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電力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研究生導師劉春成
發布時間:2019-08-0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建筑工程學院
東北電力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研究生導師劉春成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東北電力大學 研究生
微信,為你答疑,送資源
微信,為你答疑,送資源
東北電力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研究生導師劉春成 正文
姓名:劉春城辦公電話:
手機:13843237495
Email :liu_chuncheng888@163.com
主要學歷及工作經歷:
劉春城,博士后,教授,碩士生導師。2000年3月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工程力學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2004年4月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結構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2008年5月于大連理工大學水利工程流動站從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5月出站。現任建筑工程學院土木系副主任,學校首批中青年學術帶頭人。主要從事高壓輸電線路防災減災、輸電鐵塔健康監測以及碳纖維復合芯導線的性能與應用研究。目前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主持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4項,主持承擔市廳級等各類科研項目10余項。先后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完成省、市、廳級各類科研項目4項。獲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獲市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2004年和2009年分別榮獲吉林市第四屆、第七屆青年科技獎。2006年榮獲吉林省政府第六批人才開發資金資助。2012年被授予吉林省高校新世紀科學技術優秀人才稱號,近年來,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0余篇,其中32篇被EI收錄。
主持及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于多尺度分析的高壓輸電鐵塔狀態評估基礎理論和方法研究”,項目批準號:51278091,項目負責人。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大跨越高壓輸電塔-線體系覆冰斷線的沖擊動力學理論與數值模擬研究”,項目批準號:50978049,項目負責人。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結構動力的局部效應研究”,項目批準號:10142001,第二完成人(已結題)。
(4)吉林省科技廳重點項目“高壓輸電鐵塔健康監測與損傷診斷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批準號:20120429,項目負責人。
(5)吉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環境荷載作用下碳纖維復合芯導線-輸電塔體系的力學性能研究”,項目批準號:20101554,項目負責人。
(6)吉林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項目,“冰凍災害環境下碳纖維復合芯導線-輸電塔體系的力學性能及應用研究”,項目負責人。
(7)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力青年科技創新基金項目,“高壓輸電塔-線體系冰凍災變及可靠性”,項目負責人。
(8)吉林市杰出青年基金項目,“高壓輸電塔-線體系冰凍災變及損傷評估”,項目負責人。(已結題)。
(9)吉林市科技局重大專項項目,“碳纖維復合芯導線的力學性能與試驗研究”,項目批準號:201011104,項目負責人。
(10)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重點科研項目,“冰凍災害環境下高壓輸電塔-線體系破壞機理及數值模擬研究”,項目負責人。
(11)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重點科研項目,“高壓輸電線路覆冰斷線及脫冰振動試驗與應用研究”,項目負責人。
(12)吉林省教育廳“十五”科研計劃項目,“混凝土自錨式懸索橋設計理論及關鍵科學技術問題研究”,項目負責人(已結題)。
(13)吉林省教育廳“十一五”科研計劃項目,“服役期大跨度混凝土橋梁腐蝕損傷機理研究”,項目負責人(已結題)。
(14)吉林省教育廳“十一五”重點科研項目,“壓彎耦合效應下混凝土自錨式懸索橋的抗震性能研究”,項目負責人(已結題)。
(15)吉林省教育廳“十一五”重點科研項目,“銹蝕鋼筋混凝土墩柱式構件承載力的數值模擬”,項目負責人。
學術成果獲獎情況:
(1)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輸電線路冰致災變機理及輸電塔健康監測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負責人,2012年;
(2)吉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混凝土自錨式懸索橋的力學行為及關鍵技術問題研究”,項目負責人,2009年;
(3)吉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新型橋梁結構體系的設計理論及其應用研究”,項目負責人,2010年;
(4)吉林省電機工程學會電力科技進步一等獎,“高壓輸電線路冰凍災變及輸電塔智能損傷識別方法研究與應用”,項目負責人,2011年;
(5)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混凝土自錨式懸索橋的分析理論和設計技術研究”,排名第五,2006年;
(6)吉林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二等獎,“高壓輸電塔線體系冰凍災變及損傷評估“,項目負責人,2012年
(7)遼寧省優秀設計二等獎,“大連市金灣大橋工程”,排名第三,2002年;
榮譽稱號:
吉林省高校新世紀科學技術優秀人才,2012年
吉林市第四屆青年科技獎,2004年
吉林市第七屆青年科技獎,2009年
東北電力大學首批中青年學術帶頭人,2012年
指導碩士生研究方向:
高壓輸電線路防災減災、狀態評估及可靠性;
碳纖維復合芯導線的力學性能及其應用;
大型輸電鐵塔健康監測與損傷診斷;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與損傷評估;
大跨度橋梁結構設計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
發表論文情況
1.Ice Accretion Cause and Mechanism of Glaze on Wires of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2(EI)
2.Ice Accretion of Glaze Loads Model on Wires of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2(EI)
3.Damage Identification of Bridge Based on Variation Ratio of Curvature Mode and Neural Network,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es in Civil Engineering,(ISISS’2009),2009.11, Guangzhou(ISTP)
4.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ysteretic Behavior the Corroded Reinforced Concrete Bridge Piers,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es in Civil Engineering,(ISISS’2009), 2009.11, Guangzhou(ISTP)
5.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Corroded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With Large-eccentricity Compression,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es in Civil Engineering,(ISISS’2009), 2009.11, Guangzhou(ISTP)
