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西北政法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西北政法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西北政法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西北政法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西北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西北政法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西北政法大學考研難嗎]
[西北政法大學研究生院]
[西北政法大學考研群]
[西北政法大學研究生學費]
[西北政法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商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審計碩士介紹
審計專業名稱:審計碩士
專業代碼:025700
所在單位:商學院
導師組負責人:張榮剛教授
專業簡介
學理基礎:審計碩士(MAud)專業學位是管理學、經濟學與法學的交叉性學科,它融合了經濟學、管理學與法學等學科的基本知識,以系統管理理念為指導,運用審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及相關學科的研究手段,深入研究并解決各類企事業單位在運作和投資全過程中的審計問題。其理論基礎主要有:審計基礎理論、管理學理論、經濟學相關理論、法學理論以及社會學相關理論。
學科屬性:本學科屬于管理學門類,以公共管理、理論經濟學和法學三個一級學科為學術基礎,對政府機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和社會組織在運營過程中的業務管理活動進行合法合規的規范性審計、合乎經濟原理和財務指標的技術性審計,進而對其相關風險進行有效防范和管控的一門應用型專業。
研究對象及內容范圍:研究主體方面主要對國家審計、內部審計與CPA審計進行研究;研究對象方面主要對公共事務與投資活動、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的審計進行研究。具體包括對中央、地方等各級行政單位公共政策評價、投融資績效與過程管理、自然資源開發與利用進行審計研究;對政府、企業內部風險管控合理性、資產統計完整性、財務報告準確性等進行審計研究;對各類財務活動、管理咨詢決策、資本市場運營等進行審計研究。
研究方法:本學科的研究范式是以理論與實證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為主導,以案例與實務相結合的方法為輔助來分析研究各類企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與審計問題。
學科專業特色:本專業依托學校法學優勢學科背景,充分運用管理學和經濟學強有力的師資團隊,將學歷教育與執業教育有機結合,以CIA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CMA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和CPA中國注冊會計師為導向,既有法制視角的“合法”審計,還有財務視角的“合規”審計,同時還注重探索環境資源、投資效益等審計新興領域,培養德才兼備、精商明法、敏思善行的創新型、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教育經濟與管理介紹
教育經濟與管理所屬一級學科:公共管理
學科專業代碼:120403
所在單位:商學院
導師組負責人:閆亞林研究員
學科專業簡介
教育經濟與管理學由原來的教育經濟學與教育管理學合并而成,是公共管理學的應用學科和分支學科。教育經濟與管理學以公共教育管理客觀規律為研究對象,運用公共管理學的基本原理研究公共教育的計劃、組織、領導、實施和監控,以實現公共教育資源優化配置、提高公共教育管理績效。教育經濟與管理學科主要采用教育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的研究方法。
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已經形成了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行政、高等學校管理三個相對穩定的研究方向。各方向在各自不同的領域進行了扎實的研究,積累了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并開設了相關研究生課程。高等教育管理方向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管理理論、高等教育發展、高等教育管理比較研究等領域;高等教育行政集中在教育規劃、教育政策、教育法治、教育評價等領域;高等學校管理則主要包括高等學校管理體制、大學學科建設、教師發展、大學教學管理、研究生教育管理等領域。
本學科專業導師隊伍整體學術力量強,團隊年齡結構合理,學緣結構良好,富有創新性,4位導師均為研究員或教授。另有兼職導師6位。重視研究性教學和以問題為導向的研習。導師組緊密結合三個研究方向,緊密結合國家和區域教育經濟與管理,特別是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理論與實踐問題開展研究與教學,通過帶領研究生參加各級課題,訓練學生學術能力和學術規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獨立進行科研的能力和專業素養。學科資源條件良好。人才培養質量高,畢業生社會評價好。
指導教師
