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學歷史系簡介

發布時間:2020-04-1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安徽大學歷史系簡介

安徽大學歷史系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安徽大學歷史系簡介 正文

安徽大學歷史系始于1959年政治系歷史專業,其前身溯源于民國時期省立安徽大學文法學院,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聘請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籌設歷史系,1946年國立安徽大學成立后設立歷史系。
1979年安徽大學歷史系恢復招收歷史專業本科生。1983年設置檔案本科專業并同時招收文博專業專科生;1985年,與南京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1997年獲專門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獲歷史文獻學碩士點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歷史文獻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同年獲批中國近現代史、中國古代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3個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獲批歷史學碩士點一級學位授予權。2009年獲批歷史學博士后流動站。2011年,獲批中國史博士一級學科授予權、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考古學博士一級學科授予權。現有中國史、考古學2個碩士點一級學科,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專業學位點1個;中國史、考古學2個博士點一級學科,中國史、考古學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其中,考古學為國家特色專業,歷史文獻學、專門史2個省級重點學科。擁有安徽省級“115”產業創新團隊“皖北文化研究及文化產業發展創新團隊”,安徽大學首批協同創新中心“徽文化傳承與創新中心”以及安徽大學“211”工程學科建設“徽學與明清徽州社會史研究”、“區域社會經濟史研究——以淮河流域為中心”、“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研究”三個學術創新團隊。同時建立有“安徽大學胡適研究中心”、“安徽大學陳獨秀研究中心”、“安徽大學淮河流域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安徽大學桐城派研究中心”、“考古學實驗室”等科研平臺。長期研究過程中,逐漸形成徽學、淮河流域歷史文化、歷史文獻、地域考古與地域文明、近現代文化與近現代皖籍名人研究等重點研究方向。目前招收歷史學和考古學2個本科專業學生,共205人;招收中國史、考古學、文物與博物館等專業研究生,共163人,其中博士25人。另有博士后研究人員6人。
本系師資隊伍整齊、年齡結構合理、學緣結構廣泛、整體學歷較高。目前教職工66人,在編在崗教職工41人,其中專任教師33人,包括教授13人,副教授10人,講師10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5人,后備人選7人。主體教師隊伍年齡大多在35至50歲之間,來自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暨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等重點高校和科研機構,從業人員中擁有博士學位的比例高達75%以上。多位教師享受國務院津貼和省政府津貼。
安徽大學歷史系在學科建設上,按照“全面培養,因材施教”的發展思路,以“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指導,采取“立足專業,多元發展,厚基礎、高素質”的分層次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從本科、碩士到博士、博士后的歷史教學系列化體系,培養高層次的科研人才。同時,歷史系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結合學科特點和優勢,重視研究性和實踐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為社會輸送不同層次、適應需要的各類中高級人才。
安徽大學

添加安徽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安徽大學考研分數線、安徽大學報錄比、安徽大學考研群、安徽大學學姐微信、安徽大學考研真題、安徽大學專業目錄、安徽大學排名、安徽大學保研、安徽大學公眾號、安徽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安徽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安徽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anhuidaxue/yanjiushengyuan_250623.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