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理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4-21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東華大學理學院簡介

東華大學理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東華大學理學院簡介 正文

理學院成立于1999年,是在原華東紡織工學院、中國紡織大學基礎教學部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教學科研型學院。學院承擔全校數學類、物理類和力學類的基礎課程教學,并開設“數學與應用數學(金融工程)”、“統計學(金融統計與風險管理)”、“應用物理學(微電子)”和“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光電檢測與器件)”等四個本科專業,其中“應用物理學(微電子)”是國家級特色本科專業;擁有三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數學、物理學、光學工程),一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固體力學),一個專業學位碩士點(應用統計),和一個交叉學科博士點(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物理);與兄弟學院共建“控制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點。數學學科是2013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進入前200名的中國大學數學學科之一,數學學科和物理學科曾連續多年進入ESI全球1%學科行列。
學院下設數學系、統計系、應用物理系和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系,建有三個教學平臺:“數學教研中心”、“物理教學實驗中心”和“力學教研中心”。現任院長為著名光電子技術專家、中科院院士褚君浩教授,著名數學家李大潛院士受聘為非線性科學研究所所長。在現有的108位教師隊伍中,有教授27名(19名博導)、副教授51名;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超過76%、有一年以上海外學術經歷的教師比例超過54%;9名中青年教授兼任國內外重要學術組織的理事、常務理事、理事長以及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的編委;有6名教師先后入選“曙光學者”、“浦江學者”和“晨光學者”等上海市市級人才計劃,4名教師獲得“教育部新世紀人才”、“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和“上海市科技啟明星”等稱號。
學院建有“磁約束核聚變教育部中心(成員單位)”和“非線性科學研究所”、“等離子體物理及其應用技術研究所”和“光電信息材料與器件技術研究所”,以及“美國NordsenMarch-東華大學理學院聯合實驗室”、“無錫邁納德-東華大學理學院聯合實驗室”等多個科研教學平臺。近五年,學院教師承擔了國家973計劃、大科學工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數十項,發表SCI論文數百篇;兩位教授進入ESI全球高被引學者行列;獲得多項上海市教學成果獎、上海市自然科學獎和上海市科技進步獎。
秉承“崇德博學、礪志尚實”的東華精神和“遵理謹學、篤行求真”的辦學思想,依托上海教育資源的綜合優勢和強大的國際化背景,結合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以及數字化科技社會的發展方向,學院持續優化課程設置、加強內涵建設、拓寬國際聯合辦學渠道,培養了一大批具有扎實數理基礎、綜合能力強的優秀才俊。學院校友中,有曾任中國工程概率統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的國家級杰出突出貢獻專家吳讓泉教授,新中國第一批有杰出貢獻的博士學位獲得者李紹寬教授,物理教育界享有盛譽的“普通物理學-程江版”教材作者、第一屆高校工科物理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委員程守洙教授,80年代連續三年國外發表論文數進入全國前十名的郝天護教授等。近年畢業生中,許多人已在國內外著名大學、研究機構、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嶄露頭角,成為金融、軟件、微電子和光電子等高新技術行業的精英。  
學院將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強特色優勢學科建設、提升科學研究的創新水平;建設以人才培養為工作核心,師德為先、崇尚學術的強大師資隊伍,進一步夯實高水平人才培養基礎;為建設成為教學水平高、科研創新能力強、綜合實力處于國內同類學院前列的教學科研型學院而努力。
東華大學

添加東華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東華大學考研分數線、東華大學報錄比、東華大學考研群、東華大學學姐微信、東華大學考研真題、東華大學專業目錄、東華大學排名、東華大學保研、東華大學公眾號、東華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東華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東華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donghuadaxue/yanjiushengyuan_25448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