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導師:詹緒左

發布時間:2021-11-2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導師:詹緒左

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導師:詹緒左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導師:詹緒左 正文


姓名:詹緒左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58年
職稱:教授
學院:文學院
研究方向:漢語史、書畫理論、近代漢語詞匯、漢字與中國文化

個人簡介:
詹緒左,1958年生于蕪湖。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1977-1981,安徽師大中文系學習。1982-今,安徽師大中文系、文學院任教。1987年晉升講師,1993年晉升副教授,1998年晉升教授,任碩士生導師。2003-2006,上海師范大學讀博。
承擔課程:
古代漢語、漢字學、書法概論、漢字與中國文化、中國文化概論、語言研究導論、古漢語詞匯研究、中國語言學史、書畫欣賞、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中國文字學、近代漢語詞匯研究
研究(專業)方向:
漢語史、書畫理論、近代漢語詞匯、漢字與中國文化

發表論文:
1.《漢字與中國文學的意象創造特點》,《安徽師范大學學報》,1990年第1期。
2.《不立文字,不離文字——試論漢語的超邏輯功能》,《江淮論壇》,1991年第1期。
3.《訓詁的文化鏡象作用》,《天津師范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
4《“文”義闡釋的文化內涵》,《安徽師范大學學報》,1991年第2期。
5.《漢字的文化功能》,《天津師范大學學報》,1994年第1期。
6.《訓詁的負價值》,《古漢語研究》,1993年第1期。
7.《“言為心聲”及相關的古漢語現象》,《古漢語研究》,1994年第1期。
8.《作為文化確證的漢字》,《東方文化》(香港大學),1995年第33卷。
9.《論宋代書學中的人格主義傾向》,《文藝研究》,1996年第4期。
10.《從古文字看上古人的音樂審美思想》,《安徽師范大學學報》,1997年第3期。
11.《釋“獄”及其相關的字》,《淮北煤師院學報》,1997年第4期。
12.《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文藝研究》,1997年第2期。
13.《評“吊”議“哀”剖“誄”》,《江淮論壇》,1998年第2 期。
14.《〈紅樓夢〉詞語探源》,《紅樓夢學刊》,1998年第3期。
15.《六朝書論箋識》,《書法研究》,2000年第4期。
16.《六朝書論箋識(續)》,《書法研究》,2001年第5期。
17.《“有鳳來儀”疏》,《紅樓夢學刊》,2000年第4期。
18.《“走真 ”字注商》,《紅樓夢學刊》,2001年第4期。
19.《“形質”考辨》,《中國書法》,2001年第10期。
20.《六朝書論箋識(續二)》,《書法研究》2002年第4期。
21.《六朝書論箋識(續三)》,《書法研究》2002年第6期。
22.《“恭楷”考釋》,《紅樓夢學刊》2003年第4期。
23.《〈祖堂集〉卷一校讀記》,《黃海學術論壇》2004年第3期。
24.《〈祖堂集〉校讀札記》,《漢字研究》2005第1輯。
25.《〈祖堂集〉校讀記》,《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06第1期。
26.《〈游仙窟〉版本與校勘舉要》,《文史》2006第4輯。
27.《〈游仙窟〉詞語試釋》,《語言學論叢》2006第33輯。
28.《〈游仙窟〉的日本古鈔本和古刊本版本》,《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06第3期。
29.《唐代“三書”俗字的諸種類型》,《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30.《〈祖堂集〉校讀散記》,《中國禪學》2006年第4期。
31.《〈祖堂集〉俗字校錄匡誤》,《文字學論叢》 2006年第3期。
32.《〈禪錄“本心”詞語匯考》,《黃海學術論壇》2006年第8期。
33.《〈游仙窟〉古鈔本、古刊本勘誤與質疑》,《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
34.《〈祖堂集〉的詞匯學價值》,《勵耘學刊》2007年第1期。
35.《〈祖堂集〉詞語札記》,《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
36.《〈筆耕〉佛教詞語校》釋,《廣州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
37.《〈祖堂集〉標點錯誤舉隅》,《勵耘學刊》2009年第1期。
38.《〈祖堂集〉的文獻學價值》,《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9年第3期。
39.《〈降魔變文〉校注》,《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
40.《崔志遠〈桂苑筆耕集〉的版本及校勘札記》,《文學與文化》2010年第3期。

出版論著:
1.《中國古代測字術》,四川大學出版社,1993年。
2.《比丘尼傳》(古籍整理研究),臺灣佛光山宗務委員會,1996年。
3.《漢字與中國文化》,合著,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4.《游仙窟》校注,合著,中華書局,2010年。
5.《崔致遠全集》點校,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即出)。

科研項目:
1.安徽省社科規劃項目:《祖堂集》詞語研究(AHSK05-06D30),2006
2.全國高校古委會重點項目:《寶林傳》校釋(0806),2008
3.省教育廳重點教研項目:對外漢語專業“古代漢語”教學改革研究,2008

獲獎情況:
1.1995年,獲首屆安徽師范大學教學優秀獎“皖泰獎”一等獎。
2.1999年,獲曾憲梓全國教育基金會教師獎三等獎。
3.2003年,《釋“恭楷”》一文獲安徽省語言學會優秀成果一等獎。
4.2007年,博士論文《<祖堂集>詞語研究》獲上海市研究生優秀成果獎。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安徽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安徽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安徽師范大學報錄比、安徽師范大學考研群、安徽師范大學學姐微信、安徽師范大學考研真題、安徽師范大學專業目錄、安徽師范大學排名、安徽師范大學保研、安徽師范大學公眾號、安徽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安徽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安徽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安徽師范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ahsfdx/yjsds_561323.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