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做视频在线观看-啪啪99久久综合精品色-啪啪国产-啪啪激情网-成人高清毛片a-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西安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招生

西安財經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西安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招生專業

專業課資料

西安財經大學優惠價原價選擇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西安財經大學學姐
為你答疑,送資源

【21/22考研群,請加入】

西安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經濟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西安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西安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西安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安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招生
能源經濟學學科是西安財經學院省級優勢學科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下設的二級學科,也是學校的重點學科和優勢學科之一,2012年首次招收碩士研究生。能源經濟學學科已經形成以西安財經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胡健教授為核心的穩定學術團隊,現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講師4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9人,碩士研究生導師6名,1名教授被外聘為博士研究生導師。
  能源經濟學學科依托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部能源經濟與區域發展協同創新研究中心開展教學科研活動。學科建設以加強社會科學智庫建設的指示精神為指導,以服務陜西省委、省政府決策為宗旨,以政策研究咨詢為主攻方向,下設4個研究方向,分別為:資源環境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能源產業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研究、能源開發與財稅利益關系研究、國際能源貿易與國民經濟戰略安全,在國內處于先進水平,在省內位于領先地位,著力打造能源經濟與區域發展研究領域的高級智庫。
能源經濟學學科研究的側重點在于西部地區能源開發、環境保護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戰略思路和政策支持體系;從理論上構建資源環境約束下區域經濟增長模型,在實證上檢驗能源開發、生態環境保護與區域經濟增長的關系及影響途徑,在政策研究中提出西部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經濟、資源與環境協調發展的路徑和對策。其研究特色是:①綜合運用經濟學、統計學、生態學等學科理論與方法,對西部地區區域經濟發展中能源消耗、生態環境損害程度以及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績效等展開科學評價,為政府制定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提供理論與實踐依據。②將環境資源的時序和空間變化與技術創新的程度作為區域經濟發展和轉型的前提,在資源環境約束下,研究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運用微觀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可持續發展理論和生態經濟學等理論與方法,研究高效生態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創新發展模式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其規律。
國防經濟學學科是西安財經學院重點學科之一,也是學院的特色學科,200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權點。該學科有教授8名,副教授6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8人。碩士生導師4名,其中博士3名,博士后2名。
   國防經濟學學科下設三個研究方向,分別為:國家安全經濟思想研究、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研究和國防裝備制造業管理體制研究。
   國防經濟學學科 依托“陜西省國防科技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 陜西省科技廳、陜西省國防科工委依托西安財經學院成立的省級重點研究中心 )開展教學科研活動。該中心 研究基礎良好,師資力量雄厚、硬件設施齊全,專業圖書資料豐富, 是集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術交流、服務地方為一體的的科研創新平臺 。
   國防經濟學科研究的側重點在于軍民融合。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是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精神指示,是關乎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局的國家戰略。本學科以國防科技工業為基點,緊密結合陜西軍工大省的實際,通過軍民融合的一系列研究,進行軍工經濟與地方經濟統籌發展的探索。一是從區域產業角度出發,運用產業經濟學相關理論,研究陜西軍民融合產業發展模式、西部發揮國防科技經濟優勢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二是運用區域經濟學相關理論,研究國防科技工業的區域經濟效應;三是運用國民經濟動員理論,研究抗震救災中如何通過軍民融合提高救援效率,構建災害應急保障中的軍地協同體系;四是研究軍費問題、軍民融合式物流體系構建問題等。
該學科擁有一支年富力強、知識結構良好、成績突出的國防經濟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團隊。研究人員學歷水平高、理論功底扎實、教學經驗豐富;承擔的各類課題為政府、企業提供了切實有效的決策參考 。 近五年來,本學科研究人員在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論文100余篇,代表作有《軍民融合高技術產業創新體系建設研究——以陜西省為例》、《陜西軍民結合高技術主導產業的選擇》、《軍民融合:西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抉擇》等;出版學術專著5部,代表作有《翔式道路——西部技術產業軍地融合發展路徑》、《西部軍地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研究》、《陜西軍民融合產業發展模式研究》等;承擔省部級以上項目3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6項,代表性項目有“發展軍民結合高技術條件下國家投資形成的國防知識產權權屬及利益分配激勵政策研究”、“西部軍地‘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實現路徑研究”、“基于關中—天水經濟區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的軍民科技互動發展研究”、“國防工業發展的軍民融合戰略研究——基于關天經濟區的實證分析”等;獲省部級以上獎勵7項,代表獎項:學術著作“‘翔式道路’——西部以軍地融合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理論對策”研究報告榮獲陜西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陜西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陜西省軍民結合高技術產業基地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研究”課題研究報告榮獲陜西省國防科工委科技技術進步二等獎,“西安軍民融合產業發展路徑研究”課題研究報告榮獲西安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等,學術論文“創新我國中小企業貸款模式的對策研究”榮獲陜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研究報告《西部發揮國防科技經濟優勢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理論對策——“翔式道路”》中,“建設西部三大軍民結合高技術產業綜合配套改革經濟區方案”的觀點得到中央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陜西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批示,為“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國家國防科技工業中長期規劃制定,發揮了直接而重要的決策參考作用。
