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中國古典文獻學的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2020-04-2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復旦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中國古典文獻學的培養方案

復旦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中國古典文獻學的培養方案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復旦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中國古典文獻學的培養方案 正文

050104中國古典文獻學
(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
本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學位授予權
一、學科研究方向及其研究生導師
序號 研究方向名稱 主要研究內容 研究生導師
1 版本目錄學 認識中國古典文獻學的概念與范疇,以熟悉古今典籍聚 散歷史、精讀目錄版本校勘學原著為基礎,對古籍版本 學和古典目錄學的內容與要點作深入研究,同時參與古 籍版本鑒定、古籍目錄編制的實踐,以期造就理論與實 踐兼長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 吳格教授(博導) 陳正宏教授(博導) 談舊芳教授
2 古籍校釋學 熟悉古籍校釋學的歷史、內容、方法及流變,研究歷代 著名古籍校釋學者的生平及著述,在此基礎上對有關古 籍作盡可能完善的校勘與詮釋,並進行相關的專題研 究,以期傳承前人對于古籍的研究整理遺產,造就融貫 古今學術思想及研究方法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 吳格教授(博導) 錢振民研究員(博導)
3 海外的漢籍收 藏與研究 從當前全球化的文化背景出發,在掌握中國古典文獻學 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通過有關專門課程的學習,了解國 外及港臺地區漢籍文獻收藏的基本特點和具體內容,以 及相應的海外漢籍研究成果,使學生對海外漢籍收藏及 研究在中國古代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并 掌握利用海外所收藏的漢籍深入開展中國古代文化研 究的具體方法。 談舊芳教授
4 文學文獻學 以中國古典文學文獻為中心,一方面對現存的古代文學 原始文獻進行合乎學術規范的整理與詮釋,另一方面從 理論上總結作為一種學術的中國文學研究的傳統路徑 與方法,探索其現代效用,以期為中國文學研究者提供 可靠并可讀的文本資料,彰顯傳統學術的現代意義。 陳正宏教授(博導) 陳廣宏教授(博導) 鄭利華教授(博導) 錢振民研究員(博導)
5 美術文獻與美 術史 以書面文獻為中心,聯系圖像資料,對現存關涉中國古 代美術的原始文獻進行合乎學術規范的整理與考釋,并 在此基礎上對中國美術史、圖文互釋史、美術文獻史等 展開以實證為主的深入研究,以期推進人文學科的交 叉,拓展古文獻研究的視野。 陳正宏教授(博導)
6 古典文獻學與 計算機技術的 應用 以中國古典文獻學與現代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研究為中 心,考察目錄學的新發展,探索編制古代文獻資料目錄、 索引的新方法,研討計算機技術在古代文獻整理中的應 用、進程、作用及發展前景,以期對于古典文獻學的研 究有所推進。 錢振民研究員(博導)
 
二、 培養目標
1. 碩士生
通過完整的課程學習和目錄版本校勘學專業訓練,培養熱愛中國傳統文化,身心健康, 掌握系統的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知識,初步具備合乎學術規范的文獻整理及相關專業研究與 教學能力,能運用外語(一門)和計算機工具,從事古籍的文本整理、版本鑒定、目錄編纂 等相關工作,或特定專題的文獻研究,適應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出版社、圖書館、博物館 等部門基礎工作的較高層次的應用型人才
2. 博士生
通過特定且具有前瞻性的課程學習和目錄版本校勘學專業訓練,培養熱愛中國傳統文 化,身心健康,掌握完整系統的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知識,具備合乎學術規范的文獻整理及 相關專業研究與教學能力,能運用外語(至少一門)和計算機工具,獨立從事古籍的文本整 理、版本鑒定、目錄編纂等相關工作,并能就特定專題的文獻展開深入研究,且在相關領域 或研究方向具有長期發展的學術前途,適應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出版社、圖書館、博物館 等部門專業工作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
三、 課程學習及學分的基本要求
1.碩士生
總學分 37學分
其中:公共學位課 須修 須修 須修 須修 須修 須修 4門 10
6
7
6
2
2
學分 學分 學分 學分 學分 學分
  學位基礎課 學位專業課 專業選修課 跨一級學科課程 跨專業課程 2
3
3
1
1
門 門 門 門 門
2.博士生            
總學分 24學分          
其中: 公共學位課 須修 3 8 學分
  學位專業課 須修 2 6 學分
  專業選修課 須修 1 2 學分
  跨一級學科課程 須修 1 2 學分
  跨專業課程 須修 1 2 學分
 
