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紡織大學環境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武漢紡織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武漢紡織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武漢紡織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武漢紡織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武漢紡織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武漢紡織大學考研難嗎]
[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院]
[武漢紡織大學考研群]
[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學費]
[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武漢紡織大學環境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環境工程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武漢紡織大學環境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武漢紡織大學環境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武漢紡織大學環境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武漢紡織大學環境工程學院生物工程專業介紹
一、專業編號: 081801
二、專業簡介:
本專業用應用生物學、化學和工程技術相結合的方法,按照人類的需要改造和設計生物的結構和功能,以便更經濟、更有效、大規模地為人類提供所需各種產品的技術。現有教師11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8名,6人具有出國留學經歷,所有教師均具有博士學歷,以酶工程及清潔生產技術 研究與應用為研究特色。
三、培養目標及專業特色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特別是酶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初步開發的工程技術人才。
2.基本要求
(1)掌握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生化工程原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生物分離工程等基本知識;掌握生物細胞培養、生物工程和生物技術等方面的基本實驗技能;
(3)掌握工程制圖、電工電子學和基本工程等知識;
(4)了解當代生物技術最新發展動態和應用前景。
3.專業特色
本專業是在生物學、應用化學和工程學基礎上,以基因工程、發酵工程、蛋白質工程為核心,以生物技術研究成果為對象,以產業化為目標,以科學研究開發與應用為其基本任務的工學學科。生物工程是21世紀的新興學科和知識經濟的支柱產業,因此我校學生要掌握生物工程的基礎知識,同時注重學生專業工程能力的訓練。本專業的培養方向主要為發酵工程與酶工程。
三、主要課程
生物化學、有機化學、微生物學、化工原理、發酵工程原理與技術、發酵工程設備、酶工程原理與技術。
四、實踐性教學環節
金工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發酵工程工藝)、課程設計(發酵工程設備)、畢業設計。
五、畢業合格標準
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必須修滿181分(其中:必修課115學分;專業選修課26學分;實踐性教學環節30學分;全校性選修課8學分;創新學生2學分)方能畢業。
六、學制及學位
本科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七、就業前景
本專業在考研深造和出國留學方面也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畢業生可在化工、醫藥、食品、農業、能源、資源和環境等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工作。
武漢紡織大學環境工程學院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簡介
一、專業編號: 080705
二、專業簡介: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是工科學科中應用廣泛的一門學科, 一般指城市用水供給系統、排水系統(市政給排水和建筑給排水),簡稱給排水。主要涉及城市水的輸送、凈化及水資源保護與利用,隨著城市化進程推進,與土木工程專業密切相關,是就業熱門專業之一,四年畢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三、培養目標及專業特色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有創新意識,能在水資源的開發、加工、輸送、回收與再生回用和可持續利用這一社會循環中,從事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2.基本要求
(1) 掌握水資源開發與利用、水污染控制、環境監測與評價等方面的學科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2) 了解給水排水工程學科的前沿理論與發展動態,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閱方法,具有初步科學研究能力;(3) 掌握城市給水管道、泵站、水廠、城市排水管道、污水處理廠等的工程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4) 具有建筑物的給水、排水、消防用水等工程的設計、施工的能力。
3.專業特色
本專業以水力學、化學、微生物學這三大支柱上構筑專業平臺,體現給水排水專業的專業背景。在水污染不斷加劇的形勢下,污水處理及資源化是大趨勢,必須關注污水處理問題,因此我校學生要深入學習污水處理方面的知識,以此作為我校學生在專業素質培養方面的特色。同時,給水排水專業屬于應用型學科,在培養中注重學生專業工程能力的訓練。
四、主要課程
政治理論、高等數學、英語、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普通化學、計算機基礎、工程制圖、工程力學、給排水物理化學、水分析化學、水力學、水處理微生物學、水資源利用與保護、工程測量、水泵與水泵站、給水排水管網系統、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水質工程學、水工程施工、水工程經濟等。
五、實踐性教學環節
測量實習,泵站課程設計,給水管網課程設計,排水管網課程設計,生產實習,建筑給排水課程設計,水廠課程設計,污水處理廠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畢業設計。
六、畢業合格標準
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必須修滿182分(其中:必修課120學分;專業選修課22學分;實踐性教學環節30學分;全校性選修課8學分;創新學生2學分)方能畢業。
七、學制及學位
本科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八、就業前景
畢業生可服務于水資源利用與保護、城鎮給排水、建筑給水排水、工業給水排水和城市水系統領域,在設計院所、市政部門以及環境保護、能源、醫藥等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給排水工程設計、工程監理、工程施工、水廠運行維護與管理、水源保護、環境監測、工程管理、咨詢與規劃等方面工作。
