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1-26 16:21:3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同濟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http://m.btfokj.cn/images/xuejie/.jpg)
為你免費答疑
![](http://m.btfokj.cn/images/xuejie/.jpg)
關于《同濟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同濟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同濟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同濟大學官網來自同濟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同濟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同濟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添加同濟大學去年調劑上岸微信號 同濟大學考研復試真題.PDF 同濟大學往年招收調劑的專業 同濟大學各專業往年調劑錄取分數線 同濟大學一志愿生源調劑去向
[2022同濟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同濟大學專業排名]
[同濟大學考研群]
[同濟大學考研難嗎] [同濟大學研究生院]
同濟大學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官網:
同濟大學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
同濟大學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簡介:
同濟大學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簡介:
以衛星導航定位、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為代表的現代測繪科學與技術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具有鮮明的高新技術特色和典型的學科交叉特征,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產業呈現出繁榮發展的景象,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的各個領域,對測繪地理信息人才的需求量巨大。
同濟大學的測繪學科(2012年5月成立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是國內民用測繪高等教育事業的發祥地,自1932年成立至今已近90年的辦學歷史,培養了大批測繪地理信息領域的杰出科技人才,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學院擁有測繪科學與技術國家雙一流學科、上海市一流學科,測繪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涵蓋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攝影測量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二級學科,其中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為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學院立足于“精而強”的發展定位,形成了航天測繪遙感與深空探測、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全球變化與重大災害監測三個具有同濟測繪特色的優勢方向,深度參與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目前,學院擁有包括歐亞科學院院士、杰青、長江、四青等高層次人才的雄厚師資力量,構建了國際化的本-碩-博貫通的教學、人才培養和科研平臺,建立了具有國內外領先水平的實驗室、大學生科技創新和實踐基地,為大學生的成長、測繪英才的培養提供了廣闊的天地。近5年來,學院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重點基金等重大項目10余項,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等科研獎勵10余項。
我們熱忱歡迎廣大莘莘學子和海內外優秀人才加盟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成為同濟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新生力量,為我國的測繪地理信息強國之夢同舟共濟,共創美好明天!
同濟大學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聯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測繪館
院辦電話:021-65981085
傳真:021-65981085
郵箱:cehui@tongji.edu.cn
同濟大學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發展歷程:
