通信、微波點對點、無線網絡、微波無線監控
2. 無線通信中的射頻技術
3. 微波導航與定位
4. 電磁兼容性分析、設計,電磁干擾控制技術,電磁兼容測量技術
5. 微波測量、無損檢測、微波傳感器
6. 先進雷達理論與技術:相控陣雷達、PD 雷達、SAR、
ISAR 及其它先進雷達系統
7. 射頻仿真技術
8. 先進導引頭技術,毫米波及亞毫米波技術
9. 微波毫米波集成電路與系統
10. 毫米波與太赫茲天線技術
11. 太赫茲成像技術
 
 
 
 
15. 紅外與光通信技術
(08520815)
Infranics and Optical Communicat ion
 
1. 光通信
2. 光子交換與全光通信
3. 光纖區域網
4. 光纖通信測試技術
5. 光纖傳感器
6.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應用
7. 光信息的編制、采集、處理方法研究
8. 計算機光信息處理技術研究
9. 光測量儀器與自動檢測技術研究
 
 
16. 智能傳感器與數據融合
 
1. 微機械傳感器
2. 智能傳感器系統
3. 傳感器調理電路設計
4. 傳感器數據處理與數據融合
 
 
 
17. 集成電路設計方法與設計技術
 
1. 單芯片系統的設計技術
2. 現場可編程混合陣列技術
3. 集成電路設計技術與方法
4. 集成系統設計研究與應用
5. 專用集成芯片的可測性設計研究

 
三、培養方式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實行校內導師與企業導師雙導師制,校內導師為第一導師,企業導師為第二導師。校內導師是第一責任人,在碩士生培養中起主導作用,主要負責課程學習階段和學位論文階段。專業實踐階段由雙方導師共同指導。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采用課程學習、專業實踐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培養方式。課程設置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綜合素養和應用知識與能力的提高為核心,體現強調專業實踐和應用能力培養的特點。通過加強實踐型環節,強調理論與應用的有機結合, 培養學生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專業實踐是全日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的重要環節,課程學習與專業實踐緊密銜接,課程學習主要在校內完成,專業實踐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在專業實踐單位或基地完成。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期間須保證不少于半年的專業實踐,應屆本科畢業生考取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專業實踐時間原則上不少于一年。
四、學習年限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為 2.5 年。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一般在入學后一年內完成課程學習,工程實踐原則上不少于一年,用于科學研究和撰寫學位論文的時間不少于一年。
五、課程設置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課程計劃,應在碩士生入學后 20 天內制定完畢。
1. 公共課(學位必修課,6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13M008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6 2.0 1,2 考試
13M009 自然辯證法概論 18 1.0 1,2 考試
16M001 高級英語聽說與高級英語寫作 108 3.0 1,2 考試
2. 基礎理論課(學位必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5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11M001 矩陣論 60 3.0 1 考試
11M003 數值分析 60 3.0 1 考試
11M004 偏微分方程數值解法 60 3.0 2 考試

 
11M005 數理統計 60 3.0 1 考試
11M006 隨機過程 40 2.0 2 考試
11M009 數學物理方程 40 2.0 2 考試
11M010 泛函分析 60 3.0 2 考試
3. 專業基礎課(學位必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6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086001 高等電磁理論 40 2.0 1 考試
086002 導波理論 40 2.0 2 考試
086003 計算電磁場 40 2.0 2 考試
086004 高等天線理論 40 2.0 1 考試
086005 微波有源電路 40 2.0 2 考試
086006 有源網絡綜合與應用 40 2.0 1 考試
086007 現代網絡分析 40 2.0 2 考試
086008 現代電子技術 40 2.0 2 考試
086009 數字圖像處理 40 2.0 2 考試
086010 現代通信理論 40 2.0 1 考試
086011 信息論與編碼 40 2.0 1 考試
086012 信息交換原理 40 2.0 2 考試
086018 電流模電子電路設計 40 2.0 2 考試
086019 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40 2.0 2 考試
086026 光電信息技術 40 2.0 2 考試
086027 通信信號處理 40 2.0 2 考試
086029 系統辨識與自適應濾波 40 2.0 1 考試
086034 無線光通信基礎 40 2.0 2 考試
086035 智能信息處理與融合技術 40 2.0 1 考試
08M001 現代數字信號處理 60 3.0 1 考試
08M002 神經網絡原理及應用 60 3.0 1 考試

