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中藥學學科簡介

發布時間:2020-06-01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中藥學學科簡介

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中藥學學科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中藥學學科簡介 正文

中藥學學科簡介

      發布日期:2019-04-01

首都醫科大學中藥學科在金世元等老一輩國醫大師的奠基下創建于1956年,1978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01年獲批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2012年在藥學一級學科自主設置天然藥物學二級學科開始招收博士生,多年來已培養畢業生近5000名,在首都中醫藥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學科是由多個中藥二級學科組成的一級學科,主要依托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及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友誼醫院,涵蓋 20 所臨床醫學院、37 個臨床??茖W院、學系的從事中藥相關教學、研究、醫療服務的學系、科室。
 一、學科發展與區域特色相結合,在全國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建有國醫大師金世元、國家級名老中醫高忠英與周耀庭等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站,整理挖掘“國藥泰斗”的道地藥材傳統鑒別經驗、北京地區中藥特色炮制技術以及學術思想,培養中藥專業研究生與行業人才;教師中擁有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項目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 、國家“萬人計劃”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國家優青1人  、中藥特色技術人才1人,形成了學術傳承與創新的學科團隊,建立了輻射全國的中醫藥人才培養與文化傳播的學術平臺。 二、學術傳承與創新相結合,研究特色鮮明、成績突出
依托學校神經生物學、神經病學、內科學等10個國家重點學科和博士學位點的強大基礎,在中藥治療重大疾病的藥理學研究與新藥開發、中藥活性成分基因調控與合成生物學生產、中藥復方藥效物質研究等領域形成了穩定的研究方向,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代謝性疾病的中藥新藥研發,丹參、雷公藤等藥用植物基因發掘及其活性成分高效獲取,青蒿倍半萜類成分成藥性與相互作用等方面形成研究特色,持續獲得國家級課題資助,有轉讓專利和獲批新藥臨床研究?,F有專業教師47名,專職教師平均年齡 37 歲,博士學位占 88%,37%有海外經歷,充滿朝氣。有博士生導師 7 人,碩士生導師 18 人。近五年國家級課題47項,人年均科研經費21萬元,人均SCI論文4篇,省部級以上成果獎10項。人均科研經費、科研產出在全國中藥學科處于前列。
        三、精英教育與社會需求相結合,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好
        中藥學本科教育40年,實施全程導師制精英教育12年,65%畢業生進入碩士培養;研究生教育近20年,近五年每年生均科研經費11萬元,70%研究生參與國家級課題研究;連續多年就業率100%、簽約率90%。精品教育贏得良好社會評價,2017-2018年在全國開辦中藥學專業的大學(82所)中排名第15。
        四、醫教研多平臺相結合,學科基礎雄厚
        依托學校國家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的綜合實力,結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臨床中藥重點學科、中醫藥優勢特色教育培訓基地(中藥)等支撐條件,在學科交叉融合、原始創新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學校中醫藥學院、北京中醫醫院及涵蓋20所附屬醫院的臨床中藥學科,對教學、研究、醫療服務構成強大支撐。學校與以嶺醫藥、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等共建了教學、研究、開發基地,聘請黃璐琦院士為客座教授,全面指導學科發展。
        作為綜合性醫科大學中具有上述鮮明特點的中藥學科,擔負著傳承發展首都中醫藥的重任,與獨立的中醫藥大學和中醫藥研究院所形成優勢互補,共同推動中藥學科的建設發展。
首都醫科大學

添加首都醫科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首都醫科大學考研分數線、首都醫科大學報錄比、首都醫科大學考研群、首都醫科大學學姐微信、首都醫科大學考研真題、首都醫科大學專業目錄、首都醫科大學排名、首都醫科大學保研、首都醫科大學公眾號、首都醫科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首都醫科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首都醫科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ccmu/yanjiushengyuan_30760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