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濱州醫學院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免疫學,病原生物學,醫學生理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考研調劑信息
更新時間:2022-03-28T10:28:03 編輯:考研派調劑中心

Add 濱州醫學院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為你免費答疑

學校省份:山東
學校名稱:濱州醫學院
學院名稱:基礎醫學院
專業名稱: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免疫學,病原生物學,醫學生理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專業類型:學碩/專碩
學習方式:全日制/非全日制
招收人數:0
發布渠道:官網發布
原文鏈接:暫無
聯系方式: 點擊查看
95%的同學還閱讀了:
添加濱州醫學院去年調劑上岸微信號>>
添加微信查詢:濱州醫學院考研復試真題.PDF>>
添加微信查詢:濱州醫學院往年招收調劑的專業>>
添加微信查詢:濱州醫學院各專業往年調劑錄取分數線>>
添加微信查詢:濱州醫學院一志愿生源調劑去向>>
調劑要求信息:
2022濱州醫學院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免疫學,病原生物學,醫學生理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考研調劑信息:
濱州醫學院基礎醫學院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接受調劑,各相關學科(包括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免疫學、病原生物學、醫學生理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均有調劑計劃名額,歡迎符合條件的考生聯系調劑{"考研派考研調劑中心" 小程序小編整理}。
調劑信息以及調劑開放時間根據“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開通時間確定,并提前在濱州醫學院研究生招生網(https://yjszs.bzmc.edu. cn/)公布,具體時間另行通知,請考生隨時關注以上網站。
濱州醫學院基礎醫學院位于濱州醫學院煙臺校區,地處山海相擁、風光旖旎的“全國十大宜居城市”之一——山東煙臺,是我校最早開展研究生培養的學院之一。擁有基礎醫學一級學科下的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免疫學、病原生物學、醫學生理學、醫學基礎藥理學等六個二級學科、生物學一級學科下的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等兩個二級學科授權點。目前已培養碩士研究生160余名,其中有11名研究生被評為省級優秀畢業生。研究生就業率100%,考博率逐年提高。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免疫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是省級重點學科,醫學生物技術實驗室(強化建設)、腫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分子免疫與細胞行為實驗室分別是“十二五”、“十三五”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生殖免疫、腦中風、耳科遺傳病實驗室是省醫藥衛生重點實驗室。現有碩士生導師70余名,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5人、泰山學者青年專家2人,山東省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山東省優秀教師1人,山東省教學名師3人,山東省優秀研究生培養教師3人,山東省教育廳青創團隊6個,山東省高等學校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首席專家1人。近五年來,學院承擔以國家級課題為重點的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30余項,科研經費達3000余萬元,共發表SCI論文210余篇,廳局級及以上科研獲獎40余項。2017、2018、2020和2021年基礎醫學均保持在“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前50%。
壹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
專業代碼(100101)
研究方向{"考研派考研調劑中心" 小程序小編整理}:
01神經系統損傷修復
02生物材料與組織再生
03干細胞與疾病治療
04腫瘤基礎與臨床
05生殖工程與優生優育
初試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99聯考西醫綜合
復試專業科目:
01系統解剖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九版)
02組織學與胚胎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九版)
白咸勇,博士,教授,濱州醫學院副院長,山東省解剖學會副理事長,山東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主要研究方向:肝癌基礎與臨床。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科研課題,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8篇被SCI收錄,出版教材9部。獲山東省優秀教學研究成果二、三等獎各1項,山東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獲衛生部和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多項。
黃飛,教授,從事神經系統相關疾病研究,主持課題20余項,發表論文90余篇,獲國家專利4項,獎勵13項,曾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全國青年解剖科學家、全國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指導論文獲山東省優秀碩士論文。
張洪芹,教授,基礎醫學院組織學與胚胎學教研室主任,濱州醫學院生殖疾病院士工作站研究所所長,濱州醫學院再生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及山東省一流本科課程負責人,研究生優質課程負責人。研究方向:生殖內分泌與優生優育。主持山東省教學改革重點項目2項,省自然基金項目3項,發表論文70余篇。近五年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10篇,影響因子超過40。
趙冬梅,副教授,醫學博士,人體解剖學教研室主任,山東省一流課程負責人,濱州醫學院師德標兵、第六屆青年教師教學能手、第五屆教學名師,山東省醫藥生物技術學會基礎醫學應用技術轉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神經系統損傷修復。主持山東省重點研發項目1項,廳局級項目3項;山東省教育廳教學質量工程1項;發表論文40余篇,SCI收錄8篇,參編教材16部,獲各級各類獎勵34項。
張曉晴,博士,教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生物材料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IBBME)博士后,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免疫調節性生物材料研發,生物材料調控共培養免疫細胞和心血管組織細胞的機理研究。曾作為主要完成人承擔加拿大衛生研究院的重點心血管組織再生項目一項。在生物材料領域top期刊上發表SCI論文11篇,撰寫生物材料Advances in polyurethane biomaterials專著一部。
