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與社會歷史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4-2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福建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與社會歷史學院簡介

福建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與社會歷史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福建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與社會歷史學院簡介 正文

福建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與社會歷史學院實行的是一套人馬,兩個牌子的運作模式。學院是福建師范大學歷史最為悠久的院系之一,可追溯至1907年福建優級師范學堂開設的史地選科,迄今已逾百年。1952年,由華南文理女子學院歷史學系、福建協和大學歷史學系和福建師范學院(烏山)歷史學系合并組成本院下屬的歷史學系。著名學者董作賓、盧兆蔭、傅衣凌、劉蕙孫、陳矩孫、徐宗元、蔡維藩、王文杰、熊德基、金云銘、韓振華等諸先生先后任教于此,積淀了厚重的人文科學傳統。歷世紀風雨陶鑄,經數代師生努力,沐改革開放春風,浴海西建設大潮,福建師范大學歷史學科篳路藍縷,邁著堅實的腳步一路走來,逐漸發展壯大。自20世紀80年代起,相繼增設圖書館學、檔案學、社會工作、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四個本科專業。2003年進一步升格為“福建師范大學社會歷史學院”。2009年,鑒于學科建設和發展的需要,經學校校長辦公會議通過同時使用“福建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的院名。學院現擁有中國史、世界史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有中國史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動站、世界史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動站;有中國史、世界史、圖書情報檔案管理三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014年,我院新增圖書情報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填補了我省該碩士專業學位點和研究生教育的空白。另外,我院還有學科教學(歷史)的教育碩士學位授權點。學院現有教職員工74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4人,博士生導師1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者5人,二級教授6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福建省“閩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教指委成員3人。眾多學術帶頭人在國內外學術界都有相當的影響力,還有不少教授擔任國家一級學會和省市學會重要職務。其中,王曉德教授為中國拉丁美洲史研究會會長,謝必震教授為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會長,郭培貴教授為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科舉文化專業委員會主席團主席,林立強教授為中國商業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商業史學會企業史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商業文化遺產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學院現有本科、碩士、博士各類學生1300余人。(截止2019年1月)
學院高度重視教學質量和教學管理,多措并舉,人才培養質量有了顯著提高。近五來,學院本科四個專業的年終就業率達100%,升學率持續攀升,達到30%左右。歷史學本科生參加全國、全省歷史教學技能大賽榮獲一等獎9項、二等獎8項目、三等獎5項。省級以上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1項,國家級、省級各類榮譽300余項。國家級精品課程1項,省級精品課程5項,新增國家留學基金委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2個,本科課堂教學優秀獎7個,校級以上本科教改項目5項,實習基地16個。同時,學院教育基地和教學技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其中閩臺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入選第三批福建省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閩臺緣歷史文化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入圍福建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該教學項目還獲評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學院精心搭建各類研究平臺,助力科學研究和人文交流。2018年經學校批準,學校成立區域與國別研究院,由“長江學者”王曉德教授擔任院長。此外,學院還設有美洲史研究院等12個研究平臺。近年來,學院獲國家級項目33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1項,其中重大3項、重點項目2項;教育部項目12項),省級社科項目30項。獲第七屆全國社科優秀成果獎3項,省社科優秀成果獎18項。出版專著46部,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2部。

 
福建師范大學

添加福建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福建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福建師范大學報錄比、福建師范大學考研群、福建師范大學學姐微信、福建師范大學考研真題、福建師范大學專業目錄、福建師范大學排名、福建師范大學保研、福建師范大學公眾號、福建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福建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福建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fjsfdx/yjsy_25387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