 
4. 專業課(學位選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5 學分,其中包含一門公共實驗課)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S*** 公共實驗課(見公共實驗課課程目錄)     1,2 考查
085001 微波測量 40 2.0 1 考試
085002 電磁兼容原理 40 2.0 1 考試
085003 傳輸線理論 40 2.0 2 考試
085004 衛星通信與導航系統 40 2 2 考試
085005 單元式電子系統總體設計概論 40 2.0 2 考試
085006 信號與系統分析理論 40 2.0 2 考試
085007 航空電子綜合系統 40 2.0 1 考試
085008 單片及原理、接口與應用 40 2.0 1 考試
085009 數據通信 40 2.0 2 考試
085011 智能化信息技術 40 2.0 2 考試
085013 語音信號處理 40 2.0 1 考試
085014 多媒體信息處理 40 2.0 2 考試
085015 計算機通信網絡 40 2.0 1 考試
085016 擴頻通信 40 2.0 1 考試
085017 多媒體通信系統 40 2.0 2 考試
085021 數據壓縮技術及其應用 40 2.0 2 考試
085023 軟件無線電原理與應用 40 2.0 2 考試
085028 網絡與信息安全 40 2.0 1 考試
085037 近代光學 40 2.0 1 考試
085038 光電子技術 40 2.0 1 考試
085039 片上系統(SOC)設計方法 40 2.0 1 考試
085040 太赫茲探測與成像技術 40 2.0 1 考試
085041 射頻與微波單片集成電路技術 40 2.0 1 考試
085052 機載軟件設計技術 40 2.0 1 考試
5. 專業技術課(學位選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4 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08G101 現代電子技術 40 2.0 2 考試

 
08G102 信號處理的工程應用 40 2.0 2 考試
08G103 微波通信原理 40 2.0 1 考試
08G104 系統硬件及軟件的綜合設計 40 2.0 2 考試
08G105 基于 matlab 的數字信號處理 20 1.0 2 考查
08G109 無線電測控原理與技術 40 2.0 1 考試
08G110 多天線陣列信號處理技術 40 2.0 1 考試
6. 綜合素養課(學位選修課,至少選修學術素養概論 1 學分,其余課程不計入最低總學分)
課程編號 課 程 名 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13M010 學術素養概論 18 1.0 1 考查
00N001 體育 40 2.0 1,2 考試
00N003 求職有道 16 1.0 2 考查
16N00X 第二外國語 60 2.0 3 考查
  藝術素養課程 32 2.0 1,2 考查
對于非理工科碩士研究生,可免修公共實驗課,以專業課替代。對缺少本科層次專業基礎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一般應在導師指導下確定若干門本學科的本科主干課程作為補修課程。
六、培養環節
 
1. 課程學習
課程學習是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重要的培養環節,需達到相關學分要求。
(1) 高級英語聽說與高級英語寫作可在達到相關要求后可申請免修;
(2) 學術素養概論課程內容包括:科學道德與學術規范、知識產權、人文藝術、心理學、職業規劃、學術文獻查閱、學術論文撰寫等內容;
(3) 碩士生應在導師指導下按培養方案制定課程計劃,允許分階段選課,但所有課程應在一年內完成。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必須修完所規定的學分。
2. 專業實踐
專業實踐是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過程的重要環節,在讀期間必須保證不少于半年的專業實踐,應屆本科畢業生考取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專業實踐時間原則上不少于1 年,并完成《西北工業大學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專業實踐報告》。
3. 綜合實踐