閆亞林,教育學博士,研究員,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教學質量監測與評價中心主任。導師組負責人。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專家。西北政法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學術委員會學術道德專門委員會委員、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法學教育研究》執行主編、《西北高教評論》常務副主編、《政法教育研究》主編。主要學術兼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理事、陜西省高教學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高等教育理論、高等教育管理、法學教育等領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專項課題、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教學改革重大攻關項目、重點項目等7項,作為核心成員參加省部級科研項目12項。先后出版專著1部、合著5部、(合)譯著1部,發表專業學術論文20余篇,完成重要調研報告10余份。2004年以來,為研究生主講《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高等學校管理》等課程,注重研究性教學,強調在科研實踐中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學術能力,共指導了20多名碩士研究生。目前主要關注高等教育發展、現代大學治理、法學教育發展等問題的研究。先后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普通高等學校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1項(第三人)、教育部第三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1項、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勵二等獎1項(第二人)、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勵3項、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六、八次優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獎2項等。先后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第二人)、陜西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第三人)。
王若梅,研究員,教學質量監測與評價中心副主任。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為高等教育管理、高校教師與教學。曾獲陜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陜西省高教學會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二等獎等。代表作有:《學習型社會的多層面研究》、“近十年國內高校教師教學評價研究與實踐綜述”“大學教師個人知識管理探究”“大學人才引進庸俗化之批判”“大學教學學術評價方法之研究”等。
竇坤,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高等教育原理、高校教師與教學。英國樸茨茅斯大學訪問學者。代表作有:《大學英語教學的實踐哲學》等。參與全國高校外語教學科研項目、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廳科研項目等。
宋鴻雁,研究員,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比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管理。曾獲陜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陜西省高教學會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二等獎等。代表作有:《印度私立高等教育發展研究》“我國高校學科建設制度與實踐多層面反思”“我國高校質量保障問題探析”等。
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土地資源管理碩士點介紹
土地資源管理
所屬一級學科:公共管理學專業名稱:土地資源管理
專業代碼:120405
所在單位:商學院
導師組負責人:黎秀蓉教授
學科專業簡介
學理基礎:土地資源管理是一門隸屬于公共管理一級學科下綜合運用行政、經濟、法律與技術方法,為提高土地利用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維護社會基礎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調整土地關系,監督土地利用而進行的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等綜合性土地管理活動。它融合了經濟學、管理學與法學等學科的知識,以系統理念為指導,運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及相關學科的研究手段,深入研究并解決社會或政府在土地資源管理過程中遇到的相關問題。其理論基礎主要有:管理學、經濟學、法學以及社會學等相關理論。
學科屬性:本學科屬于管理學門類,是以社會與政府等公共組織土地資源管理活動的績效及其可持續利用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科。本學科以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為學術基礎,突出對公共組織在管理土地資源過程中活動績效的研究,以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基于經濟原理、指標體系、法律法規對組織土地資源管理行為進行技術性評估,進而提高土地資源使用績效,實現土地資源公平有效的配置和可持續利用,是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
研究對象:以土地資源管理過程中各種土地利用活動以及所涉及的相關社會關系為主要研究對象,主要研究政府和社會組織在土地資源管理過程中所涉及土地利用行為的合規問題、績效問題以及可持續利用管理問題。
內容范圍:本學科主要從績效和可持續利用兩個視角分析組織的土地利用情況,包括土地政策管理、地方公共政策、城市發展與規劃、環境與可持續性發展;土地金融、土地評估、房地產經濟與管理等;土地資源生態系統、土地及人力等生產要素協同發展、土地利用協同性與公平性等方面內容,涉及組織管理土地的整個系統與各環節。
研究方法:本學科的研究范式是通過定性與定量的方法,利用土地資源管理的相關知識管控土地利用行為、支持公共組織的科學決策、提高土地利用的績效與可持續性。