張璐萍,博士,副教授,山東省醫師協會臨床細胞生物治療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研究方向為神經系統損傷修復。近年來,共參與各級各類課題14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發表論文26篇,其中SCI論文12篇;獲得各級各類獎勵12項,其中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省專利獎一等獎各1項。
尹彥存,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細胞信號轉導及靶向治療,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各1項。共發表通訊或第一作者論文10篇,單篇影響因子15.606分,累計影響因子50分。
梁少華,中共黨員,醫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痛覺與癢覺的中樞機制,神經系統損傷修復。近年來,共參與各級各類課題1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目前可用經費55萬。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科研論文13篇,其中一區論文2篇,單篇影響因子14.808。授權發明專利1項,指導大學生科技創新7項,多次獲“濱州醫學院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侯云,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干細胞對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研究;抗肝癌藥物的研發及機制研究。目前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山東省高等學校科技計劃項目各1項。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0余篇,其中JCR分區一區3篇,二區5篇。
張連雙,醫學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及生殖系統的損傷機制及干預。主持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3項,主持并完成山東省教育廳教學課題及煙臺市科技計劃各1項。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0篇,其中一區論文1篇,二區論文6篇。參編教材6部,其中副主編1部。
馬朋,副教授,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遺傳性耳聾、老年性耳聾的發病機制及治療等研究。主持在研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主持并完成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校級課題多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4項。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SCI收錄4篇,CA收錄6篇,Medline收錄1篇。第一作者獲山東省優秀醫學論文獎二等獎1項,濱州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煙臺市第十三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優秀獎、濱州醫學院科技進步論文獎多項。
貳
免疫學
專業代碼100102
研究方向:
01腫瘤免疫
02負性免疫分子與調控
03生殖免疫與感染免疫
初試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99聯考西醫綜合
復試專業科目:
醫學免疫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七版)
欒希英,博士、教授,學科帶頭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山東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山東省免疫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醫藥生物技術學會常務理事,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研究方向:1) 白血病與干細胞免疫;2) 免疫調節。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主持或參與省部級課題多項。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0余篇,以首位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獎、教學成果獎及醫學科技獎等獎項10余項。
胡雪梅,博士,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后,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山東省衛生廳生殖免疫重點實驗室負責人。研究方向:生殖免疫及感染免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省部級課題9項。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其中被SCI收錄27篇。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二等獎、濱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獎項共15項。
姜國勝,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免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免疫學會血液免疫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常務理事、山東省醫藥生物技術學會理事長。主持或承擔國家級項目10余項,省部級項目20余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3項。發表SCI收錄論文50余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7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4項。
曹奇志,博士,教授,醫學免疫學教研室專職教師。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訪問學者。中國免疫學會會員、山東免疫學會基礎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免疫抑制性分子LAIR-1與卵巢癌相關性研究,以及新化合物活性研究。主持完成國家自然基金項目面上項目1項。主持完成山東省自然基金項目、山東省教育廳科技項目和煙臺市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各1項。
王大鵬,博士,副教授,先后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Scripps研究所開展博士后工作,研究真核細胞的轉錄延伸調控以及CD8+T細胞分化。于2018年在Immunity雜志上發表文章,闡述了轉錄因子Runx3是一個強有力的記憶性CD8+ T細胞分化調控因子。
張海霞,博士,副教授,山東免疫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山東免疫學會第二屆青工會副主任委員,濱州醫學院優秀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孕期弓形蟲感染致不良妊娠的機制。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及山東省高等學校科技計劃各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各級各類課題10余項。工作期間發表論文近30篇,其中SCI收錄學術論文17篇。獲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山東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山東省醫學科技創新成果三等獎等獎項10余項。
