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建筑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山東建筑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山東建筑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山東建筑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山東建筑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山東建筑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山東建筑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山東建筑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山東建筑大學考研難嗎]
[山東建筑大學研究生院]
[山東建筑大學考研群]
[山東建筑大學研究生學費]
[山東建筑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山東建筑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山東建筑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山東建筑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山東建筑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2021年山東建筑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考研復試錄取通知
山東建筑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2021年碩士研究生一志愿考生復試及擬錄取辦法
一、復試時間
1、一志愿考生復試安排在3月30日進行。
2、復試方式:遠程網絡復試。
3、軟硬件要求:一臺能上網的電腦(需安裝攝像頭和話筒)或筆記本,一個手機,下載安裝騰訊會議,并提前用使用兩個手機號分別在電腦端、手
機端注冊騰訊會議賬號,有流暢的Wi-Fi或充足的4G流量。
環境要求:獨立的復試房間,燈光明亮,安靜,不逆光。
二、招生專業及計劃
類型 | 招生專業(方向) | 擬招生計劃數 | 復試資格線1 | 一志愿上線人數 | 復試比例 |
全日制學術學位 | 0811 (全日制)控制科學與工程 | 27 | 國家復試A線 | 4 | |
全日制專業學位 | 0854 (全日制)電子信息(控制工程方向) | 32 | 國家復試A線 | 38 | 1:1.2 |
非全日制專業學位 | 0854 (非全日制)電子信息(控制工程方向) | 5 | 國家復試A線 | 1 |
提交材料和繳費詳見《山東建筑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遠程網絡復試考生資格審查須知》。
復試流程詳見《山東建筑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網絡復試考生要求及行為規范》。
四、復試內容及方式
外語能力測試考察方式:抽題回答+和導師互動方式。
專業基礎知識考查方式:系統隨機抽1套題口頭回答方式。
綜合素質考核方式:抽題回答+和導師互動方式。
五、擬錄取總成績
復試內容 | 分值 | 考核時間 |
外語能力測試 | 50分 | 5-10分鐘 |
專業基礎知識考查 | 100分 | 10-15分鐘 |
綜合素質考核 | 150分 | 15-20分鐘 |
復試成績=外語能力測試分數+專業基礎知識考查分數+綜合素質考核分數 擬錄取總成績=初試總分/5×70%+復試總分/3×30% |
2、復試專業基礎知識考查科目見招生簡章復試科目。
六、擬錄取辦法
1、擬錄取程序
各專業按照總成績由高到低依次排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分別排名。錄取成績相同時,初試成績高者優先。
2、相近專業(方向)調劑錄取
復試合格但未被一志愿報考專業(方向)錄取的考生,按擬錄取總成績由高到低征求考生意見,可調劑至有缺額的復試內容完全一致的專業或者方向,并簽訂專業(方向)調劑錄取確認書。
3、擬錄取結果公示與確認
全部學科復試結束3天內,擬錄取名單在學校研究生處網站公示。
七、其他
1、請考生近期關注我校研究生處網站上發布的有關復試通知,網址:https://www.sdjzu.edu.cn/yjsc/。
2、復試科目為多選一的,請考生于3月25日上午10點前聯系學院選定復試科目。
3、體檢入學后進行。
八、學院聯系方式和聯系人
聯系人:蘇老師 聯系方式:15106937270(手機)、0531-86367066(電話);一志愿復試QQ群:190656353
山東建筑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培養方案
