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研究生院介紹

發布時間:2017-03-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研究生
重慶大學研究生院介紹

重慶大學研究生院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重慶大學研究生院介紹 正文

重慶大學研究生院屬于重慶大學,位于重慶市沙坪壩區沙正街。重慶大學創辦于1929年,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成為擁有文、理、工、商、法、醫6個學院的國立綜合性大學。重慶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性大學。
重慶大學創辦于1929年,早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就成為一所擁有文、理、工、商、法、醫等六個學院的國立綜合性大學并聞名國內外。李四光、馬寅初、何魯、馮簡、柯召、吳宓、吳冠中等一大批著名學者曾在學校辛勤耕耘,為學校奠定了堅實的學術基礎,形成了嚴謹的治學傳統。經過1952年的全國院系調整,重慶大學成為了一所國家教育部直屬的、以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1960年被國家確定為首批全國重點大學。改革開放以來重慶大學大力發展人文、經管、藝術、體育等學科專業,新學科專業的崛起進一步加速了重慶大學向綜合性大學發展的進程。為了適應二十一世紀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進一步提高學校的綜合實力,根據國家有關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決定,重慶大學、重慶建筑大學、重慶建筑高等專科學校三校于2000年5月31日合并組建成新重慶大學,使得一直以機電、能源、材料、信息、生物、經管等學科優勢而著稱的重慶大學,在建筑、土木、環保等學科方面也處于全國較高水平。為了建設好新重大,國家教育部和重慶市政府給予了較大的資金投入,學校重新調整了辦學指導思想,制定了“十五”發展規劃,同時將2001-2002年作為新重大教學質量年,確定了按照“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目標來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和修訂教學計劃,在教學中加強創新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實施了一系列教學改革新措施包括:名師上講臺工程、中英文雙語教學工程、“創新人才培養”工程、本碩連讀制度等,進一步完善學分制管理制度包括主輔修制、彈性學制、第二學位制、優異生培養制度等,改革推免研究生選拔標準和方式。
重慶大學現有理、工、經、管、文、法、藝、教育等25個學院,以及研究生院、繼續教育學院、網絡教育學院。全日制在校學生50000余人,其中有碩士、博士研究生近20000人,本科生近30000人,留學生1200余人。

重慶大學現設有博士后流動站2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0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5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05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9種(含建筑學學士、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工程博士)。一級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17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14個,省部級一級重點學科37個、立項建設1個。國家級重點研究基地10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國家級虛擬仿真教學實驗室1個,國家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和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7個,其他省部級及各類研究基地180余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2個,教育部創新團隊6個,國防創新團隊1個,重慶市高校創新團隊15個,教育部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基地(“111計劃”)3個。

在職教職工5200余人,其中,教師2700余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外聘兩院院士2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6人,“973”首席科學家4人,國家級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0余人,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3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7人、講座教授3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3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1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5人,國家“四個一批人才”1人,部、市重點人才工程人選240余人,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1800余人,博士生導師700余人。
重慶大學

添加重慶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重慶大學考研分數線、重慶大學報錄比、重慶大學考研群、重慶大學學姐微信、重慶大學考研真題、重慶大學專業目錄、重慶大學排名、重慶大學保研、重慶大學公眾號、重慶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重慶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重慶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chongqingdaxue/jianzhang_61391.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