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燕山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燕山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燕山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燕山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燕山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燕山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燕山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燕山大學考研難嗎]
[燕山大學研究生院]
[燕山大學考研群]
[燕山大學研究生學費]
[燕山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燕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燕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燕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燕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燕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21年碩士研究生調劑考研復試須知
根據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及我院復試工作具體情況,現將我院復試相關事項說明如下:
一、 復試要求。
1、考生須服從學院的統一安排,在指定時間段內進行復試,逾期視為自動放棄。
2、未按要求提交資格審查材料或審查不合格者不能參加復試。
3、考生要素顏、露耳、束發參加復試,不得佩戴耳機,復試全程只允許考生一人在復試房間,禁止他人進出。若有違反,視同作弊。
4、考生復試時應正對主攝像頭,保持坐姿端正且雙手平放于桌面,雙手和頭部應完全呈現在復試評委可見畫面中。
二、 請考生按照如下要求提交用于資格審查和復試的掃描件材料(PDF版)。
請考生按照以下順序準備相關材料:
(1) 初試準考證;
(2) 居民身份證(正反面);
(3) 本科學習成績單(加蓋公章);
(4) 往屆生提供學歷學位證;
(5) 往屆生提供學信網出具的《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或紙質版學歷認證報告;
(6) 應屆生提供學信網《學籍在線認證報告》;
(7) 所在單位出具的政治思想和現實表現鑒定(無固定格式,要求實事求是,加蓋公章);
(8) CET-4、CET-6、托福(TOEFL)、雅思(IELTS)、GRE等英語成績證明材料;
(9) 用于《燕山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復試評分標準》中科研成果、社會實踐、創新能力等指標打分的佐證材料;
(10)專項計劃考生補充材料。
1)進入復試的“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考生須提供本人的《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
2)進入復試的“少數民族骨干計劃”考生須提供加蓋省級教育部門公章的《2021年少數名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考生登記表》。
(11)其它材料。
考生須于2021年3月23日17:00前,將所須提交的各項掃描件材料(PDF版)按照上述順序制作為一個PDF文檔(命名規則為:復試專業名稱-考生編號-姓名,例:電子信息(專業學位)光學工程方向-xxxxx-張三),根據復試專業名稱發送至表一中指定的電子郵箱。
注意:因郵箱系統單封郵件單個附件均不可超過30M,超過此限制的郵件建議采用QQ郵箱的文件中轉站等方式發送。
表一
三、 請各位考生按照《燕山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調劑復試考生須知》中的要求做好各項復試條件準備工作(須按照“雙機位”模式參加復試)。
四、 遠程復試系統調試與測試
暫定2021年3月23日14:00開始逐個聯系考生進行學信網招生遠程復試系統測試、調試,具體以各聯絡員聯系考生為準,如考生通訊地址或聯系方式有變化務必與聯絡員進行說明。請各位考生提前做好準備,耐心等待,保持通訊方式暢通。
五、 正式遠程復試時間暫定為2021年3月24日8:00開始,請復試考生提前登陸復試系統排隊等候復試,并隨身攜帶身份證。
六、 考生如不具備網絡遠程復試條件,請及時與表1中指定的電子郵箱聯系,并在與聯絡員聯系時進行報告。
七、 其他事項
1. 遠程復試系統調試與測試中影音、網絡有問題的考生,請盡快改善軟硬件設備和網絡環境。確定網絡環境不佳的考生建議復試當天調整到網絡較好的親戚同學家或酒店房間;需補充硬件設備的,務必及時采購。
2. 對復試中途掉線的考生,要求在3分鐘內與該復試組聯絡員取得聯系。對掉線后3分鐘內不能取得聯系的考生,將視為自動放棄。
3. 對已經進入復試名單,自愿不參加復試的考生,應主動向我院說明,并按照附件一格式填寫聲明,本人簽字后,將本人身份證有照片面向上,拍照或掃描后將電子版以聲明為主題發到表1中指定郵箱。
預祝各位考生復試成功!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2021年3月21日
一、 復試要求。
1、考生須服從學院的統一安排,在指定時間段內進行復試,逾期視為自動放棄。
2、未按要求提交資格審查材料或審查不合格者不能參加復試。
3、考生要素顏、露耳、束發參加復試,不得佩戴耳機,復試全程只允許考生一人在復試房間,禁止他人進出。若有違反,視同作弊。
4、考生復試時應正對主攝像頭,保持坐姿端正且雙手平放于桌面,雙手和頭部應完全呈現在復試評委可見畫面中。
二、 請考生按照如下要求提交用于資格審查和復試的掃描件材料(PDF版)。
請考生按照以下順序準備相關材料:
(1) 初試準考證;
(2) 居民身份證(正反面);
(3) 本科學習成績單(加蓋公章);
(4) 往屆生提供學歷學位證;
(5) 往屆生提供學信網出具的《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或紙質版學歷認證報告;
(6) 應屆生提供學信網《學籍在線認證報告》;
(7) 所在單位出具的政治思想和現實表現鑒定(無固定格式,要求實事求是,加蓋公章);
(8) CET-4、CET-6、托福(TOEFL)、雅思(IELTS)、GRE等英語成績證明材料;
(9) 用于《燕山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復試評分標準》中科研成果、社會實踐、創新能力等指標打分的佐證材料;
(10)專項計劃考生補充材料。
1)進入復試的“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考生須提供本人的《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
2)進入復試的“少數民族骨干計劃”考生須提供加蓋省級教育部門公章的《2021年少數名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考生登記表》。
(11)其它材料。
考生須于2021年3月23日17:00前,將所須提交的各項掃描件材料(PDF版)按照上述順序制作為一個PDF文檔(命名規則為:復試專業名稱-考生編號-姓名,例:電子信息(專業學位)光學工程方向-xxxxx-張三),根據復試專業名稱發送至表一中指定的電子郵箱。
