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師范學院文學院導師:方錫球

發布時間:2021-11-2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安慶師范學院文學院導師:方錫球

安慶師范學院文學院導師:方錫球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安慶師范學院文學院導師:方錫球 正文


方錫球 ,1962年生,安徽樅陽人,文學博士。現為安慶師范學院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安徽師范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安徽省高等學校學科拔尖人才,安徽省模范教師,安徽省教學名師,安徽省精品課程《文學概論》負責人,安徽省重點學科文藝學學科負責人,省級教學團隊漢語言文學教學團隊負責人。安徽省高評委學科組專家,安慶師范學院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帶頭人,校學術委員會委員。

一、近年主要科研項目:
(一)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1.唐詩學與“詩變”論——從前七子到葉燮(主持)2007.6-2009.6
2.黃梅戲改革與傳承研究(第一參加人)2006.6-2009.6
(二)省部級項目:
1.文藝發展機制論(主持);1999.12—2002.5
2.整合與超越:方以智詩學思想的文化闡釋(主持)2004—2006
3. 新世紀黃梅戲劇本創作研究(主持)2009-2011
4.另作為主要成員參加3項。

二、主要獲獎情況:
1.2004安徽省優秀教研成果一等獎(主要參加人)
2.2005年評為安徽省高校學科拔尖人才
3.2004年評為獲安徽省模范教師
4.安徽省第三屆教學名師獎
5.2006年安徽省精品課程文學概論負責人,獲省精品課程獎
6.安徽省第八屆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
7.安徽省第六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8.1999-2003安徽省高等學校社科優秀成果著作類三等獎
9.2007年安徽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第一參與人)、三等獎(主持)
10.2010年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出版獎三等獎

三、發表的主要論文和專著有:
(一)論文
1.許學夷詩學思想簡論 《文學評論》2001、1 人大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1、3全文轉載
2.許學夷對宋人“以才學為詩”二重性的認識 《文學遺產》2001、2
3.論方以智詩學思想的文化美學特色 《文學評論》2005、1
4.從“興趣”到“意興”——許學夷論盛唐詩歌向縱深發展的審美方向 《文學遺產》2007年第6期
5.兩種文學敘事范型的式微及現代性敘事的價值選擇《文學評論》2007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文學理論》2007年第11期全文轉載
6.唐詩范型之爭與“詩變”論《文化與詩學》2011年第一輯
7.許學夷的元批評及其對儒家詩學的修正與完善《社會科學輯刊》2006.5
8.“前七子”的詩變觀《光明日報理論版》2006.12.29
9.弘治到康熙間唐詩品評特征概述《社會科學輯刊》2009年第5期
10.藝術至境論 《文藝研究》1995、3
11.論意境是人類藝術未來形態的雛形 《社會科學輯刊》1997、5 人大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7、12轉載,《新華文摘》摘目
12.人文關懷在文學中的維度與要義 《光明日報》(理論版)2000、8、31
13.述情切事與悉合詩體——許學夷的“詩史”之辯《文學評論叢刊》2002、2
14.中國古代文論中藝術理想的兩個層面——從風骨論到意境論《文學評論 叢刊》2006.1
15.人文主義方法論與我國的文藝復興 《東方叢刊》2000、4
16.全球化語境中新理性文學的應有品質 《東方叢刊》2002、3
17.三種藝術真實形態的美學蘊涵 《江漢論壇》1997、3
18.論李白對魏晉藝術精神的繼承和發展 人大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9、1 轉載 《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 1999、1轉載 《隋唐文學年鑒》轉載
19.人的價值與道德理性的誤解和對立 《安慶師院學報》1990、3,人大報刊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1990、11全文轉載
20.許學夷“詩體”論的文化整合特點 《社會科學輯刊》2004、2人大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4、5轉載
21.玄妙之象與生命之境 《江蘇大學學報》2004、2《新華文摘》2004、23摘登
22.藝術形態與想象類型 《社會科學輯刊》1999、5
23.文學發展機制與重寫文學史 《社會科學輯刊》2000、5
24.從“中和”哲學觀到“雍容典雅”的詩學追求 《求是學刊》2000、5
25.盛唐詩歌的“入神”與“入圣” 《社會科學輯刊》2002、1《隋唐文學年鑒》轉載
26.“得意忘言”新識 《安徽師大學報》1997、5
27.走向成熟的審美 《古籍研究》1997、2
28.“美的藝術”與意境形態 《江淮論壇》1996、3
29.高棅的“四唐七變”說《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
30.中國古代文論中藝術思想的兩個層面--從風骨論到意境論《文學前沿》2008年
31.謝榛的“文隨世變”論與格調“通變”論 "《江淮論壇》2010/01,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10年第6期全文轉載"
32.文藝的大眾化問題與當代文藝創新的特殊性《安慶師院學報》1991、
33.傳統文化與文藝創新 《學語文》1992、1
34.開拓文學理論研究的廣闊空間 《安慶師院學報》1994、1
35.歷代崇高論的藝術形態學意義 《安慶師院學報》1996、1
36.藝術功利性與審美的形象形態 《安徽教育學院學報》1996、4
37.在現實與超越之間保持張力 《安慶師院學報》1997、
38.論人類早期的藝術真實形態 《安慶師院學報》1997、3
39.歷代山水名勝賦鑒賞辭典(部分) 中國旅游出版社1997年版
40.論建設中的中國當代文藝學 《安慶師院學報》1999、10
41.文藝的繼承:偶然與必然 《安慶師院學報》2000、3
42.素質教育與當前文學概論課教學面臨的價值取向 《安慶師院學報高教專刊》2000.12
43.文學活動中馬克思主義人文立場的確立 《安慶師院學報》2001.1
44.關于“全球化”語境中文學與人的三個問題《安慶師院學報》2003.3
45.近20年來都市文化存在的三種景觀及其價值特征 《安慶師院學報》 2004.5
46.許學夷詩學思想二題 《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0年專刊
47.方以智“性情”論的生態美學思想 《皖江文化探微》合肥工業大學出 版社2005年版
48.傳統文化詩學視野中的經典闡釋范式——以方以智“中邊言詩”和“道藝”觀為例 《桐城派研究論文集》中國文聯出版社2006年版
49.許學夷對初唐詩歌中唐詩精神的審視 《安慶師范學院學報》2006.3
50.高等教育的“人文為魂”與“能力為本” ——以漢語言文學專業為例"《安慶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
51.中國古代“詩變”論的理論開拓及其研究價值《安慶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52.徐獻忠和胡纘宗的盛唐“詩變”論《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53.黃梅戲藝術的平民化和民間化《黃梅戲藝術》2009年02期
(二)專著
1.《繆斯的足跡——文藝發展機制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1月版 (28萬字)
2.《許學夷詩學思想研究》 黃山書社2006年12月版 (29萬字)
3.《從文科綜合到人文教育》(參著) 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4.《從傳統到現代:人文立場與詩學關懷》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8 萬字)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安慶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安慶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安慶師范大學報錄比、安慶師范大學考研群、安慶師范大學學姐微信、安慶師范大學考研真題、安慶師范大學專業目錄、安慶師范大學排名、安慶師范大學保研、安慶師范大學公眾號、安慶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安慶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安慶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安慶師范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aqsfxy/yjsds_561350.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