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學地質與環境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1-28 09:38:4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西安科技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西安科技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西安科技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西安科技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西安科技大學官網來自西安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西安科技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西安科技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添加西安科技大學去年調劑上岸微信號 西安科技大學考研復試真題.PDF 西安科技大學往年招收調劑的專業 西安科技大學各專業往年調劑錄取分數線 西安科技大學一志愿生源調劑去向
[2022西安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西安科技大學專業排名]
[西安科技大學考研群]
[西安科技大學考研難嗎] [西安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西安科技大學地質與環境學院官網:
西安科技大學地質與環境學院
西安科技大學地質與環境學院簡介:
地質與環境學院的前身是1957年組建于西安交通大學的地質系。1958年隨西安礦業學院(西安科技大學前身)建校而發展,是建校時的兩大主體院系之一,至今已有64年的辦學歷史。
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學院學科專業日趨完善。擁有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含礦產普查與勘探、地質工程、礦山地質環境、勘查地球物理4個學術方向),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及環境科學與工程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含礦產普查與勘探、地質工程、礦山地質環境、勘查地球物理、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及礦山生態工程7個學術方向),地質工程、資源勘查工程、環境工程及地下水科學與工程4個本科專業及1個教育部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專業(地質工程專業)。擁有煤炭綠色安全高效開采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陜西省煤炭綠色開發地質保障重點實驗室等國家及省級科研平臺6個,1個國家特色專業(地質工程),2個國家一流專業(地質工程和資源勘查工程),1個陜西省名牌專業(地質工程),1個省級特色專業(資源勘查工程),5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2個省級創新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地質與環境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工作站,獲國家教學成果獎2項。在第四輪全國學科水平評估中,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學科獲C+水平,地質工程與資源勘查工程兩個本科專業2015年及2018年兩次通過了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的認證。
學院目前擁有地質工程、資源勘查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及地下水科學與工程4個系,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地質博物館,2個校級研究院。擁有教職工122人,專任教師95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1人、教授19人、副教授33人。另有兼職教師31人,含雙聘院士1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400余人,博、碩士研究生250余名。專任教師隊伍中,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陜西省教學名師2人,陜西省師德先進個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甘肅省“555”創新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才1人,原煤炭部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人,第29屆孫越崎能源大獎1人,煤炭工業協會最美煤炭工作者者稱號1人。陜西省青年領軍人才1人,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人,陜西省高校杰出青年人才2人,教育部高等學校地質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
學院長期以來立足西部礦區的煤炭綠色開采地質保障技術及礦山環境保護研究,在構造控煤理論及煤層氣地質、煤炭綠色開采地質保障理論與技術、煤礦區采動損害與減損技術、煤系共伴生礦產及潔凈利用、礦區生態環境修復技術、環境污染治理材料、固廢資源化利用與處置及廢水處理技術等方向形成了鮮明的特色與優勢。
“十三五”期間,學院承擔縱向項目120余項,其中國家和省部級項目90余項,廳局級項目30余項;橫向項目400余項,年均科研經費4000余萬元。獲國家及省部科技進步獎22項,國家發明專利74項,出版專著和教材31部,SCI、EI論文收錄20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收錄16篇(2020年12月更新)。
西安科技大學地質與環境學院聯系方式:
學院地址: 陜西省西安市雁塔中路58號(雁塔校區)
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唐大道48號(臨潼校區)
地質與環境學院臨潼校區辦公電話
書 記 辦公室 83856329
院 長 辦公室 83856330
副書記、副院長 83856331
教務科研辦公室83856332
學 院 辦 公 室 83858062
學生工作辦公室83858063
地質與環境學院雁塔校區辦公電話
研究生及學科辦公室 85583188
書記辦公室 85583186
院長辦公室 85583264
