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2-19 14:58:1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浙江工商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http://m.btfokj.cn/images/xuejie/.jpg)
為你免費答疑
![](http://m.btfokj.cn/images/xuejie/.jpg)
關于《浙江工商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浙江工商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浙江工商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浙江工商大學官網來自浙江工商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浙江工商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浙江工商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添加浙江工商大學去年調劑上岸微信號 浙江工商大學考研復試真題.PDF 浙江工商大學往年招收調劑的專業 浙江工商大學各專業往年調劑錄取分數線 浙江工商大學一志愿生源調劑去向
[2022浙江工商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浙江工商大學專業排名]
[浙江工商大學考研群]
[浙江工商大學考研難嗎] [浙江工商大學研究生院]
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官網:
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
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簡介:
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簡介:
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是浙江工商大學中一個以大商科為背景,具有鮮明工科特色和學科專業優勢的學院,涵蓋從全日制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教育完整的大學教育體系。
本科教育及平臺:現有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工程三個面向全國招生的本科專業,其中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是國家級一流專業、國家一類特色專業、浙江省重點專業、“十二五”浙江省優勢專業和“十三五”浙江省特色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為浙江省一流專業和重點專業、“十二五”浙江省特色專業和“十三五”浙江省優勢專業;建有國家首批卓越農林(食品)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級食品工程與質量安全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浙江省生物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十三五”省級重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浙江省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教學團隊。根據2019中國大學排行榜(邱俊平版),食品質量與安全本科專業排名:5★+第2名/221;食品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排名:5★-第15名/254。
學科建設及平臺:現有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設立博士后流動站、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食品工程領域工程碩士點,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是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級學科和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學院現有現代食品安全與營養協同創新中心(浙江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食品營養與功能性食品浙江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功能食品制造浙江省工程實驗室、浙江省食品安全重點實驗室、浙江省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究聯合重點實驗室、浙江省食品微生物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浙江省果蔬保鮮與加工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中國輕工業糖醇應用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全國功能發酵食品消化與營養評價中心、國家海水魚類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浙江省海洋與漁業科技創新平臺水產品加工等科研平臺。擁有浙江省水產品加工產業重點創新團隊和浙江省生鮮食品貯藏加工與安全控制高等學校創新團隊。為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學院與美國MONELL化學感官中心成立感官科學實驗室,與英國利茲大學成立食品口腔加工聯合實驗室,與新西蘭梅西大學成立食品消化與營養聯合實驗室,并聯合英國利茲大學、新西蘭梅西大學和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等成立食品科學與營養國際大學聯盟,依托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和國際大學聯盟成立食品科學與營養國際博士后創新中心;浙江工商大學為浙江省食品學會理事長單位。
科學研究:圍繞學科5個方向開展研究。食品科學與營養-圍繞食物成份及微結構在消化道過程中演變規律與人類健康的關系為研究核心,探索食品營養的現代科學問題。食品質量與安全-開展食品感官科學理論技術及食物供應鏈中各類危害因子的控制關鍵技術研究,及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方法及儀器研發。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開展水產品的加工、安全與質量控制技術研究,解決水產品加工與貯藏的關鍵技術及產業化。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開展農產品產后生物學基礎、加工品質控制技術及綠色保鮮技術的研究,傳統食品現代加工和品質控制、農產品活性物質和天然防腐劑等開發研究。食品生物技術-開展乳酸菌細菌素生物合成、遺傳調控、抗菌作用模式和益生菌功能等研究,推進發酵食品產業的發展。“功能性乳酸菌靶向篩選及產業化應用關鍵技術”獲201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獎。食品學科(歸屬農業科學大類)ESI排名接近0.4%。
師資及教學科研條件:師資力量雄厚,年齡、職稱梯隊結構合理,共有教職工138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8人,碩士研究生導師62人,正高職稱33人,副高職稱4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90人,專任教師具有海外工作和培訓經歷的超過75%。分下沙和教工路二個校區,實驗室總面積24000余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6億元,30萬元以上大型儀器設備112臺(套),在學科專業范圍內已建成國內先進、省內領先的教學科研實驗室。
人才培養:目前在讀研究生和普通本科生1200余人。設有“旭明-司必林”、“金家麟”、“榮盛控股"和“宗樹義”等專項獎學金,以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勤奮學習。為進一步提高本科生的綜合素質,實行學生課外科技活動導師制,在培養計劃中設置了“創新創業學分”和“素質拓展學分”,學生從大一開始就可以進入實驗室,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研究,使學生自身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學院學生多次獲得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浙江省各類學科競賽的金獎、特等獎。近三年本科畢業生考取國內外一流院校研究生的年均升學率在30%以上,2020屆更是達到了41.7%。與英國利茲大學、新西蘭梅西大學、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卡迪爾·哈斯大學、日本芝浦工業大學、日本國立香川大學等20余所國外高校簽訂了學生聯合培養和學術交流等協議,為品學兼優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交流和深造創造機會。
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聯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園區學正街18號
聯系電話:(86)571-28008900
