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簡介: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9年,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開始實施碩士、博士學歷學位教育,是我國國家級科研機構舉辦研究生教育的先行院所之一。
作為支撐我院研究生教育的中國農業科學院,是國家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擔負著全國農業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以及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歷史重任,致力于解決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基礎性、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重大科技問題,在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層次人才、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間,共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36項,占全國農業領域獲獎總數的26%。其中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技術發明二等獎6項,科技進步二等獎27項;獲得省部級獎勵229項;發表論文近30000篇,其中SCI論文近15000篇、《NATURE》《SCIENCE》《CELL》等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論文29篇;出版專著近1500部,通過國審品種等近1200個,獲得植物新品種權397項,新獸藥證書55個等。科研成果與科研實力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我院研究生教育依托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國家級科研平臺基地、先進科研設施設備、重大科研攻關項目、穩定的科研經費保障、前沿交叉學科集群、一流的導師隊伍、廣泛的國際合作機制、豐富的圖書文獻等各種重要資源,形成了38個研究所共同參與、“院所結合、兩段式培養”這一特色鮮明的科研機構舉辦研究生教育的創新模式,將中國農業科學院的科研資源優勢轉化為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特色辦學優勢,為研究生完成課程教學、開展學術研究、參與課題實踐、培養創新能力提供了農業科研國家隊特有的廣闊舞臺。
我院始終堅持立德樹人這一根本,秉承“明德格物、博學篤行”校訓,以“立足科研、質量為本、科教興農”為己任,培養了一批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勇擔興農報國和民族復興大任的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型高層次人才。截至2021年9月,累計授予學位18107人(博士學位3762人、碩士學位14345人)。他們當中有8位校友成為兩院院士、1位校友成為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總干事、10位校友成為省部級領導,更多的校友成為科研領域的優秀專家學者、農業主戰場的中堅力量、默默耕耘在各條戰線的農科英才。
經過40多年的發展,我院已經形成以35位院士接續領軍,包括“國家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者、“杰青”“優青”“百千萬 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等各類國家級領軍人才在內的2100余名優秀導師隊伍;以涵蓋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四大學科門類5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其中1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交叉學科、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7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其中1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為主干,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改良中心”“國家級作物種質庫”“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等398個國家或省部級重大科研平臺和一系列重大學術前沿與共性關鍵技術科研任務為支撐的碩士、博士、學術學位、專業學位以及中外合作辦學、來華留學生教育等多層次、多類型、國際化、開放式的人才培養體系。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院獲評A類學科6個,其中作物學、植物保護學、畜牧學、獸醫學獲評A+,生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學獲評A-。A+學科數列全國高校第12位,A類學科占參評時具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的60%,居同類參評單位首位。
依托國家農業戰略科技力量,整合科研院所和大學的科技教育資源,構建科教融合、產教融合、校院融合的人才培養體系,2010年以來,我院先后與中國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內蒙古大學、東北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西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浙江大學等開展了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工作,為創立“農科院+大學”這一科教融合人才培養新模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我院密切關注世界農業科技前沿與國際研究生教育新發展。積極開展多邊國際交流與合作,與10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農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建立了多種形式的合作關系。與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比利時列日大學等知名學府開展博士學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目前該項目在校學生200余人。2019年,我院以優異成績通過全國首批《高等學校來華留學教育與管理質量認證》,目前在校留學生近500人。我院研究生教育國際化邁進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聚焦“四個面向”“兩個一流”,踐行農科教、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強內涵建設,立足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的使命擔當,著力培養具有“三農”情懷,立志獻身農業、服務農民,富有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努力為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服務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全面開啟高水平、研究應用型、國際化、有特色的高層次農科人才培養基地建設新征程。
中國農業科學院院系設置:
重點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建有2個國家重大科學工程,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2個農業部重點開放實驗室,52個中國農業科學院重點開放實驗室;16個國家農作物、畜禽改良中心,1個分中心;5個國家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24個農業部野外臺站;5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質檢中心,35個部級質檢中心;1座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長期庫,10座中期庫,12座國家農作物圃;1座館藏文獻210萬余冊,33萬余種的國家農業圖書館,建有數據量80G以上的大型農業科學數據庫。
