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關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的一些看法

發布時間:2019-08-2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中國社會科學院
過來人關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的一些看法

過來人關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的一些看法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過來人關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的一些看法 正文

97%的人還訪問了: 過來人關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的一些看法 發帖聲明:

  1、這是本人看到的幾篇帖子,具體事實,尚不清楚。  
  2、樓主對社科院的情況很迷惑,想得到一些有時效性的評價。  
  3、本人對社科院有著向往之情,有意考取。  
  4、本人無意詆毀社科院研究生院,也無意迷惑研院的考生,事實上,自己也在想辦法加深對社科院的認識。  
  5、就帖子的內容所反映的問題來看,雖然一個想考社科院的學生會在奮戰階段忽略社科院的缺點,但樓主認為,如果冷靜思考的話,還是很值得斟酌的,有些方面的影響其實很深遠,考上以后才認識到的話可能就晚了。  
  6、樓主發此貼,原因在于社科院的信息很少,經驗貼也很少,因而:一是希望廣大同窗能發表意見交流一些,一次來分享彼此的信息;二來希望前輩們說一下在社科院讀書的真實情況。  
  7、不管你在本文中看到了什么,請不要有語言攻擊,別人永遠不可能只如你一句臟話形容得那么簡單。  
  下面就是本人看到的幾個帖子。
  
  一、幸好,我只是來混文憑的。
否則,看到研院的課程安排,代課老師的代課質量(英語課除外),我簡直是萬念俱灰!我知道這樣說會挨磚,但是我想說這是我的真心話,更不是氣話。看在說實話和言論自由的份上,大家批評可以,不要對我進行人身攻擊。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想做學問的同學真的要意識到學習是一個長時間的積累,在研院我們不但需要更加努力和堅韌,而且需要更加謙卑。因為我們從老師那里學到的聽到的東西,不是學術前沿不說,而且甚至老師的理解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古老的教材,形式化的課堂氛圍,對學生缺乏尊重和關懷,這些很自然的會限制了學生們思維的自由,封閉的教學環境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懈怠......不說那么多了,反正我是來混文憑的,我只是建議那些心懷憧憬的新生朋友們,少發牢騷,不要把自己范圍局限在小小的研院,那樣做井底蛙的可能性大增加。如果你是一個打算走研究之路的朋友,不妨多看,多聽,多客觀的思考,少一些牢騷和偏激的情緒,因為我們是弱勢群體,我們抗爭歷史悠久,背景雄厚的研院舊習慣,代價成本太大,而我們的時間對我們自己又是那么珍貴,所以,不如抓緊時間學習一些基本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不要浪費自己的生命和時間,文憑可以混,但用生命和時間拿來混的話,那遲早會還的!看了討論,“假如您是考生,您還會選擇社科院嗎?”貼子及跟帖之后,我感覺有必要做些補充:
  
  (一)碩士生是需要開設專業課的,但是導師是不會去研究生院給學生上課,所以學生要上專業課的話應該會去所里上課,為什么說應該會去所里上課呢?因為根據自身經驗,有些導師考慮到學生上課路途奔波浪費時間,會和學生約上課地點,所以有可能在其他地方上課,至于是否會在研究生院,考慮到導師事務繁忙,和研究生院沒有實質聯系,出城上課是有成本的,去研究生院給學生上課的可能性很小!我們也和導師交流過,導師們明確表態去研究生院給學生上課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二)既然導師不會去研究生的話,學生就不得不去找老師。這就需要解決交通問題,但是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校園信息平臺”上的通報討論帖中的信息,研究生院會組建一支車隊,車隊總共會有一輛中巴車,中巴車的載客量20人左右,排除運輸安全的考慮,超載的話也就40人左右。依據比較了解運輸路線的同學介紹,中巴車來回奔波一趟1個小時左右。粗略估計,趕上返所日、節假日及其他進城高峰時間,每天至少會有100人進城,當然了100人是最最最為保守的估計。試想,不擠不搶的話,排隊上車,輪到你進城時可能會是中午了。待你到城和導師會合,還沒上兩小時課,你又得風風火火往良鄉趕!

