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大學農學與生物科學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4-18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大理大學農學與生物科學學院簡介

大理大學農學與生物科學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大理大學農學與生物科學學院簡介 正文

大理大學農學與生物科學學院簡介
農學與生物科學學院的前身是1988年建立的大理師專生物系,2001年大理學院合并組建,成立了生命科學與化學學院,2010年更為現名,是滇西地區重要的生物科學、生態環境和云南高原特色農業方向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基地。
行政設置  學院與東喜瑪拉雅研究院合署,有4個行政科室:綜合辦公室、教學管理辦公室、學生管理辦公室和研究院辦公室;設有學院團委;現有6個本科專業: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環境科學、園林、園藝和動物科學,覆蓋理學、工學、農學3個學科門類;有9個教研室:普通生物學、細胞與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生理生化、生態學、環境科學、園藝、動物科學、園林;3個實驗教學中心:生物學、環境科學及農學實驗教學中心,1個實踐教學基地;1個大理大學生物科學館辦公室。
師資隊伍  現有教職工80人,其中高級職稱教授9人,副高級職稱16人,碩士生導師18人,博士36人,碩士21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人和后備人才1人,校學術帶頭人14人,校級教學名師2人,校中青年骨干教師9人。
平臺建設  學院有1個云南省協同創新中心--“中國三江并流區域生物多樣性協同創新中心”;2個云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云南省高校“滇西生物多樣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洱海流域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重點實驗室”;1個云南省高校“滇西生物多樣性科技創新團隊”;1個“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和“云南省環境教育基地”;1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生物學),2個校級重點特色學科(生物學和生態學);2個學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生物科學和環境科學);實驗室及其配套用房65間,面積約7750 平方米,設備總值1450多萬元;1個農學與生物學實踐教學基地。
科學研究  形成了4個穩定的研究方向(東喜瑪拉雅地區靈長類保護生物學、微生物生態學、動物生態學和植物生態學),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31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4項,國際合作項目17項,獲得科研經費3133萬元;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論文549篇,其中核心期刊188篇,被SCI、EI收錄140多篇,出版專著4部,主(參)編教材和教學輔導書10余部。
 
人才培養 2017年學院獲批生態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19年秋季學期開始招生。在長期的人才培養實踐中,學院秉承“崇尚科學、追求真知、銳意創新、迎接挑戰”的宗旨,把“嚴謹治學、品德高尚、教書育人、熱愛學生”作為師德目標,依托學術科研優勢,走出了以科研促教學、教學科研相長,“培養思想品德優良,基礎理論扎實,實踐能力較強,思維視野開闊,個性充分發展,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的道路。近三年開展了大學生開放實驗項目140項、大學生科研項目197項、創新創業訓練項目16項,“挑戰杯”大學生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60余項,累計參與學生2450人,學生發表論文56篇,在大學生“一杯兩賽”中,我院學生獲國家級獎項4項,省級獎項20余項;連續5年獲學校升學就業獎和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一等獎。“中國三江并流區域可持續發展創新創業團隊”2015年獲得全國“小平科技創新團隊”稱號,該團隊獲得了2017年云南省“團員先鋒崗”的稱號。我院組建的大理大學生態文明志愿者團隊榮獲2018年“云南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我院2018年“踐行美麗中國”大學生洱海保護志愿服務團隊暑期社會實踐項目,被團中央學校部遴選為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千校千項”成果活動“最具影響好項目”之一。
在不斷提高學院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過程中,學校確立了生態環境學科群作為學校重點發展的三大學科群之一。以此為契機,學院立足于滇西北和三江并流區域的區位優勢與特色資源,結合國家、云南省發展戰略,基于大理大學在生物學(生態學)方面的優勢和特點,形成了圍繞滇西北地區生物多樣性監測、保護和利用的穩定研究方向和團隊,學院在穩定中發展,在創新中前進,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嶄新局面。
大理大學

添加大理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大理大學考研分數線、大理大學報錄比、大理大學考研群、大理大學學姐微信、大理大學考研真題、大理大學專業目錄、大理大學排名、大理大學保研、大理大學公眾號、大理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大理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大理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dlxy/yjsy_25263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