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醫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1-20 16:02:0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南開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http://m.btfokj.cn/images/xuejie/.jpg)
為你免費答疑
![](http://m.btfokj.cn/images/xuejie/.jpg)
關于《南開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南開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南開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南開大學官網來自南開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南開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南開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添加南開大學去年調劑上岸微信號 南開大學考研復試真題.PDF 南開大學往年招收調劑的專業 南開大學各專業往年調劑錄取分數線 南開大學一志愿生源調劑去向
[2022南開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南開大學專業排名]
[南開大學考研群]
[南開大學考研難嗎] [南開大學研究生院]
南開大學醫學院官網:
南開大學醫學院
南開大學醫學院簡介:
南開大學醫學院簡介:
(一)學院特色
1、優良的辦學條件
南開大學醫學學科肇始于1930年理學院設立的醫學預科班。1980年,時任南開大學校長楊石先、天津醫學院院長朱憲彝聯合倡議舉辦八年制醫學教育試點班,由南開大學負責前三年的教學任務。當年夏,按照南開大學高考分數線錄取了第一批八年制醫學專業學生20人,這是全國第一個綜合性大學創辦的醫學預科班,也是繼北京協和醫學院之后,全國第二所開辦八年制醫學教育的高等院校。1987年開始,因醫學教育改革,七年制取代八年制,南開大學陸續為天津醫學院、哈爾濱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河北醫科大學、天津中醫學院等5所醫科院校進行前兩年的醫學預科教育。
1988年,南開大學醫學院籌建組成立。1989年,醫學院開始招收首屆臨床醫學七年制專業學生15人。1993年10月,經原國家教委批準,南開大學醫學院正式成立。2014年,為貫徹教育部人才培養改革要求,南開大學首批停止招收臨床醫學七年制專業,改為臨床醫學(“5+3”一體化)專業。該專業本科階段畢業實習在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天津市人民醫院、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完成,后三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進行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培養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學院成立以來,借助南開大學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深厚底蘊以及綜合教育資源優勢,為學生營造了多學科共享的學術氛圍,培養了一大批醫德高尚、人文和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寬厚、醫學基礎理論扎實、專業實踐技能熟練、有終生自我充實能力的高級醫學專門人才。
目前擁有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口腔醫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四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二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2020年獲批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將于2021年招生。設有臨床醫學5+3、口腔醫學、智能醫學工程、眼視光醫學四個本科專業。2017年12月,著名免疫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教授出任南開大學校長并任醫學院教授。2020年11月,知名眼科專家、天津醫科大學校長顏華教授受聘南開大學醫學院院長。
學院醫學教學條件優良,建有五個基礎醫學教學綜合實驗室和兩個臨床技能培訓中心,擁有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室和PBL教室。各類實驗儀器設備千余臺,能夠充分滿足醫學課程的實驗教學之需。津南新校區1.5萬平米的醫學院大樓及動物中心已投入使用,硬件條件的大幅改善為醫學院進一步發展壯大提供了有力支持。
學院本著“高標準、嚴要求、把握醫學前沿動態” 的教學原則,貫徹“寬基礎、強實踐”的辦學方針,注重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堅持教學與科研并重,學生培養提倡“人文心、科學腦、勤勞手、健康體”。學院重視課程建設,致力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改革。2018、2020年學院獲批國家虛擬仿真實驗示范項目以及國家精品開放課程三門國家級“金課”。2018年,基礎醫學實驗中心獲批為“天津市普通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多門課程被評為南開大學精品課程和精品示范課程。學院為每名大一新生配備學生成長導師,鼓勵低年級學生進入實驗室開展“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本科生創新科研“百項工程”等課外科技創新研究。
