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醫藥大學怎么樣

Add安徽中醫藥大學
學姐微信為你答疑

在填報志愿選專業時,查詢安徽中醫藥大學怎么樣、優勢專業有哪些是必須的,小編為各位同學整理的安徽中醫藥大學院校概況信息如下,供各位了解安徽中醫藥大學王牌專業和大學排名,解決安徽中醫藥大學怎么樣的問題。

觀點一

慎重選擇!說什么對母校要有感恩之心,你真的是認真的么?首先,安徽中醫藥大學是安徽省唯一一具有中醫特色的本科大學(當然還有其他專業),學校專業大多都挺不錯!可是專業再好,沒有好的領導班子!沒有足夠的硬件軟件設施!比如說圖書館可能我離開這個學校我都進不去!校園環境,新區校園環境挺好的,住宿也挺好的!住宿條件可以算得上安徽省最好之一了。但是老區,敬而遠之。就不多說了。實在好奇進來就知道了。如果你不怕艱苦,熱愛中醫,抱著唯獨省內中醫類專業非選不可,那么就來吧。或許底下評論有一堆學校的正義護衛來和我理論。我只能和新生說慎重選擇!學校是好學校!管理階層,就不好說了。社會很復雜,魔鬼在人間。

觀點二

我只能跟你說既然要來就讀臨床,沒什么別的意思,就是考研方便。
學醫本來就不是個看本科的東西,不管你在哪個醫學院,只要想留大醫院工作都要面臨考研,個人認為學醫是一個漫長而孤獨的路,老師教給你的和你自己吸收的都是對以后的鋪墊,至少安中醫的老師們還是很負責的,學不學還是看你自己,我直系的一個學長就考上了上交醫學院,碩博連讀,如果你努力也一樣可以?乛v乛?
但我校的規定是臨床必須2+3,也就是大三搬去老區(老區太可怕了(?_?))有傳言說等新區建設好了就不用搬,不過估計得20年后。。。
藥學應該是最好的了,但同理對分數要求也高一點,其次是兩個臨床學院和針推院,一般過一本線就行了,據說護理是就業率最高的專業,而且國內首批男護士還是我校帶頭招的哦
新區唯一給人安慰的估計就是住宿了,我敢說這住宿是安徽數一數二的了,四人間,上床下桌,空調獨衛,有電梯,每一層都有澡堂,而且不斷電不斷網,已經很幸福了好嘛!!!
也不要看不起磨店這個地方,雖然位于職教城,周圍都是中專大專,但18年北航就會在這設立新校區(目前在建)想想那么多北航的飛行員小哥哥就很激動啊~畢竟是985呢,可以多和他們玩呀
圖書館目前在建,估摸著應該是個比較大的建筑,現在的臨時圖書館就在教學樓里,書挺多的,很多中醫西醫的典籍,當然,小說也很多
總的來說還是個低分段的不錯的學校,既保留了一本的學歷,還能有豐富的考研選擇,如果是文科生并且剛過一本線又對醫學有興趣的話,安中醫是個不錯的選擇

觀點三
本人是中醫臨床學院的,看了下這唯一幾個答案都是說學校不好的,老區環境確實不好,但只有臨床相關專業才會轉校區,而且老區地理位置很好,在合肥市的梅山路,和安農大安大安醫大都特別近,附近交通便利,省中醫院也就是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在隔壁,新區住宿條件絕對不用說,安徽省前三名必須的,晚上不斷電不斷電不斷電,不斷網不斷網不斷網,重要的事說三遍,洗澡是在公共浴室,寢室四人寢有獨衛,學習方面我是中醫臨床院的,我們的老師很多都是本校出生,特別盡心盡力,經常提問背書或者默寫,學醫的考試當然會很累,要背的東西也很多,報之前要考慮考慮,校區環境挺好,有籃球場足球場排球場網球場,圖書館正在建,但是只要你想學習不一定非要去圖書館,自習室有很多,學校的歷史也很悠久,是新安醫學的代表,新校區還在建設中,所以現在看起來不是特別大,食堂有三層,分三個食堂、味道偏清淡(因為我喜歡吃辣,所以覺得清淡),其他方面進行都普通學校條件吧,我不知道為什么回答里去使勁抹黑母校想脫離母校的是什么意思,高考考好點自然不用來這里


官方介紹


安徽中醫藥大學創建于1959年,其前身為1952年創立的安徽省中醫進修班(學校)。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準成立安徽中醫學院,郭沫若先生題寫校名。1970年,安徽中醫學院并入安徽醫學院。1975年,國家教育部批準恢復安徽中醫學院。2000年,安徽省醫藥學校并入安徽中醫學院。2011年,省政府批準在安徽中醫學院的基礎上組建成立安徽省中醫藥科學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醫學院更名為安徽中醫藥大學。

學校是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安徽)基地、國家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國家博士授權單位、碩士研究生推薦免試單位。2005年以良好成績通過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09年、2016年學校以優異成績分別通過國家教育部中醫學、中藥學專業試點認證。