 
具體的課程設置請看《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研究生課程設置》
四、必修環節的基本要求
1.碩士生
(1) 在學期間,須至少參加下列實踐活動中的一項:擔任相關專業課助教一學期;在 導師或本中心其他教師主持的科研項目中擔任輔助工作;參加導師組織的古籍整 理或古籍編目工作。
(2) 在學期間,作學術報告一次;在學期間,聽由本校主辦的學術報告和前沿講座合 計不少于五次。

2. 博士生
(1) 在學期間,須至少參加下列實踐活動中的一項:擔任相關專業課助教一學期,并 講授一次;參加導師或本中心其他教師主持的科研項目;參加導師組織的古籍整 理或古籍編目工作。
(2) 在學期間,作學術報告兩次;在學期間,聽由本校主辦的學術報告和前沿講座合 計不少于十次。
五、 博士生學科綜合考試或資格考試的基本要求
1. 時間:
本專業博士生在入學后的第三學期應參加學科綜合考試,并接受綜合考核。
2. 學科綜合考試:
由本中心指派專人負責命題,采取筆試、口試和實踐能力考察相結合的方式,重點考察 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完整系統程度、科研水準與發展前景。
3. 綜合考核:
在學科綜合考試的基礎上,中心組織由博士生導師擔任組長的綜合考核小組,對學生的 思想政治表現、學科綜合考試成績和平時業務表現,作全面的綜合考核,通過綜合考核的研 究生,方可進入博士學位論文寫作階段。
六、 碩博連讀生學科綜合考試或資格考試的基本要求
1. 時間:
本專業碩博連讀研究生在入學后的第三學期末(最遲在第四學期)應參加資格考試,并 接受綜合考核。
2. 資格考試:
由本中心指派專人負責命題,采取筆試、口試和實踐能力考察相結合的方式,重點考察 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能力、科研素質與發展潛力。
3. 綜合考核:
在資格考試的基礎上,中心組織由博士生導師擔任組長的綜合考核小組,對學生的思想 政治表現、資格考試成績和平時業務表現,作一次全面的綜合考核,通過綜合考核的研究生, 方可進入碩博連讀的博士學位論文寫作階段。
七、 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1. 碩士學位論文
(1) 論文選題初定后必須進行開題報告,經導師和本專業其他專家審核批準,方可進 入撰寫階段;
(2) 論文的形式,可以是現代樣式的普通論文,也可以是傳統體式的年譜、箋注等, 但是單純標點、簡單校勘或白話翻譯、淺注、改編等通俗讀物不在此列;
(3) 論文應具有獨創性,引文翔實,考證合理,結構完整,條理清晰,并達到在國內 核心期刊公開發表的水平;
(4) 普通論文字數應在三萬字左右,傳統體式的年譜、箋注等字數不應少于八萬字, 且箋注類論文中的箋注文字不得低于論文總字數的三分之一;
(5) 論文寫作時間一般不能少于一年。
2. 博士學位論文
(1) 論文選題初定后須先完成開題報告,經導師和本專業其他專家審核批準,方可進 入撰寫階段;
(2) 論文的形式,可以是現代樣式的普通專著,也可以是傳統體式的年譜、箋注等, 但是單純標點、簡單校勘或白話翻譯、淺注、改編等通俗讀物不在此列;
(3) 論文應具有原創性,并以一定的形式顯示作者個人獨特的學術見解,且引文翔實, 考證合理,結構完整,條理清晰,整體達到在國內出版社正式出版的論著水平;
(4) 普通專著式論文的字數應不少于十萬字,傳統體式的年譜、箋注等字數不應少于 十八萬字,且箋注類論文中的箋注文字不得低于論文總字數的三分之一;
(5) 論文寫作時間一般不能少于兩年,論文正式答辯前應經過預答辯程序。
八、科學研究能力與水平的基本要求
1. 碩士生
(1) 掌握系統的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知識;
(2) 能從事古籍的文本整理、版本鑒定、目錄編纂等工作,或特定專題的文獻研究, 相關成果合乎學術規范;
(3) 能運用一門外語翻閱專業書刊;
(4) 能運用電腦從事文獻整理工作。
2. 博士生
(1) 掌握完整系統的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知識;
(2) 能獨立從事古籍的文本整理、版本鑒定、目錄編纂等工作,并就特定的專題文獻 展開深入研究,相關成果合乎學術規范;
(3) 能運用至少一門外語閱讀專業書刊;
(4) 能熟練運用電腦從事文獻整理與研究。
復旦大學

添加復旦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復旦大學考研分數線、復旦大學報錄比、復旦大學考研群、復旦大學學姐微信、復旦大學考研真題、復旦大學專業目錄、復旦大學排名、復旦大學保研、復旦大學公眾號、復旦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復旦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復旦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fudandaxue/yanjiushengyuan_25379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