2、扎實的學術科研
學院不斷加強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多次承辦國際醫學學術會議,在科研上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就。曹雪濤教授長期從事抗感染天然免疫與炎癥的基礎研究、腫瘤免疫治療轉化應用研究,以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40余篇,近五年在《細胞》《自然》《科學》《自然—免疫學》等發表多篇研究論文,曾獲中國工程院光華工程獎(2012)、中科院陳嘉庚生命科學獎(2016)、首屆中國研究生教育特等獎(2014)和Nature杰出導師終身成就獎(2015),培養的學生中12人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學院“生物治療協同創新中心”入選全國首批“2011協同創新中心”,建有“天津市腫瘤微環境和神經血管調節重點實驗室” “天津市食品科學與健康重點實驗室”等。2014年,學院牽頭申報的“重大疾病發病機制及治療策略創新引智基地”入選教育部、國家外國專家局“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2020年7月28日,由南開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合作共建的天津公共衛生與健康聯合研究院正式成立。著名醫學微生物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徐建國受聘聯合研究院院長。2020年下半年,學院又先后與天津市人民醫院、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天津市中心婦產科醫院合作共建南開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南開大學移植醫學研究院和南開大學婦產科學研究院,旨在促進臨床醫學與基礎科研深度融通,打造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
3、聯合辦學的教育體制
學院實行聯合辦學體制,長期與京津地區十多所三甲醫院保持良好合作關系。2007年,南開大學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實行全面聯合辦學。自2008年始,南開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研究生階段在解放軍總醫院進行培養,隨后拓展到聯合培養博士生和臨床醫學三年制學術型碩士,并于2017年開始成為我院臨床碩士研究生主要規培基地。2009年南開大學與南開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共同辦學,成立口腔醫學系,承擔口腔醫學專業五年制本科教育。2016年,原天津市第四醫院整建制劃轉學校,更名為南開大學附屬醫院。2017年,南開大學與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等12家三級甲等醫院簽署合作協議,確立戰略合作關系,在醫療技術服務、科研平臺建設、教學研究改革、醫學人才培養等方面緊密對接,深度融合,是國務院《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發布后,第一個與省級地方醫院開展醫教研全方位協同合作的教育部直屬高校。
4、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
學院以“公能”素質教育為導向,著力打造醫學人文素質教育陣地,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培養南開醫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時代精神以及職業認同認知,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建設文化長廊,打造活動品牌,通過一年一度的醫學院開放日、“公能”實踐月、“榮耀醫學”頒獎典禮、腹腔鏡大賽、解剖圖譜大賽、畢業生晚會、趣味運動會等搭建起醫學特色文化系列活動。強化社會擔當,推進實踐育人,學院每年組織十余支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奔赴祖國各地,在多家社會單位建立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基地,學生經常走進社區,開展醫療健康知識宣傳、義診咨詢、支教、紅色尋訪、關愛自閉癥兒童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增強專業認同,培育時代精神,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學院深入推進抗疫精神教育,鼓勵學生在家鄉開展疫情防控和線上家教志愿服務,舉辦援鄂醫護人員先進事跡報告會,開展“共抗疫情 愛國力行”主題黨團課等。近年來,學院涌現出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一等獎、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研究暨實驗設計論壇大賽一等獎、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銅獎、中國高校SAS數據分析大賽全國二等獎、全國高校綠色金融研究大賽二等獎、共青團中央“鏡頭下的三下鄉”優秀視頻獎、全國大學生天文創新作品競賽一等獎、天津市黨建工作先進典型、天津市大學生創新優秀獎、天津市優秀學生、天津市優秀共青團員、天津市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團隊標兵、南開大學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南開十杰等優秀學生典型。
