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學院怎么樣

Add常州工學院
學姐微信為你答疑

在填報志愿選專業時,查詢常州工學院怎么樣、優勢專業有哪些是必須的,小編為各位同學整理的常州工學院院校概況信息如下,供各位了解常州工學院王牌專業和大學排名,解決常州工學院怎么樣的問題。

讓我們來看看網友們對常州工學院的評價吧

1、一、藝術教育專業是國家教育部新增的專業目錄名稱,主要培養綜合藝術教育、面向基礎教育的藝術課程師資本專業現有二個方向即:音樂兼修美術和美術兼修音樂藝術教育專業于2004年開辦,主要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能適應二十一世紀藝術教育改革與發展需要的藝術教育師資和藝術工作人才具有較寬闊的文化視野和創新能力,藝術綜合素質良好、具有實際創造力的應用型教育人才...

2、電氣的工資和就業相對更穩定一些,建筑就業后收入更高

3、一般專業都有的本部環境還行,新北區的校區較小!宿舍條件比較艱苦!上課和高中不同,課余時間比較自由我是去年進常工院的

4、常工院不錯的,我是常工院大一新生,在新北讀了半學期,播音在它的新北校區,這邊住宿條件完比本部好一點,最后常州這個城市也不錯,它是全國十大發達城市第十位,除了直轄市和副部級以上城市

5、恩,學校在常州還是很好啊,就業率一直很高,學校的土木比較牛

6、這個好不好也得看你選的專業!專業選好了,再差的學校都可以!

7、常州工學院的機械專業很好!老牌子平行志愿錄取時,各個志愿對于錄取學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當于第一志愿如果不夠第一志愿學校的提檔線,就看第二志愿學校的提檔線,直到找到一個志愿的提檔線不高于你的分數,就把檔案放到這個學校學校的提檔線指這個學校錄取的最低分,一般都要高于分數線比如假定分數線是500分,你們北大、清華的提檔線可能有600分

8、女生宿舍也分好幾種的,比如6人間啊,8人間啊,貌似還有4人間的我是住的6人間,個人認為6人間最好,空間很夠,不像8人間那么擁擠宿舍里有獨立衛生間,比較方便一人一個書桌,床是那種一上一下的,陽臺也算不小了,洗漱臺也是獨立的,不需要往外跑樓道里有洗衣機,投幣就可以洗衣服樓下的話,有沖開水的地方,1角一瓶,其實也很方便我算是你的學姐啦,很高興為你解答祝你開學愉快

9、播音主持就2011年的畢業生就業率來看,就業情況挺好的,只有少數幾個還在留校找工作,其他人都去實習了,常州工學院本身學校不錯,但播音專業并不是它最強的專業,所以你要問具體有多強大,我也不好說,但整體水平來看,不錯

10、宿舍沒空調,有風扇,交通很便利,不像有些學校在荒蕪人煙的地方,離市中心和萬達都很近,走路都能到,公交車很多,打的也方便女生的話有獨立衛生間,男生的沒有外部有很多小吃和飯店,味道不錯,就是有點不衛生有的宿舍是上下鋪都有人,有的是上鋪睡覺,下鋪桌子,一般來說女生宿舍比男生的好有學校的無限網,充話費送的,有點卡,也可以拉寬帶希望能給你幫助

11、學校即將搬進新校區,所以硬件設施不是很好,兩年后會搬進大校區但學校是中等偏上型的,自我感覺很好畢竟是本二院校,學風是很濃的,看了網上有很多貶低常工的,我想沒本事的人只會怪學校不好,有本事的人只會怪學習不精每個大學都會有這種人的外貿英語,還是不錯的,這種語種類的專業,將來找工作還是比較好找的宿舍有4,6,8人間的,只能看你運氣了不過會有單人衛生間的

12、延陵學院是經省政府批準的由常州工學院按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本科層次的二級學院實行全新的運行機制,充分利用其母體常州工學院的優秀師資和優質資源,積極創新教學模式,確保人才培養質量延陵學院校區與常州工學院本部相鄰,氣勢宏偉,環境優美,設施先進延陵學院自1998年創建以來,十分重視教育教學質量,治學嚴謹,管理嚴格,以質量和辦學特色為生命線,適應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
 