081100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全日制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學科評議組編制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一級學科簡介》和《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基本要求》,按照《山東建筑大學關于制(修)訂研究生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制定本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1、愛祖國,講政治,遵紀守法,作風正派,品行端正,誠實守信,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業精神,具有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精神,努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2、學位獲得者應掌握堅實的控制科學理論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具備控制工程領域各種控制技術應用技能。
3、掌握從事控制工程技術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具有獨立從事控制系統開發與設計的能力。
4、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熟練閱讀本專業外文文獻,和撰寫科技論文的能力。
二、培養方向
1、建筑設備智能化與能效管理
研究和綜合運用先進控制理論、智能計算、信息技術、云計算與物聯網理論與技術,為建筑運行、能源管理、綠色建筑、生態園區、智慧城市基礎設施智能化等提供強有力的理論與技術支撐。經過多年沉淀與發展,本方向主要形成以下幾個成熟的研究領域(1)建筑智能控制與能效管理;(2)建筑物聯網理論及應用研究;(3)基于數據的故障診斷與節能控制;(4)新型建筑智能化產品研究。
2、智能環境與網絡化控制
面向分布式供能系統產業發展戰略和國家綠色建筑發展需要,主要研究領域有(1)分布式能源系統的數據驅動建模、控制與優化調度方法研究;(2)分布式能源系統的協同控制理論及技術研究;(3)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建筑(群)及其供能系統運行監控平臺的研發。旨在通過對分布式能源系統的優化控制等研究,實現建筑(群)的舒適、節能、健康、環保、低碳、經濟運行。
3、智能控制與機器人系統
以復雜控制系統的建模、預測、優化決策、控制及其工程應用為主要研究內容,研究領域有(1)智能控制理論及應用關鍵技術,重點進行家居服務裝備智能控制系統分析與綜合理論方法和工業過程的智能控制技術研究;(2)多傳感器融合算法及其傳感系統的實用化技術,重點進行多機器人系統的體系結構、相互間的通信與磋商機理、感知與學習方法、建模和規劃、群體行為控制等技術研究,用于醫療、護理、休閑和娛樂等場合的機器人系統的研究和應用推廣。
4、模式識別與智能信息處理
以智能建筑行業及社會安全領域的技術需求為目的,注重多學科交叉的原創性應用基礎研究。主要研究領域有(1)模式識別與智能信息處理: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群智能等智能計算理論,大規模數據挖掘、知識表達與處理、信息融合,復雜信息系統的優化;(2)計算機視覺與圖像處理:圖像和視頻的獲取、處理、分析、理解與辨識及應用,視覺測量及視覺傳感(3)室內環境感知與能源管理中的智能信息處理;(4)智能安防理論與技術等。
三、學習年限
基本學習年限為3年。
研究生在校期間,課程學習為2.5學期,文獻閱讀報告0.5學期,教學科研實踐1學期,學位論文撰寫2學期。
對于品學兼優,提前完成個人培養計劃并修滿規定學分、完成學位論文并達到畢業或授予學位質量要求的,最多可提前1年畢業或授予學位;在基本學習年限內完不成學業者,經導師同意,可向學校提出延長學習期限申請,延長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年。
四、培養方式
1. 研究生培養實行學分制,依據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進行。采取系統的理論學習、科學研究與實踐活動相結合,鼓勵碩士生積極參加有益的社會活動和公益勞動,加強科研能力和實踐技能的鍛煉。
2. 充分發揮導師指導研究生的主導作用,實行導師負責、學科導師組集體培養,積極聘請科研院所以及企事業單位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專家、學者擔任碩士研究生的兼職導師,參與本學科研究生培養。
3. 研究生課程學習采取課堂講授、討論與自學相結合等方式,著重培養和加強研究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學習與考核按照課程教學大綱執行。
4. 研究生必修環節主要由以下環節構成:(1)文獻閱讀報告環節為10周,安排在第三學期后半學期,按照《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學院碩士生文獻閱讀報告考核要求》進行,并由學科導師組負責考核;(2)教學科研實踐環節為20周,安排在第四學期進行,由研究生導師負責指導與考核,研究生應結合該環節完成學位論文選題報告。對于教學科研能力強的研究生,經導師認可學院批準,可提交證明材料申請免修教學科研實踐環節,其選題報告可提前至第三學期末進行。(3)選題報告評議按照《山東建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與論文選題報告基本要求》和《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學院碩士生選題報告評議組織與實施規定》進行,由學科導師組成評議組進行評議,上半年在5月底完成,下半年在10月底完成;(4)學術報告環節,貫穿于在校學習全過程,要求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間,至少聽取5次以上學術報告、且在本學科研究生范圍內,公開作1次學術報告,并在畢業前提交相應的學習總結和心得,作為考核學習質量的重要依據,由導師負責考核。