(二)專業介紹
臨床醫學(“5+3”一體化)專業
臨床醫學 “5+3”一體化專業順應教育部關于“加強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實施的新型培養模式,旨在培養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素養、廣泛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寬厚的自然科學背景、扎實的醫學基礎理論、熟練的專業實踐技能、有解決臨床問題和獨立科研工作能力、有健康預防及公共衛生意識、有創新精神和發展潛能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醫學人才。學生在完成前5年本科課程學習、實習并考核合格后,可授予本科畢業證書和醫學學士學位;并可免試進入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3年學習階段,同時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具有碩士研究生學籍和規范化培訓醫師的“雙重身份”。經培訓和考核合格后的畢業生,可同時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碩士學位證》《執業醫師資格證》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具備臨床醫師的從業資格。
口腔醫學專業(5年制)
口腔醫學專業于2009年通過教育部審批,與南開大學附屬口腔醫院聯合辦學,擁有口腔虛擬仿真模擬教學系統等先進的教學設備與一支素質優良、銳意進取的教學團隊。旨在培養系統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及口腔醫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有國際視野及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基本的口腔臨床診療能力,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職業道德,在醫療機構從事口腔常見病、多發病診治和預防工作,以及口腔醫學相關教學和科研等工作的口腔醫學專門人才。口腔醫學專業本科學制五年,學生在完成相關本科課程學習、實習并考核合格后,可授予本科畢業證書和醫學學士學位。
智能醫學工程專業(4年制)
智能醫學工程專業于2018年3月通過教育部審批,是全國首個智能方向的醫學類本科專業。該專業由醫學院聯合校內其他8個學科以及校外企業、研究單位共同組建。專業將面向國際前沿,以國家重大健康需求為引領,緊密開展產學研教協同,是一門將人工智能、傳感技術等高科技手段綜合運用于醫學領域的新興交叉學科,其研究內容包括智能藥物研發、醫療機器人、智能診療、智能影像識別、智能健康數據管理等,旨在建立一個跨學科、多元化的教學和科研平臺,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綜合性高素質人才。該專業修業年限為4年,學生畢業將被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眼視光醫學專業(5年制)
眼視光醫學專業于2019年3月通過教育部審批,是服務眼視光方向高級醫學人才培養的臨床醫學類專業。該專業順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要求,適應當今社會“不僅掌握眼科臨床知識和技能,也同時掌握復雜而專業的視光知識及視光疾病的診治”的新需求,培養過程強調理、工、醫有機結合,旨在培養具有獨立思考、科研創新能力、人文精神及國際化思維與視野,達到國際本專業水平與能力的高級復合型專業人才,是整合臨床眼科學、視光學、光學、新材料科學、大數據科學以及人工智能科學等新興學科的“新醫科”專業,是目前國家與社會急需的專業人才培養方向。眼視光醫學專業致力于與國際接軌,已經與多家國際知名醫學院校建立良好合作關系,并將繼續在人才培養及學科建設上開展全方位國際合作。本專業學制為5年,學生畢業后授予醫學學士學位,符合《執業醫師資格證》報考條件。
(三)國際交流
學院先后與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瑞典、泰國、香港等國家或地區的多所大學或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每年都邀請國內外知名醫學專家、院士、學者來院講學,2009年5月,著名免疫學家、曾任劍橋大學校長的博雷澤(Leszek Borysiewicz)爵士受聘為南開大學醫學院客座教授。學院現有長期工作外籍教師4人,其中麥金麟教授2017年獲天津市“海河友誼獎”。學院與美國拉斯維加斯牙科學院等機構建有友好合作關系,每年均邀請該院專家來我院開設專業課程,雙方每年互派教師開展師資交流培訓,選派學生互訪學習等。學院與美國太平洋大學及天津市眼科醫院建立長期友好合作關系,派送眼視光醫學專業學生通過美國實地訪學、專家網絡授課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國際視野,以期達到國際專業水平與能力。學院每年合計有百余人次參加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出國訪問或進修,低年級本科生利用寒暑假廣泛參與國際交流項目。