副院長辦公室 85583187
西安科技大學地質與環境學院發展歷程:
學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38年成立的國立西北工學院礦冶工程學系地質組,五十年代中期,在原西北工學院礦冶工程學系地質組任教的袁耀庭教授奉命籌建地質系,1957年上半年得到教育部的正式批準。1957年7月,西北工學院礦冶工程學系及新批準成立的地質系并入到西安交通大學,同時設立了礦產地質勘探專業。1958年西安交大地質系和采礦系及部分基礎課教師成建制分出成立了西安礦業學院。地質系成為當時西安礦業學院唯一的二個系之一。學制5年。
1959年,西安礦業學院地質系在礦產地質勘探專業基礎上,增設了“地質測量與找礦”專業,并將“礦產地質勘探”專業改為“煤田地質勘探”專業。1960年,撤銷“地質測量與找礦”專業,改為“礦井地質”專業。1961年“礦井地質”專業與“煤田地質勘探”專業合并。
1966年起到1971年六年期間,受“文革”影響,學校停止招生。1969年12月地質系隨學校開始疏遷韓城,1971年3月遷回西安。1972年起至1976年正式招生三年制本科工農兵學員,1977年起恢復高考制度,開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78年原采礦系測量教研室并入地質系并成立“礦山測量”專業,同年開始招生。1987年10月新增“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1988年開始招生第一屆本科生。1988年10月,礦山測量專業從地質系分出,成立測量工程系。1993年根據市場需要,增設“礦產綜合利用與營銷”專科專業1個,僅招生1屆。1993年之后再未招生。1993年按照教育部目錄要求將“煤田地質與勘探”專業調整為“地質礦產勘查”專業,同時增設“無機非金屬材料”本科專業。“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1994年開始招生。1998年按教育部新專業目錄, “地質礦產勘查”專業和“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的一部分合并為“地質工程”專業,“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的另一部分對應調整為“環境工程”專業。次年“環境工程”專業招生。1998年4月“無機非金屬材料”本科專業從地質系分出,劃歸新成立的材料工程系。1999年,地質系更名為地質與環境工程系。2010年新增“煤及煤層氣工程”本科專業,次年開始招生。2013年應教育部本科專業統一調整要求,“煤及煤層氣工程”本科專業合并到“資源勘查工程”本科專業,當年開始停止招生。
1979年“煤田地質與勘探”專業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由中國礦業大學授予學位)。1984年獲批“煤田、油氣地質勘探”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1995年“地質礦產勘查”專業停招1年,碩士點調整,撤銷“煤田、油氣地質勘探”碩士點學科,新上“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及“礦物加工工程”(與新材料系聯合)兩個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1996年“地質礦產勘查”專業恢復招生。1997年,“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碩士點對應調整為“地質工程”碩士點。
2002年6月地質博物館在臨潼校區建成,10月正式開館。2003年獲批地質工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獲批礦產普查與勘探學科及環境工程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在礦業工程一級博士學科下自設礦山環境工程二級學科博士點。2003年地質工程學科獲批陜西省重點學科。2004年獲批地質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授予權。2005年地質工程專業獲批陜西省名牌專業。2005年重新申請獲批資源勘查工程本科專業,次年開始招生。2006年獲批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碩士學科授予權及地球探測信息技術碩士學科授予權。
2008年地質與環境工程系更名為地質與環境學院。2008年地質工程專業獲批省級特色專業點及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地質工程學科確定為陜西省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學科。2009年獲準設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09年地質工程專業獲批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011年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學科獲批陜西省重點學科,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獲批省級特色專業點,地質工程專業獲批省級教學團隊。2011年獲得“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2011年,地質工程專業(煤田地質與礦井地質方向)獲批加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2年地質工程專業獲批陜西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014年地質與環境實驗教學中心獲批陜西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14年獲批陜西省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工作站。
2015年地質工程專業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的認證。2017年地質工程專業為被確定為陜西省一流專業建設項目,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為確定為陜西省一流專業培育專業。
添加西安科技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安科技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安科技大學報錄比、西安科技大學考研群、西安科技大學學姐微信、西安科技大學考研真題、西安科技大學專業目錄、西安科技大學排名、西安科技大學保研、西安科技大學公眾號、西安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安科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