 
綜合實踐環節著重培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綜合素質,采用科技創新、社會服務、文化建設、掛職鍛煉、志愿者活動等多種方式進行,可在短學期或假期進行。綜合實踐結束后應填寫
《西北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綜合實踐總結表》,由指導教師寫出評語并附綜合實踐實施單位意見,一同歸入本人業務檔案。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綜合實踐可與專業實踐結合進行。
4. 論文開題
論文開題工作是專業學位碩士生進行論文工作的起點,一般應在第三學期末之前進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論文選題應結合工程實際與應用,一般要有明確的應用背景和應用特征。研究生應在雙方導師的指導下,閱讀有關文獻尤其是外文文獻,形成“文獻綜述”;開題報告應就選題的科學意義、選題背景、研究內容、預期目標、研究方法和課題條件等做出論證。
學院、學位分會與導師須協商成立碩士學位論文開題評審小組,評審小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組成,設組長 1 人,碩士生應向評審小組匯報論文開題報告,評審小組進行嚴格評審并給出評審意見。
評審通過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進行論文開題匯報,評審仍不合格者終止培養或走其他分流途徑。
5. 中期考核
碩士研究生在論文開題后 6 個月左右時間,應提交論文中期進展報告,報告應包括:論文工作是否按開題報告預定的內容及論文計劃進度進行;已完成的研究內容,參加的科研學術情況;目前存在的或預期可能出現的問題,擬采用的解決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和研究內容。
根據論文中期的研究進展和學科發展,允許學生對論文開題時的論文選題(題目、內容、研究計劃等)做出必要的調整。申請學位論文答辯時,學位論文的主要內容應與中期考核后確定的學位論文的內容基本一致。
學院、學位分會與導師協商組成考核小組,考核小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組成,設組長 1 人,考核小組負責對碩士生提交的論文中期進展報告進行嚴格審查。通過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提交報告,再次考核仍不合格者終止培養或走其他分流途徑。
6. 學位論文撰寫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應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碩士學位論文撰寫。論文應有一定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有自己的新見解。學位論文除滿足《西北工業大學關于學位論文撰寫的規定》的基

 
本要求外,還應滿足:
(1) 論文工作飽滿,原則上應包含系統分析、設計、實現、實驗或應用等一個完整的工程實踐過程;
(2) 論文應有一定的技術先進性,有一定的難度,就工程中的某個方面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或技術創新;
論文應綜合運用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7. 學位論文答辯
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參照校學位評定委員會的規定執行。學位論文評閱人和答辯委員會成員中,應有相關行業實踐領域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

添加西北工業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西北工業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北工業大學報錄比、西北工業大學考研群、西北工業大學學姐、西北工業大學考研真題、西北工業大學專業目錄、西北工業大學排名、西北工業大學保研、西北工業大學公眾號、西北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北工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北工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

    購買流程

    找到要考的專業或資料

    方法一:選擇學校->學院->專業

    方法二:查找功能

    點擊瀏覽招生簡章+資料詳情

    通過招生簡章了解本專業需要的資料

    查看資料詳情了解資料要點

    點擊購買或加入購物車

    支付方式:支付寶

    填寫付款信息并付款

    請確認聯系人、聯系方式和收貨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貨,可查詢快遞信息

    若有疑問,可聯系在線學姐

    學姐聯系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人成免费网站 | 一级一级一片在线观看 | 手机在线亚洲 | 日本免费一二区视频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 欧美一级xxxx俄罗斯一级 | 三级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一级毛片 | 精品日韩欧美 | 欧美成人免费网在线观看 | 欧美真人视频一级毛片 |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精品magnet |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高清国产精品久久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影院 | 一级特黄性色生活片一区二区 |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欧美www| 国产成人亚洲日本精品 | 在线播放亚洲美女视频网站 | 在线国产三级 | 九九视频在线观看视频23 | 亚洲精品天堂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成激人情在线影院 | 黄色a三级免费看 | 真实国产普通话对白乱子子伦视频 | 久草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99re热视频| 日本在线视频播放 | 国产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 久久99亚洲精品久久99 | 俄罗斯美女在线观看一区 | 国产午夜久久影院 | 在线国产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日韩www视频免费 | 最新国产三级久久 | 黄色福利站 | 毛片基地免费视频a | 看片免费黄 | 福利视频在线午夜老司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