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考研專業:民族學

發布時間:2020-06-1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考研專業:民族學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考研專業:民族學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考研專業:民族學 正文

學科簡介:
本學科是廣東省屬高校唯一的民族學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前身是廣東民族學院,已有60年的發展歷史,民族研究一直是本校傳統優勢學科,專業基礎實力雄厚,特色鮮明,在廣東乃至華南地區具有獨特的傳統優勢地位。多年來,本學科始終圍繞國家民族地區發展戰略布局、黨和政府處理民族問題的大政方針政策和我省民族地區的實際發展需要,長期致力于嶺南民族研究,服務于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為我省各民族團結進步、民族地區改革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目前本學科形成了鮮明的學科特色和優勢:
1. 民族學一級學科下設七個二級學科,每個二級學科根據學科特色設置了若干研究方向。基于學術積淀,順應時代需求的學科方向凝練,形成了一些特色鮮明的優勢學科方向,如:民族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創新、民族經濟社會發展與社會治理、民族文化藝術資源與產業發展等。這些學科方向各有優勢和特色:嶺南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創新借助高新技術致力于民族發展大數據庫平臺的建設,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學科科學研究構筑高水平的省部級創新平臺。民族地方政府社會治理與創新、民族社會公共事業管理與服務、民族社會公共政策與法治研究成果豐碩、影響廣泛。嶺南少數民族傳統工藝、音樂、繪畫、民間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業、電商產業相結合,開創了一條別具一格的應用研究路徑。
2.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本學科點擁有一支知識、年齡以及專業技術職務結構合理的教學科研團隊,現有專任教師50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18人,講師8人,具有博士學位31人。碩士生導師30名。具有博士學位的占62%。有2名教師為廣東省“千百十”培育對象,有1位為“廣東省文化英才青年領軍人才”,本學科帶頭人和主要學術骨干在國內本學科領域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3.高層次創新平臺建設上,本學科點擁有2個省部級創新平臺(基地)“廣東省咨詢決策研究基地民族發展研究中心”和“廣東省民族發展大數據工程研究中心”。擁有1個國際既港澳臺合作重大平臺“廣東省高校玻璃藝術國際合作平臺”,2個教育廳重點研究平臺“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民族研究所”和“廣東省重點提升平臺嶺南民族研究中心”。匯集了諸多優勢資源,促進本學科開展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教學與高水平的科研。
4. 三年來,本學科點主持6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25項省級項目,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各一項,經費達到554.8萬元; 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91篇,出版專著22部,整體學術水平、科研能力較為突出,特別是民族語言文化研究在本學科研究領域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

添加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報錄比、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考研群、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學姐微信、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考研真題、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專業目錄、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排名、廣東技術師范大學保研、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公眾號、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gdjssfxy/zypm_33889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