5. 研究生是否通過文獻閱讀報告考核、論文選題報告評議、論文中期檢查,以及學位論文答辯與碩士學位申請等有關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環節,必須經過學科導師組討論后形成決定。
五、培養計劃
1. 培養計劃由學位課、非學位課和必修環節三部分組成,研究生在入學后第一周,在導師的指導下,制定個人培養計劃。
2. 本學科研究生申請畢業和碩士學位,應至少修滿36學分,其中:學位課程19學分,非學位課程不少于12學分,必修環節5學分。
同等學力或跨專業考入的碩士研究生,還須補修不少于2門本學科專業的大學本科主要課程。導師還可根據所指導研究生的具體情況,結合擬確定的學位論文選題,為完善研究生知識結構,在第三學期可自行開設1-2門補修課程,并于第二學期末提出開課申請。補修課程學習成績必須合格且不計學分,補修課程不能代替本專業的學位課程和選修課程。
3. 課程與必修環節設置,見附件《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學術學位碩士生課程與必修環節設置》。
六、中期篩選考核
中期篩選考核旨在促進研究生由課程學習轉入學位論文工作階段,其評價結果,作為審批學位論文答辯申請的依據之一。
中期篩選考核統一安排在第四學期末進行,以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為依據,總結評價研究生入學以來,完成課程學習、文獻閱讀報告和論文選題報告情況,具體要求見《山東建筑大學碩士研究生中期篩選與考核辦法》。
七、學位論文基本要求
1. 論文選題要求
選題應結合導師(組)承擔的科研項目,對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或實際應用價值,具有一定的新穎性。
2. 論文工作時間要求
論文工作應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工作量飽滿,論文工作時間一般為12個月,以通過學位論文選題報告評議之日至學位論文答辯之日計。
3. 論文文獻閱讀量要求
文獻綜述應對所研究課題的國內外狀況有清晰的描述與分析。學位論文應閱讀不少于40篇專業文獻,其中最近5年內的文獻、外文文獻均應占30%以上。
4. 論文寫作規范要求
論文寫作規范應符合《山東建筑大學學位論文撰寫基本規范》,同時還應符合本學科領域特定的學術與技術規范。
5. 學位論文形式
學位論文應為應用性研究論文或基礎性研究論文,應包含如下內容:
(1)封面:論文題目(中英文)、論文作者、指導教師、學科門類、專業名稱、培養單位、完成日期,以及論文分類號、密級等。
(2)扉頁:學位論文題目、課題受資助項目名稱及項目號、學位論文頁數、論文中使用表格數量、插圖數量統計,以及評閱人姓名、指導教師姓名、學生所在學院院長姓名、學位論文完成日期等。
(3)聲明:獨創性聲明和關于論文使用授權的說明(須有作者及導師的親筆簽字),聲明內容由學校統一規定。
(4)中英文摘要與關鍵詞,中英文摘要一般不超過1000字(詞)。
(5)論文目錄。
(6)論文主體部分包含緒論(選題依據、文獻綜述)、論文正文(研究內容和研究成果)、結論與展望,論文主體部分應為3萬字左右。
(7)參考文獻。
(8)必要的附錄。包含必要的問卷調查設計、原始(第一手)實驗數據或調查數據等。
(9)致謝。
(10)攻讀碩士學位期間論文發表及科研情況。
6. 學位論文質量要求
學位論文應綜合應用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鼓勵使用創新性的方法對所選課題進行研究,并得出科學的實驗(分析)數據和合理的分析結論,或提出新見解。論文寫作要求概念清晰、結構合理、層次分明、文理通順。論文研究成果的學術價值應得到本學科同行專家的認可。
7. 學術成果體現形式規定
本學科碩士生在取得碩士學位之前,應將與論文工作相關的研究發現以山東建筑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在與本學科相關的正式出版的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學生為第一作者,或學生為第二作者且導師為第一作者),或《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學術成果審核認定辦法》中規定的其他形式和要求 。
八、學位論文中期檢查、預答辯、評閱與答辯
1. 研究生申請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前,實行學位論文中期檢查、預答辯制度,具體要求按《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中期檢查組織與實施規定》、《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預答辯組織與實施規定》。
2. 碩士生完成學位論文,經導師同意,可提出學位論文答辯申請。答辯前,由學校或學院組織學位論文評閱、不端行為檢測,論文評閱合格、通過不端行為檢測,方可按《山東建筑大學學位授予工作細則》中的有關規定,組織學位論文答辯。
九、學位申請與授予
學位申請按《山東建筑大學研究生預答辯、答辯申請、學位論文評閱、論文答辯與學位申請工作的基本要求》執行。
學位授予按照《山東建筑大學學位授予工作細則》有關規定審批。
十、畢業
1.學位獲得者,準予畢業。
2.研究生完成個人培養計劃并取得規定的學分,完成論文寫作,滿足以下條件者,準予畢業:
(1)通過學位論文答辯,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做出授予學位建議,因不符合本學科學術成果體現形式規定,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做出暫緩授予學位決議者;
(2)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未做出授予學位建議,根據答辯情況,做出通過畢業論文答辯者;