學科專業特色:“土地資源管理”學科是一門介于管理學、經濟學和法學之間的應用學科,需要對管理、經濟、法學和系統科學有深刻的理解,培養能同時從績效和可持續利用視角來考察,且能從法律和制度創新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專通結合”、德才兼備的創新型、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充分體現了科學與人文、理論與實踐的融合。
指導教師
黎秀蓉,女,1968年1月生,教授,經濟學碩士。陜西省經濟學學會理事,陜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研究員,西安市軟科學研究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土地政策與城市管理。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中國制度變遷探微——基于組織的博弈論視角》1部,主持陜西省教育廳課題“論和諧社會的博弈論基礎”、陜西省社科聯課題“和諧社會博弈論基礎及和諧陜西研究”、咸陽市發改委課題“咸陽市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研究”等9項課題,主編教材1部,主要代表作有:《制度是博弈的結果:一個嘗試》,《中國社會科學評論》2002第一卷、《鹽鐵官營.王朝革命與李約瑟之謎》,《讀書》2013年第5期等。2016-2017年度西北政法大學優秀教師。
趙杭莉,女,1974年09生,副教授,博士。陜西師范大學西北國土資源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動站專職研究人員、西北政法大學資源沖突與利用研究所所長、陜西省經濟學學會理事、陜西省經濟學學會資源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陜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土地資源管理與制度創新。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0余篇,并獲多項科研獎勵,主持參與完成國家省部級校級項目20多項目,目前主持在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2項,校級教改項目2項,參與在研項目3項,被評為校級師德先進個人、優秀指導教師,主要代表作有:《轉型期中國優化農地資源配置機制分析》《我國城市化過程中土地違法問題研究》等。
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市場營銷與危機管理介紹
市場營銷與危機管理所屬一級學科:公共管理學
學科專業代碼:1204J2
所在單位:商學院
導師組負責人:段坪利教授
學科專業簡介
學理基礎:市場營銷與危機管理是一門新興的政府預防處置企業、社會突發風險的公共管理交叉學科,在其形成與發展過程中,吸納了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社會學、行為學等多門學科的相關理論,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其中公共管理學、理論經濟學和法學是最重要的理論基礎。
市場營銷與危機管理學科,是為了適應政府、各類公共管理部門、工商企業、金融機構的職能及管理手段深化改革需要,研究政府在公共風險管理、企業商業活動中的風險預防處置的社會責任、規范并提高政府公共事業管理行為績效、建立各類突發事件處置機制而設立的一門新型交叉綜合學科。
研究對象及內容范圍:研究突出政府公共管理兩個視角,一是公共風險管理視角:研究政府在公共管理過程中對突發事件、應急事件預防、處置機制,通過政府管理觀念與技術、內容與形式、制度與過程的研究,推動政府公共管理科技化、法制化、規范化、社會化和商業化進程。二是企業風險管理視角:注重研究企業經營活動中面臨內外風險時政府的調節管理機制和社會公共職責,引導和規范企業既要遵循市場營銷的基本經濟規律、企業運營及其商業規范,又要嚴守法律、法規和國內外環境規制,提高企業市場營銷中的規則意識、風險防范、危機處置、管理及應對能力。
研究方法:本學科綜合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的基本理論,研究方法上,將傳統的研究范式、分析方法與互聯網、大數據等分析方法結合起來進行研究,以市場分析、績效實現為核心引領,推動管理過程的規范高效。
學科專業特色:市場營銷與危機管理總體研究貫徹市場營銷、公共關系管理、法制管理與危機管理間相互交叉滲透的原則,面向商業活動的社會責任要求和非營利活動的經濟績效要求,把學生培養成具備市場運行管理核心能力,既懂市場營銷又懂公共關系管理,能同時從經濟績效視角和公共管理視角來考察,從法律角度和危機管理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專通結合”、德才兼備的創新型、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指導教師
段坪利,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MBA班畢業。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市場營銷與危機管理導師組負責人,國家級創業咨詢二級咨詢師,省市場營銷一流專業項目負責人,西北政法大學生省創業培訓機構負責人,西安市物價協會專家、陜西省大學生創業培訓基地、陜西省人才交流中心創業指導專家,省青年創業導師協會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消費風險管控、政府應急管理、創新創業教育。發表論文40余篇,主持參與國家項目、省級課題18項,主持校級教改項目4項,主編教材4部,參編教材1部。多次獲得教學成果獎、優秀論文獎。2011年獲得省級 “創業培訓優秀教師”,2014年獲得校級優秀導師、2018年創新創業大賽、市場營銷大賽大賽中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
