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洋大學經濟學院的介紹

發布時間:2020-04-2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廣東海洋大學經濟學院的介紹

廣東海洋大學經濟學院的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廣東海洋大學經濟學院的介紹 正文

一、發展歷程
經濟學院的前身是1997年成立的原湛江海洋大學經濟貿易系(由原湛江農業專科學校的農業經濟管理系和原湛江水產學院的社科系合并而成),2000年更名為經濟管理學院。2016年6月學校調整學院設置和優化學科專業布局時,成立經濟學院。
二、師資隊伍
學院擁有一支學歷層次較高、科研能力較強、教學經驗豐富、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47人,專任教師3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3人,擁有博士學位12人,碩士生導師27人(其中校外導師13人),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2人。隨著專業和學科發展,將繼續引進國內外優秀教師和學科帶頭人。
三、專業建設
目前有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2個本科專業,其中經濟學專業獲批省級特色專業,正在籌建經濟與金融專業。擁有《海洋經濟學》省級精品課程和《發展經濟學》、《農業經濟理論與政策》、《農產品貿易學》省級研究生示范課程以及《國際貿易實務》、《政治經濟學》校級精品課程。建有金融證券模擬實驗室和20個校外實習基地。專業建設突出海洋經濟和區域經濟特色。
四、研究生教育與學科建設
擁有“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和農業碩士(農村發展)專業學位碩士點。應用經濟學碩士點設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和金融學四個方向;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農村社會發展、農村發展規劃三個方向。應用經濟學入選校級重點學科,正在培育農林經濟管理博士點。學院與廣東萬和集團有限公司共建省級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學科建設彰顯海洋經濟和區域經濟特色。
五、科學研究
擁有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海洋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廣東海洋大學區域經濟研究所、東盟研究院等科研平臺。教師科研方向集中在海洋發展戰略、海上絲綢之路、海洋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海洋經濟、海洋生態文明、北部灣區域經濟、北部灣城市群發展戰略等領域的研究。
近5年,學院教師獲批各類科研項目180余項,其中,省(部)級課題30余項。近5年,發表論文260余篇;出版專著和教材40余部。獲得省、市級科研成果獎勵20余項。
六、學生教育與管理
學生工作以“關愛學生,培育英才”為工作理念,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學生全面發展,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為工作目標,以思想引領工程、陣地建設工程、英才培育工程、學風創優工程、素質提升工程、就業創業工程、身心和諧工程、獎助育人工程、隊伍提升工程為抓手,不斷推進學生工作體制機制創新,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學生管理和服務工作,推進學風和校園文化建設,注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七、對外交流合作
學院高度重視與國內外高校、政府部門、研究機構、企(事)業單位的交流合作,辦學空間不斷擴大。先后與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大學、加拿大北大西洋學院、紐芬蘭紀念大學、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建立了合作關系。邀請中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等40余所大學和研究機構的知名專家來校講學。與中國人民銀行湛江市中心支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分行、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廣東萬和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粵電湛江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廣東百合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西谷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等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
八、發展愿景
學院堅持“人才強校、質量立校、學術興校、特色揚校”的辦學理念,秉承“厚德博學 經世濟民”的院訓精神,圍繞培養人才的中心任務,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科學研究為支撐、師資隊伍建設為關鍵,堅持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求真務實、改革創新、開拓進取,力爭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等方面達到國內同類院校的先進水平,為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海洋大學做出積極貢獻。
廣東海洋大學

添加廣東海洋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廣東海洋大學考研分數線、廣東海洋大學報錄比、廣東海洋大學考研群、廣東海洋大學學姐微信、廣東海洋大學考研真題、廣東海洋大學專業目錄、廣東海洋大學排名、廣東海洋大學保研、廣東海洋大學公眾號、廣東海洋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廣東海洋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廣東海洋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guangdonghaiyangdaxue/yanjiushengyuan_26090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