(3)未通過學位論文答辯申請,論文工作時間、工作量、寫作規范基本滿足學位論文質量要求,論文主要研究內容與成果經進一步完善修改能夠達到申請學位論文質量要求的,經導師綜合考慮研究生論文工作表現,同意研究生提出畢業答辯申請并經學院批準,通過畢業論文不端行為檢測后,由學院參考學位論文答辯程序,組織畢業論文答辯。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針對答辯情況,做出通過畢業論文答辯者。
十一、其他要求
1. 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間,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山東建筑大學研究生管理規定》、《山東建筑大學研究生學術道德規范管理條例》等校規校紀,以及本學科專業針對培養各環節所作出的教學規定和要求。
2. 鼓勵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間,積極參加國家、山東省和學校組織的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和活動。
十二、方案審批與實施
1. 本方案由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學院學術委員會審議通過,報研究生處審核備案。
2. 本方案經主管校長批準,自2017年9月1日起實施。
3. 本方案實施過程中,局部修訂時,須報研究生處審核備案,并明確適用年級。
山東建筑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控制工程研究生培養方案
085210控制工程領域(Master of Engineeing-Control Engineeing)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主動適應社會發展對各類別高層次專業人才的需求,加強對研究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廳〔2016〕2號)等文件的要求,按照山東建筑大學《關于制(修)訂研究生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魯建大校字〔2014〕77號),在2014版培養方案的基礎上,修定本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1.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具有科學嚴謹和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身心健康。
2.掌握控制工程領域內的基礎理論、先進的技術方法和手段、基本的實驗技能和系統的專門知識,熟悉本專業領域的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在領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獨立從事工程設計與運行、分析與集成、研究與開發、管理與決策等能力。
3.掌握一門外國語。能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領域的外文科技文獻資料,并具有外文寫作的初步能力。
二、培養方向
1.工程設計與應用:主要從事工業過程、建筑領域的電氣工程、網絡與信息化系統工程的研究與設計,開展設計方法、系統分析與集成、標準與規范等的應用研究。
2.自動化裝置與系統應用研究:主要包括檢測信號的獲取和處理技術、新的檢測理論、方法與技術的研究及其應用;新型傳感器、儀表智能化和自動化裝置的研究與集成;先進檢測技術和控制理論在自動化生產、制造領域自動化系統的實現與應用。
三、學習年限
基本學習年限為3年。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學習方式。
全日制研究生在校期間,課程學習為2.5學期,專業實踐1.5學期,學位論文撰寫2學期。
對于品學兼優,提前完成個人培養計劃并修滿規定學分、完成學位論文并達到畢業或授予學位質量要求的,最多可提前1年畢業或授予學位;在基本學習年限內完不成學業者,經導師同意,可向學校提出延長學習期限申請,延長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年,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超過2年。
四、培養方式
1. 研究生培養實行學分制,依據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進行。采取系統的理論學習、科學研究與實踐活動相結合,鼓勵碩士生積極參加有益的社會活動和公益勞動,加強科研能力和實踐技能的鍛煉。
2. 充分發揮導師指導研究生的主導作用,實行雙導師負責、學科導師組集體培養,積極聘請科研院所以及企事業單位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專家擔任碩士研究生的校外導師,合作培養研究生。
3. 研究生課程學習采取課堂講授與自學、討論相結合等方式,著重培養和加強研究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學習與考核依據課程教學大綱。
