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劉繼生

發布時間:2021-11-2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東北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劉繼生

東北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劉繼生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東北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劉繼生 正文

姓  名: 劉繼生 性別:

出生年月: 1955-9-0 工作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

所在院系: 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 職稱: 教授

行政職務: 招生專業: 070502人文地理學

研究領域: 人文地理學基礎理論與方法、地理分形和地理系統的空間復雜性 是否兼職:

指導博士生總數: 指導碩士生總數:

目前博士生數: 目前碩士生數:

個人簡介

【個人情況綜述】   1982年東北師大地理系本科畢業,相繼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現為東北師范大學中國東北研究院院長,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人文地理學博士點指導教師。長期從事人文地理學基礎理論與方法的研究工作,近年側重于地理分形和地理系統的空間復雜性研究。   【學習工作簡歷】   1982年東北師大地理系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   1986年東北師大地理系碩士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   1995年東北師大地理系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博士學位   1986.7~1989.6 東北師范大學 助教   1989.7~1994.6 東北師范大學 講師   1994.7~1999.6 東北師范大學 副教授   1999.7~至今  東北師范大學 教授   【社會學術兼職】   全國高等學校人文地理教學研究會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人文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育部地理科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吉林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地理科學》、《人文地理》雜志編委。

獲得獎項

1997年4月“面向21世紀培養高質量的中學師資” 獲吉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第2名)   2001年11月“面向基礎教育,實施優師工程,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改革研究與實踐”,獲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第4名),2001年12月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第4名)   2002年10月《人文地理學》教材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第4名)   2004年11月 獲得“寶鋼優秀教師獎”   2005年4月“地理科學專業區域地理課程體系重構與教學內容改革實踐”獲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