   近五年來,擁有科研經費合計200余萬元,科研經費充足;陜西軍民結合產業創新發展與管理實驗室面積200余平米,儀器設備總值100余萬元,為學生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基礎。 
勞動經濟學學科是西安財經學院重點學科之一,也是西安財經學院的新興學科,2010年該學科獲得碩士學位授權點。該學科團隊現有教授4名,副教授3名,講師1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6人,碩士生導師4名。
勞動經濟學學科下設三個研究方向,分別為:勞動經濟理論與政策 ;人力資本理論與實踐;青年就業與收入分配。
該學科梯隊成員不僅學歷層次較高,知識結構合理,具備較強的研究能力,而且也具有務實的學術研究風氣,扎實的理論功底及豐富的教學經驗。梯隊成員所承擔的各類研究課題為各級政府和各類企業的決策提供了可資參考和借鑒的研究成果;配置的硬件設施和豐富的圖書資料為培養學生創造了良好的研究條件和實踐環境。
勞動經濟學學科研究的側重點在于:
①勞動經濟理論與政策。主要涉及勞動力市場供求、人力資本、勞動報酬、就業與職業流動、勞動關系與社會保障等理論以及勞動力市場規制與政策,國內外的相關政策比較等。
②國內外勞動領域的重大問題。重點研究經濟結構調整與就業、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職業流動與收入、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的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民工市民化等問題,同時了解政府、工會等非市場因素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
③實證分析與研究。本學科在運用傳統經濟學分析方法的同時,突出現代計量經濟方法的應用,對勞動經濟領域的理論與政策績效進行測度與評價。
近五年來,本學科研究人員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代表作有:《農民工市民化的資本困境及其緩解出路》、《農民工市民化目標與總體思路》、《我國城鄉經濟增長差距的人力資本因素分析》、《西部地區農村家庭教育投資與收入變動關系的調查分析—以陜西關中地區為例》、《農民工人力資本與城市融入的實證分析——以陜西籍農民工為例》、《人力資本視角下農民工市民化能力形成機理及提升路徑》等。出版學術著作4部。代表作有:《城市化進程中農民工市民化研究》、《資本論與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我國農村家庭教育投資行為研究》、《西部產業競爭力提升戰略研究》等。
近五年本專業導師主持的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6項,另有廳局級項目多項,代表項目有:“資本要素與農民工市民化能力再造機理研究”、“教育機會分配、人力資本水平及西部農村青年的職業流動”、“陜西省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政策的績效評價及優化研究”、“陜西農村剩余勞動力人力資本問題研究”、“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的障礙與對策研究 ”、“陜西城市化進程中農民工市民化研究”、“陜北資源富集區產業結構調整研究”等。
近五年來,勞動經濟學學科獲省部級科研獎勵2項,其他獎勵多項,代表項目有:著作“城市化進程中農民工市民化研究”,2011年獲得陜西高等學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2011年獲首屆國際城市學研究優秀成果優秀獎;2012年獲得陜西省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著作“我國農村家庭教育投資行為研究”, 2012年獲得陜西省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獎三等獎。
近五年來擁有各類科研經費合計近100萬元,科研經費充足。本學科專業實驗室面積305㎡,儀器設備總值196.2萬元,其中萬元以上設備96臺,為學生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基礎。 
國際貿易學學科在2012年獲得碩士學位授權點。本學科下設兩個研究方向,分別為: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對外直接投資與跨國經營,以及國際服務貿易。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商務英語、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雙語)、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高級計量經濟學、數理經濟學、區域經濟一體化、國際服務貿易、國際貿易慣例與規則、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高級財務管理、國際投融資、國際物流等。
本學科以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對外直接投資與跨國經營、中國對外貿易為重點研究內容,以立足陜西、服務于西部地區的對外貿易發展為目標,形成了以區域對外貿易發展為研究主線的學科特色。教學及研究中特別注重培養學生分析、決策及解決國際經濟與貿易現實問題的實際能力并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素質為主的研究生教育原則,碩士研究生教育重點培養學術與應用結合型人才。   本學科以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對外直接投資與跨國經營、中國對外貿易為重點研究內容,以立足陜西、服務于西部地區的對外貿易發展為目標,形成了以區域對外貿易發展為研究主線的學科特色。教學及研究中特別注重培養學生分析、決策及解決國際經濟與貿易現實問題的實際能力并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素質為主的研究生教育原則,碩士研究生教育重點培養學術與應用結合型人才。
國際貿易學科擁有一支學歷層次較高、職稱結構、學緣結構、年齡結構合理、教學與科研業務能力強的師資隊伍;本學科點共有教學研究人員26名,其中博士7人(含在讀博士4人),碩士13人。正高級職稱教師4人,副高級職稱教師11人。現有碩士生導師9名,其中博士4名,教授4名,副教授5名。本學科多位導師先后到美國、加拿大、比利時,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國家去訪學,不僅使教師了解并掌握國外的教學經驗和前沿理論發展動向,也使他們與國外高校建立了長期教學與學術聯系。本學科組成員近五年主持國家級課題3項,省部級課題近20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8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6部,3項教學科研成果獲得學院及以上級別獎勵。
近五年來,本學科研究人員已有29個研究課題分別在國家社科、省哲社辦、省社科聯、省教育廳、省科技廳、校內等立項。其中有26個課題已完成并通過了專家驗收,結題率達90%:《傳播商品知識——商品學教學、研究的責任》在中國商品學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交流中被評為中國商品學會優秀論文獎;《農戶小規模經營與市場服務體系建設》在中國商經學會中國流通業與新農村建設理論研討會交流被評為中國商經學會優秀論文獎,并收錄進CNKI學術會議論文庫;《中國食品消費結構的演進與農業發展戰略》被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經濟研究所收錄等。本學科研究人員共發表學術論文116篇,其中, CSSCI論文12篇,一類核心期刊論文12篇,二類核心期刊論文20篇,另有72篇發表在一般期刊,其中在國家級期刊發表或被國家級期刊全文轉載、收為索引的論文有3篇;參編及主編科研著作19部,多部在國家級出版社出版。例如,國家級科研項目《中國二元非均衡經濟社會結構與轉型期農民增收困境》、《美國再工業化背景下“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研究》、《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我國企業對外投資風險防范研究》等;省部級項目9項,主要有《陜西區域經濟發展差異測度與特征智能分析系統》、《陜西縣域中心鎮發展對策研究》、《陜西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路徑與模式選擇研究》等;廳局級科研項目2項及橫向科研項目16項,代表性項目有《利用世界銀行貸款農業科技項目監測評價咨詢》等。科研論文代表性的有“人民幣匯率變動與中美貿易失衡關系研究”《統計與信息論壇》;“出口偏向型經濟增長的要素收益分析——以中美貿易為例 ” ,人大復印資料、《國際貿易研究》;“加入WTO后中國工業行業生產率變化趨勢分析” 《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等。本學科研究人員的科研工作受到政府部門及有關專家好評。