同濟大學測繪學科成立于1932年,是我國民用測繪高等教育事業的發祥地。曾任同濟大學校長的夏堅白學部委員,以及王之卓院士、陳永齡院士、方俊院士、葉雪安教授等測繪界先驅在同濟大學任過教,寧津生院士、許厚澤院士和張祖勛院士曾在同濟大學學習。主要歷史沿革如下:
1932年,同濟大學工學院高等測量系正式成立,成為當時國立大學中唯一的測量系,并成為我國民用測繪高等教育事業的發祥地。
1935年,更名為測量系,全稱為同濟大學工學院測量系。
抗日戰爭時期隨學校遷移,經浙江金華、江西贛州、廣西八步、云南昆明,于1941年春到達四川李莊。當時在李莊從事測繪教學的學者先后有葉雪安、夏堅白、王之卓、陳永齡、方俊、曾廣梁等教授;儀器設備居國內領先水平。
1946年,隨學校陸續遷回上海,定位于同濟大學一二九大樓內。
1949年,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同濟大學,測量系開始了新的發展歷程。
經歷1952年和1954年的兩次調整,設有三個專業:工程測量、航空攝影測量、天文測量。
1956年,經歷第三次調整,同濟大學測量系調整至武漢測量制圖學院,此后,建制縮編為測量教研室。
1958年,學校恢復工程測量專業并招生。
1966年,停止招生。
1973年,恢復招生。
1977年,恢復高考。
1978年,開始招收測量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1年,恢復測量系。
1983年,獲工程測量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成為全國首批獲此授予權的單位之一。
1988年,增設土地管理專業。
1990年,獲大地測量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
1992年,增設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
1993年,獲大地測量與測量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成為全國首批獲此授予權的單位之一。
1993年,更名為房地產與測量系。
1995年,開始招收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
1996年1月,撤消房地產與測量系,更名為測量與國土信息工程系。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并入經濟管理學院,停止招收土地資源管理專業。
1998年,獲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同年并入土木工程學院,全稱為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測量與國土信息工程系。
1999年,重新招收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測量工程專業更名為測繪工程專業。
2003年,獲測繪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學位授予權和測繪科學與技術博士后流動站資格。
2004 年,設立地理信息系統工學本科專業;同年,我校與國家測繪局精密工程測量院聯合成立現代工程測量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
2005年,測量系辦公地址從“一·二九”大樓搬遷到土木新大樓。
2007年,獲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國家重點學科;同年成立了教育部中國大陸構造環境監測網絡聯合研究中心同濟大學分中心。
2009年在教育部學位中心評估中,同濟大學測繪學科在國內排名第三。
2010年,成立了同濟大學空間信息科學及可持續發展應用中心。
2012年,成立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
近年來,同濟大學測繪學科面向國家測繪和地理信息的發展戰略,緊密結合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發揮同濟大學測繪學科及相關學科的特色和優勢,在學科建設、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國際交流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我們將以校訓“嚴謹、求實、團結、創新”為發展原則,繼承輝煌傳統,保持優良學風,制訂發展規劃,調整學科布局,繼續艱苦奮斗,迎接新的挑戰。
同濟大學2022教育學考研招生人數復試參考書院校分析
同濟大學教育學專碩 | ||||||||||||||||||||||
院校系 | 專業名稱及代碼 | 學習方式 | 類別 | 專業:擬招生人數 | 20考研復試線 | 21考研復試線 | 初試科目 | 報考限制 | 復試分值占比 | |||||||||||||
(150)職業技術教育學院 | (045100)(專業學位)教育 | (04)教育管理 | 非全日制 | 專碩 | 58 | 331 | 340 | 871教育管理學 | 50% | 1:2 | ||||||||||||
同濟大學教育學學碩 | ||||||||||||||||||||||
院校系 | 專業名稱及代碼 | 學習方式 | 類別 | 專業:擬招生人數 | 20考研復試線 | 21考研復試線 | 初試科目 | 報考限制 | 復試分值占比 | 復試比例 | ||||||||||||
(150)職業技術教育學院 | (040100)教育學 |