       有人會說,都是碩士研究生了還需用上課嗎?我只能說,無知者無畏,大言不慚!你可以看看其他學校研究生院是否會給學生開課,學生是否需要和老師交流。當然不排除有些碩士生具有博士生的水平,但是不要忽視個案、個例并不是普通人的一般水平。上述討論并未提到碰上你喜歡的學者有講座的情況,你該如何參加,這些有待你去設想。
 
       注:我的補充供有意求學者參考!我的看法未免有失偏頗及遺漏之處,請有意者補充,持不同意見者可以討論!作為一個“院外人”,說起中國社科院這3個字,多少總會帶點憧憬的意思,也一直以進法學所為目標。從以前的了解和感情上,很容易把它和北大、清華、人大等中國最牛的學校相提并論,只是通過最近的深入了解,心理落差何止令人汗顏。最近還驚聞有考上的前輩居然憤然選擇退學,考上社科的難度不必多言,只是居然做出這樣選擇,苦衷估計不是你我能夠了解吧。
  
  首先,也是最直接了解到的,社科開始收費了!學費住宿費書本費(書本費也要單收嗎!)加起來著實不菲,感覺社科這種清凈之地一下就被玷污了。不知道社科的固有優勢還有多少。
  
  再者,環境之差之簡陋。據稱09的研究生被扔到河北廊坊,治安環境生活環境學習環境發展環境差到無法想象,甚至不能與一般民辦大學相比!“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及“亞洲第一智庫”的頭銜,儼然成為一種諷刺。如果說人大北大把碩士生們放到深圳、廣東是出于政策傾斜,那社科院把為數并不多的研究生們發配到河北是出于何種深意?而且是這么差的基礎設施?上山下鄉嗎?作為旁觀者,寒心。后又聞2010年的新生會到房山……有點不敢想象。房山我去過,不過是旅游,農家院。從市區到那里的交通是要坐火車的!而如果是汽車,又怎是艱苦卓越能形容。老實說碩士研究生一共也就兩三年,要忙的事卻很多,這種環境怎么發展!?
  
  第三,務實一點,出路問題。就最近一些了解情況,社科院的就業不能說是差的,但至少離心中的預想情況相去甚遠,與北大、人大一干學校遠不是一個檔次……我從來不懷疑能進入社科的人的優秀,畢竟全國一年才招那么幾個人,但是如果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罪還交了那么多人民幣最后卻不能有一個好出路,那我們的付出價值何在?可不是被耽誤了嗎?
  
  第四,學術。不能說全部,但凡是想進社科的人大概多少會有走學術道路的志向,這不能不說到導師和其他方面的實力。這可能是社科僅存的優勢之一。只是,現實大家也都看到了,這種優勢如今還剩多少?北大人大清華都在拼命做強自己,社科找到自己的道路了嗎?相比之下,社科更像個固步自封而且多種妥協混合的怪胎,這只是旁觀者斗膽一點看法。
  
  第五,招生。這個就不多說,搜索資料之難即使對于身在北京的同志們來說都深有感悟。而且,風險太大,想報社科這類學校的都是身懷利器胸懷壯志的家伙們,但是……這樣的沒有退路的冒險是否也太大!謹以對社科最淳樸的敬意,只是,真的難以愛上社科院。猶豫中……

  二、社科院研究生院為什么不及中科院一個是社會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的直屬研究生院?
  