4. 研究生必修環節主要由以下環節構成:(1)專業實踐環節為30周,由導師負責安排,在第三學期后半學期至第四學期進行,結束專業實踐后提交專業實踐報告并匯報,由學科導師組集體考核,具體要求按照《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專業學位碩士生專業實踐教學管理與考核要求》執行,研究生在完成學位論文選題報告后,還可結合學位論文工作繼續安排專業實踐。對于已具有半年以上工作實踐經歷的研究生,可按照《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專業學位碩士生專業實踐教學管理與考核要求》提交證明材料申請免修該環節,經學科導師組集體考核認可后報學院批準。(2)論文選題報告環節,結合專業實踐在第四學期末完成,經批準免修專業實踐環節的研究生,可提前至第三學期末完成,選題報告由學科導師組成評議組進行評議,按照《山東建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與論文選題報告基本要求》和《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選題報告審議組織與實施規定》進行,上半年在5月底完成,下半年在10月底完成;(3)學術報告環節,貫穿于在校學習全過程,要求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間,至少聽取3次以上學術報告,并提交相應的學習總結和心得,作為考核學習質量的重要依據,畢業前由導師負責考核。
5. 研究生是否通過專業實踐考核、論文選題報告評議、論文中期檢查,以及學位論文答辯與碩士學位申請等有關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環節,必須經過學科導師組討論后形成決定。
五、培養計劃
1. 培養計劃由學位課、非學位課和必修環節三部分組成,研究生在入學后第一周,在導師的指導下,制定個人培養計劃。
2. 本專業學位研究生申請畢業和碩士學位,應至少修滿31學分,其中:學位課程20學分,非學位課程不少于6學分,必修環節5學分。
本學科(領域)接受同等學力或跨專業考入的碩士研究生。
同等學力或跨專業考入的碩士研究生,還須補修不少于2門本學科專業的大學本科主要課程。導師還可根據所指導研究生的具體情況,結合擬確定的學位論文選題,為完善研究生知識結構,在第三學期可自行開設1~2門補修課程,并于第二學期末提出開課申請。補修課程學習成績必須合格且不計學分,補修課程不能代替本專業的學位課程和選修課程。
3. 課程與必修環節設置,見附件《工程碩士控制工程領域專業研究生課程與必修環節設置表(2017版)》。
六、中期篩選考核
中期篩選考核旨在促進研究生由課程學習轉入學位論文工作階段,其評價結果,作為審批學位論文答辯申請的依據之一。
中期篩選考核統一安排在第四學期末進行,以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為依據,總結評價研究生入學以來,完成課程學習、專業實踐和論文選題報告情況,具體要求按《山東建筑大學碩士研究生中期篩選與考核辦法》執行。
七、學位論文基本要求
1. 論文選題要求
本專業學位論文選題應來源于企業,有明確的工程技術背景和應用價值,可涉及控制工程領域系統或者構成系統的部件、設備、環節的設計與運行、分析與集成、研究與開發、管理與決策等。論文所涉及的課題應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論文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具有先進性、應用性、新穎性或創新性。
2. 論文工作時間要求
論文工作應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工作量飽滿,論文工作時間一般不少于10個月,以通過學位論文選題報告評議之日至學位論文答辯之日計。
3. 論文文獻閱讀量要求
文獻綜述應對所研究課題的國內外狀況有清晰的描述與分析。學位論文應閱讀不少于30篇專業文獻,其中最近5年內的文獻、外文文獻均應占20%以上。
4. 論文寫作規范要求
論文寫作規范應符合《山東建筑大學學位論文撰寫基本規范》,同時還應符合《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控制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學位論文內容及撰寫要求補充規定》。
5. 學位論文形式
本專業學位論文從產品研發、工程設計、應用研究等三種形式中選取。論文應包含如下內容:
①封面:論文題目(中英文)、論文作者、指導教師、學科門類、專業名稱、培養單位、完成日期,以及論文分類號、密級等。
②扉頁:學位論文題目、課題受資助項目名稱及項目號、學位論文頁數、論文中使用表格數量、插圖數量統計,以及評閱人姓名、指導教師姓名、學生所在學院院長姓名、學位論文完成日期等。
③聲明:獨創性聲明和關于論文使用授權的說明(須有作者及導師的親筆簽字),聲明內容由學校統一規定。
④中英文摘要與關鍵詞,中英文摘要一般不超過1000字(詞)。
⑤論文目錄。
⑥論文主體部分包含緒論、論文正文、結論與展望,論文主體部分2萬字左右。
⑦參考文獻。
⑧附錄。必要的調查問卷設計、原始(第一手)實驗數據或調查數據,工程設計圖紙等。
⑨致謝。
⑩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與專業實踐成果。
6. 學位論文內容質量要求
學位論文工作達到在開題報告中規定的目標。學位論文應綜合應用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鼓勵使用創新性的方法對所選課題進行研究。產品研發及應用研究類論文要給出科學的實驗(分析)數據和合理的分析結論,或提出新見解;工程設計類論文要求設計方案先進可行,計算數據準確,設計符合相應的國家或行業標準,技術文檔齊全,設計結果有實施認證或通過專家評估。論文寫作要求概念清晰、結構完整、層次分明、文理通順,圖表清晰,數據可靠,撰寫規范,嚴格準確的表達研究或設計成果,實事求是的表述結論。
7. 學術成果體現形式規定