任立芹,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孕期弓形蟲感染致不良妊娠結局的分子機制研究。發表SCI收錄學術論文1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8篇,完成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現主持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
王斌,博士,教授,專注于運用多組學及經典免疫學實驗技術解析腸道微生物組與區域免疫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影響。近期主持省部級及以上課題4項,發表相關科研論文13篇(他引173次),申請/授權專利5項。課題組擁有成熟的基因組、轉錄組、單細胞組學等多組學的建庫測序技術,并自建了高性能生物信息學分析平臺。
董裕翠,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微環境促進惡性膠質母細胞瘤進展的分子機制及靶向治療。主持并完成科研課題7項,發表科研論文17篇,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任玉珊,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弓形蟲致不良妊娠結局的機制研究。發表SCI收錄學術論文1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者共同第一作者發表文章7篇。現主持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一項。
王超,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弓形蟲致不良妊娠結局的機制研究。近五年參與發表SCI收錄學術論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發表文章6篇。現主持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一項。
馬延超,醫學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結直腸癌及放射性腸損傷發病機理研究。目前主持濱州醫學院校級科研啟動基金項目1項。近五年參與發表SCI論文6篇,以第一作者及共同一作發表3篇。
李志丹,博士,副教授,2020年經引進為泰山學者學術骨干,現主要從事孕期弓形蟲感染致不良妊娠結局的機制研究,目前主持省自然科學基金一項,共發表SCI學術論文5篇,影響因子5分以上2篇,獲上海市寄生蟲年會報告交流三等獎1次。
叁
病原生物學
專業代碼100103
研究方向:
01病原生物與宿主相互作用
02病原生物感染的精準診斷
初試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99聯考西醫綜合
復試專業科目:
醫學微生物學(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第四版)或醫學寄生蟲學(科學出版社第五版)
李波清,教授,博士。入選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濱州醫學院優秀研究生導師、第三屆教學名師,中國醫藥協會微生態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科學技術處副處長,教學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幽門螺桿菌致病機制,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發表SCI收錄論文20余篇。已指導7名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畢業,3名獲濱州醫學院優秀畢業生稱號,均就業于醫院檢驗科或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吳玉龍,中共黨員,博士,副教授,基礎醫學院副院長。主要從事病原生物與宿主互作及精準診斷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863”計劃子課題2項、濱州醫學院科技計劃項目1項,作為主要參加者參加“863”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社科基金1項、省級教改項目1項。近年來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SCI收錄6篇,主編、參編專著及國家規劃教材15部,獲得專利授權3項、各級獎勵9項。
劉芳華,博士,教授,博導,現任中國微生物學會地質微生物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微生物學會理事。研究方向為合成微生物組學在環境修復及人體健康領域的原理和應用,成果入編新版美國《微生物學》教科書,成為2019和2020年國際“研究前沿”。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專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重點項目10余項。發表SCI論文60篇, 其中自然指數期刊7篇, 中科院一區17篇,最高單篇影響因子達38.532。研究成果獲得2019年度中國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省部級)。
季曉飛,博士,副教授。2019年獲得Ernst Mach Grant獎學金赴奧地利薩爾茨堡大學訪學研修。研究方向:幽門螺桿菌的致病機制研究。主持/參與國家、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第一/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12篇(2區5篇),累計影響因子32。
張瑩,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胃腸道微生物與健康,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農業部財政項目、山東省高等學校“青創計劃”各1項,總經費200余萬元。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其中SCI論文20余篇,授權專利2項。榮獲海洋科技獎二等獎、山東省高等學校科技成果二等獎、濱州市青年科技獎各1項,榮獲濱州醫學院青年骨干教師、濱州醫學院科研先進個人、濱州醫學院高層次引進人才考核優秀個人等稱號。
張玉梅,醫學博士、副教授。2017年赴美國北德克薩斯大學訪學研修一年。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致病及免疫機制。現主持國自然青年基金1項及廳局級項目2項;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發表科研論文20篇,其中SCI收錄5篇;獲廳局級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參編教材2部。2016年度被評為濱州醫學院優秀教師。
喬媛媛,副教授,醫學博士。研究方向:人源單克隆中和抗體的鑒定。自2005年工作至今,主持/參與國家、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以第一/通訊作者發表論文25篇,其中在J virology 和Antiviral research 等期刊上發表SCI收錄論文 5篇。
趙慧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幽門螺桿菌蛋白類致病因子的致病機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發表SCI論文17篇,其中第一/通訊作者10篇,累計影響因子30.6。
肆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專業代碼100104
研究方向:
01分子病理學
02代謝與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病機制
初試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99聯考西醫綜合
復試專業科目:
01病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九版)
