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醫藥大學212第二臨床醫學院導師:李艷

發布時間:2021-11-2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廣州中醫藥大學212第二臨床醫學院導師:李艷

廣州中醫藥大學212第二臨床醫學院導師:李艷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廣州中醫藥大學212第二臨床醫學院導師:李艷 正文

[導師姓名]
李艷

[所屬院校]
廣州中醫藥大學

[基本信息]
導師姓名:李艷
性別:
人氣指數:3759
所屬院校:廣州中醫藥大學
所屬院系:212第二臨床醫學院
職稱:教授
導師類型:碩導/博導
招生專業:
研究領域:中西醫結合治療常見精神心理睡眠障礙相關研究



[通訊方式]


[個人簡述]
個人簡述
李艷,女,吉林人,1973年8月出生,主任醫師/副教授,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科科主任。2004年在全國率先建立心理睡眠專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神志病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和廣東省內唯一神志病重點學科培育項目負責人,設立廣東省睡中醫藥科學院睡眠心理重點研究室和廣東省中醫院睡眠心理創新團隊。
臨床主張從傷寒六經、重視脾胃、重視心身共病,倡導中醫為主,結合心理測量和睡眠監測,多維度而全面評估患者病情,強調情志因素,在重視中醫藥的同時,重視結合心理治療對患者進行診治,在臨床上根據病人具體情況靈活采用個人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家庭系統排列、沙盤游戲、情志相勝療法等多種療法。臨床療效顯著,得到同行專家的充分肯定。
2006年在全國率先開展中醫睡眠醫學的教學,2007年至今至獨立培養碩士研究生15名,協助培養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20余名,2014年成為博導。2014年成功申報目錄外神志病二級學科,擬招收本專業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主持國家級課題2項,省廳局課題5項,參與多項省廳局以上的課題,參與GCP臨床試驗4項。獲得廣州中醫藥大學科研標兵稱號,廣東省中醫院特別貢獻獎,“羊城好醫生”等多項稱號。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EI收錄2篇。參編書籍8部。
主要榮譽
當表格無法完整顯示時,請左右移動表格查看序號項目授獎部門時間1完成最好的三個課題廣東省中醫院20092特殊貢獻獎廣東省中醫院2007
青年崗位能手廣東省中醫院20083《加味逍遙散對心理應激性失眠主客觀睡眠影響的研究》被首屆“醫院文化節”之“學術報告會”上被評為優秀論文二等獎廣東省中醫院20084青年科技標兵廣東省中醫院20075科技支撐計劃“中醫‘治未病’及亞健康中醫干預研究”項目立項資助,被評為2006年度特別獎廣州中醫藥大學20066羊城好醫生家庭醫生在線20157青年名中醫廣東省中醫院2016