注意:因郵箱系統單封郵件單個附件均不可超過30M,超過此限制的郵件建議采用QQ郵箱的文件中轉站等方式發送。
表一
序號 | 專業名稱 | 郵箱 |
1 |
電子科學與技術、 光學工程 |
[email protected] |
2 |
信息與通信工程、 電子信息(專業學位)電子與通信工程方向 |
[email protected] |
3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專業學位)計算機技術方向 |
[email protected] |
三、 請各位考生按照《燕山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調劑復試考生須知》中的要求做好各項復試條件準備工作(須按照“雙機位”模式參加復試)。
四、 遠程復試系統調試與測試
暫定2021年3月23日14:00開始逐個聯系考生進行學信網招生遠程復試系統測試、調試,具體以各聯絡員聯系考生為準,如考生通訊地址或聯系方式有變化務必與聯絡員進行說明。請各位考生提前做好準備,耐心等待,保持通訊方式暢通。
五、 正式遠程復試時間暫定為2021年3月24日8:00開始,請復試考生提前登陸復試系統排隊等候復試,并隨身攜帶身份證。
六、 考生如不具備網絡遠程復試條件,請及時與表1中指定的電子郵箱聯系,并在與聯絡員聯系時進行報告。
七、 其他事項
1. 遠程復試系統調試與測試中影音、網絡有問題的考生,請盡快改善軟硬件設備和網絡環境。確定網絡環境不佳的考生建議復試當天調整到網絡較好的親戚同學家或酒店房間;需補充硬件設備的,務必及時采購。
2. 對復試中途掉線的考生,要求在3分鐘內與該復試組聯絡員取得聯系。對掉線后3分鐘內不能取得聯系的考生,將視為自動放棄。
3. 對已經進入復試名單,自愿不參加復試的考生,應主動向我院說明,并按照附件一格式填寫聲明,本人簽字后,將本人身份證有照片面向上,拍照或掃描后將電子版以聲明為主題發到表1中指定郵箱。
預祝各位考生復試成功!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2021年3月21日
- 附件【附件一.docx】已下載313次
燕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簡介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學 制:四 年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寬厚的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基礎理論和扎實的光電信息系統設計制造基礎知識、專業知識與應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自主學習和適應專業技術發展的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化視野,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特別是在光電信息技術領域,從事光電信息的采集、傳輸、處理、存儲與顯示等方面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畢業生畢業5年后,應掌握現代生產管理和技術管理的方法或具有獨立承擔較復雜項目的研究、設計等工作能力,能夠獨立解決比較復雜的技術問題;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有一定從事生產技術管理的實踐經驗,取得有實用價值的技術成果和經濟效益或有一定從事工程技術研究、設計工作的實踐經驗,能吸收、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在提高研究、設計水平和提高經濟效益方面取得一定成績。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物理學、工程數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等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接受現代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各類光電信息系統設計、開發及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寬厚的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基礎理論和扎實的光電信息系統設計制造基礎知識、專業知識與應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自主學習和適應專業技術發展的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化視野,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特別是在光電信息技術領域,從事光電信息的采集、傳輸、處理、存儲與顯示等方面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畢業生畢業5年后,應掌握現代生產管理和技術管理的方法或具有獨立承擔較復雜項目的研究、設計等工作能力,能夠獨立解決比較復雜的技術問題;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有一定從事生產技術管理的實踐經驗,取得有實用價值的技術成果和經濟效益或有一定從事工程技術研究、設計工作的實踐經驗,能吸收、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在提高研究、設計水平和提高經濟效益方面取得一定成績。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物理學、工程數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等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接受現代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各類光電信息系統設計、開發及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燕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簡介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學 制:四 年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寬厚的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基礎理論和扎實的光電信息系統設計制造基礎知識、專業知識與應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自主學習和適應專業技術發展的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化視野,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特別是在光電信息技術領域,從事光電信息的采集、傳輸、處理、存儲與顯示等方面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畢業生畢業5年后,應掌握現代生產管理和技術管理的方法或具有獨立承擔較復雜項目的研究、設計等工作能力,能夠獨立解決比較復雜的技術問題;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有一定從事生產技術管理的實踐經驗,取得有實用價值的技術成果和經濟效益或有一定從事工程技術研究、設計工作的實踐經驗,能吸收、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在提高研究、設計水平和提高經濟效益方面取得一定成績。