02病理生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九版)
劉魯英,博士,副教授,山東省醫學會病理學分會青年委員。主持山東省自然基金、山東省高等學校科技計劃及山東省研究生教學創新研究項目,發表論文多篇。
李雅娜,博士,副教授,從事胰島素分泌及糖尿病發病機制研究,主持國家自然基金課題研究項目1項,山東省高校計劃1項;指導碩士研究生5名,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
都鵬超,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繼發性腎病發病機制。目前主持結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一項,省優秀博士基金一項,橫向課題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自然2項。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7篇,其中SCI一區論文一篇;參與發表SCI論文4篇,其中SCI二區一篇。獲得濱州市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三等獎一項。指導大學生科技創新4項。
伍
醫學生理學
專業代碼:1001Z3
研究方向:
01神經系統功能與疾病
02腎臟生理與疾病
初試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99聯考西醫綜合
復試專業科目:
生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九版)
• And •
生理學
專業代碼:071000-02
研究方向:
01神經系統功能與疾病
02腎臟生理與疾病
初試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01細胞生物學
④801生物化學
復試專業科目:
生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九版)
趙升田,博士,二級教授,濱州醫學院院長,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山東省泌尿系統器官及其功能重建工程實驗室主任,山東省醫院協會會長,濱州醫學院腎臟生理與疾病研究團隊負責人。長期從事泌尿外科臨床及基礎研究,包括急慢性腎臟疾病發病分子機制、腎臟再生、泌尿系腫瘤及男科疾病防治研究。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等國家級、省部級課題10余項,以通訊作者在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Front Immunol及Nature Communications等發表SCI論文30余篇。第一完成人獲2021年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鞏永鳳,博士,教授,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博士后,山東省生理學會副理事長,基礎醫學院副院長。研究方向為腎臟生理學及緊密連接生物醫學特性解析。在權威期刊PNAS、JASN、EMBO J及Mol Psychiatry等發表論文10篇以上,第一或通訊作者8篇。2016年獲美國心臟學會Scientist Development Award,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兩項,曾作為主要完成人承擔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項目兩項、國防部重點項目子課題一項及心臟學會項目兩項。
蔣淑君,博士,教授,濱州醫學院教學名師,生理學教研室主任,機能學實驗室主任。主要從事腦中風損傷與干預分子機制、代謝與神經精神疾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學、神經行為學、神經電生理等技術方法,主持和參與3項國家課題、6項省部級課題和5項廳局級課題研究,在研山東省重點研發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煙臺市重點研發項目各一項。發表科研論文40余篇,SC1論文10余篇,主編及副主編教材7部。
孫暉,博士,副教授,山東生理學會理事,美國神經科學學會會員,生理學教研室副主任。專長于利用電生理、光遺傳學技術等技術研究離子通道在神經系統功能與疾病中的作用。在BJP,JNC,MOL VIS等雜志發表SCI論文9篇,在投3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山東省高校青創引育計劃1項、主持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高校科技計劃等4項,參與“97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3項,在研經費254萬。
施真,博士,教授,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訪學學者。研究方向為心血管活動的神經體液調控,專業特長:交感神經活動過度增強在高血壓病等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機制。共參與4項國家級、3項省部級及2項廳局級課題的研究工作,其中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研究和一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發表SCI收錄研究論文十余篇。
安雅男,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的研究方向:緊密連接蛋白分子在腸道功能與疾病中的作用研究。目前主持濱州醫學院校級科研啟動基金項目1項。近五年參與發表SCI論文1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發表6篇。
馮科,博士,教授。主要從事的研究方向:緊密連接蛋白在心血管系統功能與疾病中的作用。目前主持濱州醫學院校級科研啟動基金項目1項。近三年參與發表SCI論文1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發表4篇,其中單篇最高影響因子11.556。
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專業代碼071000-01
研究方向:
01腫瘤分子生物學
02疾病的分子診斷與治療
03遺傳性耳聾機制與干預
初試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01細胞生物學
④801生物化學
復試專業科目:
分子生物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九版)
謝書陽,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山東省高校腫瘤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首席專家,山東省衛生科技創新人才,山東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國家自然基金評審專家,山東省科技先進工作者等。研究方向:腫瘤分子生物學、肺癌分子治療。在Haematologica等國際刊物發表SCI論文40余篇。主持或承擔97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等課題20余項,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獲美國華人遺傳學會(ACGA)優秀研究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上海市醫學科技獎一等獎等多項。
李有杰,博士,副教授,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副主任,山東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理事。主持承擔山東省青創科技支持計劃、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5項課題,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含共同)發表SCI論文8篇,ESI被引頻次總計384次,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煙臺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項獎勵。研究方向:調控性RNA作用機制;腫瘤檢驗診斷。