同時本學科近五年來擁有科研經費合計172.4萬元,科研經費充足。現擁有容納60臺計算機的國際貿易模擬實驗室,并配備先進的國際貿易教學軟件系統,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碩士研究生進行貿易模擬實驗、提高實際操作能力提供了保障。經濟學院擁有國際經貿類圖書1800余冊,訂有經貿類學術期刊22種,方便學生查閱資料的需要。本學科在陜西銳鵬科紡有限公司、西安順通國際貿易實業有限公司、陜西天豪進出口有限公司、陜西歐利達服飾有限公司、西安奧瑪機床進出口有限公司等單位和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實習基地,實習條件不斷改善,為學術與應用結合型碩士人才的重點培養積累了硬件條件。 
區域經濟學是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下一個重要的二級學科分支,2010 年我校區域經濟學正式取得國家碩士學位授予權, 2011 年區域經濟學列入校級重點學科,現為省級重點學科校內資助建設項目。
區域經濟學融合經濟、地理、人口、生態、資源、環境、產業發展與城鄉規劃等多學科理論知識,具有應用性、交叉性與綜合性的突出特征。西安財經學院區域經濟學學科致力于培養能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系統掌握區域經濟學基礎理論和方法,具有較寬的知識面和較強的研究能力,能勝任政府、企業、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專業工作,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根據學科發展趨勢和現實經濟需要,本學科確定了三個研究方向。第一,區域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主要研究區域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區域經濟學說的歷史沿革、各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前沿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區域經濟政策的理論基礎、區域管理機構的設置、區域經濟政策目標、區域經濟政策工具以及中國區域經濟政策分析等問題。第二,區域產業發展研究。主要研究區域產業結構演進的規律、影響區域產業結構演進的主要因素以及區域產業結構優化的導向和戰略等。研究如何實現區域產業組織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市場和政府對區域產業結構、產業組織結構調整的機制等。第三,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問題研究。主要研究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經驗與教訓、理論與政策、規劃與措施等。尤其對西部邊疆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問題進行綜合研究。
西安財經學院區域經濟學學科發展起步較早,研究基礎良好,師資力量雄厚、科研經費充足、學術成果卓著,初步形成較強的學科優勢。2007 年“區域經濟研究所”經學校考核評估成為正式的校級科研基地, 2009 年“資源環境與區域經濟研究中心”獲批陜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立項建設,“西部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獲批陜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特色學科。 2014 年 12 月 28 日,由國家統計局與陜西省人民政府攜手共同成立的“中國(西安)絲綢之路研究院”在西安財經學院揭牌。本學科現有教師 9 人,其中碩士生導師 4 人,教授 3 人、副教授 5 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 4 名,職稱、學歷和年齡結構合理,科研實力較強。近年來,本學科指導教師在國內外各級各類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 120 余篇,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 70 余篇,出版學術專著 3 部,代表性成果有:專著《西部產業競爭力提升戰略研究》、《西北部產業結構生態化發展研究》;論文有《西部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的融資條件研究》、《國外經驗對構建陜西省循環經濟發展新機制的啟示》、《大西安地區主體功能區規劃初探》、《基于主體功能區的西部城市化地區評價及發展研究》、《陜西區域經濟發展差距與區域協調發展對策》、《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社會資本建設研究》、《農村女性的社會流動:基于婚姻匹配的認識》等。本學科指導教師已承擔和正在承擔的科研課題共計 60 項,其中國家級課題項目 2 項,省部級課題 16 項,代表項目包括:《西部產業競爭力提升戰略研究》、《西部民族地區內生增長能力的制度安排與路徑選擇》、《西部地區農村新發展方式的路徑研究》、《中國二元非均衡經濟社會結構與轉型期農民增收困境》、《婚姻遷移模式對農村女性發展的影響研究》等。獲廳局級以上科研獎勵 8 項,代表項目有:《陜西秦嶺北麓地區經濟與自然協調發展研究報告》獲陜西省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農村大齡未婚男性的婚姻困境 : 基于性別不平等視角的認識》獲陜西省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改善融資條件:西部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的重要保證》榮獲陜西省黨校系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心 2008 年度課題優秀成果一等獎、《農村人口老齡化與養老問題研究》榮獲 2010 年第十屆全國統計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西安財經學院區域經濟學學科堅持“厚基礎、重應用” 的方針,注重強化區域經濟學基礎理論和現代經濟學基礎方法教育,研究生培養質量良好,多名學生論文入選中國經濟學年會等重要學術會議,畢業生深受國內金融機構、大型企業和研究機構廣泛認可和歡迎。 
財政學學科是陜西省省級重點學科,在陜西省學科布局中屬特色學科。現有教授9人,副教授16人,講師15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4人。該學科梯隊人員結構合理,創新能力強,思維活躍,團結協作完成了大量的科研項目。在研究上注重對我國財政與稅收政策的定性與定量分析,側重理論研究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已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2006年該學科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目前有碩士研究生導師3名。財政學學科下設七個研究方向,分別為:財政理論與政策、政府預算與預算管理、國有資產管理與評估、稅收理論與政策、區域經濟與財稅政策、社會保障理論與政策、公共投融資理論與實務。
   近五年來,財政學學科梯隊成員發表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400多篇,獲省部級獎2項,獲其他科研獎26項,出版學術專著4部。目前承擔科研項目19項,其中國家及國務院各部門項目4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項,近五年內擁有科研經費合計158.6萬元,科研經費充足。本學科專業實驗室面積218㎡,儀器設備總值188.6萬元,其中萬元以上設備72臺。大量的橫向課題為本學科進行深層次理論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經費和實踐環境,豐富的圖書資料為學生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基礎。