鼓勵本專業領域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結合課題研究及專業實踐等工作發表與課題或實踐相關的學術論文,或以主要完成人出版著作,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科技獎勵、設計獎勵等。
八、學位論文中期檢查、預答辯、評閱與答辯
1. 研究生申請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前,實行學位論文中期檢查、預答辯制度,具體要求按《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中期檢查組織與實施規定》、《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預答辯組織與實施規定》執行。
2. 碩士生完成學位論文,經導師同意,可提出學位論文答辯申請。答辯前,由學校或學院組織學位論文評閱、不端行為檢測,論文評閱合格、通過不端行為檢測,方可按《山東建筑大學學位授予工作細則》中的有關規定,組織學位論文答辯。
九、學位申請與授予
學位申請按《山東建筑大學研究生預答辯、答辯申請、學位論文評閱、論文答辯與學位申請工作的基本要求》執行。
碩士學位授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和《山東建筑大學學位授予工作細則》有關規定審議、審批。
十、畢業
1、學位獲得者(在職人員攻讀學位者除外),準予畢業。
2、研究生完成個人培養計劃并取得規定的學分,完成論文寫作,滿足以下條件者,準予畢業:
(1)通過學位論文答辯,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做出授予學位建議,因不符合本學科學術成果體現形式規定,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做出暫緩授予學位決議者;
(2)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未做出授予學位建議,根據答辯情況,做出通過畢業論文答辯者;
(3)未通過學位論文答辯申請,論文工作時間、工作量、寫作規范基本滿足學位論文質量要求,論文主要研究內容與成果經進一步完善修改能夠達到申請學位論文質量要求的,經導師綜合考慮研究生論文工作表現,同意研究生提出畢業答辯申請并經學院批準,通過畢業論文不端行為檢測后,由學院參考學位論文答辯程序,組織畢業論文答辯。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針對答辯情況,做出通過畢業論文答辯者。
十一、其他要求
1. 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間,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山東建筑大學研究生管理規定》、《山東建筑大學研究生學術道德規范管理條例(試行)》等校規校紀,以及本學科專業針對培養各環節所作出的教學規定和要求。
2. 鼓勵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間,積極參加國家、山東省和學校組織的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和活動。
十二、方案審批與實施
1. 本方案經研究生處審核、主管校長批準。
2. 本方案自2017年9月1日起實施,方案實施過程中需進行局部修訂時,報研究生處審核,并明確適用年級。
3. 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培養方案參照本方案制定。其中課程與必修環節設置,培養方式和學術成果體現形式規定等,應結合行業職業特點予以調整。
山東建筑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的師資力量
山東建筑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的師資力量山東建筑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現有教職工 106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 51人,博士55人,博士研究生導師和碩士研究生導師48人。擁有山東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團隊和泰山學者優勢特色學科領軍人才團隊,擁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泰山學者領軍人才、泰山學者特聘專家、泰山學者青年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省級教學名師、省優秀教師、省重點實驗室首席專家等省部級及以上人才稱號者17人,有3人次連續多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榜。
山東建筑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的聯系方式
院黨委書記
86367059
XX512(北)副書記
86367060
XX510(南)院行政
院長
86367058
XX512(南)
副院長
86361561
XX511(南)
86367068
XX510(北)
學院辦公室
86361567
XX514(東)
教學工作辦公室
86367066
XX513(西)
86366707
XX514(西)
團總支
86367062
XX516
教
研
室
電工學教研室
86367067
KXII 511
電氣專業基礎教研室
86367067
KXII 511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教研室
86361988