王靜,教授,博士,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后,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后。國家社科基金同行評議專家。陜西省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派出和學術交流項目(第一批)訪問學者、陜西省社科界優秀社科普及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為物資經濟學、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風險與危機管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1項結項等級為“優良”、1項目前在研),主持并完成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以及特別資助項目4項,主持并完成各級科研項目20余項。獨立出版專著2部、教材1部。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被轉載及摘編16篇。獲得學術獎勵20余項,被評為西北政法大學“十二五”優秀科研工作者獎。主要代表作有:《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陜西裝備制造業供應商戰略選擇研究》等。
賀新宇,副教授,學士。 陜西省宏觀經濟學學會副會長、陜西省馬研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品牌與公共危機管理。發表論文30余篇,主持參與課題8項,代表作《市場學與市場心理學新論》獲省哲學會一等獎,《股份制是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方向》獲省馬研會一等獎。
王衛東,副教授,現任職于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碩士生導師,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西北政法大學商務安全研究所所長,電子商務系主任,全國高校電子商務及法律專業聯盟秘書長,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子商務風險管理、網絡安全和網絡空間。發表論文20多篇,主持及參與各級科研項目6項,出版專著1部,編著2部,參編5部。多次獲得教學科研成果獎,主持項目《促進返鄉農村青年電商創業扶持政策研究》被共青團中央評為“省級一類報告”,2017年被評為“社會實踐優秀指導教師”,2018年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市場營銷大賽大賽中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
淡戰平,副教授,碩士,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訪問學者。陜西省信息網絡安全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陜西省教育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為電子商務風險管理。發表論文10余篇,出版專著《管理信息系統》1部,在研科研項目1項:“教育數據治理與質量分析模型研究”,已結科研項目1項:“陜西教育電子政務系統頂層設計”。
黃雯,副教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學博士學位,陜西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理論經濟學博士后。現為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系主任、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自2003年入校以來,先后為本科生講授管理學基礎課、人力資源管理、現代企業管理、勞動經濟學、人力資源開發等課程。主要研究領域為品牌與公共危機管理、組織風險與公共關系管理。發表多篇CSSCI核心期刊,出版專著一部,主持課題8項,其中省級課題2項,校級課題1項,橫向課題1項,廳局級課題4項,獲得西安市統計局招標課題一等獎;《陜西省高校女職工權益實現及<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貫徹落實情況調查研究》獲全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優秀理論成果三等獎,陜西省教育工會優秀理論成果一等獎;2012年校級優秀本科導師,2014年榮獲校級師德標兵,2015年榮獲陜西省勞動競賽標兵、校優秀黨員稱號。
姚延婷,副教授,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營銷管理系主任、西北政法大學市場營銷與危機管理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方向為品牌與公關危機管理、綠色營銷與產業政策。多年來主講《營銷管理理論》、《公共危機管理專題》、《廣告學理論》等課程。目前主持省廳等課題10項目,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省級和校級課題5項,公開發表論文12篇,其中南大CSSCI目錄期刊7篇,CSSCI期刊中《農業經濟問題》、《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均為A類期刊,論文引用率高。曾獲得陜西省科技廳授予的“2018年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榮譽稱號、陜西省人民政府頒發的“陜西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參與),西北政法大學優秀教師榮譽稱號、省級營銷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稱號等。
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的財務審計與風險管理介紹
財務審計與風險管理所屬一級學科:公共管理學
學科專業代碼:1204J1
所在單位:商學院
導師組負責人:張榮剛教授
學科專業簡介
學理基礎:財務審計與風險管理是一門為公共管理、理論經濟和法學的交叉性學科,其既依托政法大學的法學背景對公共組織進行合法合規的財務審計,又以經濟學和管理學為基礎進行技術性審計,它融合了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學科的知識,以系統理念為指導,運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及相關學科的研究手段,深入研究并解決各類機構的財務審計與投資過程中的風險問題。其理論基礎主要有:管理學理論、經濟學相關理論、法學理論以及社會學相關理論。