本學科學科梯隊以現代公共財政理論為基礎,運用實證分析和規范分析的有效方法,研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與市場的相互關系及其規律,研究政府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職能范圍,研究政府籌集建設資金渠道和方式、政府在各種利益分配中的作用和手段。在近幾年通過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體制的分析,研究財稅政策對促進經濟增長,保持經濟穩定,推動社會發展、實現公平分配等方面的作用,力求理性地把握新時期財稅政策的趨向,以促進中國經濟能夠更加協調、持續地向前發展。研究重點以資源與環境問題研究為突破口,對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環境治理問題,特別是西部大開發中的環境問題,并提出可供選擇的環境治理的財稅政策,體現了創新性的特色。
財政學學科團隊在陜北資源開發中的財稅政策問題上,從多個層面分析了財稅政策與資源開發利用的關系,特別是對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情況下政府間關系的現狀及趨勢分析,達到了較高的學術水平。其代表作有:《關于稅權劃分問題的研究報告》(《稅務研究》2001年)、《加快增值稅轉型,促進西部大開發》(《財政研究》2000年)、《促進我國區域經濟平衡發展的財稅政策》(《財政研究》2000年)、《影響西部資源開發的稅收因素及對策》(《財政研究》2006年)、《論建立我國規范的地方稅體系問題》(《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2年)等。
財政學學科團隊已經完成的重要研究項目有:《西部大開發中中央與地方政府財政利益關系研究》(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中國經濟轉軌過程中的財政風險問題研究》(國家統計局)、《西部資源開發中的中央與地方利益關系的研究》(陜西省科技廳)、《世界稅收生態學化趨勢與我國生態稅收的構建研究》(陜西省社科規劃辦)、《西部開發與財政稅收政策研究》(陜西省教育廳)、《關于完善我國地方稅體系問題的研究》(陜西省教育廳)、《加入WTO的財稅政策研究》(國家統計局)、《降低政府行政性成本問題研究》(陜西省財政廳)。目前在研的重要研究項目有:《建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研究》(陜西省財政廳)、《陜西省財政教科文項目支出績效考評系統》(陜西省財政廳)、《西部開發中的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的財稅政策研究》(陜西省教育廳)、《促進就業和社會保障的稅收政策研究》(陜西省國家稅務局)、《中性財政政策下西部產業結構調整與企業改制問題研究》(陜西省財政廳)等。
在人才培養上,一方面,注重加強基本理論基礎教學,采用全國重點高校財政學專業使用的優秀教材;另一方面,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積極借鑒和吸收國內外本專業研究方向最新研究成果,將本專業點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的研究內容貫穿于專業課程教學內容之中,不斷開拓財政學研究新領域。
 金融學(含保險學)學科是西安財經學院重點學科和優勢學科之一,2011年獲得碩士學位授權點。該學科有教授14人,副教授17人,講師10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21人,碩士生導師20人。在本科層次上,2006年金融學專業 被評 為 省級 名牌專業,2007年金融學專業教學團隊確定為陜西省高等學校教學團隊。
   該學科下設研究方向有:政策性金融與農村金融改革、國際金融與區域金融、投資分析與管理、風險管理與保險、信用管理。
   該學科重視現代金融學科的“學科群”特征、學科新的增長點以及與相關學科的交叉滲透。注重規范分析和實證分析相統一、理論研究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學科建設上堅持金融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協同推進。在基礎研究方面,主要研究政策性金融變遷與發展、農村金融資源配置、貨幣危機、 中國 外匯市場 效率、 西部金融成長及競爭力、現代商業銀行業務風險管理、西部保險市場發展、信用管理等問題。在應用研究方面,著重研究證券投資分析、資本市場定價與交易、投資銀行業務、保險公司經營、金融風險預警、信用評價與咨詢服務等問題。形成自身的優勢和特色。
   該學科 以具有扎實功底的理論教學和實際部門工作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為基礎,形成 知識和年齡 結構合理的學術梯隊, 在學術研究、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以及對各級政府和實體單位提供咨詢服務等方面取得了優秀的成果。
   近些年來,學科研究人員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其中權威期刊9篇。代表作有:《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fundamentals of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China》、《Real Estat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Market Structure Optimization in China》、《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to Farmers' Income in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side Reform 》、 《A Mode of Public Rental Housing Based on BTO-MBS Financing》、《 發展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如何優化農村公共品供給》、 《我國農村民間金融發展路徑剖析》、《區域主體功能定位對優化西部金融資源配置的作用機理》,《我國西部礦產資源開發的生態補償機制研究》、《“十二五”期間陜西保險市場需求變化分析》、 《影子銀行對我國貨幣供應量統計的影響分析》、 《 信用衍生產品交易對銀行業經營狀況的影響—基于中國上市銀行面板數據的分析》、《新常態下加強商業銀行票據風險管理的思考》、 《資本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實證》 等。
   出版學術專著、統編教材等23部,代表作有:《我國房地產市場特征、結構、行為及績效研究》、《西部產業結構調整與金融資源優化配置研究》、《中國農村金融變遷—從外生金融擴展到內生金融成長》、《中國保險公司治理監管制度研究》、《中國農村人身保險開發研究》、《 中國金融風險預警研究》、 《 收入質量對絲綢之路沿線省份農戶貸款行為影響研究》、《中國保險公司非量化風險評估研究》、《基于金融危機傳染效應的中國金融風預警研究》、《中國農村民間金融發展研究》、 《金融學》、《國際金融》、《跨國銀行經營管理》等。
   已承擔和正在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56項,其中國家及國務院各部門項目10項,代表項目有:《基于金融危機傳染效應的中國金融風險預警研究》、《中小城鎮發展與城鄉一體化關系研究》、《基于系統動力學機制的貨幣政策調控房價研究》、《西北地區資源型產業集群發展風險預警研究》、《館藏文物保護修復工作量清單計價規范》、《陜西企業信用體系問題研究》、《陜西農村金融中介組織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研究》、《農村金融資源配置與陜西社會經濟發展研究》、《陜西現代農業發展質量評價與金融支持研究》、《金融全球化條件下金融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研究》等。
   該學科獲省部級科研獎勵10余項,代表項目有:專著《中國金融自由化進程中的金融安全預警研究》獲教育部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油氣資源富集區域的產業成長與技術創新》獲陜西省第十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我國房地產市場特征、結構、行為及績效研究》獲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研究報告《 西北地區資源型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預警研究—以陜西榆林為例 》獲 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
   該學科專業實驗室面積320㎡,儀器設備總值221.6萬元;擁有專業圖書資料室;有省部級科研基地—陜西省信用研究中心,國家級校外實踐基地—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經濟學實踐教育基地;與金融機構進行著密切的產研合作。為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國民經濟學 學科 是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2010 年該學科獲得碩士學位授權點 , 是西安財經學院重點學科之一 。該學科團隊現有教師8 名,教授 3 名,副教授3 名 , 講師2 名,其中 具有博士學位 教師4 人,碩士生導師4 名 , 團 隊成 員 知識結構合理,理論功底 扎實, 教學經驗 豐富, 研究能力 較強 ,學術研究 氛圍濃厚。
