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師范學院機器人工程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2-18 16:45:38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長江師范學院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長江師范學院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長江師范學院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長江師范學院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長江師范學院官網來自長江師范學院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長江師范學院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長江師范學院考研報考有用。

長江師范學院機器人工程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官網:

長江師范學院機器人工程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長江師范學院機器人工程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簡介:
機器人工程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是我校順應“全球智能化革命”、適應中國制造2025戰略、對接重慶市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等需要而組建的新工科二級學院。學院是重慶市立項建設新型二級學院,是重慶市高校與國內知名大學共建的6大新工科學院之一,是與山東科技大學聯合共建機器人工程學院,是與華中數控聯合共建智能制造產業學院。學院是學校歷史最悠久的8大工科學院之一(源自1958年建校的涪陵工業學校,2001年合校升本),為社會輸送了兩萬余名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管理干部和職業教育教師。
辦學60余年,學院始終堅持“今天的質量,明天的市場”的質量意識,牢固“精機善器,匠心達人”的辦學理念,樹立“規矩規格,鑄就卓越”的工匠精神,踐行“人品優良、思維嚴謹、技術精湛”的人才培養理念,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確保人才培養質量,走產學研用結合的發展道路,凸顯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能力。
學院擁有一支以教授為主導、博士為主體、碩士為基礎的專業教師隊伍,現有教師6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占比45%,碩博占比80%;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8人;雙師型教師20人,外聘企業專家20人。
學院緊密對接國家及重慶市機器人、數字化與智能化制造等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建有先進設計與智能制造技術、機器人與智能裝備技術、電工理論新技術三個研究所,“機械工程”為重點建設學科。開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重慶市特色專業)、機器人工程(人工智能領域專業)、智能制造工程(2017年高校首次開設、重慶第3所高校開辦的新工科專業)、工業設計4個本科專業,四個專業均為與山東科技大學聯合培養“卓越工程師班”。在校生近1000人。
學院現有“重慶現代交通技術研究中心”“重慶新材料技術與現代制造協同創新中心”“重慶機電夢工場”眾創空間和重慶市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等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擁有機器人工程實踐教學中心和工程訓練中心,建筑面積近20000平米,儀器設備總值3000余萬元,建有20余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近3年學生在國家和省部級學科競賽中獲獎400余項,學生專業創新創業能力居同類高校前列。其中“互聯網+”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國賽銀獎,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中國工程機器人大賽等學科競賽榮獲國賽一等獎50余項;學生課題立項100余項,專利授權200余項,發表論文50余篇。畢業生主要面向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職業學校等單位就業,就業率達到98%以上,升學率超過20%。
近3年教師主持省部級以上研究課題130余項,其中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余項;國家專利授權350余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10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20余部;獲省部級以上教研科研成果獎16項。長江師范學院全國大學綜合排名410位,軟科排名309位,全國師范類大學排名52位。

長江師范學院機器人工程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聯系方式:
023-72790009

長江師范學院機器人工程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發展歷程:




添加長江師范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長江師范學院考研分數線、長江師范學院報錄比、長江師范學院考研群、長江師范學院學姐微信、長江師范學院考研真題、長江師范學院專業目錄、長江師范學院排名、長江師范學院保研、長江師范學院公眾號、長江師范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長江師范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長江師范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