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大學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2-17 15:56:3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長春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長春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長春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長春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長春大學官網來自長春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長春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長春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長春大學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官網:

長春大學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


長春大學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簡介:
長春大學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62年的“吉林省工業學校”下設的教學機構“機電一科”,1987年經國家教育委員會批準,組建長春大學時為學校“技術工程學院”,1988年改為“應用技術學院”。隨著國家教育的發展和體制改革,以及學校專業調整,1992年學校為加強學科建設,將原應用技術學院的機械工程學科獨立為機械工程學院。2011年學校成立車輛工程學院,與機械工程學院合署辦公。2012年機械工程學院與車輛工程學院合并,成立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
學院現有機械工程系、車輛工程系、智能制造工程系、工業工程系、專業基礎教研室、工程圖學教研室、實驗中心、創新實踐中心、工程訓練中心等9個教學機構。目前學院設有機械工程、車輛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業工程和汽車服務工程5個本科專業;機械工程學科為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機械工程專業為學術碩士授權點和專業碩士授權點。
學院的機械工程專業是國家特色專業,吉林省“十二五”特色專業,吉林省品牌專業,“十三五”吉林省一流專業,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車輛工程專業為吉林省一流專業建設點;機械工程一級學科是吉林省“十一五”重點學科,“十二五”優勢特色重點建設學科,“十三五”優勢特色學科。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74人,其中專任教師47人、教授12人(二級教授4人)、副教授19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比例占66%。專任教師中博士21人、碩士18人,占教師比例83%。實驗教師7人,其中高級實驗教師3人、博士1人、碩士5人。工程訓練指導教師12人,其中長白山技能名師1人,碩士6人。
學院現有實驗實訓面積9021.4平方米,儀器設備1832臺(套),總值3943.3萬元。10萬元以上儀器設備55臺(套)。與一汽集團、蘇州醫工所等多家企業建有校外產學研基地。
學院有省級精品課1門,省級優秀課2門,省級在開放課程1門,校品牌課2門,校級優秀課7門,校品牌建設課2門,校重點建設課3門;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校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校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1個;校級“專業綜合改革、實驗教學改革試點”2個。獲得省優秀教學成果獎8項。校級教材獎1項。
學院以高水平學科建設為引領,以服務國家及地方建設為導向,以國家“雙一流”建設為契機,秉承機械工程一級重點學科優勢特色,著力建設機械工程、車輛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業工程和汽車服務工程等學科專業,面向國家、省市重大戰略需求,以及國民經濟主戰場和國際學科前沿,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長春大學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聯系方式:
85250291

長春大學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學科設置:
學科始建于1954年,現有4個本科專業,2006年與長春理工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2013年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學科。機械工程學科為吉林省“十一五”重點學科,“十二五”優勢特色重點建設學科,“十三五”優勢特色學科,學科設有8個用于研究生教學、科研使用的創新中心、研究所和實驗室,其中省級科研基地2個。
學科現有成員3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0人,博士21人,學科隊伍中有教育部機械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省拔尖創新人才2人,省部級優秀教師2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師2人。碩士生導師20人,其中長春理工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3人。
機械工程學科密切跟蹤國內外發展趨勢,結合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的需求,逐步形成了康復設備與零部件性能檢測技術、機械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研究、精密加工與控制技術、智能制造加工技術等多個具有較強特色和優勢的穩定研究方向,在帶傳動技術、汽車零部件檢測技術、自由曲面研拋加工技術、微機電控制技術、激光加工技術、機械產品數字化設計等方面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1. 康復設備與零部件性能檢測技術
該方向主要研究:(1)康復訓練設備與評估系統。利用并聯機器人運動學解決運動平臺結構緊湊性、使用安全性問題及平臺任務規劃和控制理論基礎,采用多傳感器數據融合方法解決訓練中運動姿態的視覺反饋和精準評估問題。(2)傳動系統仿真分析與優化設計方法研究。研究成果可應用于發動機正時傳動系統和前端傳動系統多輪設計以及其它工業設備的傳動系統中,對傳動系統優化設計有重要的意義。(3)機械傳動性能分析與系統測控技術研究。研究帶傳動系統性能評價方法,設計專用的試驗裝置進行傳動系統的振動、噪聲等性能測試,為傳動系統優化設計提供實驗數據支撐。(4)零部件檢測技術研究。實現傳動系統曲面零部件的快速高精度檢測,對提高零部件檢測能力、產品加工質量具有實際意義。
2. 機械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研究
該方向主要利用數字化設計、動力學和運動學分析等現代設計分析技術,在機械零部件、機械產品數字化建模與仿真、虛擬樣機設計,以及產品幾何信息數據的獲取方法、信息數據處理技術等方面進行較為系統的研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優勢。(1)數字化逆向造型設計。利用CCD三維掃描儀對復雜件進行三維數據采集,采用云點拼接縫合技術,實現自由曲面數據格式的轉換、數據分割、曲面重構等,解決復雜零件制作過程中的計算機曲面計算模擬的關鍵問題。(2)優化仿真分析設計。利用數字化設計技術進行儀器裝備的設計優化,建立構件運動模型,進行運動學仿真分析,優化構件結構、運動路徑,解決狹小空間多零件協調運動的關鍵問題。(3)制造加工技術分析設計。利用運動仿真分析技術,采用正交分析方法,進行零部件加工方式優化分析,考慮各種外在因素和加工的各類內在參數進行加工過程優化設計,提高生產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解決加工生產周期長、效率低的問題。
3. 精密加工與控制技術
該研究方向主要從事精密加工及控制技術領域的研究,在多機器人模具自由曲面研拋關鍵技術、磨削砂輪狀態監測、起重永磁技術等方面取得了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明顯的特色和優勢。
4. 智能制造加工技術
該方向主要研究:(1)激光切割、激光打孔、激光焊接、激光表面改性、激光熔覆、激光快速成型(3D打印)、激光加工的新工藝、新方法、新技術、新原理的研究,特種材料的激光加工及表面改性、激光加工過程檢測與控制。(2)開發新型氣體柔性驅動機構或移動裝置,研究氣體柔性驅動器的基本理論與構成方法,深入挖掘驅動器內壓電振子與氣體驅動規律,揭示氣固耦合與構成驅動能力的工作機理,進而優化設計結構與控制方式,試制出具有應用價值的新型氣體柔性驅動器樣機,構造體積小、無磁干擾、性能好且具有一定抗沖擊能力的集成式微小型氣體驅動裝置。

添加長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長春大學考研分數線、長春大學報錄比、長春大學考研群、長春大學學姐微信、長春大學考研真題、長春大學專業目錄、長春大學排名、長春大學保研、長春大學公眾號、長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長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長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