我校國民經濟學科形成了經濟學一般 原理 與國民經濟學及社會統計數據相結合為主線的學科特色。國民經濟學學科下設兩個研究方向:
(1 ) 國民經濟運行分析與評價研究:本研究方向主要運用經濟學和統計學理論基礎,以國民經濟總體運行為主線,分析經濟運行規律,研究經濟調控政策及其效果,對國民經濟運行主要指標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價;促進實現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協調發展。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宏觀經濟理論研究、國民經濟管理理論與政策研究、國民經濟運行的實證研究等問題。
(2 ) 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研究:本研究方向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之下,從當前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的開放環境入手,綜合運用相關經濟理論與方法,開展區域開放型經濟的動因、機制與效應等研究,深入探討“開放條件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內陸地區產業發展理論”、“內陸地區參與全球分工的模式與路徑”等問題。
近年 來 本學科研究人員在國內重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70 余篇。代表作有 :《 制度變遷和經濟變遷對中國經濟影響的實證分析》、《 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 》、《 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因素的實證分析——以天津市為例 》、《 陜西省高新技術產業競爭力評價研究 》、《 基于承接產業轉移的“西三角”區域競爭力研究》、《城市圈發展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實證分析 -- 以長三角城市圈為例》、《 基于主體功能區的西部城市化地區評價及發展研究 》、《 產城融合的影響因素及作用機制 》、 《區域產業空間集聚及其驅動力正研究——以中國航 空航天器制造業為例》、《陜西省軍民融合產業集群競爭力分析》《地方政府逐利行為的負面影響及其矯正》、《試論政府的趨利行為及規范》、《地方政府公共支出救助弱勢群體的績效、缺失與對策》、《 陜西經濟增長與環境退化脫鉤的實證分析 》、《論國有企業改革攻堅階段的政府行為》、《政府約束機制的建立與缺失》、《現代企業制度構建中的政府責任》等。
出版學術 專著及參編著作5 部 , 主要有: 《陜西省節能減排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陜西產業發展研究》、《西部藍皮書》 、《 現代項目質量與文化管理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 。
近年來, 本專業導師主持 或 參與 國家級項目4 項,主要有:“ 國防工業發展的軍民融合戰略實證分析研究”、“ 農民工城市資本積累與融入城市能力問題研究”、“ 城鄉消費差異對農民市民化影響效應研究”、“退耕還林政策實施情況存在問題及完善政策研究”等。
本專業導師 主持或參與 省部級 及廳局級 以上科研項目30 余項,代表項目有:“世界銀行在華農業科技貸款項目投資效果評價——基于陜西省監測數據的實證研究”、“西安產業集群化發展研究 --- 關中 - 天水經濟區產業集群的作用機理及布局戰略研究”、“ 陜西國防科技工業轉型升級發展戰略研究”、“ 陜西國防裝備制造業發展調查及對策研究” 、“陜西省新型城鎮化質量研究 -- 基于產城融合的發展與測度”、“國防工業發展的軍民融合戰略實證分析研究”、“城鄉消費差異對農民市民化影響效應研究”“ 關中地區率先發展的輻射作用研究”、“ 陜西跨越式技術創新的路徑及政策支持研究”、“ 西部大開發中的陜西產業發展研究”、“ 陜西省新型城鎮化質量研究-- 基于產城融合的發展與測度”、“陜西控制和減少污染物排放的機制和政策研究” 、“ 公共領域環境相關方利益維護研究”、“新農村建設中人力資本長效投資機制研究”、“陜西農村居民消費環境的現狀與建設對策研究”、“高新技術產業帶創業風險投資績效評價研究” 等。
近年 來 , 本學科導師 獲得省部 級、廳局級及校級 科研獎 十余 項, 著作:《陜西省節能減排理論與實踐》榮獲陜西省十一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榮獲2013 年陜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研究報告:《陜西控制和減少污染物排放的機制和政策研究》榮獲 2013 年陜西高校科學技術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科技 - 文化 - 生態”創意創業產業園區協同創新發展報告——以西安市“高新 - 曲江 - 浐灞”文化產業創業園區為例》榮獲西安市第八次社會科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陜西軍民結合高技術產業基地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研究 》 榮獲 陜西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 、《 西部大開發中的人口問題 》 榮獲 國家統計局重點課題二等獎 、《 陜西跨越式技術創新戰略的路徑及政策支持研究 》 榮獲 陜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二等獎 ; 論文:《 基于主體功能區的西部城市化地區評價及發展研究 》 榮獲 西安財經學院第六屆優秀科學技術成果獎 、《 用科學發展觀統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榮獲陜西省資本論研究會三等獎 、《 俄羅斯的農業改革及經驗教訓 》 獲2007 年陜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教學研究成果:《基于應用創新人才培養的經濟類“三三模式”探索與實踐》獲陜西省 2015 年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西部地方財經院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榮獲陜西省人民政府特等獎。
本學科科研經費充足,近五年來擁有科研經費合計180 余萬元,擁有國民經濟類圖書 2000 余冊,為 研究生 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基礎。在人才培養 方面 , 既重視 基礎 理論 教學 , 又 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所培養的 畢業生深受 政府部門、 金融機構 及企事業單位 廣泛 好評 。
產業經濟學學科
   產業經濟學學科是西安財經學院重點學科之一,也是學院的優勢學科,2006 年獲得碩士學位授權點。該學科有教授 17 名,副教授 28 名,講師 35 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 5 人,碩士生導師 14 名,另有 1 名教授被外校聘為博士研究生導師。
產業經濟學學科下設四個研究方向,分別為:產業結構理論與政策、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產業政策與產業管理。
該學科梯隊年齡、知識結構合理,思維活躍,具備較強的研究能力。成員具有務實的學術研究風氣,扎實的理論功底及豐富的教學經驗;所承擔的各類研究課題為各級政府和各類企業的決策提供了可資參考和借鑒的研究成果;配置的硬件設施和豐富的圖書資料,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研究條件和實踐環境。
產業經濟學學科研究的側重點在于:①在基礎研究方面,著重研究在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下產業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②在應用研究方面,研究結構轉換及主導產業選擇在“轉方式、調結構”中的作用;研究技術創新對產業結構優化和產業發展的作用;研究產業可持續發展實現的路徑和方式;研究如何協調市場結構與規制企業行為來促進績效的提高;緊密結合西部開發和陜西產業結構的調整,研究欠發達地區產業結構優化的路徑和方式,同時研究西部地區與陜西的產業布局、欠發達區域扶助等政策,使各產業及區域間產業協調發展;研究產業運行與發展中的政策和規制等管理問題。③在研究方法方面,運用規范與實證分析相結合、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產業經濟活動與貿易發展的過程、機理及政策效度進行系統分析。④在研究的指向性方面,注重如何防范污染性產業跨地區轉移與擴散,以及如何防止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發展產業,特別是研究如何解決我國西部產業發展中涉及到環境方面的“外部性”問題。