6.Study on the Damage Identification of Long-span Arch Bridge Based on Variation Ratio of Curvature and RBF Neural Network,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ISE2009),IEEE, 2009.12, Nanjing(EI)
7.Study on the Damage Identification of 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ICIECS2009),IEEE,2009.12,Wuhan(EI)
8.Study on the Damage Identification of Large Power Transmission Tower Based on Wavelet Packet Energy and Neural Network (ICSPS2010), IEEE,2010.7, Dalian(EI)
9.The Life Predi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rrosion Cracking Based on Dual-G Fracture Criter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urability of Concrete Structures,2008.11,Hang Zhou(EI)
10.Study of Spatial Seismic Response of Concrete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ridge Engineering Challenges in the 21st Century. 2006.11, Hong Kong
11.The design practice and theory exploration of concrete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s ,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urrent and Future Trends in Bridg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2006.11, Hong Kong
12.The Basic Differential Equation Research of the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ridge Engineering Challenges in the 21st Century,2006.11, Hong Kong
13.Study of Vertical Seismic Response of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s .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 2004,14(1)(EI)
14.高壓輸電線路抗冰災的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自然災害學報,2012,21(1)
15.大跨越高壓輸電線路覆冰斷線的沖擊動力學模型,振動與沖擊,2012,31(3)(EI)
16.大跨越高壓輸電塔-線體系覆冰斷線模型試驗研究,振動與沖擊,2012,31(24)(EI)
17.基于數據融合的大型輸電鐵塔結構損傷識別,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2011,19(6)(EI)
18.輸電線路導線覆冰機理及雨凇覆冰模型研究,高電壓技術,2011,37(1)(EI)
19.基于支持向量機的大跨度拱橋損傷識別方法研究,振動與沖擊,2010,29(7)(EI)
20.基于支持向量機的大型輸電鐵塔損傷識別方法研究,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2010,18(4)(EI)
21.非平穩隨機激勵下高壓輸電塔線體系地震響應,沈陽工業大學學報,2010,32(2)(EI)
22.混凝土自錨式懸索橋靜力非線性穩定分析,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0,34(3)(EI)
23.基于壓彎耦合效應下預應力梁的豎向自由振動研究,工程力學,2007,24(10)(EI)
24.混凝土自錨式懸索橋豎向自由振動的理論研究. 工程力學, 2005.22(4)(EI)
25.自錨式懸索橋平穩/非平穩隨機地震響應. 工程力學, 2007.24(5)(EI)
26.任意荷載激勵下梁單元的局部效應修正.工程力學, 2000.17(6)(EI)
27.斜拉橋索力張拉的最優控制. 計算力學學報,2005.22(3)(EI)
28.多支承激勵下自錨式懸索橋空間地震反應分析.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4. 36(11)(EI)
29.壓彎耦合效應下自錨式懸索橋自由振動研究.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4.36(1). (EI)
30.虛擬激勵法在自錨式懸索橋豎向地震反應分析中的應用.東南大學學報, 2002,33(4)(EI)
31.任意荷載激勵下考慮局部效應的斜拉橋結構動力響應分析.公路交通科技,2002,19(5)(EI)
32.非一致激勵下自錨式懸索橋的非線性地震反應分析,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7,31(5)(EI)
33.自錨式懸索橋的縱向地震反應研究.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2,26(5). (EI)
34.自錨式懸索橋撓度理論基礎微分方程的近似推導.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4.36(12)(EI)
35.大跨度懸索橋非線性隨機靜力分析.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4.44(3)(EI)
36.混凝土自錨式懸索橋結構內力分析.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3,35(5)(EI)
37.混凝土自錨式懸索橋設計及其力學性能分析. 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3,43(2)(EI)
28.公和斜拉橋的施工控制. 大連理工大學學報, 2003.43(6). (EI)
39.延吉布爾哈通河混凝土自錨式懸索橋設計.公路, 2003,8
40.混凝土自錨式懸索橋的發展綜述.世界橋梁,2003,1
41.銹蝕鋼筋混凝土橋墩滯回性能的數值模擬. 港工技術,2008,6
42.基于能量釋放率準則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銹脹壽命預測,公路交通科技,2009,26(2)
43.多點隨機激勵下自錨式懸索橋的地震響應.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8,36(12)
44.基于神經網絡的大型輸電鐵塔損傷識別研究. 華東電力,2009,2
45.銹蝕鋼筋混凝土大偏心受壓柱的數值模擬. 港工技術,2009,3
46.銹蝕鋼筋混凝土柱開裂機理及滯回性能研究. 水利發電,2010,5
47.大跨徑混凝土自錨式懸索橋非線性靜力分析,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9,37(8)
48.基于模態曲率改變率與神經網絡的橋梁損傷識別,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9,37(10)
49.大跨越輸電塔—線體系覆冰斷線數值模擬,水電能源科學,2012,30(5)
50.覆冰荷載下干字型耐張轉角塔的非線性穩定性分析,華東電力,2012,40(2)
51.小波包和神經網絡在輸電鐵塔損傷檢測中的應用,水電能源科學,2012,30(11)
52.塔線體系在覆冰荷載作用下的力學性能研究,水電能源科學,2012,30(6)
53.碳纖維復合芯導線輸電線路風振響應時域分析,水電能源科學,2012,31(1)
指導碩士生人數: 25人
已畢業碩士生人數: 17人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東北電力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東北電力大學考研分數線、東北電力大學報錄比、東北電力大學考研群、東北電力大學學姐微信、東北電力大學考研真題、東北電力大學專業目錄、東北電力大學排名、東北電力大學保研、東北電力大學公眾號、東北電力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東北電力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東北電力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dbdldx/yjsds_214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