學科屬性:本學科屬于管理學門類,是以金融機構、工商企業、政府等公共組織財經活動的規范性及其績效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交叉學科。本學科以公共管理、理論經濟學和法學三個一級學科為學術基礎,突出對組織在運營過程中的財務活動的規范性審計,推動各類機構財務金融活動的合法合規,基于經濟原理、指標體系、法律法規對組織金融行為進行技術性評估,進而對其相關風險進行有效防范和管控,是一門對象廣泛、交叉性強、應用要求高的應用學科。
研究對象:以管理過程中各種財務活動以及所涉及的相關風險為主要研究對象,主要研究金融機構、工商企業、政府和社會組織在運營過程中所涉及財務活動的合規問題、風險問題以及相關危機管理問題。
內容范圍:本學科主要從風險、績效兩個視角分析各類組織的財務情況、投融資行為、投融資決策、內部控制、相關風險管理以及財務審計和績效評估等方面的內容,涉及組織運行的整個系統,涉及財務收支的所有環節。
研究方法:本學科的研究范式是通過定性與定量的方法,利用財務審計的相關知識管控風險、支持組織的科學決策、提高投資效率以及創造新的價值。
學科專業特色:“財務審計與風險管理”學科是一門介于管理學、經濟學和法學之間的交叉學科,在對財務、審計有較高要求的同時,又需要對管理、經濟、法學和系統科學有深刻的理解,培養能同時從績效和風險視角來考察,且能從法律角度和危機管理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專通結合”、德才兼備的創新型、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充分體現了科學與人文、理論與實踐的融合。
指導教師
張榮剛,教授,管理學博士、博士后、注冊資產評估師。西北政法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西北政法大學風險與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常務理事、陜西省管理科學研究會副會長、陜西省經濟學會常務理事、陜西省社會學會理事、西安市軟科學研究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投融資決策與管理、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發表論文9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40余篇,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3篇,出版專著3部,主持課題20余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課題10余項,獲西安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一次,西安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一次、三等獎兩次,獲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論文一等獎,被評為全國商科院校技能大賽最佳輔導教師,西北政法大學教學名師。主要代表作有:《從集聚到成長》、《企業集群總體競爭力研究》等。
羅新遠,教授、正高級工程師,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省十屆人大代表,兼任陜西經濟學會副會長,陜西資本論學會常務理事,陜西區域經濟研究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廉政建設研究會常務理事, 中國農村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投融資決策與管理,社會經濟學,廉政風險與管控,農村社會經濟研究,區域經濟等。先后公開發表學術論文《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因:基于一個簡化統計指標的解釋》等30余篇;出版主要著作有《西部區域經濟理論探析與實證》、《企業技術創新比較研究》、《周禮村落》,主編教材《企業管理》等。
劉鵬偉,正高級審計師,在職研究生學歷。陜西省審計學會常務理事,陜西省人大預工委預算專家,西安市人大預工委委員,陜西省總會計師(財務總監)協會常務理事。現任西北政法大學總會計師。具有較為豐富的財務管理、審計理論知識以及審計現場實務經驗和操作指導能力。主要研究領域為審計理論與實務。先后在審計專業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3篇,完成科研課題3項;主持或參與大型審計項目30多項。其中:1項獲審計署優秀審計項目,2項獲審計署表彰審計項目,8項獲全省優秀審計項目;有10項審計或綜合報告被省委或省政府領導作了重要批示;修訂并完善財務、國資、審計等制度20多項,促使學校財經管理工作更加合法有效。因在審計工作中表現突出,于2011年被陜西省審計廳記三等功。
黨夏寧,教授、博士、博士后,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訪問學者、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產業安全博士后、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財務管理與公司治理、審計理論與實務,發表文章30余篇,主持并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中國博士后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4項、校級教改項目1項,出版專著《風險投資業財務風險控制研究》和《轉軌期創業就業問題研究》。
李曉寧,教授,經濟學博士,馬克思主義博士后,美國杜克大學訪問學者,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及青年學術創新團隊負責人;主要研究領域為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收入分配理論及制度創新研究,發表論文40多篇,其中CSSCI期刊論文23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中國博士后基金項目1項、陜西省科技廳青年科技新星專項培育項目1項,另承擔完成或在研6項省級課題與2項校級教改課題研究,在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專著2本,參編教材3部;獲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西北政法大學“師德先進個人”及“教學名師”等榮譽稱號,并獲得多項學術科研獎勵;目前,受聘西北政法大學"長安青年學者"特聘教授崗位,擔任陜西省僑聯特聘專家、西北政法大學僑聯秘書長等社會職務;主要代表作有:《中國勞資收入分配差距與關系失衡研究》、《初次分配效率與公平失衡的“連鎖效應”分析》。
