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成立于1959年,是中國科學院直屬事業單位,是集科學研究、物種保存與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機構和國內外知名的風景名勝區。2011年批準為國家5A 級旅游景區,2013年成為中國植物園聯盟(現更名為中國植物園聯合保護計劃)理事長單位,2015年批準建立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2019年批準成為中國科學院核心植物園三個組成單位之一。全園占地面積約1,125公頃,收集活植物13,000 多種,建有38個植物專類區,保存有一片面積約250公頃的原始熱帶雨林,是我國面積最大、收集物種最豐富、植物專類園區最多的植物園,也是世界上戶外保存植物種數和向公眾展示的植物類群數最多的植物園。
版納植物園的主要職責是:立足中國熱帶,面向我國西南地區和東南亞國家,開展以森林生態學、資源植物學和保護生物學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學研究、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一)從事基礎科學研究、應用技術研究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相關研究,凝練科學目標,建設高水平植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學研究發展基地以及戰略性熱帶植物資源保存與研發基地,建設國際化研究中心,引領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
(二)調查、收集和保存熱帶植物物種,研究熱帶稀有瀕危植物物種保育技術,建設保護型植物園,發展戰略性植物資源可持續應用技術,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咨詢建議和科技支撐,發展園林園藝技術,建設世界一流植物園。
(三)堅持科教融合,培養高層次創新研究人才,開展科普教育,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理論與方法,促進國民科學素質建設。
(四)履行職責,承辦中國科學院交辦的其他任務。
版納植物園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按照中國科學院“四個率先”和“兩加快一努力”要求,建園以來,已完成科研項目1,400 余項,取得國家級、省部級成果獎勵1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4,700余篇,申請專利170余項,授權專利110余項,主編出版專著近50余部。與國內120多個植物園、大學以及國際上50多個國家(地區、國際組織)有著廣泛的交流與合作, 國內外影響不斷擴大。現已成為“國家知識創新基地”、“國家環保科普基地”、“全國科學普及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研學旅游示范教育基地”、“中國十大科技旅游基地”、“全國文明單位”、“云南省精品科普基地”。
版納植物園內設機構:綜合辦公室、黨委辦公室、科技外事處、人事處、財務處、條件保障與后勤處、研究生處和昆明分部辦公室等8個管理部門,以及園林園藝中心、環境教育中心和旅游管理部3個業務部門。
版納植物園下設13個科研及科研支撐單元:中國科學院熱帶森林生態學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熱帶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綜合保護中心3個研究單元37個研究組,以及公共技術中心、科技信息中心、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研究站(云南省勐臘縣)、中國科學院哀牢山森林生態系統研究站(云南省景東縣)、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元江干熱河谷生態站(云南省元江縣)、植物標本館、熱帶植物種子庫等10個科研支撐單元。
版納植物園的掛靠單位有2個:中國植物園聯合保護計劃、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中心。
院系設置
科研部門:
熱帶森林生態學重點實驗室
熱帶植物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
綜合保護中心
支撐系統:
公共技術中心
標本與種質保存中心
西雙版納生態站
哀牢山生態站
元江干熱河谷生態站
景東亞熱帶植物園
中國植物園聯合保護計劃
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管理部門:
綜合辦公室
科技外事處
人事處
財務處
條件保障與后勤處
昆明分部辦公室
業務機構:
園林園藝中心
旅游管理部
環境教育中心
學費
碩士研究生:2020~2520元/月(在北京學習基礎課碩士生為:1800元/月);博士研究生:3720~4320元/月。
聯系方式
地 址: 云南省昆明市學府路88號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昆明分部
聯系部門: 研究生部
聯 系 人: 周雙云 刀乙航 王雪琦
電 話: 0691-8713880 0871-65160966
傳 真: 0691-8715070 0871-65160966
郵 編: 650223
郵件信箱: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