近五年來,本學科研究人員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600 篇,獲省部級獎 6 項,代表作有:《資源稟賦、外部效應與中國油氣資源產業的空間分布》、《西北地區資源型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預警研究——以陜西榆林為例》獲陜西省第十一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模式與碳排放量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產業轉型及消費升級的視角》獲 2013 年陜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我國房地產市場特征、結構、行為及績效研究》獲陜西省第十一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陜西控制和減少污染排放的機制和政策研究》獲陜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二等獎、《陜西產業耗能水平比較研究》獲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優秀論文三等獎等。
出版學術專著、統編教材等16 部,代表作有《中國能源產業成長—理論研究與戰略設計》、《城鎮水資源產權市場建設與管理研究》、《古典產權制度向現代產權制度的演進 ---- 現代產權理論的核心與產權制度的發展趨勢》、《“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研究》等。
已承擔和正在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42 項,其中國家及國務院各部門項目 7 項,代表項目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美國再工業化背景下“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西部)“國防工業發展的軍民融合戰略實證分析研究”、國家軟科學項目“西部地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與發展優勢產業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我國西部能源產業技術創新與產業集聚的共生路徑及政策支持體系研究”、“西北地區資源型產業集群發展風險預警研究”、陜西省科技廳研究計劃項目“陜西省推進低碳經濟發展的財稅政策研究”、“西部地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路徑研究”、陜西省社會科學基金絲綢之路專項“陜西省與中亞五國產業對接中的投資機制與貿易機制實證研究”、“陜西農產品絲綢之路冷鏈物流的對策研究”等。近五年來擁有科研經費合計 342.5 萬元,科研經費充足。本學科專業實驗室面積 305 ㎡,儀器設備總值 196.2 萬元,其中萬元以上設備 96 臺,為學生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基礎。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170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60人,講師76人,助教6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教師128人,占教師的75.29%,擁有教育部高等學校金融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陜西省“三秦學者”1人、“QR”學者4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校級教學新星2人;兼職教師27人,均為國內知名高校、政府部門及大型企事業單位的教授、專家,教師隊伍結構比較合理,教學科研實力較強。近三年來,經濟學院教師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7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7項,廳局級科研項目43項;出版專著20部;公開發表核心論文118篇,省部級及以上獎勵9項。省級高校教師教學競賽類獲獎5項,其中一等獎1項;校級教師講課比賽獲獎6人;獲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獎勵3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7項,其中特等獎1項,獲校級教學成果獎6項;獲校級微課比賽獎勵4項。
經濟學院下設金融系、經濟系、財稅系和國貿系四個系,已形成學士——碩士人才培養體系。現有金融學、財政學、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稅收學、投資學、保險學和貿易經濟8個本科專業。其中金融學專業為教育部“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財政學專業和經濟學專業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金融學專業成立于1994年,2003年被批準為陜西省普通高校名牌專業,2011年立項為陜西省特色專業,2014年立項為陜西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015年立項為陜西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2019年被批準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010年金融學教學團隊成為陜西省普通高校教學團隊,現擁有教育部高等學校金融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名,陜西省 “QR”學者2名,每年選派優秀教師赴國內外訪學、掛職,形成了結構合理的高水平專兼職教師隊伍。擁有金融學、保險學、國際金融等6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省級金融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已成為首批中國高校金融教育金課聯盟會員單位,陜西省唯一的中國高校金融教育金課聯盟培訓中心。
財政學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和陜西省首批特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單位,金融學、財政學和經濟學三個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金融學、財政學和經濟學為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金融學專業為省級名牌專業;金融學、財政學、經濟學和投資學教學團隊為省級教學團隊;《財政學》、《宏觀經濟學》、《國際金融》、《金融學》、《國際貿易》、《微觀經濟學》、《稅收學》、《保險學》為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稅收學》為省級慕課;具有面向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財稅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金融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為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貿易與經濟實驗教學中心和金融學實驗教學中心為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為省級優勢學科,擁有國民經濟學、產業經濟學、財政學、勞動經濟學、國防經濟學、金融學、國際貿易學、能源經濟學和數量經濟學等10個二級學科,其中前9個二級學科屬于本學院。擁有應用經濟學(包括國民經濟學、財政學、勞動經濟學、國防經濟學、國際貿易學、能源經濟學和數量經濟學等方向)、產業經濟學、金融學學術類碩士點及金融專業碩士點。截止2020年3月在校本科生2789人,在校研究生187人。
學院擁有“應用經濟學”省級優勢建設學科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西部區域經濟與產業發展研究”省級特色學科1個;建有西部能源經濟與區域發展協同創新研究中心(陜西省首批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陜西省資源環境與區域經濟研究中心、陜西省信用研究中心、陜西省國防科技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等省部級研究基地4個,以及西部農村公共經濟研究中心、陜西能源產業與區域經濟協同創新中心2個校級研究基地;擁有軍民結合產業創新發展與管理、宏觀經濟運行分析、財稅信息化管理3個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以及貿易與經濟、財稅與信息化管理、金融與風險管理3個實訓中心,總面積600平方米;學院建有圖書資料室,面積150平方米,藏書5萬余冊,期刊90余種,并與學校圖書館聯網。近年來建有校外實習基地30多個,主要分布于省內相關行業和部門。
 