著作及論文

主要論文目錄:   1.Liu Jisheng,Chen Yanguang.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Analysis of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07,Volume 17,Issue 1.   2.陳彥光,劉繼生.城市系統的內部——外部復雜性及其演化的Stommel圖.經濟地理,2007,27(1).   3.劉繼生,陳彥光.城市人口分布的非線性空間自相關及其局域性特征.自然科學進展,2006,16(7)   4.佟寶全,陳才,劉繼生.蒙東地區與東北三省區整合研究. 地理科學,2006,26(2)   5.張林,劉繼生.信息時代區位輪發展的新趨勢. 經濟地理,2006,26(2)   6.陳彥光,劉繼生.城市形態邊界維數與常用空間測度的關系. 東北師大學報   (自然科學版)2006,38(2)   7.陳彥光,劉繼生.城市人口分布空間自相關的功率譜分析. 地球科學進展,2006,21(1)   8.潘順安,劉繼生.東北工業旅游研究.人文地理,2006,21(1)   9.韓鳳,劉繼生 構建汽車產業區位競爭優勢.人文地理,2006,21(1)   10.周麗君,劉繼生.長春市環城游憩地與城市化相互作用研究人文地理,2005,20(6)   11.徐淑梅,劉繼生,陳才.新科學發展觀定位下的黑龍江省旅游業,人文地理,2005,20(6)   12.房艷剛,劉鴿,劉繼生.城市空間結構的復雜性研究進展,地理科學,2005,25(6)   13.陳彥光,劉繼生.分形網絡與復雜空間解集的算法轉換模型,復雜系統與復雜性科學 2005,2(3)   14.張春麗,劉繼生.長春市城市游憩系統研究,人文地理,2005,20(3)   15.房艷剛,劉繼生.東北地區城鄉結構的演變機理與統籌發展,人文地理,2005,20(4)   16.梅林,崔庠,劉繼生.論汽車工業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以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為例,人文地理,2005,20(4)   17.劉繼生,陳彥光 山東省城市人口—城區面積的異速生長特征探討,地理科學,2005,25(2)   18.劉繼生 如何認識東北,怎樣認識東北,評《東北老工業基地新型工業化之路》 地理科學,2005,25(1)   19.劉繼生,陳彥光.城市密度分布與異速生長定律的空間復雜性探討,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36(4)   20.鄶艷麗,房艷剛,劉繼生.CONMMUNITY-BASED ECOTOURISM IN NATURE RESERVE OF 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4,14(3)   21.鄶艷麗,劉繼生.吉林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綜合調控作用研究,地理科學,2004,24(4)   22.劉繼生,陳彥光 城市、分形與空間復雜性探索,復雜系統與復雜性科學,2004,1(3)   23.陳彥光,劉繼生.地理學的主要任務與研究方法——從整個科學體系的視角看地理科學的發展,地理科學,2004,(3)   24.房艷剛,劉繼生.東北地區資源型城市接續產業的選擇,人文地理,2004,19(4)   25.劉繼生,陳彥光.河南省城鎮體系空間結構的多分形特征及其與水系分布的關系探討,地理科學,2003,23(6)   26.陳彥光,劉繼生.城市體系時空演化的廣義維數分析,地理科學 2003,23(5)   27.王文麗,劉繼生.赤峰市旅游市場定位與營銷策略研究,人文地理,   2003,18(3)   28.劉繼生,陳彥光,劉志剛.點—軸系統的分形結構及其空間復雜性探討,地理研究,2003,22(4)   29.劉繼生,房艷剛.新世紀人文地理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創新的思考,中國新教育,2003,1(2)   30.孟凡榮,劉繼生.CI戰略與長春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人文地理,2003-4,18(2)   31.劉繼生,陳彥光.Derivations of fractal models of city hierarchies using entropy_maximization principle.PROGRESS INNATURAL SCIENCE,2002,12(3)   32.楊章賢,劉繼生.城市文化與我國城市文化建設的思考.人文地理,2002,17(4).   33.房艷剛,劉繼生.生態旅游理想與現實背離的原因分析.生態經濟,2002(13)   34.劉繼生,房艷剛,孫曉東.東北地區城市城市體系分形結構的研究.跨世紀的中國東北經濟,2002,12.   35.劉繼生,陳彥光.人口的區位過程與城市的分形形態--關于城市生長的一個理論探討.人文地理,2002,17(1)   36.劉繼生,陳彥光.基于GIS的細胞自動機模型與人地關系的復雜性研究--關于人地關系研究的技術模式探討.地理研究,2002,21(2)   37.陳彥光,劉繼生.效用最大化、Logit變換和城市地理學的數量分析模型.地理科學,2002,22(5)   38.陳彥光,劉繼生.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空間互相關和功率譜分析--引力模型的理論證明、函數推廣及應用實例.地理研究,2002,21(6)   39.劉繼生,陳彥光.Davis規律與Beckmann模型的數理等價性--城市體系等級結構的宏觀-微觀對稱性分析.經濟地理,2001,21(2)   40.陳彥光,劉繼生.城市系統的異速生長關系與位序-規模法則--對Steindl模型的修正與發展.地理科學,2001,21(4)   41.陳彥光,劉繼生.城市等級體系分形模型中的最大熵原理.自然科學進展.2001,11(11)   42.陳彥光,劉繼生.水系結構的分形和分維-Horton水系定律的模型重建及其參數分析,地球科學進展,2001,16(2)   43.陳彥光,劉繼生.中心地體系與水系分形結構的相似性分析--關于人-地對稱關系的一個理論探討.地理科學進展,2001,20(1)   43.陳彥光,劉繼生.城市土地利用結構和形態的定量描述:從信息熵到分數維.地理研究,2001,20(2)   44.張紅,劉繼生.都市生態旅游的初步研究--以長春市為例.人文地理,2001,16(2)   45.李廣全,劉繼生.思維方式與人地關系理論.人文地理,2001,16(6)   46.石正方,劉繼生.