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的研究所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2020-04-2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甘肅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的研究所培養方案

甘肅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的研究所培養方案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甘肅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的研究所培養方案 正文

一、總體培養目標
1.熱愛醫療衛生事業,具有良好職業道德、人文素養和專業素質的臨床醫師。
2.掌握堅實的臨床醫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較強臨床分析和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表達能力與醫患溝通能力。能獨立,規范地承擔本專業和相關專業的常見多發病診治工作。
3.掌握臨床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臨床研究能力和臨床教學能力。
4.具有較熟練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的能力和較好的外語交流能力。
二、研究方向
1. 內科學
(1)呼吸系病
(2)心血管系病
(3)血液病
(4)消化系病
(5)腎病
(6)內分泌與代謝疾病
2. 兒科學
3. 老年醫學
4. 神經病學
5. 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
6. 皮膚病與性病學
7.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8. 臨床檢驗診斷學
9. 外科學
(1)普通外科
(2)骨外科
(3)胸心外科
(4)泌尿外科
(5)神經外科
(6)燒傷整形外科
10. 婦產科學 
11. 眼科學
12. 耳鼻咽喉科學
13. 腫瘤學 
14. 麻醉學
三、學制與學習年限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生學制3年,可延長1年。專業學位碩士生一般不得延期畢業。因特殊原因未能按時完成學習、研究任務或參加碩士論文答辯的,可由本人提前三個月提出申請,導師簽署意見,經培訓單位審核同意同步延長相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期限的,報研究生院審核,審核通過后方可延長學習年限,延長年限不超過一年。
四、培養方式
1.培養原則:
培養采用理論學習、臨床輪轉與導師指導相結合的方式,以臨床輪轉為主。培養過程要涵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基本內容與要求,重視學位課程學習、以及臨床研究能力和教學能力的全面培養,培養實行導師或指導教師小組負責制,吸納臨床醫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指導教師參與研究生教學培養。培養方向應把握學科發展的主流和趨勢,并結合本學科的實際情況確定。應注意根據碩士生的專業水平和臨床技能的提高及發展,有計劃地實施培養過程。
2.培養規程:
(1)臨床醫學碩士生入學后即進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并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醫院簽訂有關培訓和培養協議書,并按照《甘肅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考核管理辦法(試行)》)要求,逐步完成《甘肅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手冊(試行)》和《甘肅省臨床醫院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培養手冊》規定培訓并通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考核,獲得《甘肅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
(2)臨床醫學碩士生進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第一學年應獲得《醫師資格證書》。
(3)臨床醫學碩士生在臨床輪訓第一階段通科知識訓練(24個月)時應由臨床醫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指導小組教師負責培訓;第二階段??朴柧殻?個月)應在二級學科導師指導下,完成??婆嘤枺⒃趯熤笇峦瓿蓪W位論文工作。
(4)臨床醫學碩士生在臨床輪轉的同時,在規定學習期限內完成必須的學位課程和學分、通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考核、完成學位論文,符合學位授予標準,方能申請論文答辯。通過論文答辯可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經學位委員會評定,審核通過者可獲得臨床醫學專業碩士學位證書。
五、課程學習與考核
(一)課程設置與學分。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課程包括:公共必修課(政治、外語)、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選修課組成,總學分要求29學分。各學科應根據碩士生必須具備的知識結構開設課程,學位課程應滿足學位授予以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要求。具體分配如下:
1、公共學位課:4門,10學分。其中政治理論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2學分,自然辯證法1學分)3學分,外語 2學分,醫學統計學3學分,醫學科研設計與方法2學分。
2、專業基礎課:5門,7學分。專業基礎課應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公共科目對接,其中重點傳染病防治知識3學分,臨床流行病學1學分,臨床思維與人際溝通1學分,循證醫學1學分,醫學法律法規1學分。