李紅兵,副教授,碩士,注冊會計師。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非協會會員、西北政法大學司法鑒定中心司法(會計)鑒定人、陜西省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審計理論與實務、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主持參與課題8項,發表論文30余篇,主要代表作有《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國際化進程中的問題與對策》、《會計造假與打假》等。
屈國俊,副教授,博士,博士后。主要研究領域為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余篇,主持省部級科研1項,廳級課題1項。主要代表作有《低勞動合約簽訂率與我國農名工的有效保護——基于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的分析》、《我國供給側改革的政策選擇》等。
藍莎,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在讀。高級會計師,中國有色金屬工業西安勘察設計研究院審計專家,陜西省會計學會會員、陜西財務成本研究會會員,西安會計學會會員。主要研究領域為財務管理與公司治理、投融資決策與管理。主持參與項目6項,目前在研項目2項。獲得2項優秀論文獎、1項陜西省教學成果獎。在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代表作為《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經典理念》、《基于系統動力學的財務風險預警研究》、《論會計目標的多元化定位和實施對公司治理的影響》、《內部控制缺陷披露與企業價值創造》。
徐京平,副教授,經濟學博士、博士后、全球特許管理會計師(CGMA)。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副院長、西北政法大學長安青年學術骨干、西北政法大學財務審計與風險管理研究所所長,兼任陜西省管理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陜西省證券學會常務理事、陜西省審計學會理事、西安市軟科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投融資決策與風險管理。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2篇,出版專著1部,主持課題10余項,獲西安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一次,西安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一次。
李普玲,副教授、碩士。會計師,陜西財務成本研究會會員、西安市會計學會會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審計理論與實務、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在國內重要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主持或參與項目7項,主編/參編教材8部。主要代表作品有《基于作業成本法的客戶盈利性分析》、《基于ERP環境下會計信息的財務流程創新研究》等。
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的介紹
商學院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與管理學院合署辦公。學院前身可追溯到1940年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創辦的陜甘寧邊區行政學院財政經濟系。
學院擁有一支勤勉奮發、學養深厚的優秀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84人,其中教授(正高職)12人,副教授(副高職)25人,講師(實驗員)41人;博士及在讀博士39人,博士后11人。學院教師獲得多項省級以上教學科研成果獎勵,承擔了國家級、省部級等各級科研項目和教改項目80余項。
學院現開設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審計學、電子商務及法律、財務管理五個本科專業。其中,市場營銷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注重市場分析與策劃能力的培養,尤為強調產品質量、品牌危機等領域管理能力的養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以SPHRI、ACI資格認證為導向,在勞動關系管理領域形成特殊優勢。審計學專業嵌入ACCA主要考試科目的課程教學,推動學生參與CPA、CIA等執業考試,從績效審計、內部審計等方面打造特色。電子商務及法律專業要求畢業生熟悉電子商務運作模式及相關法規,在網絡營銷策劃與合規電子商務領域形成復合能力。財務管理專業嵌入了ACCA、CMA課程、推動學生全面參與CPA、CGMA等執業考試,注重財務總體平衡和投融資安全管理能力的培養。目前已經形成了“教學名師——重點教改項目——優秀教學團隊——國家級一流專業”發展格局,正在向“教材建設、科學研究、基礎建設、重點專業”四位一體共同推進的模式轉化。
學院現有在校生近1341名,以“精商明法 敏思善行”為指針,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賽促教”舉辦和組織學生參與校內外各層級的市場營銷大賽、模擬集體談判大賽、ERP沙盤大賽、"挑戰杯"競賽、電子商務大賽、創業設計方案大賽、職業生涯規劃大賽、財務能力競賽等一系列比賽和活動,在校生綜合素養不斷提高。畢業生跟蹤調查數據顯示,學院畢業生主要分布在外資企業、金融行業、IT行業、教育行業及政府機關部門,另有10%的畢業生選擇國內考研、國外讀研。畢業生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和好評,不少畢業生已成為各行業的精英和骨干,并擔任各大金融機構、大中型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的中高層管理者,在社會上贏得良好的聲譽并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西北政法大學研究生商學院與管理學院介紹