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物理學、工程數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等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接受現代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各類光電信息系統設計、開發及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寬厚的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基礎理論和扎實的光電信息系統設計制造基礎知識、專業知識與應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自主學習和適應專業技術發展的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化視野,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特別是在光電信息技術領域,從事光電信息的采集、傳輸、處理、存儲與顯示等方面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畢業生畢業5年后,應掌握現代生產管理和技術管理的方法或具有獨立承擔較復雜項目的研究、設計等工作能力,能夠獨立解決比較復雜的技術問題;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有一定從事生產技術管理的實踐經驗,取得有實用價值的技術成果和經濟效益或有一定從事工程技術研究、設計工作的實踐經驗,能吸收、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在提高研究、設計水平和提高經濟效益方面取得一定成績。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物理學、工程數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等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接受現代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各類光電信息系統設計、開發及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燕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簡介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學 制:四 年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寬厚的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基礎理論和扎實的光電信息系統設計制造基礎知識、專業知識與應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自主學習和適應專業技術發展的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化視野,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特別是在光電信息技術領域,從事光電信息的采集、傳輸、處理、存儲與顯示等方面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畢業生畢業5年后,應掌握現代生產管理和技術管理的方法或具有獨立承擔較復雜項目的研究、設計等工作能力,能夠獨立解決比較復雜的技術問題;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有一定從事生產技術管理的實踐經驗,取得有實用價值的技術成果和經濟效益或有一定從事工程技術研究、設計工作的實踐經驗,能吸收、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在提高研究、設計水平和提高經濟效益方面取得一定成績。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物理學、工程數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等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接受現代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各類光電信息系統設計、開發及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寬厚的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基礎理論和扎實的光電信息系統設計制造基礎知識、專業知識與應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自主學習和適應專業技術發展的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化視野,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特別是在光電信息技術領域,從事光電信息的采集、傳輸、處理、存儲與顯示等方面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畢業生畢業5年后,應掌握現代生產管理和技術管理的方法或具有獨立承擔較復雜項目的研究、設計等工作能力,能夠獨立解決比較復雜的技術問題;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有一定從事生產技術管理的實踐經驗,取得有實用價值的技術成果和經濟效益或有一定從事工程技術研究、設計工作的實踐經驗,能吸收、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在提高研究、設計水平和提高經濟效益方面取得一定成績。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物理學、工程數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等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接受現代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各類光電信息系統設計、開發及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燕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軟件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簡介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學 制:四 年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研究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五年后能夠運用專業知識并考慮社會、法律、環境等多種非技術因素,完成電子信息類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等項目;能夠解決工程項目實施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對行業技術發展趨勢有前瞻性;能夠融入團隊或領導團隊進行項目開發和實施工作。具體可細化為如下幾條:
(1) 能夠綜合運用電子技術、電磁場與微波、計算機等多種技術,考慮社會、法律、環境等多種非技術因素,完成電子信息類產品生產過程中系統方案的設計、項目技術方案的編制、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撰寫。
(2) 能夠承擔電子通信設備裝備的產品研發、設計、制造等工作。
(3) 能夠運用電子信息行業內的工具軟件進行電子系統的硬件設計和軟件編程。
(4) 能夠解決電子信息領域內復雜工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有判斷性思維,決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 對電子信息行業前沿技術有深入研究,能夠掌握國內外最新技術,并對行業技術發展趨勢有前瞻性。
(6) 在工作中理解并遵守職業道德和規范,具備溝通、團隊合作、項目管理和終身學習能力。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研究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五年后能夠運用專業知識并考慮社會、法律、環境等多種非技術因素,完成電子信息類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等項目;能夠解決工程項目實施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對行業技術發展趨勢有前瞻性;能夠融入團隊或領導團隊進行項目開發和實施工作。具體可細化為如下幾條:
(1) 能夠綜合運用電子技術、電磁場與微波、計算機等多種技術,考慮社會、法律、環境等多種非技術因素,完成電子信息類產品生產過程中系統方案的設計、項目技術方案的編制、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撰寫。
(2) 能夠承擔電子通信設備裝備的產品研發、設計、制造等工作。
(3) 能夠運用電子信息行業內的工具軟件進行電子系統的硬件設計和軟件編程。
(4) 能夠解決電子信息領域內復雜工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有判斷性思維,決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 對電子信息行業前沿技術有深入研究,能夠掌握國內外最新技術,并對行業技術發展趨勢有前瞻性。
(6) 在工作中理解并遵守職業道德和規范,具備溝通、團隊合作、項目管理和終身學習能力。
燕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軟件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簡介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
學 制:四 年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寬厚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基礎理論和扎實的光電子材料與器件設計制造基礎知識、專業知識與應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自主學習和適應專業技術發展的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化視野,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特別是在光電子技術領域,從事物理電子、光電子材料與器件方面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畢業生畢業5年后,應掌握現代生產管理和技術管理的方法或具有獨立承擔較復雜項目的研究、設計等工作能力,能夠獨立解決比較復雜的技術問題;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有一定從事生產技術管理的實踐經驗,取得有實用價值的技術成果和經濟效益或有一定從事工程技術研究、設計工作的實踐經驗,能吸收、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在提高研究、設計水平和提高經濟效益方面取得一定成績。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物理學、工程數學、光電子學等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接受現代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各類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物理電子器件以及電路與系統設計、開發及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寬厚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基礎理論和扎實的光電子材料與器件設計制造基礎知識、專業知識與應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自主學習和適應專業技術發展的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化視野,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特別是在光電子技術領域,從事物理電子、光電子材料與器件方面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畢業生畢業5年后,應掌握現代生產管理和技術管理的方法或具有獨立承擔較復雜項目的研究、設計等工作能力,能夠獨立解決比較復雜的技術問題;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有一定從事生產技術管理的實踐經驗,取得有實用價值的技術成果和經濟效益或有一定從事工程技術研究、設計工作的實踐經驗,能吸收、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在提高研究、設計水平和提高經濟效益方面取得一定成績。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物理學、工程數學、光電子學等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接受現代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各類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物理電子器件以及電路與系統設計、開發及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燕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軟件學院)師資簡介
