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光學工程(專業學位)考研專業分析

發布時間:2020-07-1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光學工程(專業學位)
北京理工大學光學工程(專業學位)考研專業分析

北京理工大學光學工程(專業學位)考研專業分析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北京理工大學光學工程(專業學位)考研專業分析 正文

學校介紹
北京理工大學1940年誕生于延安,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歷批次重點建設的高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行列。毛澤東同志親自題寫校名,李富春、徐特立、李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后擔任學校主要領導。學校現隸屬于工業和(來自:考研派小站公眾號)信息化部,全體師生員工正對標國家“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全力朝著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目標邁進。學校現設有18個專業學院、9個書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醫工融合研究院等教學科研單位,工程、材料科學、化學、物理、數學、計算機科學、社會科學先后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科進入前1‰。
專業介紹
北京理工大學光學工程學科 1954 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78 年恢復招收研究生,1981 年獲得國家首批碩士學位授予權,1983 年獲軍用光學、光學儀器博士學位授予權,1985 年設立我國首批、我校第一個博士后流動站,1987 年分別被評為國家級、部級重點學科,1997 年調整合并為光學工程一級學科,2001、2007 年再次被評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2009 年開始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學科以光信息技術、光電子技術及光子學、光電儀器及技術等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堅持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重、高新技術研究與技術開發并重、研究與高層次人才培養并重的原則,為國民經濟建設與國家安全服務。 考試科目
研究方向 初試科目 復試科目或內容 初試參考書目或教材
02光學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02數學二④811電子技術(含模擬數字部分)或820應用光學或819物理光學 筆試科目:物理光學、應用光學、光電技術、計算機基礎、電子技術(含模擬數字部分)基礎知識,答題時五門科目中選四門,且所選四門科目不可包含初試科目。
面試內容:外語口語聽力測試;專業基礎知識、實踐能力考核,綜合口試。
811 電子技術(含模擬數字部分):《數字電子技術基礎》機械工業出版社,李慶常,第3版;《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機械工業出版社,王遠,第3版 。
819 物理光學:謝敬輝,趙達尊,閻吉祥,《物理光學教程》,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年1 月。趙凱華,鐘錫華,《光學》(上、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 年。
820 應用光學:《應用光學》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李林,安連生,李臣,黃一帆 第四版。
 
參考書目
811 電子技術(含模擬數字部分):《數字電子技術基礎》機械工業出版社,李慶常,第3版;《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機械工業出版社,王遠,第3版 。
819 物理光學:謝敬輝,趙達尊,閻吉祥,《物理光學教程》,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年1 月。趙凱華,鐘錫華,《光學》(上、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 年。
820 應用光學:《應用光學》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李林,安連生,李臣,黃一帆 第四版。分數線
年份 分數線
2020 300
2019 305
 
學費
北京理工大學光學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學費標準為8000元/年。從2014年秋季開始,(來自:考研派小站公眾號)公費研究生取消,取而代之實行自費研究生,規定碩士研究生每年不超過8000元,具體情況視學校專業而定。針對部分研究生家庭困難的情況,國家提供獎學金、助學金等資助,且高校一般都會提供勤工儉學崗位對學子進行補助,確保研究生能夠正常順利的完成學業。
 
主要導師
顧瑛,女,1959年6月出生,博士研究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激光醫學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理工大學非全職院士、博士生導師,激光醫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所在學科為光學工程,主要從事激光醫學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發明了血管靶向光動力療法(新型光動力療法),完成了血管靶向光動力療法的理論和機理、藥物和設備、技術和方法、應用和規范的系統性創新研究,開創了血管靶向光動力治療的新學術方向和應用領域。合作研發出國家化學1.1類新藥——海姆泊芬。主持制定了我國首部激光醫(來自:考研派小站公眾號)學臨床技術操作規范和診療指南。
 
周立偉,博士研究生,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電子光學和光電子成像專家。現任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席專家,兼任北京光學學會名譽理事長等。長期在寬束電子光學、光電子成像領域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為靜態和動態寬束電子光學的理論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研究成果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1978);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91)、三等獎(1996)各1項;光華科技基金一等獎(1991)、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990,1995)、二等獎(1980,1996)各2項;發表學術論文、科技報告27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5本,編著教材3本。專著《寬束電子光學》榮獲第八屆中國圖書獎、第二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和第七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王涌天,男,教授。長期在技術光學和虛擬現實領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目前承擔的科(來自:考研派小站公眾號)研項目包括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儀器專項、GF課題和國際合作課題。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成像和照明光學系統設計和CAD,新型光學元件,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系統和應用,醫學圖像處理與手術導航等方面。 多次應邀擔任由國際光學委員會(ICO)、國際工程光學學會(SPIE)、中國光學學會(COS)、美國光學學會(OSA)、日本光學學會(OSJ)組織的國際學術會議的大會組委會成員、分會主席、特邀報告人,以及國際標準組織有關標準的制定專家組成員。
 
李艷秋,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光學工程學科 “現代光學設計與工藝、光刻技術與光電精密儀器工程”方向責任教授,校信息學部委員、職稱評定委員會委員、校黨代會和教代會代表,校女教授協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學科交叉中的光學技術與儀器。包括光學設計和光學檢測、(矢量)光的傳播與控制、(矢量)光刻成像及分辨率增強技術、超快光學和光譜學、微納傳感器件與技術,應用于信息、能源、材料、先進制造、微納科技、生物醫學、航空航天、海洋和兵器等領域。
北京理工大學

添加北京理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北京理工大學考研分數線、北京理工大學報錄比、北京理工大學考研群、北京理工大學學姐微信、北京理工大學考研真題、北京理工大學專業目錄、北京理工大學排名、北京理工大學保研、北京理工大學公眾號、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北京理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北京理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beijingligongdaxue/zhuanye_34421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