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與管理學院合署辦公。學院前身可追溯到1940年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創辦的陜甘寧邊區行政學院財政經濟系。學院擁有一支勤勉奮發、學養深厚的優秀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84人,其中教授(正高職)12人,副教授(副高職)25人,講師(實驗員)41人;博士及在讀博士39人,博士后11人。學院教師獲得多項省級以上教學科研成果獎勵,承擔了國家級、省部級等各級科研項目和教改項目80余項。
學院現開設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審計學、電子商務及法律、財務管理五個本科專業。其中,市場營銷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注重市場分析與策劃能力的培養,尤為強調產品質量、品牌危機等領域管理能力的養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以SPHRI、ACI資格認證為導向,在勞動關系管理領域形成特殊優勢。審計學專業嵌入ACCA主要考試科目的課程教學,推動學生參與CPA、CIA等執業考試,從績效審計、內部審計等方面打造特色。電子商務及法律專業要求畢業生熟悉電子商務運作模式及相關法規,在網絡營銷策劃與合規電子商務領域形成復合能力。財務管理專業嵌入了ACCA、CMA課程、推動學生全面參與CPA、CGMA等執業考試,注重財務總體平衡和投融資安全管理能力的培養。目前已經形成了“教學名師——重點教改項目——優秀教學團隊——國家級一流專業”發展格局,正在向“教材建設、科學研究、基礎建設、重點專業”四位一體共同推進的模式轉化。
學院現有在校生近1341名,以“精商明法 敏思善行”為指針,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賽促教”舉辦和組織學生參與校內外各層級的市場營銷大賽、模擬集體談判大賽、ERP沙盤大賽、"挑戰杯"競賽、電子商務大賽、創業設計方案大賽、職業生涯規劃大賽、財務能力競賽等一系列比賽和活動,在校生綜合素養不斷提高。畢業生跟蹤調查數據顯示,學院畢業生主要分布在外資企業、金融行業、IT行業、教育行業及政府機關部門,另有10%的畢業生選擇國內考研、國外讀研。畢業生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和好評,不少畢業生已成為各行業的精英和骨干,并擔任各大金融機構、大中型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的中高層管理者,在社會上贏得良好的聲譽并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管理學院
西北政法大學管理學院與商學院合署辦公。學院以“明道 尊法 循勢 優術”理念引領,學科層次完備,設有行政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財務審計與風險管理、市場營銷與危機管理、土地資源管理、社會保障等六個科學學位碩士授權點和審計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在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方面突出法管結合。
學院擁有良好的教學硬件設施,建成管理類研究生財務審計基礎能力綜合實驗室,分設于南北兩個校區,此外,建設了風險與危機管理研究中心,工商管理、信息安全、社會保障、資源沖突與利用、勞動關系、商務安全、財務審計與風險管理等8個研究平臺,截至2019年底,管理學院共有在讀研究生127人。
近年來,學院依托承擔“雙一流”建設項目,堅持以學科建設為中心,加大管理體制創新、師資隊伍建設、條件平臺建設和國際交流力度。學院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學術影響力、治學嚴謹、科研成果卓著的教師骨干隊伍。現有教職工84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5人,博士及在讀博士39人,博士后11人。其中省“科技新星”3名,“飛天學者”1人,“長安學者”1人,“長安青年學者”2人,“長安青年學術骨干”4人,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 15名教師擔任省級學會常務理事以上學術領導職務。擁有一支校級青年學術創新團隊,先后有6名教師獲得省、校“教學名師”“師德先進個人”稱號。形成了一支具有全國性影響的教授為學術帶頭人,科學研究卓有成效的教授、副教授為學科骨干,梯次合理、成長性強的學科隊伍。
近年來,承擔了國家級、省部級各級科研項目和教改項目達80余項;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10多項,CSSCI收錄文章200余篇;被人大復印資料轉載的論文40余篇;出版著作近30部。近年來,邀請國內重點大學知名學者進行高水平學術講座150余場,為師生提供學術交流的空間平臺,擴大了師生的學術視野。自學校科研成果統計排名以來一直名列前茅,已連續主持召開五屆全國性風險與危機管理學術研討會,并出版會議論文集。
學院認真貫徹學校“質量第一、內涵發展”的辦學方針,把科學研究、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升有機結合,以“重應用 強特色”為學科建設思路,在加強基礎理論、基本問題研究的同時,著力打造能面向現實需要、解決重大緊急應用問題的探索能力的科研團隊。
添加西北政法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西北政法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北政法大學報錄比、西北政法大學考研群、西北政法大學學姐、西北政法大學考研真題、西北政法大學專業目錄、西北政法大學排名、西北政法大學保研、西北政法大學公眾號、西北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北政法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