(四)畢業去向
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部分到國內外著名大學進一步研修,其余遍布國內各三甲醫院,如: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同仁醫院、天津市腫瘤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天津市人民醫院、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天津市眼科醫院、天津市中心婦產醫院、天津市胸科醫院等。
口腔醫學專業大部分畢業生繼續在本校或國內知名醫學院校攻讀碩士學位,如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四川大學口腔醫學院、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空軍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等,部分畢業生工作于天津市口腔醫院、浙江省武警總隊醫院等國內三甲醫院,少數學生選擇赴美國密歇根大學等名校出國深造或考取衛生行政部門公務員等。
多年來,醫學院畢業生以其基礎知識扎實、專業技能熟練、發展潛力大,備受用人單位好評,具有良好的社會聲譽。
(五)知名校友
潘源,男,1989級臨床醫學專業,現任天津市腫瘤醫院胃腸科主任醫師。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分會腫瘤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天津醫師協會微創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腫瘤學會胃癌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天津市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胃腸學組副組長,天津市醫師協會腫瘤MDT專委會委員,南開大學校友總會理事,南開大學醫學校友會理事長。
張雅敏,男,1990級臨床醫學專業,現任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外科教研室主任,普通外科行政主任,肝膽外科科主任。作為南開大學醫學校友會副理事長,百年校慶期間積極組織醫學院校友活動。曾多次應邀及組織在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的南開校友參加醫學院畢業典禮和學校運動會等,不斷努力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做出貢獻。
(六)院長寄語
醫學院院長顏華教授表示要以“4211卓越南開行動計劃”中的“生醫發展計劃”為契機,著力培養理論扎實、技術高超、品德高尚的優秀醫學人才,助力天津醫學教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和高水平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再上新臺階。
(七)學院聯系方式
1.咨詢電話:022-23502554 022-23503994
2.學院網址:http://medical.nankai.edu.cn
南開大學醫學院聯系方式:
天津市南開區衛津路94號 南開大學醫學院
郵編:300071
綜合辦公室:022-23502554
本科教學辦公室:022-23503994
研究生辦公室:022-83662909
學生辦公室:022-23508098
天津海河教育園區同硯路38號
郵編:300350
電話:022-85358549
南開大學醫學院發展歷程:
南開辦醫的思源
南開第一任校長張伯苓先生曾設想在南開建立醫學院并設立了醫預科和醫學院籌備處。1952年,天津醫學院第一班學生是在南開入學的,叫醫預班。1980年,以楊石先、朱憲彝和吳大任三位校長為首的專家教授,倡導辦八年制醫學專業并決定由南開大學擔任前三年的教學任務,對于理醫如何更好的結合,也是他們每年在全國人代會上重要的提案之一。從1983年開始,因醫學教育改革,七年制取代八年制,南開陸續為天津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河北醫科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等五所醫科大學進行前兩年的醫學預科教育。
1988年前后,南開園里舉行了多次理科與醫學如何結合的研討會,我國一批著名醫學專家出席會議,針對我國高級醫學專門人才缺乏的狀況,大家一致認為,應該充分利用南開大學多學科優勢,聯合有關單位,開辦小而精的七年制醫學專業,為國家培養新型的文理素質好的高級醫學人才,既能從事臨床,又能從事醫學研究。
與會專家達成共識,中國醫藥事業的發展,需要綜合大學的加入。在南開辦醫,是“具有遠見的、戰略意義的、開拓性的工作” 。
“南醫”號起航
1988年,醫學院籌備小組正式成立。在五教前的一間小平房里,籌備小組制定出了籌建南開大學醫學院方案,對辦學思想、辦學體制、教學計劃、實驗步驟等問題,都作了詳盡的研討和規劃。經商定,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五四醫院作為南開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和天津市腫瘤醫院(含天津市腫瘤研究所)為教學醫院。我國著名病理生理學和血液學專家——陳文杰教授出任南開大學醫學院第一任院長。
經過卓有成效的工作,1989年,醫學院迎進了首屆學生。
這艘承載著各方人士重望的“南醫”號,揚帆起航了。
境中的理想堅守
雖然南開大學已具備了許多開辦醫學院的條件,但,從無到有、到好的過程,總不是一帆風順的。教學用房問題,實驗室問題,教學圖書資料問題,聘任教師問題……一系列的難題困擾著這座新起航的學院。