[科研工作]
工作經歷
2002年至2004年在廣州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工作擔任教師。
2004年至今在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科擔任科主任。
學術兼職
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睡眠心理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中醫藥學會睡眠心理疾病分會副主任委員
世界中聯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第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中國中醫藥學會神志病分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傳統醫學會神志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睡眠研究會中醫睡眠分會常委
中國睡眠研究會心理衛生學會委員
廣東省醫學會醫療鑒定專家庫成員
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第一屆中國女醫師協會心臟與心血管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
廣東省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第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廣東省醫學會精神病分會第八屆委員會委員
中國睡眠研究會中醫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五屆精神疾病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腦病專業委員會第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科研項目
當表格無法完整顯示時,請左右移動表格查看課題/成果名稱課題/成果來源編號年份郁怒心理應激反應與肝主疏泄功能的中樞神經生物學機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0加味四逆散調治社會心理應激反應的神經免疫學機制研究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
2000逍遙散抗心理應激損傷學習記憶的神經突觸可塑性機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2加味四逆散調控心理應激亞健康狀態NIM網絡的機理研究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2002從睡眠時相及神經遞質探討加味逍遙散調治應激性失眠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304006112004亞健康失眠狀態中醫綜合干預效果評價及其方法學研究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2006BAI13B062006不寐臨床診療方案的建立與驗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
2008抑郁癥的中醫辨證治療方案及療效評價研究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2007BAI20B052008重點專科郁證臨床診療方案的建立與驗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
2009九味鎮心顆粒治療焦慮綜合癥的Ⅳ期臨床研究GCP臨床研究
2009基于病證結合建立抑郁癥中醫藥診療方案及其驗證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聯合科研專項2012A0325000082009針刺治療輕中度抑郁癥優化方案的臨床試驗研究廣東省“211工程”三期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疑難病癥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優化和創新制劑研發》(粵發改社[2009]431號)粵發改社[2009]431號2011從肝論治抑郁癥探討肝主疏泄調暢情志的作用機制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2011CB5051022012重點專科狂證臨床診療方案的建立與驗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
2012病證結合治療抑郁癥的臨床評價研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支撐課題(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2014BAI10B072015睡眠健康管理模式的構建與驗證廣東省科技廳(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名義申報)2014A0202124092015原發性失眠中西醫結合診療技術標準的建立與評價廣東省科技廳2016A0202260152016從腸道菌群變化探索脾虛失眠的微生物腦腸軸機制研究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016A0303138442016從腸道菌群變化探索脾虛患者失眠微生物腦腸軸和免疫機制臨床研究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產學研協同創新重大專項2016040201362016
主要論文
當表格無法完整顯示時,請左右移動表格查看序號論文題目作者發表期刊年;卷(期):頁碼1ARandomizedcontrolledStudyofEmotionandQualityoflifeonMildtoModerateInsomniaintervenedbyChineseMedicineintheIntegratedProgram李艷,徐碧云,陳淑慧,劉鵬,歐愛華,許艷,溫澤淮,歐碧陽,徐瑞妤,危兆璋,曾亮2012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BioinformaticsandBiomedicine2012;428-4322ARandomized,controlledStudyofEfficacyandSafetyonMildtomoderateInsomniaintervenedbyChineseMedicineintheIntegratedProgram李艷,徐碧云,陳淑慧2011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BioinformaticsandBiomedicine2011;732-7393UpdatedclinicalevidenceofChineseherbalmedicineforinsomnia: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of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NiX,ShergisJL,GuoX,ZhangAL,[u]LiY[/u],LuC#,XueCC#SleepMed2015,16(12):1462-14814DevelopmentandpsychometricvalidationoftheChineseversionofSkindex-29andSkindex-16HeZ,LuC#,ChrenMM,ZhangZ,[u]LiY[/u],NiX,BuchtelVHA,RyanPF,LiGZHealthQualLifeOutcomes2014,12:1905AsystematicreviewofacupunctureforsleepqualityinpeoplewithinsomniaShergisJL,NiX,JacksonML,ZhangAL,GuoX,[u]LiY[/u],LuC#,XueCC#ComplementTherMed.2016,26:11-20.6Chineseherbalmedicineforpost-strokeinsomnia: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NiX#,ShergisJL,ZhangAL,[u]LiY[/u],GuoX,LuC,XueCCThe7thInternationalSharedDecisionMaking(ISDM)Conferenceandthe4thInternationalSocietyforEvidence-BasedHealthCare(ISEHC)Conference,Sydney,Australia2015.7.19-7.23.7限制性制動方法制造心理應激性失眠模型大鼠可行性研究李艷,章功良,桂麗等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7;16(2):100-102.8心理應激性失眠患者主客觀睡眠特征分析李艷,徐碧云,楊志敏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08,18(6):370-372.9加味逍遙散對心理應激性失眠患者下AVP的影響李艷,徐碧云,歐碧陽中國康復2008,23(5):325-32710心理應激性失眠患者情緒特征及其與個性行為的相關性分析徐碧云,李艷,歐碧陽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8,14(10):972-973.11從少陰證辨治精神心理睡眠障礙李艷上海中醫藥雜志.2009;43(11):21-2412加味逍遙散對心理應激性失眠主客觀睡眠影響的研究李艷,徐碧云,肖芳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29(3):208-211.13加味逍遙散對心理應激性失眠患者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影響李艷中華中醫藥雜志2009,24(6):720-723.14加味逍遙散對心理應激性失眠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調節作用.李艷中華中醫藥學刊2009,27(5):962-964.15心理應激性失眠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分析李艷中國康復2009,24(1):4716加味逍遙散對心理應激性失眠患者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影響.徐碧云,李艷,肖芳中華中醫藥雜志2009,24(6):720-723.17加味逍遙散對心理應激性失眠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調節作用肖芳,徐碧云,李艷中華中醫藥學刊2009,27(5):962-96418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療失眠的機理.歐碧陽,李艷,楊志敏時珍國醫國藥2010,21(8):1887-1888.19基于中醫臨床試驗的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最小重要差值的研究第二作者(路桃影)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04):574-578.20小兒遺尿癥現代常用中醫治療方法通訊作者(何麗)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04):149-151.21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的信度及效度分析第二作者(路桃影)重慶醫學2014,(03):260-263.22甘麥大棗湯治療抑郁癥療效與安全性的系統評價第三作者(田景平)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5,(21):202-207.23補中益氣湯治療脾胃氣虛型不寐臨床觀察通訊作者(麥嘉泳)遼寧中醫藥大學報2015,(10):81-84.24肝豆狀核變性誤診為抑郁癥和藥源性帕金森綜合征1例通訊作者(徐碧云)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15,(01):8.25結合應激理論探討補中益氣湯治療脾胃氣虛型不寐通訊作者(麥嘉泳)山東中醫志2016,(12):1019-1021.26桂枝體質癥狀特點分析通訊作者(曾慧梅)中醫藥導報2016,(10):27-29.27NAPPA-QOL中文版的跨文化調適第四作者(夏萍)現代預防醫學2016,(16):2975-2979.28Scalpdex中文版的跨文化調適第三作者(夏萍)現代預防醫學2016,(07):1276-1279.29結合廣東人的體質特點辨治不寐通訊作者(占志)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7,39(5):458-459.30從脾胃理論結合六經辨證思想診治抑郁癥的臨床觀察通訊作者(麥嘉泳)內蒙古中醫藥2017,36(5):1-231脾虛證兒童的情緒與相關微量元素的關系淺析通訊作者(麥嘉泳)內蒙古中醫藥2017,36(7):110-112.

[教育背景]
1996年畢業于長春中醫學院中醫學專業,獲學士學位。
1999年畢業于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學專業,獲碩士學位。
2002年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業,獲博士學位。
廣州中醫藥大學

添加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廣州中醫藥大學考研分數線、廣州中醫藥大學報錄比、廣州中醫藥大學考研群、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廣州中醫藥大學考研真題、廣州中醫藥大學專業目錄、廣州中醫藥大學排名、廣州中醫藥大學保研、廣州中醫藥大學公眾號、廣州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廣州中醫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廣州中醫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guangzhouzhongyiyaodaxue/yanjiushengdaoshi_532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