武漢紡織大學環境工程學院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簡介
一、專業編號: 080704
三、專業簡介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又稱暖通專業,由原暖通空調、城市燃氣、建筑節能技術與工程、建筑設施智能技術等專業合并而成,培養建筑環境營造、建筑能源應用、建筑節能和建筑設施智能技術等領域的高級專門人才。畢業生可報考公用設備工程師、建造師、監理工程師、造價工程師、咨詢工程師及消防工程師等。
二、培養目標及專業特色
1.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從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面向市場需求,按寬口徑培養,使畢業生具備空調、制冷、供熱、通風除塵、給排水、燃氣、建筑設備自動化等專業知識和技能。
2.基本要求
⑴ 系統地掌握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基本理論;
⑵ 掌握本專業工程設計、研究、理論分析、實驗和計算機應用等基本技能;
⑶ 熟悉建筑設備的原理、結構;
⑷ 掌握一門外語。
3.專業特色
本專業涉及熱工、機械、自控等多個領域,是在熱工學、力學、電學這三大支柱上構筑的專業平臺,體現了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的專業背景。熱工學是該專業的理論樞干,力學是開發、制造與維修人工環境設備的基礎,電學是實現人工環境設備和系統現代化運行管理的基礎。在培養中注重學生從事本專業工程設計、施工及監理等方面的實踐技能訓練,以此作為我校學生在專業素質培養方面的特色。
三、主要課程
政治理論、高等數學、英語、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工程圖學、計算機基礎、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傳熱學、流體輸配管網、建筑環境學、熱質交換原理與設備、暖通空調、制冷技術、鍋爐設備、建筑給排水、燃氣工程、建筑自動化、施工技術及組織等。
四、實踐性教學環節
金工實習、生產實習、機械課程設計、工程制圖大作業、空調工程課程設計、制冷工程課程設計、通風工程課程設計、供熱工程課程設計、鍋爐房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畢業設計。
五、畢業合格標準
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必須修滿182分(其中:必修課118學分;專業選修課19學分;實踐性教學環節35學分;全校性選修課8學分;創新學生2學分)方能畢業。
六、學制及學位
本科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七、就業前景
能夠在工程設計、工程咨詢、工程總承包、工程施工、工程監理、設備研發制造、系統運行管理等單位,從事空調、制冷、供熱、通風除塵、空氣凈化、燃氣應用、建筑節能、智能建筑及建筑給排水等方面的工作,可在建筑、光電子、機械、城市燃氣、新能源、地鐵、國防、現代設施農業等行業就業。
武漢紡織大學環境工程學院環境工程專業簡介
一、專業編號: 081001
二、專業簡介
環境工程專業是理工類學科中應用較廣泛的一門學科,主要學習環境保護行業發展需求的專業知識。主要涉及水、大氣、噪聲、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以及水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以及環境評價和清潔生產方面的能力。隨著社會和大眾的環保意識的提高,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是報考熱門就業熱門專業之一,四年畢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三、培養目標及專業特色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能適應二十一世紀現代化經濟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獲得環境工程師基本能力訓練,具備水、大氣、噪聲、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以及水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知識,具備環境污染控制規劃、環境監測和環境質量評價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政府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保部門、科研設計單位、工礦企業、學校等從事規劃設計、運行管理和研究開發的高級技術人才。
2.基本要求
(1)掌握化學、力學、測量學、工程制圖、微生物學、環境監測與評價、環境工程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2)掌握水污染控制、空氣污染控制、噪聲污染控制、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與資源化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3)具有污染物監測和分析、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初步能力;(4)了解環境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3.專業特色
本專業以化學、微生物學為基礎支柱構筑專業平臺,體現環境工程專業的專業背景。環境工程專業是以“三廢處理”為專業特色的應用型學科,在培養中要以就業市場為向導,注重學生基本知識和工程能力的培養。
四、主要課程
政治理論、英語、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及實驗、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測量學、水處理微生物學、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噪聲控制工程、環境監測、環境工程CAD、環境影響評價、清潔生產等。
五、實踐性教學環節
軍訓、金工實習、機械制圖課程設計、水處理原理課程設計,大氣污染課程設計,以及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共計31周。
六、畢業合格標準
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必須修滿180分(其中:必修課121學分;專業選修課20學分;實踐性教學環節31學分;全校性選修課8學分)方能畢業。
七、學制及學位
本科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八、就業前景
獲得環境工程師基本能力訓練,學生畢業后,能在政府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保部門、科研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環保公司、學校等從事環境保護規劃設計、運行管理、環境評價、工程制圖和教學研究開發工作,也可從事相關行業工作
武漢紡織大學環境工程學院環境科學專業簡介
專業簡介:環境科學專業隸屬于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環境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受到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環境管理的基本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一定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掌握環境監測與環境質量評價的方法以及進行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基本技能。本專業以環境生態和清潔生產為特色,學生在以紡織印染清潔生產為主的實踐教育中學習環境生物技術、廢物資源化利用工程技術方面的基本知識,從而掌握應用研究和環境管理的基本實踐技能。
