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1-20 09:45:53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吉林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吉林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吉林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吉林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吉林大學官網來自吉林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吉林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吉林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吉林大學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官網:

吉林大學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
 
 
吉林大學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簡介:
吉林大學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5年的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機械制造系,由交通大學、華中工學院和山東工學院的相關專業組建而成,同年在全國首批招收研究生。1997年與原吉林工業大學工程機械系、力學系、農機系相關專業整合,成立原吉林工業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2000年后,原吉林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相關專業教師并入,成立新吉林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在國家“211工程”“985工程”中,學院被列為學校重點建設單位。2018年6月,在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基礎上,成立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2018年1月18日,工程訓練中心劃歸學院管理;11月22日,鏈傳動研究所依托學院統籌管理。
學院的“機械工程”學科,2007年被遴選為首批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017年,統籌建設的“機械電子工程”學科被遴選為國家國防特色學科;在國家“雙一流”建設中,以“機械工程”作為牽頭學科的“機械與仿生工程學科群”,被教育部批準為吉林大學重點建設的一流學科群。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機械工程學科評估結果為A-。所在的工程學ESI全球排名進入前1%。
學院1996年獲全國首批“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11年獲全國首批“先進制造”領域工程博士學位授權點,2018年獲批“力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建有“機械工程”和“力學”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國家工科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國家級機械基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國家級機械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和全國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基地。“機械工程”專業入選國家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獲批國家首批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012年、2018年連續通過有效期為6年的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019年被認定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學院建有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力學、工業工程等5個系,以及工程訓練中心、鏈傳動研究所。擁有數控裝備可靠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14個部省級科技創新平臺。正在建設吉林大學智能制造研究院、航空航天工程研究院和吉林大學重慶研究院;交叉建設汽車仿真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仿生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此外,國家鏈條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全國鏈傳動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也依托學院建設。
學院擁有雙聘院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長白山學者”特聘教授、講座教授,“唐敖慶學者”卓越教授、領軍教授、英才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等一批高層次人才。
經過近70年的建設,學院發展成為在校本科生1700余名,在校博士、碩士研究生900余名,教職員工310余名的裝備制造業公認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基地。培養了以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立鼎、閆楚良、馬玉山為代表的2萬余名畢業生,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等一批國家和部省級科技、教學成果獎,為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今后,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將以國家“雙一流”建設為契機,秉承“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優勢特色,圍繞“四個服務”致力于一流人才培養,圍繞“四個面向”致力于一流科技創新,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吉林大學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聯系方式: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人民大街5988號
電話:0431-85095428   
郵編:130025
 
吉林大學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學科設置:
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系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系創建于1955年,同年招收第一批研究生。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學科群重點建設學科。1981年在全國首批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87年被評為機械工業部首批重點學科,1990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被評為吉林省首批重點學科,1998年獲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博士后流動站,建有數控裝備可靠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機械設計及自動化系機械設計及自動化系,是國家211工程和985重點建設學科、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國家雙一流學科群建設學科,建有機械設計及理論博士點、機械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在工程裝備現代設計和集成開發、工程裝備液力傳動與控制、高端智能與仿生機械創新研發等方向,已經建設成“部分方向國內領先、整體實力國內一流”的科研基礎條件平臺。
機械電子工程系機械電子工程系由流體傳動與控制、工程機器人等專業整合而成,近年來新增空海一體化智能平臺、無人機設計及運用等研究方向。建有機械電子工程博士點、機械工程博士后流動站。承擔工學專業基礎課《工程流體力學》及專業必修課《控制工程基礎》等主干課程,現有專任及實驗教師25人,其中正高級職稱5人,88%教師具有博士學位。
力學系吉林大學力學系創建于1960年,1986年獲批固體力學博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批力學博士后流動站,2018年獲批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專任教師20人、實驗技術系列5人。形成了基礎力學與力學交叉、固體力學、工程力學3個穩定且水平較高的主干學科方向。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學科是中國CAE仿真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力學學會吉林省理事長單位。
工業工程系工業工程專業旨在培養在機械工程領域內從事企業策劃、科技開發、應用研究以及經營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高級人才。 本專業培養學生具有堅實的數學、外語和計算機基礎,掌握系統的機械科學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熟悉現代機械產品設計技術、先進制造技術和工業控制技術,了解市場經濟的基本知識,了解工業工程相關的法律、規范和標準,懂得人力、物資、設備、技術、信息的綜合運用,初步具有進行機械產品技術經濟分析與生產組織管理的能力,獲得初步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組織管理和社會活動能力訓練。
機械基礎教學中心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系創建于1955年,同年招收第一批研究生。1981年在全國首批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87年被評為機械工業部首批重點學科,1990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被評為吉林省首批重點學科,1998年獲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并設有博士后流動站。
機械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吉林大學機械基礎實驗中心最早成立于1956年,1997年合并成立實驗中心,下設機械基礎綜合實驗室、精密測量實驗室、機械原理與設計實驗室和計算機輔助工程實驗室。2004年4月通過國家工科機械基礎教學基地驗收。2004年10月首批列為吉林省高等學校重點建設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實驗室面積達到4500平方米,擁有實驗教學設備1300臺套,既有教學型的中低檔設備,也有用于研究的高檔設備,固定資產總值達1275萬元,現代化工程意識的實驗環節已初步建成。 
鏈傳動研究所(智能機械與精密機械研究中心)鏈傳動研究所起步于上世紀60年代。1979年原機械部發文批準組建吉林工業大學鏈傳動研究室,1983年升格為吉林工業大學鏈傳動研究所,是當時吉林工業大學最早成立的一個獨立處級研究所,全面承擔行業技術歸口工作,是我國鏈傳動行業副理事長單位,同時掛靠有國家鏈條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全國鏈傳動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高等教育學 [040106]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吉林大學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數: 12
考試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
③311 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
復試科目:教育論著讀評或課程與教學論熱點問題研究
備  注: 招收跨學科考生,不需加試;
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聯系人:張利革
聯系電話:0431-85168784
高等教育學 [040106]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吉林大學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不區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數: 10
考試科目: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 3 699 教育學基礎
復試科目:教育論著讀評
或課程與教學論熱點問題
研究
備  注: 699 教育學基礎:1.《教育學基礎》(第三版),全國12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年12月出版。2.《中國教育史》(第三版),孫培青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3.《外 國教育史教程》(縮編本),吳式穎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吉林大學高等教育學研究生考試科目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考試科目 備注
040106 高等教育學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
③ 699 教育學基礎
復試科目:教育論著讀評
或課程與教學論熱點問題
研究

