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1-12 17:00:38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南京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南京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南京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南京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南京大學官網來自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南京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南京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官網:

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


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簡介:
學院的前身是1993年由著名材料物理學家閔乃本院士創建的材料科學與工程系。2009年,祝世寧院士擔任組長,借鑒世界一流大學工學院模式籌建了本學院。學院的宗旨是瞄準現代工學前沿,面向人類和國家對材料、信息、健康和能源等方面的重大需求,通過建設一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教師隊伍,開展高水平的科學技術研究,滿足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領域的高層次人才需求,培養領軍人才。 
學院下設四系一中心: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量子電子學與光學工程系、生物醫學工程系、能源科學與工程系、現代工程教學與實驗技術中心,分別開設材料物理、材料化學、光電信息工程、新能源、生物醫學工程等5個本科專業。目前已建有多個科教平臺:江蘇省功能材料設計原理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智能光傳感與調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江蘇省光通信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大學智能材料與系統集成實驗室、南京大學量子材料和微結構研究中心、激光與光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微波光子技術研究中心、儲能材料與技術中心、環境材料與再生能源研究中心等;此外,學院也是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人工微結構科學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的主要參加單位。學院在南京、南通、蘇州等地還建有若干新型研發機構與成果轉化平臺。 
2015年,學院入選國家教育部支持的“高校國際化示范學院推進計劃”試點單位,學校給予人才政策與學科建設的自主權,充分開展國際化辦學,實施與國際接軌的考核評聘制度。目前,由美國HDR公司設計的6.6萬多平方米高標準教學和科研大樓已投入使用,其優雅的環境和國際水準的格局為現代工學院的發展和高水平人才的匯集提供優越空間。
 
