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生物力學與康復工程學學系簡介

發布時間:2020-06-01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首都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生物力學與康復工程學學系簡介

首都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生物力學與康復工程學學系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首都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生物力學與康復工程學學系簡介 正文

生物力學與康復工程學學系
生物力學與康復工程學學系成立于2010年,現任系主任劉志成教授。學系下屬兩個教研室,生物力學與假肢矯形工程學教研室和物理學教研室。生物力學與假肢矯形工程學教研室的前身為生物力學教研室,成立于1995年;物理學教研室成立于1978年。首都醫科大學生物力學研究中心掛靠本學系。本學系是北京市臨床生物力學應用基礎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的重要支撐單位,以生物力學和物理學方法與技術支持全校所有學科,特別是臨床學科的研究與開發。
生物力學與康復工程學學系現有教師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導師3人;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人員14人。
生物力學與康復工程學學系支撐四年制本科假肢矯形工程專業教育,開展醫藥類相關專業的物理學公共基礎和生物力學等專業基礎教育。學系每年承擔理論課程25門,實驗課程16門,年均學時3000左右;承擔本科畢設、第二課堂、七年制基礎科研訓練、學生創新實踐活動及各類競賽等帶教工作。我們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和實踐,承擔多項教改課題,其中國家級教改課題2項,2012年《醫學生理工素質教育的改革與實踐》獲得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我們積極進行教材建設,近幾年出版國家規劃教材、高等院校規劃教材及其他協編教材共10余部,其中主編/副主編教材8部。物理學教學團隊為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生物力學教學團隊為校級優秀教學團隊。
生物力學與康復工程學學系有三個研究方向。方向之一:組織器官生物力學現象與功能研究;學科帶頭人:劉志成教授、張寬教授;主要研究內容為青光眼致盲機理研究、軟組織力學性能研究、運動和營養代謝,為分析人體功能改變的生物力學規律奠定基礎。方向之二:人體生物物理現象與功能研究方向;學科帶頭人:黃亞奇教授;主要研究內容利用醫學影像技術構建人體器官或系統的生物力學模型,分析力學環境下生理系統功能的改變規律。方向之三:人體康復器械工程學研究;學科帶頭人:劉志成教授、張寬教授;主要研究內容為研發應用于臨床的生物力學輔助器械、工具和裝置,開發基于生物力學的臨床診治計算機輔助系統。近三年來學系在研的國家級課題7項,省部級課題10余項,科研經費800余萬元。近五年公開發表科研論文60余篇,其中SCI收錄16篇。

首都醫科大學

添加首都醫科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首都醫科大學考研分數線、首都醫科大學報錄比、首都醫科大學考研群、首都醫科大學學姐微信、首都醫科大學考研真題、首都醫科大學專業目錄、首都醫科大學排名、首都醫科大學保研、首都醫科大學公眾號、首都醫科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首都醫科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首都醫科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ccmu/yanjiushengyuan_307600.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