招生專業:金融學、財政學、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稅收學、投資學、保險學、貿易經濟。
 
專業介紹
 
★金融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省級名牌專業、省級特色專業、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本專業培養熱愛祖國、維護社會主義制度、遵紀守法,具有家國情懷、健全人格、良好心理素質與合作精神;具備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創新創業能力及職業素養和道德;具有深厚的專業理論基礎和良好的知識結構,系統掌握金融專業知識和相關技能;能夠滿足金融機構、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用人的要求,具備在國內外教育科研機構繼續攻讀更高等級學位(或從事學術研究)的資格條件,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創新人才。設有CFA方向,培養具有較強的投資分析與財務管理專業操作技能、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等相關技術綜合能力,熟悉國內外金融政策法規,適應我國金融國際化發展的人才需求,具有良好綜合素質、優秀人格品質和國際化視野的應用創新人才。本專業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省級名牌專業、省級特色專業、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擁有省級教學團隊、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金融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計量經濟學、保險學原理、會計學、國際金融、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證券投資學、金融市場學(雙語)、中央銀行學、公司金融、金融風險管理、金融工程學。
 
★財政學(國家級特色專業、陜西省首批財稅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教育部“雙萬”計劃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本專業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公共意識和創新精神,熟練掌握較高經濟學基礎知識、專門的財稅專業知識、較好的綜合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在財政、稅務、公共管理、公共投資、國有資產管理、企業管理、非營利組織等相關領域或者工作崗位上從事研究、應用、管理、咨詢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創新人才。財政學是我校傳統優勢專業,擁有高水平的教學團隊和高質量的課程群。財政學教學團隊為省級教學團隊和“三秦學者”創新團隊,有2人獲得省級教學名師獎,1人獲得“三秦學者”稱號,《財政學》、《稅收學》為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和公開視頻共享課程。本專業累計有萬余名畢業生工作在政府財政、稅務、審計等綜合經濟管理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財稅會計崗位。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統計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財政學、會計學、計量經濟學、中國稅制、政府預算、政府會計、政府采購、中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社會保障學、資產評估、國有資產管理、政府投資管理。
★經濟學(省級特色專業、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教育部“雙萬”計劃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經濟學基礎知識,具備比較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和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基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體系具有深刻認知,比較熟練地掌握現代經濟分析工具和方法,知識面較寬,具有深厚的經濟學基礎理論知識和扎實的專業基礎,以及較強的科研能力、實踐創新能力、專業技術操作技能等應用型創新人才。能夠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金融機構、政策研究部門等企業事業單位從事經濟分析、預測和經濟管理工作。本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擁有省級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省級教學團隊和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具有較高的就業率和良好的社會聲譽。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統計學、社會經濟調查方法、計量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產業經濟學、當代中國經濟、《資本論》選讀、經濟史、經濟學前沿理論和專題等。
 