師資隊伍 
-------------------------------------------------------------------------------------------------------- 
學院著力打造一支國際化高水平教學團隊?,F有教授57人、副教授24人,絕大部分的教師都有境外知名大學的科研經歷。其中包括擁有中科院院士2名,海外高層次人才34名(包括青年人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4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名,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8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1名,“國家領軍人才計劃入選者3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4名,江蘇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1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2個。
科學研究
-------------------------------------------------------------------------------------------------------- 
學院科研實力日益增進,承擔了一大批科研項目及省部級企業課題。其中 “973”計劃和國家重大研究計劃項目7個(包括青年項目2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3個(包括青年項目1個),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1個,每年到賬科研經費保持1個億以上。學院的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發表在Nature、Science、Nature子刊、Phys. Rev. Lett.、Adv. Mater.、Nano Lett.、J. Am. Chem. Soc.和Angew. Chem. Int. Ed.等頂級學術期刊,其中2019、2020連續兩年分別有一篇科研文章刊登于Nature正刊。
近年來,學院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1項,何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獎1項,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江蘇省科技獎一等2項,江蘇省科技獎三等1項,江蘇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2項。 
國際合作 
-------------------------------------------------------------------------------------------------------- 
目前,學院已從海外引進國家高層次人才29位,分別來自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瑞士、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其中外籍非華裔兩位,大多數以前和南大無學緣關系,學院教師隊伍構成合理,專業分布廣泛,其中相當比例的青年人才已經表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學院積極從海外引進短期教師(1-3個月/年)。短期外國專家Scott Chambers教授、Vitali Goussev教授、Vladamir Chigrinov教授、Steven Emory教授以及艾默里大學語言教學中心Mackenzie Bristow主任等每年不定期來院授課。2019年,學院在國際化課程上做了進一步的嘗試與探索,主要體現在新開課程“藝術與工程的結合”以及與進一步優化與完善學院與美國艾默里大學學術英語培訓中心合作的“學術英語”課程等方面。此外,學院積極參與學校推進的“國際化課程群”建設,目前學院共有七門針對本科生的國際化課程以及一門面向研究生的國際化課程。
在學校國際處的鼎力支持下,2018年,學院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簽訂聯合培養協議,并申請到南京大學戰略合作伙伴計劃項目基金支持,拓寬了兩校工學院的合作面;11月,在國際處舉辦的國際視野周期間,學院還與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簽訂了工學院3+2聯合培養協議。2019年,學院與法國巴黎高科(ESPCI)的合作辦學項目取得新進展,兩校開始互派學生訪問。
學院與美國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的合作實踐課程“NJU-OSU Joint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Summer Experience” 于2017年進入中美雙方大學教務系統(給予正式學分)。該夏令營活動自2014年起在兩校輪流舉辦,目前已舉辦六次。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計劃加入使之成為中美英三方交替舉辦的活動。
此外,學院品牌項目“現代工學論壇海外版”TSE Lectures每年邀請到多位報告人,學科分布廣泛,并都是在相關學科的世界頂級學者。2019年,報告人包括來自法國巴黎高科的Mathias Fink院士,美國萊斯大學Naomi Halas院士、美國馬薩諸塞大學Vincent Rotello教授等。
2019年,學院承辦了包括南京大學-Wiley國際聯合會議:超構功能材料與應用、2019氧化石墨烯國際會議以及第八屆海峽兩岸光學微結構與激光技術暨第五屆海峽兩岸納米光電與等離激元科技研討會在內的多場大會。 
人才培養 
-------------------------------------------------------------------------------------------------------- 
學院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大力推進三全育人、五育并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厚植愛國主義情懷,胸懷引領世界科技前沿、建設人類文明的夢想和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戰略領域、以大國工匠之能矢志報國的決心,為民族振興和世界進步貢獻力量。
學院積極貫徹學校的“三三制”本科生培養方案,深入開展人才培養模式和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建成“材料科學與工程技術”江蘇省教學實驗中心。2013年正式進行全面提升博士生培養質量的“四三三”博士研究生培養改革,2016年正式啟動以實現學碩和專碩統籌互動、三類模式(學術研究型、交叉復合型和就業創業型)協同培養的“二三三”碩士研究生培養改革。兩項改革開展以來,本學科人才培養得到了內涵式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顯著提高。
在注重數理基礎教學同時,著力培養提高人才創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與SK海力士(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沃福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動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多家高科技公司達成院企戰略合作關系,并建立了人才培養實踐基地。2016年-2019年期間,現代工學人才技能實訓基地結合學科特色和學生所感興趣的方向,針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組織開設了“創客訓練營”系列主題活動7次,將學院的新工科特色技術,如生物3D打印技術、鋰電池產業技術、微納加工技術等等,以開放式的形式展現給學生;通過產業教授走進課堂舉辦雙創講座的形式,對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學院積極拓展“國際化教學”途徑和平臺,目前已開設了12門雙語教學課程,并與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加州大學歐文分校開展“3+1+1”學位聯授計劃,參加該項目的學生將有機會在五年內獲得南京大學的本科學位和對方學校的碩士學位;與德國弗萊堡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東京大學等國外知名大學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32位研究生通過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對方學校出資或南大出資形式赴境外交流學習、攻讀學位,院校包括劍橋大學、維爾茨堡大學、哥廷根大學、巴黎中央理工學院、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阿貢國家實驗室等高校和科研院所。
近年來,學院獲得全國教學成果獎、江蘇省教學成果獎各1項,本科生研究成果發表SCI論文或申請專利30余篇/項;研究生作為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 Science等超一流期刊及學科群超一流期刊發表論文百余篇。在“挑戰杯”大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光電設計競賽、中國研究生數學建模比賽、材料創新大賽等重大賽事中頻頻獲獎。學生多人次獲得寶鋼優秀學生特等獎(全國第2)、百人會英才獎、 “王大珩”光學獎、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江蘇省三好學生等榮譽。
就業大數據 
-------------------------------------------------------------------------------------------------------- 
學院畢業生總體就業率接近100%,主要去向為國內深造、境外深造、就業創業。國內升學方向:約50%的本科生、15%的碩士、10%的博士選擇繼續國內深造,且全部被錄取到雙一流學校;境外深造方向:約20%的本科生、5%的碩士、5%的博士選擇出國深造,錄取QS世界排名前100名高校深造的人數接近90%,如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等;就業創業方向:約30%的本科生、80%的碩士、85%的博士選擇直接就業,就業行業主要集中在先進制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從就業地區數據來看,江蘇、上海、廣東、浙江等為主要就業省市,就業單位包括華為、中興、中國電信等高新技術企業和騰訊、蘇寧易購、網易、小米等互聯網頭部企業。
 