但是,滿懷理想與熱情的南開人沒有放棄。他們把有限的資金重點投入較薄弱的基礎醫學建設上,先后建成了人體解剖學、病理解剖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免疫學、醫學分子生物學等基礎醫學實驗室,購置最基本的教學設備、儀器和圖書。聯合辦學單位及兄弟院校也給予了大力的支持與幫助,他們積極地為學生們提供臨床實驗室、教學設施和臨床實習的基地,共同開展學術交流、科學研究活動。有些教授甚至表示,就是不給報酬,他們也愿意來給學生們開課。協和等醫學院校的老師在給學生們上完醫學基礎課后,發現他們自然科學知識面寬,理解力強,于是在下次的授課過程中,主動調整教學安排,提高起點,也增加了教學內容。
艱難的條件鑄就了南醫人不屈的性格,不斷地完善教學計劃,不斷地調整課程設置,老師們教學熱情高,學生們學習干勁足,“要把醫學院辦下去,還要辦好、辦出特色”成為當時南醫全體師生們共同的心愿。
不懈的努力終于得到了原國家教委的認可,1993年10月16日,南開大學醫學院正式成立。
結合實際 形成特色
植根于南開大學這片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豐饒沃土上,醫學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學校的生命科學學院、化學院、物理學院、文學院、社會學院、外國語學院、信息技術學院等為醫學生預科提供了雄厚而豐富的教學基礎,同時也為醫學生創造了難得的多學科共享學術氛圍。
聯合辦學是南開大學醫學院的特色,在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54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和天津市腫瘤醫院合作的基礎上,經第二任院長全國人大代表、醫學遺傳學專家朱天慧教授的全力推動,醫學院又先后與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天津市兒童醫院、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天津市胸科醫院、天津市口腔醫院、天津市人民醫院、天津市眼科醫院等實行聯合辦學。這些醫療院、所實力雄厚,具有齊全的臨床醫療和科研試驗室,擁有一批國內外著名的醫學專家,同時這些醫院各有側重各具特色,在實習的過程中學生們就能夠體會醫學各流派之風格而不拘泥于一式,學生們更是有機會博采眾長,為他們今后的臨床工作開創了更廣闊的天地。
2007年,南開大學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在人民大會堂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全面實行聯合辦學。自2008年始南開大學醫學院每年將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后兩年(研究生階段)送到解放軍總醫院進行研究生階段培養;隨后又增加了三年制臨床醫學學術型碩士和博士聯合培養規模。至今聯合培養的畢業學生已經達到530人,目前在總醫院的學生規模大約220余人。雙方長期的精誠合作大大提升了南開大學醫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臨床視野,使畢業生廣泛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醫學院教學硬件環境得到極大的改善,近千萬元經費的投入使古老的思源堂得到徹底的改造;2015年津南新校區醫學院大樓的落成為醫學院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九大基礎醫學教學綜合實驗室配備了先進的實驗教學設備,多媒體教室、虛擬仿真實驗室以及網絡化教學設備的安裝使教學條件達到現代醫學實驗教學標準。總實驗教學面積達1852平方米;各類實驗儀器設備近1000臺,總價值1800余萬元,充分滿足基礎醫學所有課程的實驗教學之需。
科研事業也發展迅速,現已擁有多個高水平科研平臺,承擔包括國家973計劃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在內的國家級大型科研項目。我院擁有一只結構合理的科研隊伍。現有教授12人、副教授22人,講師18人,實驗技術人員19人,其中包括973首席科學家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3人。在聯合辦學單位聘用博士生導師98人,碩士生導師150余人,其中包括4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枝繁葉也茂,桃李更芬芳。目前醫學院從建院第一屆的15名學生,發展到現有本、碩、博等各類在校學生837人,已畢業七年制碩士研究生20屆620人;三年制碩士研究生14屆265人;三年制博士研究生5屆126人;三屆五年制口腔醫學本科生49人。近幾年,南醫的畢業生在全國醫院人員飽和的情況下供不應求,國內各頂級醫院都有了南開人的身影。
“汲汲骎骎 ,月異日新,發煌我前途無垠!”
困難是昨天的,成績也是昨天的,今天,乘著南開騰飛的翅膀,南開大學醫學院必定會有一個燦爛的明天!
添加南開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南開大學考研分數線、南開大學報錄比、南開大學考研群、南開大學學姐微信、南開大學考研真題、南開大學專業目錄、南開大學排名、南開大學保研、南開大學公眾號、南開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南開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南開大學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南開大學.png)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