吉林大學高等教育學考研參考書目

考研參考書目
699 教育學基礎:1.《教育學基礎》(第三版),全國12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年12月出版。2.《中國教育史》(第三版),孫培青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3.《外 國教育史教程》(縮編本),吳式穎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吉林大學高等教育學考研專業排名

排名 學校名稱 評估結果
1 北京師范大學 A+
2 華東師范大學 A+
3 東北師范大學 A
4 南京師范大學 A
5 華中師范大學 A
6 北京大學 A-
7 首都師范大學 A-
8 浙江大學 A-
9 華南師范大學 A-
10 西南大學 A-
11 清華大學 B+
12 上海師范大學 B+
13 浙江師范大學 B+
14 廈門大學 B+
15 山東師范大學 B+
16 河南大學 B+
17 華中科技大學 B+
18 湖南師范大學 B+
19 陜西師范大學 B+
20 西北師范大學 B+
21 北京理工大學 B
22 天津大學 B
23 天津師范大學 B
24 遼寧師范大學 B
25 沈陽師范大學 B
26 哈爾濱師范大學 B
27 江蘇師范大學 B
28 江西師范大學 B
29 廣西師范大學 B
30 四川師范大學 B
31 河北大學 B-
32 蘇州大學 B-
33 杭州師范大學 B-
34 安徽師范大學 B-
35 福建師范大學 B-
36 曲阜師范大學 B-
37 河南師范大學 B-
38 重慶師范大學 B-
39 云南師范大學 B-
40 新疆師范大學 B-
41 中央民族大學 C+
42 河北師范大學 C+
43 山西大學 C+
44 山西師范大學 C+
45 內蒙古師范大學 C+
46 同濟大學 C+
47 江南大學 C+
48 溫州大學 C+
49 廣州大學 C+
50 寧波大學 C+
51 北京工業大學 C
52 渤海大學 C
53 吉林師范大學 C
54 浙江工業大學 C
55 贛南師范大學 C
56 湖北大學 C
57 中南民族大學 C
58 貴州師范大學 C
59 云南大學 C
60 揚州大學 C
61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C-
62 長春師范大學 C-
63 江蘇大學 C-
64 淮北師范大學 C-
65 魯東大學 C-
66 湖北師范大學 C-
67 深圳大學 C-
68 廣西師范學院 C-
69 石河子大學 C-
70 海南師范大學 C-


添加吉林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吉林大學考研分數線、吉林大學報錄比、吉林大學考研群、吉林大學學姐微信、吉林大學考研真題、吉林大學專業目錄、吉林大學排名、吉林大學保研、吉林大學公眾號、吉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吉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吉林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