李尊嶺,博士、副教授,美國西南醫學研究中心博士后、山東省腫瘤免疫治療研究創新團隊負責人、煙臺市科技領軍人才計劃獲得者,主要研究方向為肺癌浸潤轉移和腫瘤免疫治療。研究成果揭示了轉錄因子 E2F1 促進小細胞肺癌侵襲轉移的分子機制,提出并證明 E2F1 是小細胞肺癌侵襲轉移“驅動基因”的假設。在美國從事博士后研究期間,作為主要參與者完成了免疫抑制受體LILRB4 介導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逃避機制的研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Molecular Therapy、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等期刊上。目前在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以及煙臺市科技領軍人才計劃。
閻云飛,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腫瘤分子生物學,至今以第一作者于《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Cell Death & Disease》等雜志發表多篇文章。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山東省重點研發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和山東省醫藥衛生項目各一項。
于媛,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非編碼RNA在血管重構相關疾病中的作用與調控機制。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完成廳局級項目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3項,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多篇。
孫廣斌,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腫瘤的發生發展機制與信號通路之間關系的研究,承擔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項。從事的OVOL2與結直腸癌的研究發表在《Gastroenterology》上。
孫洪芳,博士,研究方向:DNA損傷修復與腫瘤。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一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一項,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廳局級課題2項。以第一作者在《Oncogene》、《EbioMedicine》等雜志發表SCI論文3篇。
招生咨詢聯系方式
地 址:山東省煙臺市萊山區觀海路346號
郵 編:264003
聯系部門:濱州醫學院基礎醫學院教學科研辦公室
電 話:0535-6913159
郵 箱: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招生網:http://yjszs.bzmc.edu.cn/
基礎醫學院官網:http://jcxy.bzmc.edu.cn/
聯 系 人:徐老師

調劑信息以及調劑開放時間根據“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開通時間確定,并提前在濱州醫學院研究生招生網(https://yjszs.bzmc.edu. cn/)公布,具體時間另行通知,請考生隨時關注以上網站。
專業代碼(100101)
01神經系統損傷修復
02生物材料與組織再生
03干細胞與疾病治療
04腫瘤基礎與臨床
05生殖工程與優生優育
初試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99聯考西醫綜合
復試專業科目:
01系統解剖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九版)
02組織學與胚胎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九版)
專業代碼100102
研究方向:
01腫瘤免疫
02負性免疫分子與調控
03生殖免疫與感染免疫
初試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99聯考西醫綜合
復試專業科目:
醫學免疫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七版)
任玉珊,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弓形蟲致不良妊娠結局的機制研究。發表SCI收錄學術論文1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者共同第一作者發表文章7篇。現主持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一項。
專業代碼100103
研究方向:
01病原生物與宿主相互作用
02病原生物感染的精準診斷
初試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99聯考西醫綜合
復試專業科目:
醫學微生物學(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第四版)或醫學寄生蟲學(科學出版社第五版)
專業代碼100104
研究方向:
01分子病理學
02代謝與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病機制
初試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99聯考西醫綜合
復試專業科目:
01病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九版)
02病理生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九版)
伍
專業代碼:1001Z3
研究方向:
01神經系統功能與疾病
02腎臟生理與疾病
初試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99聯考西醫綜合
復試專業科目:
生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九版)
專業代碼:071000-02
研究方向:
01神經系統功能與疾病
02腎臟生理與疾病
初試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01細胞生物學
④801生物化學
復試專業科目:
生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九版)
專業代碼071000-01
研究方向:
01腫瘤分子生物學
02疾病的分子診斷與治療
03遺傳性耳聾機制與干預
初試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01細胞生物學
④801生物化學
復試專業科目:
分子生物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九版)
郵 編:264003
聯系部門:濱州醫學院基礎醫學院教學科研辦公室
電 話:0535-6913159
郵 箱: [email protected]
研究生招生網:http://yjszs.bzmc.edu.cn/
基礎醫學院官網:http://jcxy.bzmc.edu.cn/
聯 系 人:徐老師

以上濱州醫學院考研調劑信息僅是“考研派考研調劑中心”公眾號和“考研調劑中心小程序”里調劑信息的一部分舉例,因為系統限制更新的濱州醫學院考研調劑信息請到我們的公眾號和小程序里進行篩選查看,還可以訂閱。考研調劑中心還有歷年調劑分數線、調劑一志愿去向和濱州醫學院考研調劑生源來源,非常有價值。
濱州醫學院考研調劑信息來自我們的調劑小程序。更新的信息,微信搜索【考研派考研調劑中心】公眾號菜單里可免費使用【考研調劑小程序】查看【濱州醫學院最調劑信息】【濱州醫學院調劑分數線】【濱州醫學院調劑生源來源】【濱州醫學院調劑去向】等珍貴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