  一個是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的直屬研究生院,校園管理水平同樣低下,本應齊頭并進的發展,如今卻造成了各方面前者遠不如后者的局面,原因是復雜的。其實不是研院領導的錯,而是兩個單位的不同制度和性質造成的。規模問題:中科院研究生院號稱亞洲最大的研究生院,而社科院研究生院2年前還號稱全國面積最小的研究生院。一個每年招生數萬名,一個每年僅招生數百名,對比可想而知社會影響力的大小。招聘網站網申有中科院沒社科院正常啊,人民銀行研究生院不也沒。這點不怪學校,對比雙方本部,社科院本來就只在北京有那么幾十個研究所,而中科院在全國各地開枝散葉,四處分布。究其原因,在當年胡喬木院長和郭沫若院長爭奪中科院院長一職,因為老胡等不及老郭死,于是直接把中科院社會科學部拉出來獨立了。關于這事,是季羨林老回憶的。緊接著,是各省市社科院的獨立,導致我院成了北京的光桿司令,規模大大縮水。再加上研院初代院長不選海淀區北大人大旁三足鼎立卻挑了花家地那小破地,研院的規模,自然大不了了。
       
       院所分離制:我院的院所分離管理制度直接導致了研究生院與研究所脫節,導致學生沒事干,導師不愿管或者管不了,有不少導師從未踏進研院一步,有的所想來學校開課研院卻不批準,何談積極性?不如學中科院把學生交給研究所算了。
    
       設備問題:吃飯生活等條件暫且不談。中科院擁有全國最強大的遠甚北大清華的實驗室裝備,這是吸引他們學生的根本原因,而我們呢,破圖書館哪個學校沒有?何況研院圖書館藏書遠不及一般211高校,總部圖書館比北大圖書館也豪無優勢可言。
  
  生源問題:社科院研究生院招生規模甚小,理應生源極好,但事實不然。原因在于,我院保送生比例太小。作為研究所,中科院和社科院主動報考人數都不多。但他們勝在強大的保送生制度吸引了全國各大名校優質生源。他們有大量直博生,而我們本校學生都無法保本校博士。
  
  就業問題:兩個學校都管理水平低下,課程水,但兩個原因導致他們就業好。一個是理工科天然就業優勢,雖不如理工科名校,但比我們強多了吧。一個是不論自不自覺,他們作為實驗室苦工忙了幾年,不管有沒有提高實際能力,但學術能力的確遠超我校學生。而我校學生能干的活因導師而異,多數少之又少。一年級隨便上了個公共課。到2年級,大家都知道專業課是假的,就是幾個講座,念幾篇論文,都是糊弄的毫無系統可言。哥還不如自己上網看。剩下的時間,該睡覺的睡覺,該出去上班的上班。就算一學期不見導師,從學校消失一個學期估計也沒人管吧?據說本院以后還打算縮招乃至取消我文史哲片招生而擴大有前途的金融在職博士招生,我們應感謝學校領導切實提高就業質量的決心。放羊的環境導致學生的水平完全由自制力和悟性決定,兩極分化。本人就是一個例子,實在沒事干,每天只好去論壇灌水玩。希望學弟學妹們吸取本人在研院蹉跎兩年的教訓,一定管好自己啊,有計劃的安排好時間,少灌水,多讀書。我告訴你們,學校出來有前途的牛人一定不會是整天論壇損學校的人,而是圖書館里默默堅持讀書自習寫論文的人們。既來之則安之,少埋怨學校多自學知識發文章,就算學校不負責我們也應對自己負責,因為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資金問題:社科院窮嗎?文史哲片一個研究所每年都有兩千多萬經費,怎能說窮?只能說,與所平級的研究生院的確窮,但與社科院無關。

  
  三、社科院的一些認識
  
  這里不是一所嚴格意義上的大學,它既不是211院校,也不是985院校。在很多事業單位和大型國企的招聘網站上找不到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只能選“其他院校”,然后再輸入學校名稱。對于明文規定要求211,985院校畢業生的單位來說,我們不在其招聘范圍內,就業方面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在社科院研究生院讀書,交通很不方便,出了研究生院大門要步行1.3-1.5公里才能走到地鐵站,據說當時修建地鐵時,交管部門曾經和研究生院的領導們商量是否要把地鐵站設在研究生院大門口,方便同學們出行。這個提案被研究生院的領導們否決了,理由是他們認為地鐵站設在校門口會太吵!估計那些有私家車的領導們意識不到大熱天步行去地鐵站會有多累吧。從社科院研究生院走到地鐵站的這1.5公里,沿途沒有任何路燈,晚上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有時有同學被惡狗包圍,后來大家都不敢步行往返地鐵與學校之間了,只能選擇單程10元的黑車。
  