3、專業課:2門,4學分。專業課應與專業方向一致,體現本學科發展的新內容和新特點,掌握本學科系統專門知識、臨床診療技術,避免開設課程內容與本科教學階段的重復,并與規培對接。專業課由二級學科根據學科培養需求設置。
4、選修課(見附件1):至少 8學分。選修課是為構筑復合型人才知識結構而設。根據各專業方向、就業需求和個人興趣愛好,由學校統一設置,一級學科遴選,導師指導確立,可跨專業、跨學科選修課程,分為限定選修課和選修課,限定選修課由一級學科統籌組織,其它選修課由導師和研究生協商在每年選修課課程庫中選定。(二)課程教學與考核。采取集中授課、網絡教學、專題講座、案例研討等方式進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臨床與科研相結合。由學校各相關學科和規范化培訓基地共同組織實施教學。課程學習主要集中在第一學年采用集中分段教學方式完成。課程考核主要是考核其是否掌握本專業相關學科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考核可采取筆試、論文、學術報告等多種方式進行。
(1)公共課。公共外語主要以集中授課為主;專業外語可以專題講座、輔導等方式進行,參加全國統一組織的學位英語考試合格,取得外語學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自然辯證法、醫學統計學、醫學科研設計與方法公共課可以集中授課、網絡教學、專題講座等形式,由學校統一安排教學、考試。
(2)專業基礎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課程相統一,可采取集中授課、網絡教學、專題講座、案例研討等方式進行,由學校和規培基地組織授課與考試。
(3)專業課。專業課由培訓導師指定專業經典著作書目,以學員自學為主,輔以專題講座、討論、輔導、讀書報告等方式進行,并參加各學科的安排的統一考試。
(4)選修課可采取集中授課、網絡教學、專題講座、案例研討等方式進行,由學校組織授課,統一安排考試或考查。
(三)開課要求:
1、所開課程應有課程簡介和教學大綱,大綱的要求必須達到碩士研究生水平,并明確規定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學時數、學分數、課程內容、教學要求、考核方式和主要參考書目等。擬增設或更新課程時,一級學科必須將申請報告、課程簡介和教學大綱報研究生院,經學校研究生教學指導委員會審核通過,方可列入研究生課程目錄。
2、公共學位課由研究生院統一安排開設,專業學位課由學科組安排開設,學位課修課人數不足10名時,兩個年級合班授課;選修課選修人數在10人以上時開課,不足10人時將不予開課,研究生可在規定時間內及時調整;若為導師專業方向課,則由導師在指導過程中完成,不計入工作量,研究生計相應學分(不多于1學分)。
3、研究生應認真學習政治理論課,積極參加政治學習與形勢政策教育,參加公益勞動。德育教育的具體工作由研究生院和研究生所在院、支部、學位點(室)及導師共同負責,應將業務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緊密結合,采取多種教育形式,以提高研究生的思想品德素質。
(四)課程考核:
研究生課程學習均須考核,各學位點在制(修)訂培養方案時均應明確考核方式,學位課程一般要求考試,選修課程可采用考查方式??荚嚪珠]卷、開卷,考查可采用大作業、讀書報告、文獻綜述等方式進行。所有課程考核成績一律采用百分制, 60分為合格。學位課程要求保存試卷,并交一級學科歸檔。
六、 臨床能力訓練和考核
1.臨床能力訓練  
以提高臨床實踐能力為主,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進行。
2.臨床輪轉
 按照《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印發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認定標準(試行)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內容與標準(試行)》(國衛辦科教發【2014】)48號)進行。在臨床培訓基地規定的科室輪轉培訓時間為33個月,參加培訓基地的專業領域相關科室的臨床診療工作,接受臨床基本技能訓練,同時學習相關專業理論知識。臨床輪訓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24個月,第二階段為9個月。
第一階段為通科知識訓練。在臨床醫學各??戚嗈D培訓,培養臨床工作能力,掌握相關的基本技能。主要輪訓科室以規培醫院規定的二級學科專業所設定的科室為主。
第二階段為專科訓練。在所學專業進行定向專業培訓,以強化專業知識和臨床技能為主,提高專科疾病的診療能力,掌握??圃\療規范、臨床操作技術,熟悉相關輔助科室的檢查檢驗內容和診斷方法。碩士生根據專業選擇在相應的專業領域病房、門診以及密切相關科室輪訓。并在導師指導下完成學位論文工作。
3.跟師學習
根據臨床專業人才培養特點,專業學位實行雙導師制(論文指導老師和臨床指導老師制度)。
4.臨床能力考核
臨床能力考核由規培醫院嚴格按照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過程考核和結業考核考核進行,對取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者,甘肅中醫藥大學認定其臨床能力考核合格。
(1)過程考核:由臨床培訓基地管理部門統一組織。重點考核碩士生該臨床輪轉過程的臨床業務能力、工作成績、完成培訓內容的時間和數量。
(2)結業考核:碩士生完成臨床輪轉后,參加主管部門統一組織的結業綜合考核。
七、科研與教學訓練
1.碩士生在讀期間應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收集、病例觀察、醫學統計、循證醫學等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夠熟練地搜集和處理資料,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問題,科學分析和總結,研究解決問題,探索有價值的臨床現象和規律。
2.碩士生應參加教學查房、病例討論會、專題講座、小講課等教學工作,培養臨床科研思維和分析運用能力。參加與見習/實習醫生和低年資住院醫師的臨床帶教工作。
八、學術論文與學位論文
(一)學術論文:
臨床醫學院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在畢業論文答辯前,必須以甘肅中醫藥大學的名義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與論文工作有關的學術論文1篇。學術論文要求依據《甘肅中醫藥大學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執行。
(二)學位論文:
1.選題要求。選題應從臨床實際出發,緊密結合臨床需求,體現臨床醫學特點,具有科學性與實用性,鼓勵與臨床專業最新進展密切相關的自主選題。
2.學位論文形式。學位論文必須體現臨床醫學特點,反映研究生運用相關學科理論、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可以是研究報告、臨床經驗總結、臨床療效評價、專業文獻循證研究、針對臨床問題的實驗研究。能夠展示對臨床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及疾病診療的掌握程度。
3.學位論文要求。學位論文應符合學術規范要求。論文作者必須恪守學術道德規范和科研誠信原則。學位論文必須由研究者獨立完成,與他人合作完成的學位論文需注明作者在其中的貢獻度和具體研究內容。注重知識產權保護,研究資料和數據具有可溯源性。對涉及國家機密和尚不能公開的研究結果,以及臨床研究報告論文中涉及研究對象隱私和權益等問題,應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執行。
4. 學位論文答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件》和關于印發《甘肅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評閱實施細則(試行)》、《甘肅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規定(試行)》等兩個制度的通知(校學位委發〔2015〕7號)文件的要求執行。答辯通過者準予畢業。
九、學位授予標準
(一)申請條件
1.完成培養方案所規定的課程學習及學分要求,成績合格
2.取得《醫師資格證書》 
3.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并取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 
4.通過碩士學位論文答辯
(二)學位授予
碩士生達到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的學位授予條件后,向所在學位授予單位學位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學位評定委員會批準,授予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頒發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
十、分流機制
學校按照研究生學籍管理有關規定制訂相關政策,對不適宜繼續按照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的研究生進行合理分流。
1. 第二學年內未獲得《醫師資格證書》,根據學生意愿,許可申請轉入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渠道,但應按照學術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要求完成學位課程學習和論文答辯。
2. 在3年內,未通過學位課程考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考核或學位論文答辯者,經學我校學位委員會批準,可延長學習1年。
3. 對在規定的學習年限內獲得《醫師資格證書》、完成學位課程考核,但未獲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者,可對其進行畢業考核和論文答辯,準予畢業。畢業后三年內取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者,可回我校申請碩士專業學位。
十一、組織管理與培養方式
碩士生同時也是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接受甘肅中醫藥大學,甘肅省人民醫院、蘭州軍區蘭州總醫院(培訓基地)管理,由甘肅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統籌負責。碩士生的指導教師包括學術指導教師和臨床能力訓練的指導醫師。學術指導教師主要負責指導碩士生學位論文工作;各輪轉科室需成立指導小組,負責指導研究生的臨床能力訓練。堅持導師個人指導與學科指導小組、教研室相結合的培養方式進行,尤其要加強臨床輪轉科室的協同培養,確保培養質量。
1.導師對學員的培養、培訓過程總體負責:制定個人培訓、培養計劃;檢查、督促學員的學習、工作情況;每月至少有一次與學員面談;承擔專業課、專業外語的教學與輔導;審閱研究生的讀書筆記和文獻綜述;確定課題并具體指導,定期檢查原始記錄,并對論文撰寫進行指導、修改和定稿。
2.臨床各科室參與本學科住院醫師的全面培養:審查并批準個人培養計劃,督促、檢查導師的執行情況;安排專業課、專業外語開展;安排臨床輪轉和科研實踐;組織臨床技能考核、答辯。
3.臨床各二級學科成立研究生培養工作組,負責本科室學員的指導、考核和管理。
4.規培基地要有專人負責對學員臨床能力訓練和實踐進行安排、管理、檢查和監督。
5.攻讀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住院醫師規培)的學員采取全日制培養方式,學員原則上不享受寒暑假,休假時間由科室安排。
甘肅中醫藥大學

添加甘肅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甘肅中醫藥大學考研分數線、甘肅中醫藥大學報錄比、甘肅中醫藥大學考研群、甘肅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甘肅中醫藥大學考研真題、甘肅中醫藥大學專業目錄、甘肅中醫藥大學排名、甘肅中醫藥大學保研、甘肅中醫藥大學公眾號、甘肅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甘肅中醫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甘肅中醫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gszyxy/yjsy_258505.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