目前,學院下轄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電子與通信工程系、光電子工程系、軟件工程系。學院擁有2個博士后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6個本科專業,3個?。ú浚┘壷攸c學科,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學院現有教職工183人,教師138人,教授53人,副教授61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596人,碩士研究生872人,博士研究生118人。
學院與哈佛大學、田納西大學、伯明翰大學、紐約州立大學以及德國、日本、法國等國的多所大學及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國內重點大學和研究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并長期保持著頻繁的技術及人才交流。
學院與哈佛大學、田納西大學、伯明翰大學、紐約州立大學以及德國、日本、法國等國的多所大學及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國內重點大學和研究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并長期保持著頻繁的技術及人才交流。
燕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軟件學院)簡介
燕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軟件學院)簡介
燕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軟件學院)源于東北重型機械學院自動控制系,始建于1960年。1983年無線電技術、計算機及應用兩專業脫離自動控制系,于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組建計算機工程系。1996年計算機工程系更名為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1998年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更名為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0年軟件學院成立,與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合署辦公。學院的信息科學與技術學科群成為學校受河北省重點支持的四大強勢特色學科之一。2016年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代表中國接受了《華盛頓協議》國際專家的評估考察,為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成為正式成員做出重要貢獻。
目前,學院下轄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電子與通信工程系、光電子工程系、軟件工程系。學院擁有2個博士后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6個本科專業,3個?。ú浚┘壷攸c學科,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學院現有教職工183人,教師138人,教授53人,副教授61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596人,碩士研究生872人,博士研究生118人。
學院與哈佛大學、田納西大學、伯明翰大學、紐約州立大學以及德國、日本、法國等國的多所大學及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國內重點大學和研究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并長期保持著頻繁的技術及人才交流。
目前,學院下轄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電子與通信工程系、光電子工程系、軟件工程系。學院擁有2個博士后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6個本科專業,3個?。ú浚┘壷攸c學科,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學院現有教職工183人,教師138人,教授53人,副教授61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596人,碩士研究生872人,博士研究生118人。
學院與哈佛大學、田納西大學、伯明翰大學、紐約州立大學以及德國、日本、法國等國的多所大學及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國內重點大學和研究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并長期保持著頻繁的技術及人才交流。
燕山大學004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080300光學工程
本學科是河北省重點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研究內容覆蓋光學儀器及技術、光電子技術及光子學、光信息技術等三個主要領域。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特種光纖制備及應用、光電器件制造及應用、海洋光學及應用、光纖傳感技術、大尺寸測量及成像。
本學科目前承擔著國家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要研究課題。
本學科現有教授10人(含博士生導師4人),副教授18人。
歡迎電子科學與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檢測技術與自動化、物理學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報考。
◆ 080900電子科學與技術
本學科為河北省強勢學科、重點學科,具有一級博士學位授予權,下設電路與系統、物理電子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以及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四個二級學科,其中電路與系統學科是河北省重點學科。本學科研究內容覆蓋電子工程、信息科學、光電子學和微電子等領域。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新型傳感器及應用、網絡理論與技術、智能信號與處理、電磁場理論及其應用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仿真、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
本學科目前承擔著國家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研究課題。
本學科現有教授18人(含博士生導師8人),副教授30人。
歡迎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工程、通信工程、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檢測技術與自動化、物理學、電氣類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報考。
◆ 081000信息與通信工程