(01)教育學原理(a 高等教育學原理;b 職業技術教育學原理;c 成人教育學原理;d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02)高等教育(a 高等工程教育;b 高等教育管理與現代大學治理;c 院校研究與發展戰略;d 比較高等教育;e 質量 (03)職業教育(a 教師教育;b 課程與教學;c 比較職業教育) (04)成人教育(a 終身教育與學習型社會;b 成人教育管理;c 學習項目開發與設計) (05)教育經濟與管理(a 教育經濟;b 教育管理;c 院校治理) (06)教育技術(a 數字校園;b 移動學習;c 虛擬實驗;d 物聯網互動教學技術) (07)高等教育管理(跨學科聯合培養,優先招收推薦免試應屆畢業生) |
全日制 | 學碩 | 5 | 340 | 337 | 710教育學專業綜合 | 不接收同等學力考生 | 50% | 1:2 | |||||||||||
同濟大學教育學考研院校分析: 一、同濟大學22年教育碩士招生專業僅有教育管理。 二、考試方式。同濟大學21年教育學考研專業課由統考改為了自命題,考試科目為710教育學專業綜合,考試大綱與統考大綱接近。 三、招生人數。同濟大學22年教育學研究生招生人數為學碩未公布,專碩58人。 四、同濟大學教育學考研特點 1、學碩專業課采用統考卷。 2、招生專業少。 3、招生總人數少。 5、學碩不接受同等學力考生。 |
同濟大學教育學考研專業分析
學校介紹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1996年,上海城市建設學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業學院并入,列為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2000年,與上海鐵道大學合并,組建成新的同濟大學。2002年,列為國家“985工程”建設高校。2003年,上海航(來自:考研派小站公眾號)空工業學校劃歸同濟大學管理。2004年,列為中管高校。2017年,列為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經過113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專業介紹
教育學是以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歸納總結人類教育活動的科學理論與實踐,探索解決(來自:考研派小站公眾號)教育活動產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規律的一門科學。本學科依托同濟大學傳統辦學優勢,以“小規模、強交叉、重應用、國際化”為特色,針對我國教育改革要求和教育發展方向,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并重,致力于高水平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提升高校在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中的綜合作用。
考試科目
研究方向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或內容 | 初試參考書目或教材 |
01 教育學原理(a 高等教育學原理;b 職業技術教育學原理;c 成人教育學原理;d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02 高等教育(a 高等工程教育;b 高等教育管理與現代大學治理;c 院校研究與發展戰略;d 比較高等教育;e 質量保障與評價) 03 職業教育(a 教師教育;b 課程與教學;c 比較職業教育) 04 成人教育(a 終身教育與學習型社會;b 成人教育管理;c 學習項目開發與設計) 05 教育經濟與管理(a 教育經濟;b 教育管理;c 院校治理) 06 教育技術(a 數字校園;b 移動學習;c 虛擬實驗;d 物聯網互動教學技術) 07 高等教育管理(跨學科聯合培養,優先招收推薦免試應屆畢業生) |
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論 科目 2 (201)英語一、(242)德語任選一門 科目 3 (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 科目 4 (--)無 |
復試科目: 教育學綜合考試 |
無指定參考書目 |
參考書目
無指定參考書目
分數線
年份 | 分數線 |
2020 | 311 |
2019 | 335 |
同濟大學教育學研究生學費標準為8000元/每年。從2014年秋季開始,公費研究生取消,取而代之(來自:考研派小站公眾號)實行自費研究生,規定碩士研究生每年不超過8000元,具體情況視學校專業而定。針對部分研究生家庭困難的情況,國家提供獎學金、助學金等資助,且高校一般都會提供勤工儉學崗位對學子進行補助,確保研究生能夠正常順利的完成學業。
主要導師
李同吉,副教授,2006年8月至今,同濟大學職業技術教育學院教師,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職業教(來自:考研派小站公眾號)育心理學課程,并從事相應的科研工作。發表中英文論文數十篇,出版專著一本,合譯著一本,參譯著一本,參編教材兩本,另主持完成國家級課題和省部級課題各一項。研究領域:職校教師專長發展、教師信念、基于反思性實踐的職校教師培養和培訓模式。
張建榮,教授。長期從事職業技術教育的教學、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師資培養、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職業教育課程論與教學法等。曾參與或主持完成國家863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教育部財政部重點課題等多項研究課題。