經濟欠發達地區旅游開發模式研究.旅游學刊,2000,11   47.劉繼生,陳彥光.城市地理分形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地理科學,2000,20(2)   48.劉繼生,陳彥光.城市規模分布的三參數Zipf模型--Davis二倍數規律的理論推廣及其分形性質的實證分析.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34(1)   49.劉繼生,陳彥光.長春地區城鎮體系時空關聯的異速生長分析:1949-1988.人文地理,2000,15(3)   50.陳彥光,劉繼生.基于Beckmann模型的城市化水平公式及其理論探討.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32(3)   51.劉繼生,陳彥光.東北地區城市體系分形結構的地理空間圖式--對東北地區城市體系空間結構分形的再探討.人文地理,2000,15(6)   52.劉繼生,陳彥光.分形城市引力模型的一般形式和應用方法--關于城市體系空間作用的引力理論探討.地理科學,2000,20(6)   53.劉繼生,丁四保,修春亮.優化人文地理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若干思考. 東北師大學報(特刊),2000.11   54.劉繼生,陳彥光.東北地區城市規模分布的分形特征.人文地理,1999,14(3)   55.陳彥光,劉繼生.Davis二倍數規律與Zipf三參數模型的等價性證明--關于城市規模分布法則的一個理論探討.地理科學進展,1999,18(3)   56.劉繼生,陳彥光.城鎮體系空間結構的分形維數及其測算方法.地理研究,1999,18(2)   57.劉繼生,陳彥光.交通網絡空間結構的分形維數及其測算方法.地理學報,1999,54(5)   58.石正方,劉繼生.文化力與綜合國力關系研究.人文地理,1999,14(3)   59.孫峰華,劉繼生.中國少數民族空間擴散態勢和動力機制研究.東北師大學報,1999,(5)   60.劉繼生,陳彥光.城鎮體系等級結構的分形維數及其測算方法.地理研究,1998,17(1)   61.劉繼生,陳彥光.區位選擇與人文地理系統的分形優化——關于城市區位分形理論一般原理與方法的初步探討,地理科學,1998,18(4)   62.劉繼生,孔強,陳娟.中國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開發研究芻議.人文地理,1997,12(4)   63.劉繼生,陳彥光.東北地區城鎮體系空間結構的分形研究.地理科學,1995,15(2)   64.劉繼生.二十一世紀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與東亞區域經濟合作,世界地理研究,1995,(1)   學術著作或教材目錄:   1.劉繼生,張文奎,張文忠. 區位論,江蘇教育出版社,南京,1994   2.張文奎,劉繼生. 政治地理學,江蘇教育出版社,南京,1994   3.王興中,孫峰華,劉繼生. 人文地理學概論,山東省地圖出版社,濟南,1999   4.王恩涌,趙榮,張小林,劉繼生等.人文地理學,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0   5.劉繼生,丁四保.“中國東北論壇”2003—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與振興,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長春,2003   6.王恩涌,劉繼生等.中國政治地理,科學出版社,北京,2004

承擔項目

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1.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東北地區人地系統礦業城市脆弱性與可持續性發展研究”子課題“遼源市人地系統脆弱性與可持續性發展研究”,2007.1-2010.12,經費17.00萬元。   2.主持參與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項目“東北振興規劃”(分項目主持人),2006.1-2006.12,經費120.00萬元   3.城市結構的空間復雜性研究(4037103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持人) 2004.1—2006.12  經費28.00萬元   4.城市體系空間網絡的分形結構及其演化機制(4037103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第二參加人)2001.1—2003.12  6.00萬元     5.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東北地區消費行為地理(48800023)”(第二主持人)   6.參加完成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遼中南城市群整體功能優化研究(49000005)”,   7.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東北地區城市體系的分形研究(49971035)”。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東北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東北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東北師范大學報錄比、東北師范大學考研群、東北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東北師范大學考研真題、東北師范大學專業目錄、東北師范大學排名、東北師范大學保研、東北師范大學公眾號、東北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東北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東北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東北師范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dongbeishifan/daoshi_55083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