學校現占地總面積1171畝,有少荃湖、梅山路、史河路三個校區。分別坐落于合肥市新站區前江路1號、蜀山區梅山路103號、蜀山區史河路45號。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8907萬元。圖書館藏書近200萬冊(其中紙質圖書98.93萬冊),古籍部珍藏古籍線裝書3.3萬冊,是“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中藥標本中心儲藏了15萬份藥用植物臘葉標本,是全國醫藥院校珍藏標本最豐富的標本館。新安醫學文化中心是安徽省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4820人(其中博士生、碩士生1246人)。現有16個二級學院(部)(含3所直屬附屬醫院)、5所非直屬附屬醫院。現有教職工3000多人(含附院),其中副高以上職稱人員500余人。國醫大師2人,安徽省高校領軍人才5人,博士生導師31人,碩士生導師47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5人、省政府特殊津貼8人;安徽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25人;國家名老中醫學術經驗項目指導老師26人。有來自國內外的61名知名專家學者擔任我校客座教授。

學校現有24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5個,22個專業列入一本招生),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2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有國內一流學科B類項目1個、安徽省學科建設重大項目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7個,省級B類重點學科11個。有7個衛生部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建設專科、23個安徽省中醫藥重點專科。

學校以人才培養為第一要務,牢固確立教學中心地位,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永恒主題,注重學生創新精神與能力素質的培養,堅持“弘揚新安醫學,培育中醫人才”的辦學特色,在扎實做好專業教學基礎上,注重傳承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學校現有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8個省級教學團隊、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5門省級精品課程、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國家級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2位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近5年來,先后獲國家級、省級質量工程項目200余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3項、一等獎10項。

學校注重辦學特色的彰顯,深入推進教學改革,舉辦新安醫學教改實驗班,建立臨床客觀結構化考試中心。設立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與創業基金;開展“百人獲獎、千人參與、萬人受益”的大學生知識技能競賽和“挑戰杯”等各級各類競賽活動;廣泛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2010—2015年學校共有學生200余人次在學術科技與創新創業領域獲省部級以上表彰和獎勵80 余項。學校曾被授予全國大中學生志愿者“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集體。近五年以來,學校畢業生平均就業率在94%以上,連續獲得安徽省普通高校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或“標兵單位”稱號。

學校大力推進科技強校戰略,積極促進教學水平與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近5年來,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項目約1200項,“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新安醫學傳承與發展研究”順利通過國家科技部驗收,為提升我校科研軟實力打下堅實基礎,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人文社會研究項目為代表的研究項目取得了新的突破,進一步提升了我校的科學研究水平。獲得國家級科研項目200多項,科研經費2億余元。取得研究成果300余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40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獎一等獎1項,省科技獎一等獎2項)。現有10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28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立了安徽省中藥材科技產業戰略聯盟。學校被國家科學技術部授予“全國科技特派員工作先進集體”稱號,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中醫藥科技管理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學校獲中華中醫藥學會“推動中醫藥學術發展特別貢獻獎”。

學校不斷加強產學研用合作,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建設能力不斷增強。學校與黃山、亳州、六安、桐城、廬江、績溪、舒城、太和等10余個市縣人民政府簽訂全面合作協議,與華潤三九、江蘇康緣、億帆鑫富、海南海力、廣州一方、安徽濟人藥業等國內知名中醫藥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有亳州濟人藥業等40余個產學研合作基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不斷提升。積極為政府在出臺有關中醫藥發展規劃和相關政策提供決策咨詢,學校在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安徽)基地建設中做出了積極貢獻。第一附屬醫院是全省最大的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第二附屬醫院是全國首家也是規模最大的三級甲等針灸專科醫院;第三附屬醫院是國家第三批重點建設的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病學研究所附屬醫院是一所國內外有影響的以“肝豆狀核變性診治”為優勢的專科醫院,國醫堂是一所為廣大患者以純中醫方式為主要醫療手段的醫療單位,其都成為開展社會服務的重要力量。

學校與美國、澳大利亞等19個國家和地區的50個醫療和教育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1994年獲準招收國外留學生,先后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員來校攻讀碩士、學士學位以及臨床研修。與美國、瑞典、新加坡、日本、韓國及港澳臺地區的院校開展學者互訪和學生交流活動。

在59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逐漸形成了以“至精至誠、惟是惟新”為校訓的優良傳統。目前,學校已發展成一所以中醫藥學科為主,相關學科協調發展,辦學層次齊全,中醫藥特色鮮明的高等中醫藥院校。

面向未來,學校將進一步堅定中醫信念,弘揚中醫精神,秉承“至精至誠、惟是惟新”的理念,實施“質量立校、人才興校、科技強校、特色弘校、文化塑校、和諧融校”的辦學方略,圍繞特色,強化優勢,提升質量,著力培育“精誠是新”中醫藥人才,構筑安徽中醫藥協同創新高地,弘揚“北華佗南新安”中醫藥文化,引領安徽中醫藥事業產業發展,建成富有特色、卓有貢獻、高水平有影響的安徽中醫藥大學,為建設美好安徽、服務人民大眾健康做出更大貢獻。




(2018年5月更新)

添加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安徽中醫藥大學考研分數線、安徽中醫藥大學報錄比、安徽中醫藥大學考研群、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安徽中醫藥大學考研真題、安徽中醫藥大學專業目錄、安徽中醫藥大學排名、安徽中醫藥大學保研、安徽中醫藥大學公眾號、安徽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安徽中醫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安徽中醫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