★國際經濟與貿易
本專業培養具有深厚的經濟學理論基礎、扎實的國際經濟、國際貿易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及科研能力,熟悉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國際貿易政策和動態,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具有調查研究和貿易問題分析與解決的基本能力、國際貿易理論研究的初步學術能力,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和創新創業精神,能勝任政府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對外貿易企業和外資企業的專業工作,具有良好綜合素質和優秀人格品質的應用型創新人才。本專業擁有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貿易與經濟實驗教學中心為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主要課程: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商務英語(雙語)、外貿函電(雙語)、國際企業戰略管理(雙語)、國際服務貿易、國際經濟合作、國際商務談判、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
 
 
★稅收學
本專業主動適應國家、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傳承專業歷史優勢,突出學校辦學與人才培養特色。培養具有為人民、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使命感,具有經濟學理論基礎和財政、稅務及財務會計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具有稅收實務、財務會計等專業操作技能,熟悉財稅政策法規,具有實踐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能夠勝任財政、稅務等政府部門的管理工作和稅務師事務所、金融機構及工商企事業單位的稅務代理、稅收籌劃、財務會計、資產評估、審計等相關工作,德才兼備的應用型創新人才。本專業建設與財政學學科建設相結合,擁有財政學、稅收學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和省級慕課。本專業也是我校開辦最早的本科專業之一,有著較高的就業率和社會影響力。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金融學、國際經濟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稅收經濟學、中級財務會計、中國稅制、政府預算和政府會計、稅收管理、稅務會計、稅務稽查、稅收籌劃。
 
★投資學
本專業培養具有深厚的經濟學理論基礎、系統掌握投資學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專業技能,具有熟練的專業操作能力、實踐能力、較強的科研能力,熟悉金融、投資的政策法規,能勝任證券、基金、信托、銀行等金融機構及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工作,具有良好綜合素質和優秀人格品質的應用型創新人才。本專業擁有省級教學團隊,是學校熱門專業之一。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統計學、金融學、財政學、會計學、國際金融學、投資經濟學、證券投資學、金融工程學、項目評估與管理、投資銀行學、房地產金融與投資、金融市場學(雙語)、期權與期貨、投資基金管理等。
 
★保險學
本專業培養具有深厚的經濟學理論基礎,系統掌握金融、保險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和良好的知識結構,具備道德素養、人文素質、科學素養、誠信品質與職業素養,能夠滿足金融、保險機構、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用人的一般要求,具有“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特色,具有良好綜合素質和優秀人格品質,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創新人才。本專業擁有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擁有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高等數學、 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計量經濟學、金融學、統計學、保險學原理、人身保險、保險精算學、財產保險、風險管理、利息理論、社會保障學、保險法、會計學、財政學、邏輯學。
 
★貿易經濟
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流通現代化的要求,具有深厚的經濟學理論基礎知識,扎實的商貿流通、商業經營等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商貿流通問題分析解決能力、實踐應用能力及學術研究能力,熟悉商業與貿易方面的政策法規,能夠勝任政府商貿流通管理部門、國內外商貿流通企業及其他各類從事貿易活動的企事業單位的專門工作,具有全球視野和完備知識體系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復合型、應用型創新人才。本專業建立了校企協同創新育人基地,以及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貿易與經濟實驗教學中心。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會計學、計量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國際貿易、電子商務、貿易經濟學、消費經濟學、市場營銷學、國際商務(雙語)、零售管理學、物流學、產業經濟學、市場營銷調研等。
 
信息來源: 更新時間:2020年04月30日  

添加西安財經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西安財經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安財經大學報錄比、西安財經大學考研群、西安財經大學學姐、西安財經大學考研真題、西安財經大學專業目錄、西安財經大學排名、西安財經大學保研、西安財經大學公眾號、西安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安財經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安財經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西安財經大學研究生學姐


加學姐,獲免費答疑,進考研群
西安財經大學考研網由西安財經大學研究生維護,發布最新的西安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還提供西安財經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請加微信溝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草在现 | 免费看成人频视在线视频 | 国产一级特黄特色aa毛片 |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 久久超级碰| 91精品国产91| 久热香蕉在线视频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人妇网站 | 国产一区亚洲二区三区毛片 | 性理论片 |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 | 免费一级夫妻a | 国产片在线观看狂喷潮bt天堂 | 污全彩肉肉无遮挡彩色 | 毛片特黄| 成人羞羞视频国产 | 成人免费视频国产 | 91成人国产福利 | 国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人成免费网站 | 九九久久精品这里久久网 | 国产一级毛片大陆 | 九九在线免费视频 | 国产在线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毛毛片在线 | 欧美极度极度另类 | 美女三级网站 |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首页 | 综合558欧美成人永久网站 | 99视频国产精品 | 国产精品大全国产精品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在线看 | 成人午夜视频一区二区国语 | 黄色一级片在线看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 777444欧美影视| 日本在线观看一级高清片 | 日本女人www | 综合久久99久久99播放 |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