官方介紹



 常州工學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經濟發達、文教昌盛、交通便捷、美麗富饒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常州,其前身為創建于1978年的常州市七·二一工業大學。1980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常州職業大學。1982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建立常州工業技術學院。2000年,常州工業技術學院、常州市機械冶金職工大學合并組建升格為本科層次的常州工學院。2003年,傳承常州師范教育百年文脈的常州師范專科學校(籌)成建制并入常州工學院。歷經40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現已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教育學、藝術學7大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綜合性較強的多科性地方高等學校。
學校現有遼河路校區、巫山路校區、會館浜路繼續教育學院和長江路科技產業園,總占地面積近1300畝;設有13個教學單位,54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生近1.5萬人;現有在職教職工1139人,其中專任教師785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53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35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52人;擁有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333工程”培養人選和省高校“青藍工程”培養對象等113人次。
自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面向基層、服務地方的辦學定位,堅持走“因地而設、受地支持、為地服務”的辦學之路,致力培養切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已為社會培養輸送了10萬余名高素質人才。近年來,學校開展了與常州大學、河海大學等高校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工作。目前,學校是國家“十三五”產教融合發展工程立項高校和首批啟動高校,教育部和江蘇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教育部數據中國“百校工程”培育院校,教育部“科學工作能力提升計劃(百千萬工程)”首批試點高校,江蘇省服務外包人才培養試點高校。學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5個,教育部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江蘇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4個,江蘇省特色專業4個,江蘇省重點專業(類)5個,江蘇省高校品牌專業建設一期工程項目3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江蘇省實驗教學與實踐教育中心10個。
學校按照“一級學科規劃、二級學科建設”的思路,逐步完善了省、校兩級學科建設體系,現有機械工程、軟件工程、電氣工程和土木工程4個江蘇省重點建設學科,獲批江蘇高校“文化創意”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建設單位,建有江蘇省高校特種加工重點實驗室、江蘇省高校特種電機研究與應用重點建設實驗室、江蘇省中小企業新能源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和微特電機研究與應用實驗室等8個常州市重點實驗室,擁有常州市社會科學院數據科學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常州市創新創業與改革發展中心等社科研究智庫,并與8家企業共建了市級工程技術中心。建有融研發、生產和實踐于一體的常州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常州工學院大學科技園以及數控技術應用及裝備、軟件、建筑工程技術等10個校內產學研一體化中心,內設常州研究中心、瞿秋白研究中心、中小企業研究院等40個人文社科研究機構。
學校堅持“讓每個人擁有創造力,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秉承“團結、嚴謹、求是、創新”的校風和“教會學成、守正有為”的校訓,整體優化設計人才培養體系,積極探索教學工作與學生工作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新機制、新途徑和新方法,著力營造“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環境。全面落實《常州工學院學生課外“階梯式”實踐育人實施方案》,注重文娛活動、主題教育、社團活動、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多種育人途徑,常年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社團文化節、學術科技節、讀書節、校友返校日等系列活動,全面鍛煉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學校建有“獎、助、勤、貸、補、減”立體幫困助學體系,現有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貧困學生助學金,校級優秀學生獎學金、新生獎學金、考研獎學金等多項獎學金。
學校招生就業保持良好態勢。近年來,新生入學報到率和專業穩定率達到高水平。學校依托企業、行業和校友資源,建立了穩定的省內外畢業生就業基地和就業工作網絡,構建了就業長效機制,確保學生就業水平與質量。近三年畢業生當年平均簽約率均在96%以上,學生考研錄取率逐年上升。
學校與美國、澳大利亞、英國、丹麥、加拿大等境外的40多所高校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系,在學術交流、科研合作、學分互認、合作辦學等領域開展合作。學校擁有軟件工程、土木工程、學前教育等3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其中軟件工程、學前教育專業本科教育項目入選江蘇省中外合作辦學高水平示范性建設項目。學校招收來自亞洲、歐洲、美洲等地區的45個國家的留學生,入選“留學江蘇”目標學校。
學校先后榮獲“江蘇省文明學校”“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高等學校和諧校園”“江蘇省節水型高校”“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征兵工作先進單位”等省級榮譽,榮獲“常州市文明單位(標兵)”“常州市‘五一’勞動獎狀”等市級榮譽。
當前,學校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新發展理念,按照學校第二次黨代會確定的“一個目標、三步跨越、四大戰略、七項工程”的轉型發展路線圖,守正創新,尋根追夢,向著建成常州理工大學的目標不斷邁進,為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地方大學的新夢想而努力奮斗!
  
                (2018年3月更新)
 

添加常州工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常州工學院考研分數線、常州工學院報錄比、常州工學院考研群、常州工學院學姐微信、常州工學院考研真題、常州工學院專業目錄、常州工學院排名、常州工學院保研、常州工學院公眾號、常州工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常州工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常州工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