李俊,科隆大學經濟與社會教育博士,副教授。2012年起在同濟大學工作,以中文、英文、德文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十余篇。研究領域:比較職業技術教育、職業教育社會學、職業教師教育。
同濟大學教育學040100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教育學 [0401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同濟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國際足球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 足球運動人體科學 02 足球人文社會學 03 足球教學與訓練學 04 足球(管理、商業、產業、傳媒)產業與 管理 05 智慧體育與大數據 |
|
招生人數: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203)日語、 (242)德語任選一門 ③(708)足球綜合 |
|
備 注: | 不接收同等學力考生。 |
同濟大學教育學040100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教育學 [0401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同濟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體育部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 體育人文社會學 02 運動人體科學 03 體育教育訓練學 04 民族傳統體育學 |
|
招生人數: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203)日語、 (242)德語任選一門 ③(346)體育綜合 |
|
備 注: | 不接收同等學力考生。 |
同濟大學教育學040100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教育學 [0401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同濟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職業技術教育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4]教育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教育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 教育學原理(a 高等教育學原理; b 職 業技術教育學原理; c 成人教育學原理; d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02 高等教育(a 高等工程教育; b 高等教 育管理與現代大學治理; c 院校研究與發展 戰略; d 比較高等教育; e 質量保障與評價) 03 職業教育(a 教師教育; b 課程與教學; c 比較職業教育) 04 成人教育(a 終身教育與學習型社會; b 成人教育管理; c 學習項目開發與設計) 05 教育經濟與管理( a 教育經濟; b 教育 管理; c 院校治理) 06 教育技術(a 數字校園; b 移動學習; c 虛擬實驗; d 物聯網互動教學技術) 07 高等教育管理(跨學科聯合培養,優先招 收推薦免試應屆畢業生) |
|
招生人數: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242)德語任選一門 ③(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 |
|
備 注: | 不接收同等學力考生。 |
同濟大學教育學考研
同濟大學教育學研究生考試科目
招生院系 | (330)國際足球學院 | ||
學科專業代碼及名稱 | (040100)教育學(學術學位) | ||
研究方向 |
01 足球運動人體科學 02 足球人文社會學 03 足球教學與訓練學 |
04 足球(管理、商業、產業、傳媒)產業與 管理 05 智慧體育與大數據 |
|
初試 |
科目 1 | (101)思想政治理論 | |
科目 2 |
(201)英語一、(203)日語、(242)德語任選一門 |
||
科目 3 |
(708)足球綜合 |
||
科目 4 |
(--)無 |
||
復試內容 |
復試專業課(五選一) 1.運動生物力學 2.運動醫學 3.體育運動心理學 4.體育社會學 5.運動訓練學 |
||
學習和就業方式 | 全日制非定向就業 | ||
備注 |
不接收同等學力考生。 |
同濟大學教育學考研專業排名
教育學專業考研學校排名 | 學校名稱 | 評估結果 |
1 | 北京師范大學 | A+ |
2 | 華東師范大學 | A+ |
3 | 東北師范大學 | A |
4 | 南京師范大學 | A |
5 | 華中師范大學 | A |
6 | 北京大學 | A- |
7 | 首都師范大學 | A- |
8 | 浙江大學 | A- |
9 | 華南師范大學 | A- |
10 | 西南大學 | A- |
11 | 清華大學 | B+ |
12 | 上海師范大學 | B+ |
13 | 浙江師范大學 | B+ |
14 | 廈門大學 | B+ |
15 | 山東師范大學 | B+ |
16 | 河南大學 | B+ |
1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18 | 湖南師范大學 | B+ |
19 | 陜西師范大學 | B+ |
20 | 西北師范大學 | B+ |
21 | 北京理工大學 | B |