XX501(西)
電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86361988
XX402
通信工程教研室
86361988
XX401(西)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教研室
86361988
XX501(東)
物聯網工程教研室
86361988
XX401(東)
實
驗
室
智能建筑技術實驗室
(山東省重點實驗室)
86367063
XX302
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示范中心)
86367067
KXII 511
電氣信息綜合實驗室
86367063
XX302
檢測
機構
山東建筑大學智能建筑工程
質量檢測中心
86366707XX402
山東建筑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簡介
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簡介 |
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始創于1956年,現有“綠色建筑技術及其理論”博士人才培養項目(共建)、“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控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設置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建筑電氣與智能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聯網工程5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生2200余人。學院依托行業優勢,在綠色建筑與智慧城市、建筑電氣、信息與通信技術、智能系統與控制等領域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和優勢。 學院擁有山東省智能建筑技術重點實驗室、山東省數字城市及智能建筑工程技術中心、山東省高校新型人機協作智能技術與機器人系統重點實驗室、山東省綠色建筑協同創新中心(共建)、山東省智慧城市協同創新中心、山東省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山東省研究生教育聯合培養基地等科研創新平臺,實驗室總面積4700余平方米,固定資產3500余萬元。 學院現有教職工 106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 51人,博士55人,博士研究生導師和碩士研究生導師48人。擁有山東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團隊和泰山學者優勢特色學科領軍人才團隊,擁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泰山學者領軍人才、泰山學者特聘專家、泰山學者青年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省級教學名師、省優秀教師、省重點實驗室首席專家等省部級及以上人才稱號者17人,有3人次連續多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榜。 學院注重人才培養質量,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山東省首批應用型名校重點建設專業、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專業群、山東省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山東省智能建筑技術省級教學團隊和9門省級精品課程等教學質量工程項目。近年來學生參加各類競賽獲國家獎、省級獎300余項。 |
山東建筑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導師介紹匯總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山東建筑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導師楊健
導師姓名 |
楊健 |
|
性別 |
男 |
|
出生年月 |
1965.3 |
|
職稱 |
副教授 |
|
畢業院校、專業 |
北京工業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 |
|
學歷、學位 |
博士研究生 工學博士 |
|
所在學院(部門) 及職務 |
信電學院 |
|
社會兼職 |
北京郵電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山東師范大學兼職教授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河北科技大學學報》核心審稿人 |
|
學科專業 |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
|
研究方向 |
建筑設備智能化 |
|
個人簡歷 學術成果簡介 (描述:承擔研究項目及取得的成果、曾獲獎勵及榮譽等) |