重點學科: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教育學科體系涉及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4大門類,現有5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7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院獲評A類學科6個,其中作物學、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獲評A+,生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獲評A-。A+學科數列全國高校第12位,A類學科占參評時具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的60%,居同類參評單位前列。“十三五”期間,我院共獲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29項,列全國農業科研單位之首。其中,自然科學獎2項,技術發明獎6項,科技進步獎21項,占全國農業領域授獎成果的比重為26.1%。獲得省部級獎勵206項,院科學技術成果獎54項。共發表論文21681篇,其中SCI論文10626篇,在《NATURE》《SCIENCE》《CELL》等國際頂尖雜志上發表論文24篇。出版專著1168部,通過審定品種805個,其中,國審品種377個,獲得植物新品種權326項,新獸藥證書46個。
可授予的學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術學位授權點一覽表(2021)
學科門類 | 一級學科名稱(代碼) | 二級學科名稱(代碼) |
理學 | #大氣科學(0706) | 氣象學(070601) |
*生物學(0710) | *生理學(071003) | |
*微生物學(071005) |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071010) | ||
*生物物理學(071011) | ||
*生物信息學(0710Z1) | ||
*生態學(0713) | ||
工學 | *農業工程(0828) | *農業機械化工程(082801) |
*農業水土工程(082802) | ||
*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082803) | ||
#環境科學與工程(0830) | 環境科學(083001) | |
環境工程(083002) | ||
#食品科學與工程(0832) | 食品科學(083201) | |
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83202) | ||
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083203) | ||
農產品加工裝備(0832Z1) | ||
農學 | *作物學(0901)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090101) |
*作物遺傳育種(090102) | ||
*作物種質資源學(0901Z1) | ||
*農產品質量與食物安全(0901Z2) | ||
*藥用植物資源學(0901Z3) | ||
*農產品加工利用(0901Z4) | ||
*園藝學(0902) | *果樹學(090201) | |
*蔬菜學(090202) | ||
*茶學(090203) | ||
*觀賞園藝(0902Z1) | ||
*農業資源與環境(0903) | *土壤學(090301) | |
*植物營養學(090302) | ||
*農業水資源與環境(0903Z1) | ||
*農業遙感(0903Z2) | ||
*農業環境學(0903Z3) | ||
*植物保護(0904) | *植物病理學(090401) | |
*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090402) | ||
*農藥學(090403) | ||
*雜草學(0904Z1) | ||
*入侵生物學(0904Z2) | ||
*轉基因生物安全學(0904Z3) | ||
*生物防治學(0904Z4) | ||
*畜牧學(0905) | *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090501) | |
*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090502) | ||
*特種經濟動物飼養(090504) | ||
*畜禽環境科學與工程(0905Z1) | ||
*獸醫學(0906) | *基礎獸醫學(090601) | |
*預防獸醫學(090602) | ||
*臨床獸醫學(090603) | ||
*中獸醫學(0906Z1) | ||
*獸藥學(0906Z2) | ||
林學(0907) |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090705) | |
#水產(0908) | ||
*草學(0909) | ||
管理學 | #管理科學與工程(1201) | |
*農林經濟管理(1203) | *農業經濟管理(120301) | |
*農業技術經濟(1203Z3) | ||
*農業信息管理(1203Z4) | ||
*產業經濟(1203Z5) | ||
*農業信息分析學(1203Z6) | ||
交叉學科 | *信息技術與數字農業(99J1) | |
*區域發展(99J2) | ||
*農業合成生物學(99J3) |
注:①帶*為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帶#為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②加粗為自主設置二級學科,加粗、帶下劃線為自主設置交叉學科。
③信息技術與數字農業、區域發展2個交叉學科授予管理學學位;農業合成生物學交叉學科授予理學學位。
④共11個博士一級學科、44個博士二級學科;16個碩士一級學科、52個碩士二級學科;3個博士交叉學科。
中國農業科學院專業學位授權點一覽表(2021)
專業學位類別(代碼) | 領域名稱(代碼) |
生物與醫藥碩士(0860) Master of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and Food Engineering |
|
農業碩士(0951) Master of Agriculture |
農藝與種業(095131) Agronomy and Seed Industry |
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095132) Resources Use and Plant Protection |
|
畜牧(095133) Animal Husbandry |
|
漁業發展(095134) Fisheries Development |
|
食品加工與安全(095135) Food Processing and Safety |
|
農業工程與信息技術(095136)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
農業管理(095137)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
|
農村發展(095138) Rural Development |
|
獸醫博士(0952b) Doctor of Professional Degree in Veterinary Medicine |
|
獸醫碩士(0952) Master of Professional Degree in Veterinary Medicine |
|
圖書情報碩士(1255) Master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
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貸獎金:
我院全日制非定向碩士研究生獎助學金體系由獎學金和助學金兩部分組成。獎學金包括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100%覆蓋)、研究生院單項獎學金和企業獎學金。助學金包括國家助學金、研究生院助學金、導師助研津貼、“三助”津貼和特困生補助,具體獎助學金政策可登陸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網站查詢。
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費:
按照國家相關規定,我院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費標準均為:8000元/人/年。凡我院各研究所錄取的推免生均免收第一年學費,優秀推免生免收基本學制內全部學費。
中國農業科學院聯系方式:
研究生院網站:http://gs.caas.cn
官方微信公眾號:yzb_caas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12號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招生辦公室(100081)
聯系電話:010-62162692,82106766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