22 | 天津大學 | B |
23 | 天津師范大學 | B |
24 | 遼寧師范大學 | B |
25 | 沈陽師范大學 | B |
26 | 哈爾濱師范大學 | B |
27 | 江蘇師范大學 | B |
28 | 江西師范大學 | B |
29 | 廣西師范大學 | B |
30 | 四川師范大學 | B |
31 | 河北大學 | B- |
32 | 蘇州大學 | B- |
33 | 杭州師范大學 | B- |
34 | 安徽師范大學 | B- |
35 | 福建師范大學 | B- |
36 | 曲阜師范大學 | B- |
37 | 河南師范大學 | B- |
38 | 重慶師范大學 | B- |
39 | 云南師范大學 | B- |
40 | 新疆師范大學 | B- |
41 | 中央民族大學 | C+ |
42 | 河北師范大學 | C+ |
43 | 山西大學 | C+ |
44 | 山西師范大學 | C+ |
45 | 內蒙古師范大學 | C+ |
46 | 同濟大學 | C+ |
47 | 江南大學 | C+ |
48 | 溫州大學 | C+ |
49 | 廣州大學 | C+ |
50 | 寧波大學 | C+ |
51 | 北京工業大學 | C |
52 | 渤海大學 | C |
53 | 吉林師范大學 | C |
54 | 浙江工業大學 | C |
55 | 贛南師范大學 | C |
56 | 湖北大學 | C |
57 | 中南民族大學 | C |
58 | 貴州師范大學 | C |
59 | 云南大學 | C |
60 | 揚州大學 | C |
61 |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 C- |
62 | 長春師范大學 | C- |
63 | 江蘇大學 | C- |
64 | 淮北師范大學 | C- |
65 | 魯東大學 | C- |
66 | 湖北師范大學 | C- |
67 | 深圳大學 | C- |
68 | 廣西師范學院 | C- |
69 | 石河子大學 | C- |
70 | 海南師范大學 | C- |
同濟大學體育教育學考研
同濟大學體育教育學研究生考試科目
招生院系 | (230)體育部 | ||
學科專業代碼及名稱 | (040100)教育學(學術學位) | ||
研究方向 |
01 體育人文社會學 02 運動人體科學 |
03 體育教育訓練學 04 民族傳統體育學 |
|
初試 | 科目 1 | (101)思想政治理論 | |
科目 2 | (201)英語一、(203)日語、(242)德語任選一門 | ||
科目 3 | (346)體育綜合 | ||
科目 4 | (--)無 | ||
復試內容 |
1.運動生物力學 2.運動醫學 3.體育社會學 4.運動訓練學 四選一 |
||
學習和就業方式 | 全日制非定向就業 | ||
備注 | 不接收同等學力考生。 |
同濟大學體育教育學考研專業排名
排名 | 學校名稱 | 評估結果 |
1 | 北京體育大學 | A+ |
2 | 上海體育學院 | A+ |
3 | 華東師范大學 | A |
4 | 天津體育學院 | A- |
5 | 福建師范大學 | A- |
6 | 武漢體育學院 | A- |
7 | 華南師范大學 | A- |
8 | 成都體育學院 | A- |
9 | 清華大學 | B+ |
10 | 北京師范大學 | B+ |
11 | 首都體育學院 | B+ |
12 | 沈陽體育學院 | B+ |
13 | 蘇州大學 | B+ |
14 | 浙江大學 | B+ |
15 | 華中師范大學 | B+ |
16 | 山西大學 | B |
17 | 東北師范大學 | B |
18 | 吉林體育學院 | B |
19 | 南京師范大學 | B |
20 | 曲阜師范大學 | B |
21 | 湖南師范大學 | B |
22 | 廣州體育學院 | B |
23 | 西安體育學院 | B |
24 | 河北師范大學 | B- |
25 | 遼寧師范大學 | B- |
26 | 南京體育學院 | B- |
27 | 山東師范大學 | B- |
28 | 山東體育學院 | B- |
29 | 河南大學 | B- |
30 | 陜西師范大學 | B- |
31 | 寧波大學 | B- |
32 | 山西師范大學 | C+ |
33 | 浙江師范大學 | C+ |
34 | 安徽師范大學 | C+ |
35 | 江西師范大學 | C+ |
36 | 鄭州大學 | C+ |
37 | 廣西師范大學 | C+ |
38 | 云南師范大學 | C+ |
39 | 西北師范大學 | C+ |
40 | 新疆師范大學 | C+ |
41 | 揚州大學 | C+ |
42 | 河南師范大學 | C |
43 | 湖北大學 | C |
44 | 吉首大學 | C |
45 | 深圳大學 | C |
46 | 西南大學 | C |
47 | 沈陽師范大學 | C- |
48 | 吉林大學 | C- |
49 | 哈爾濱師范大學 | C- |
50 | 同濟大學 | C- |
51 | 上海師范大學 | C- |
52 | 江蘇師范大學 | C- |
53 | 杭州師范大學 | C- |
54 | 集美大學 | C- |
添加同濟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同濟大學考研分數線、同濟大學報錄比、同濟大學考研群、同濟大學學姐微信、同濟大學考研真題、同濟大學專業目錄、同濟大學排名、同濟大學保研、同濟大學公眾號、同濟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同濟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同濟大學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同濟大學.png)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