工學博士,曾任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學科骨干教師.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電信學院信息檢測與技術系。 長期從事計算機、智能儀器儀表、嵌入式系統研發及控制理論的應用研究,任研究室主任。獲地市級新長征突擊手稱號。應用電子與計算機應用專業資深高級工程師.1998年被聘為山東師范大學物理系應用電子專業副教授。獲省部科研成果及獎勵多項。獲國家專利一項。 近年來在作為主要技術負責人完成兩項基金項目,建立了面向設備的基于網絡的嵌入式智能維護平臺。以第一作者在國際EI核心刊源及國家一級學報高技術通訊, 中國機械工程,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和儀器儀表學報等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30余篇,已被Ei Compendex收錄7篇. 獲211高校優秀科研獎,并排名第一;獲211高校科研創新獎一等獎7項,二等獎15項。獲211高校十大科技之星稱號,并位列第一名。所主持研究課題及項目,經專家鑒定:兩項達國內領先水平,填補國內空白;多項達國內先進水平,部分替代進口產品。獲得多項科技成果及獎勵,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任山東省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負責人。 近三年指導研究生情況簡介: 2008年在北京郵電大學招收兩名工學碩士研究生,指導其參與本人的相關課題研究一年。 2009年在北京郵電大學招收三名工學碩士研究生(包括北京郵電大學推免生一名)、一名工程碩士,共計四名。2010年已招收北京郵電大學本校推免生一名。建大招收研究生一名。 |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山東建筑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導師趙安興
導師姓名 |
趙安興 |
|
性別 |
男 |
|
出生年月 |
1964.6 |
|
職稱 |
副教授 |
|
畢業院校、專業 |
西安交通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學歷、學位 |
研究生 博士 |
|
所在學院(部門) 及職務 |
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通信教研室 |
|
社會兼職 |
||
學科專業 |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
|
研究方向 |
樓宇智能化技術 檢測技術與信號處理 |
|
個人簡歷 學術成果簡介 |
2006年1月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通信與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并獲博士學位。主要從事探地雷達信號處理、目標識別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對數字信號處理、盲信號處理、數字圖像處理、陣列信號處理等理論有較深入研究,并對與當前物聯網技術密切相關的遠程無線測控、射頻識別技術及智能家居安全防盜報警及監控等技術進行了系統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為: 樓宇智能化技術、檢測技術與現代信息與信號處理。 1993年參與山東省科委科研項目“染色機自適應魯棒控制系統”的研究工作;1994年參與的“高溫高壓染色機自適應魯棒控制系統”研究項目獲山東省計算機應用優秀成果二等獎。近年來,先后在國內外期刊及國內/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其中被SCI收錄和檢索1篇,被EI收錄和檢索3篇;參與編寫教材一部;獲山東省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 |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山東建筑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導師李全民
導師姓名 |
李全民 |
|
性別 |
男 |
|
出生年月 |
1963.4 |
|
職稱 |
教授 |
|
畢業院校、專業 |
山東建筑工程學院電氣自動化 |
|
學歷、學位 |
本科、學士 |
|
所在學院(部門) 及職務 |
信電學院專業基礎教研室主任 |
|
社會兼職 |
山東建筑學會電氣分會理事 |
|
學科專業 |
電氣工程 |
|
研究方向 |
檢測技術 智能建筑電氣 |
|
個人簡歷 學術成果簡介 |
本人自1986年參加工作,一直從事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教學工作。從1998年開始擔任專業基礎教研室主任,2007年被評為教授,中共黨員。 近幾年主持并完成建設部項目一項,主持并完成省教育廳科研項目一項。參加省教育廳項目三項,發表論文多篇,參編正式出版著作三部,主持教研項目一項,參與省級在研教學項目一項、校級教研項目多項,發表教研論文二篇。 連續七年獲得校級優秀教師或優秀指導教師榮譽,其中2007年獲得省級優秀指導教師榮譽。 |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添加山東建筑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山東建筑大學考研分數線、山東建筑大學報錄比、山東建筑大學考研群、山東建筑大學學姐、山東建筑大學考研真題、山東建筑大學專業目錄、山東建筑大學排名、山東建筑大學保研、山東建筑大學公眾號、山東建筑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山東建筑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