主要課程:
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環境科學概論、環境化學、環境生態學、環境工程原理及實驗、環境生物技術、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水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噪聲污染控制等。
就業前景:
本專業學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良好的實踐能力而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學生畢業后,一部分人能進入研究生層次繼續深造,近三年研究生錄取率均為50%左右;另一部分人能在政府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保部門、科研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環保公司、學校等從事環境保護規劃設計、運行管理、環境評價、工程制圖和教學研究開發工作,也可在相關行業從事工作。
學制學位:
本科,學制四年,畢業后授予工學學士學位。本專業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武漢紡織大學環境工程學院聯系方式
地址: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陽光大道1號辦公電話:027-59367338
郵編:430200
武漢紡織大學環境工程學院簡介
環境工程學院起源于1986年學校原機電工程系和原紡織化學工程系的部分專業,2005年組建環境與城建學院,2015年更為現名,是一個既有歷史積淀又充滿希望與創新的學院。學院現有環境科學與工程類(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及生物工程等5個本科專業,其中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為湖北省品牌專業,環境工程為湖北省高校特色學科,環境科學與工程為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湖北省一級特色重點學科。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000余人,碩士研究生40余人。
學院秉承“教學立院、學科強院、科研興院”的發展理念,走跨越式發展的道路。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專任教師56人,其中高水平專家6人。教師中教授9人,其中二級教授1人、湖北省產業教授1人,副教授及高級工程師33人,擁有博士學位40人;2人享受國務院、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貼,2人獲湖北省中青年專家稱號,1人為湖北省優秀教師,另有俄羅斯工程科學院院士涅夫斯基、復旦大學研究員付杰等受聘為“陽光學者計劃”講座教授,同時擁有湖北省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省級教學團隊等優秀教學科研隊伍。
學院在水污染控制工程技術、大氣污染生成與控制技術、固廢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紡織印染清潔生產技術與裝備研究領域具有特色和優勢。近年來,承擔包括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在內的重大項目10余項,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行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科研獎勵。
學院擁有紡織印染清潔生產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水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生態苧麻產業關鍵技術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等省部級科研創新平臺。實驗室面積5000余平方米,有教學、科研實驗設備500多臺套,設備總值2000余萬元。在2019年教育部評估中,工程研究中心成為全國74個參評對象中12個獲得“優秀”的單位之一。建有水處理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廢處理與處置等18個實驗室以及學校首批大學生創新創業苗圃,為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搭建了良好平臺。
學院十分重視人才培養工作,積極推進學生素質教育。近年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在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校園文化活動、課外科技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獲得全國“挑戰杯”二等獎2項、湖北省“挑戰杯”特等獎1項、湖北省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在Emerson Cup數碼渦旋中央空調設計應用大賽、全國“人工環境獎”、全國BIM大賽等行業賽事中屢獲大獎,徐年喆入圍“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2018年)。學生社團“綠色環保協會”創新實踐足跡遍布半個中國,多次榮獲“全國百強社團”,獲得“全國高校活力團支部”“湖北省社團標兵”“湖北省大學生優秀社團”稱號,是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務隊,受到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資助,“水污染治理創新團隊”是學校第一個登上人民大會堂領獎臺、捧回團中央“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的社團,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學生黨支部為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
學院重視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后與英國Leeds大學、Manchester大學、美國California大學、瑞典Karlstad大學、澳大利亞Deakin大學、日本京都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建立有密切的學術交流和合作關系。
學院秉承“篤學創新、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弘揚不畏艱險、奮勇爭先、為民造福的優良傳統,積極服務“建設美麗中國”的國家戰略,學院上下正齊心協力,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創新人才而努力奮斗。
添加武漢紡織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武漢紡織大學考研分數線、武漢紡織大學報錄比、武漢紡織大學考研群、武漢紡織大學學姐、武漢紡織大學考研真題、武漢紡織大學專業目錄、武漢紡織大學排名、武漢紡織大學保研、武漢紡織大學公眾號、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武漢紡織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