本學科以信息處理及通信系統為主要研究對象,以現代數學方法和計算機技術為主要工具,研究現代信息處理技術、現代通信網絡、無線傳感網絡等,對通信系統和信息處理系統進行仿真、設計及實現。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現代通信技術、數字圖像處理與傳輸、壓縮感知、模式識別、通信編碼、測井技術、智能信息處理、雷達信號處理、生物信息處理、工程遙測遙控技術。
本學科繼上世紀70年代承擔并高質量完成國家重點科研攻關項目“大型單邊帶通信機系統”等項目以來,已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3項,發表高水平論文500余篇,目前承擔著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本學科現有教授12人(含博士生導師6人),副教授20人。
歡迎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及其他相關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報考。
◆ 081200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本學科是綜合運用了數學、物理、電子學等學科的理論與研究成果,研究計算機體系結構、計算機軟件、計算理論及計算機在其他學科中的應用的學科。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軟件構建理論與技術、智能計算與模式識別、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統、數據庫理論與大數據技術、虛擬現實與仿真技術、智能機器人與人機交互、機器視覺與人工智能、普適計算與云計算。
本學科成立于1976年,是國內較早開展計算機科學和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的單位?,F有碩士生導師60名(含博士生導師16名),近5年共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50余項,獲省部級獎11項,發表學術論文60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多部,在多個研究領域達到了國際和國內領先水平。
歡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其他相關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報考。
◆ 085202光學工程(專業學位)
本領域研究內容覆蓋光學儀器及技術、光電子技術及光子學、光信息技術等三個主要領域。
本領域主要研究方向:特種光纖制備及應用、光電器件制造及應用、海洋光學及應用、光纖傳感技術、大尺寸測量及成像。
本領域目前承擔著國家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要研究課題。
本領域現有教授10人(含博士生導師4人),副教授18人。
歡迎電子科學與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檢測技術與自動化、物理學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報考。
◆ 085208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學位)
本領域培養具備掌握電子與通信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具有研究與開發新技術、新產品和新設備的能力以及較強的獨立解決實際電子與通信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和進行開創性工作的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的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的工程技術與工程管理人才。
本領域主要研究方向:新型傳感器及傳感網絡、現代信號處理技術與應用、數字圖像信息處理、網絡與信息安全、計算機網絡通信、通信編碼、語音處理與語音合成、電磁場與微波應用、嵌入式系統、光纖通信與應用、模式識別與應用、生物信息處理及其應用、智能信息處理。
本領域近年來瞄準國內外信息領域前沿技術并圍繞國民經濟建設需求,承擔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參與了國家863、973計劃項目、大量省部級項目,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水平科研成果。
本領域現有教師58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8人,同時聘請了多名國內外著名學者為顧問教授或兼職教授。
歡迎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類以及計算機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報考。
◆ 085211計算機技術(專業學位)
本領域以工程領域內的計算機應用技術為主要對象,以數學方法和計算機基本理論和技術為主要工具,研究計算機應用于各個領域所涉及的原理、方法和技術。
本領域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計算機圖形學與CAD、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多媒體應用技術、人機交互技術、計算機模擬技術、基于網絡的計算機應用技術、智能控制與機器人學、管理信息系統。
本領域多年來堅持為地方和國家的人才培養、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服務,在計算機控制技術、數據庫理論及應用技術、軟件工程、信息系統開發與集成和虛擬技術領域取得了多項成果;目前承擔國家和軍口“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余項和數十項企業合作項目;近年來獲國家及省部級獎15項,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多部。
本領域現有教師61人,教授23人(含博士生導師16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學位者42人。
歡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其他相關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報考。
燕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聯系方式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東校區信息館306
0335-8047606
添加燕山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燕山大學考研分數線、燕山大學報錄比、燕山大學考研群、燕山大學學姐、燕山大學考研真題、燕山大學專業目錄、燕山大學排名、燕山大學保研、燕山大學公眾號、燕山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燕山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燕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