  研究生院里只有一個食堂,不管你愛不愛吃也就只能去那里用餐,食堂是完全的軍事化管理,按時開飯,你去晚了連根毛也剩不下。早飯7-9點,午飯11點到12點,晚飯5-6點。只有一兩個菜是葷菜,還必須在開餐之后15分鐘之內才能買到。剩下的都是大白菜,圓白菜,菠菜,空心菜等等各種蔬菜。有的同學可能會想:大不了我不吃食堂的飯了,出去改善改善伙食,下館子去。抱歉,沒有。研究生院周圍步行1公里左右能有兩三家臟亂差的小飯店,僅此而已,再無其他。校園內部沒有其他餐廳,沒有郵局,銀行,只有一家迷你的小賣店,挑也沒得挑,想買什么都得去那里買。
  
  再來看看住宿,鄙人打包票社科院的宿舍樓絕對是危房,樓板是填充材料做的。樓板有的地方開裂,都露出里面的纖維材料了,并不是石板水泥之類的。同學在宿舍里關著門用正常的聲音交談,門外十米處聽得一清二楚。要是宿舍兩個人吵架那就更不用懷疑,全樓層的人都能聽得到。北京的夏天非常熱,一般的大學都安裝了空調,社科院研究生院可沒有空調,就這樣還要限電,一個月50度,超過了就要買電。一旦你去買了電,恭喜你,你超額用電、無緣獎學金申請資格了。沒有空調的夏天太可怕了,室內像蒸籠,38度是常態。很多同學夏天熱的都長痱子了,也只能忍著。
 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工作人員非常冷漠,因為很多工作人員是社科院本部(建國門)和研究生院(良鄉)兩地跑,在良鄉的時間非常少,都不愛去良鄉。醫務室的工作人員為同學們服務時也滿腹怨言,很看不起居住在良鄉這窮鄉僻壤的學生們,醫務室的工作人員缺乏基本的職業素質和人文關懷,學生在生病也各種挑剔你不符合流程,看那樣子恨不得上去給你幾腳。據我所知,醫務室朝九晚五上班,曾有同學半夜里犯慢性闌尾炎,晚上沒有人值班,學校附近荒山野嶺也沒有出租車,那同學差點疼死,天亮了才打了一個黑車去良鄉鎮上的醫院看病。我認為,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同學們有著不小的喪命的可能性。
  
  同學們選擇考研都是為了以后更好的就業吧,這一點社科院研究生院不占任何優勢。這里沒有任何招聘會,宣講會,人才交流會,很多求職的師哥師姐只能每天疲勞奔波在去市里找工作的路上,乘各種來路不明的黑車、轉四次地鐵才能去其他學校的招聘會找工作。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工作人員不知道每天都在做什么,不關心同學們的生活,不關心同學們的就業,感覺這是一個完全放養型的學校。
  
  整個學校構造非常簡單,一座圖書館,一座教學樓,一座行政樓,一個體育館,一個餐廳,四棟宿舍樓,就構成了研究生生活的全部。如果你想體驗苦行僧的生活,這里荒山野嶺,交通不便,沒有任何娛樂消遣,是清修打坐的好地方。有時候去市里的其他大學的同學那里玩,真羨慕人家有各種小吃城,各種社團活動,去兄弟院校聽課、聽講座,熱鬧繁華的街道,每當回想起自己學校那苦兮兮的生活,都覺得自己現在流的淚,是當初選學校時腦子里進的水。

97%的人還訪問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添加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考研分數線、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報錄比、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考研群、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學姐微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考研真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專業目錄、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排名、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保研、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公眾號、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cass/kaoyanjingyan_11016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