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聯系方式: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仙林大道163號
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
郵箱: yb_eng@nju.edu.cn
 
高等教育學 [040106]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南京大學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教育研究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高等教育原理
02 (全日制)高等教育管理
03 (全日制)高等教育發展
04 (全日制)高等教育與社會
招生人數: 8
考試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 一 或 264 二外德語③311 教育 學專業基礎綜合
備  注: 教育學兩個專業為學術型專 業,按教育學類招生;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為學術型專業, 按管理學類招生。045100 教育 為全日制專業學位。
高等教育學 [040106]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南京大學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教育研究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高等教育原理 02 (全日制)高等教育管理 03 (全日制)高等教育與社會 04 (全日制)院校發展與評估
招生人數: 8
考試科目: 1101 思想政治理論2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 或 264 二外德語 或 265 二外法語3625 教育學綜合
復試科目:1202 筆試:高等教育理論 與實踐;1206 綜合素質考察(含面 試)
備  注:
040106 高等教育學 8    
01 (全日制)高等教育原理
02 (全日制)高等教育管理
03 (全日制)高等教育與社會
04 (全日制)院校發展與評估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 或 264 二外德語 或 265 二外法語③625 教育學綜合
 
復試科目:1202 筆試:高等教育理論與實踐;1206 綜合素質考察(含面試)
 

南京大學高等教育學研究生考試科目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考試科目 備注
040106 高等教育學
01 (全日制)高等教育原理
02 (全日制)高等教育管理
03 (全日制)高等教育與社會
04 (全日制)院校發展與評估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 或 264
二外德語 或 265 二外法語③625
教育學綜合
復試科目:1202 筆試:高等教育理論
與實踐;1206 綜合素質考察(含面
試)
 

南京大學高等教育學考研參考書目

《高等教育學新論》 胡建華、周川、陳列、龔放著 江蘇教育出版社 復試指定書
《高等教育學》 潘懋元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復試指定書
 

南京大學高等教育學考研專業排名

排名 學校名稱 評估結果
1 北京師范大學 A+
2 華東師范大學 A+
3 東北師范大學 A
4 南京師范大學 A
5 華中師范大學 A
6 北京大學 A-
7 首都師范大學 A-
8 浙江大學 A-
9 華南師范大學 A-
10 西南大學 A-
11 清華大學 B+
12 上海師范大學 B+
13 浙江師范大學 B+
14 廈門大學 B+
15 山東師范大學 B+
16 河南大學 B+
17 華中科技大學 B+
18 湖南師范大學 B+
19 陜西師范大學 B+
20 西北師范大學 B+
21 北京理工大學 B
22 天津大學 B
23 天津師范大學 B
24 遼寧師范大學 B
25 沈陽師范大學 B
26 哈爾濱師范大學 B
27 江蘇師范大學 B
28 江西師范大學 B
29 廣西師范大學 B
30 四川師范大學 B
31 河北大學 B-
32 蘇州大學 B-
33 杭州師范大學 B-
34 安徽師范大學 B-
35 福建師范大學 B-
36 曲阜師范大學 B-
37 河南師范大學 B-
38 重慶師范大學 B-
39 云南師范大學 B-
40 新疆師范大學 B-
41 中央民族大學 C+
42 河北師范大學 C+
43 山西大學 C+
44 山西師范大學 C+
45 內蒙古師范大學 C+
46 同濟大學 C+
47 江南大學 C+
48 溫州大學 C+
49 廣州大學 C+
50 寧波大學 C+
51 北京工業大學 C
52 渤海大學 C
53 吉林師范大學 C
54 浙江工業大學 C
55 贛南師范大學 C
56 湖北大學 C
57 中南民族大學 C
58 貴州師范大學 C
59 云南大學 C
60 揚州大學 C
61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C-
62 長春師范大學 C-
63 江蘇大學 C-
64 淮北師范大學 C-
65 魯東大學 C-
66 湖北師范大學 C-
67 深圳大學 C-
68 廣西師范學院 C-
69 石河子大學 C-
70 海南師范大學 C-


添加南京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南京大學考研分數線、南京大學報錄比、南京大學考研群、南京大學學姐微信、南京大學考研真題、南京大學專業目錄、南京大學排名、南京大學保研、南京大學公眾號、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南京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南京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