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發展歷程:
初創青島(1956—1958)
1956年:商業部衛生檢疫局著手新專業籌建
1957年:山東青島商業學校的基礎上創辦商業部獸醫干部學校
轉戰濟南(1958—1963)
1958年:商業部獸醫干部學校遷至濟南
1960年:學校更名為山東獸醫專科學校
1962年:并入山東商業學校,成立獸醫衛生檢驗專業
立足杭州(1963-1979)
1963年:山東商業學校獸醫衛生檢驗專業遷入杭州商業學校,并更名為肉食品衛生檢驗專業
1973年:杭州商業學校更名為浙江商業學校
本科系年代(1979—1999)
1979年:浙江商業學校獲準籌建杭州商學院并招收本科生
1980年:杭州商學院正式成立,肉食品衛生檢驗本科專業開始招生
1983年:食品系新設食品工程本科專業并招生
1993年:食品科學學科獲碩士學位授予權
肉食品衛生檢驗專業更名為食品衛生與檢驗專業
1997年:食品科學學科獲準浙江省重點扶植學科
學院年代(1999- )
1999年:成立食品、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
2000年:食品科學與工程(含衛檢方向)、生物工程、環境工程本科專業開始招生
獲準農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1年:食品學科獲準浙江省特聘教授崗位
2002年:食品科學學科獲準浙江省重點學科
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學科獲準浙江省重點扶植學科
食品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獲準浙江省重點專業
2003年:獲準食品科學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獲準生物化工、水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開始招生
2004年: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獲準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
獲準浙江省食品安全重點實驗室
2005年:獲準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一級學科碩士點
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技術管理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和實踐”
2006年:應用化學本科專業面向全國招生
獲國家精品課程--“食品感官科學”
2007年:學院更名為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獲準浙江省重點專業和國家一類特色專業
200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南方主要易腐易褐變特色水果貯藏與加工能力關鍵技術”
獲準食品工程領域工程碩士點
獲準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博士后流動站
獲準浙江省教育廳“生鮮食品貯藏加工與安全控制研究團隊”
獲準浙江省委辦公廳、浙江省政府辦公廳“水產品加工產業創新團隊”
獲準浙江省高等學校專業教學團隊“食品質量與安全教學團隊”
2009年:獲準浙江省科技廳浙江省重點創新團隊“水產品加工產業創新團隊”
2010年:獲準生物工程領域工程碩士點
食品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獲批準為浙江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點
生物工程實驗教學中心被批準為浙江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點
2011年:獲準浙江省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究聯合重點實驗室
2011年:獲準“浙江省重點創新團隊-植物食品加工技術科技創新團隊(第二單位)
2012年: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學食品營養科學聯合研究院成立
浙江省食品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通過驗收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被評為“十二五”浙江省優勢專業
浙江工商大學現代食品安全與營養協同創新中心成立
獲準浙江省食品微生物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
啟動“十二五”浙江省食品科學與工程重中之重學科(一級)建設
浙江工商大學-Monell感觀科學實驗室成立
浙江工商大學食品工程與質量安全實驗教學中心成立
2013年09月:學院下沙大樓(貝因美樓)正式啟用,學院行政主體搬遷至新大樓辦公
2013年10月:獲準浙江省果蔬保鮮與加工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第二單位)
2014年02月: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獲“十二五”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級學科
2014年06月:食品工程與質量安全實驗教學中心獲“十二五”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重點建設)
2014年09月:“工商融和”的食品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獲浙江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4年09月: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獲浙江省“十二五”普通高校新興特色專業建設項目
2014年10月:獲首批國家卓越農林人才(食品)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建設
2015年01月:食品工程與質量安全實驗教學中心批準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2015年06月:現代食品安全與營養協同創新中心批準為浙江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
2016年01月:食品科學與工程獲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
2016年05月:食品科學(歸屬于農業科學大類)進入全球ESI排名前1%
2016年07月: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通過國際食品科技聯盟認證
2016年11月:榮獲2016“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新大賽金獎
2016年11月:“LMWZ”食品科學與營養研究聯盟成立
2016年12月: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獲“十三五”浙江省高校優勢專業建設項目
2017年03月:朱蓓薇授聘為我校“雙聘院士”
2017年04月: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獲“十三五”浙江省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項目
2017年10月:獲準“食品營養與功能性食品”浙江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2017年11月:召開“食品科學與營養加校聯盟-食品工業論壇”國際會議
2018年03月: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食品科學)新增為一級學科(食品科學與工程)
2018年09月:獲準“功能食品制造浙江省工程實驗室“
2018年12月: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通過國際食品科技聯盟認證
2018年12月:獲準“全國功能發酵食品消化與營養評價中心”
2019年04月:我校與英國利茲大學正式簽訂食品類專業本碩聯合培養協議
2019年10月:召開“食品科學與營養國際聯盟-學科前沿論壇國際會議
2019年10月:成立食品科學與營養國際博士后創新中心
2019年12月: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入選浙江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019年12月: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019年12月:"功能性乳酸菌靶向篩選及產業化應用關鍵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20年06月: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2020年09月:獲準教育部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
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學科設置:
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
本碩士點設在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負責人,顧青。
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是浙江工商大學中一個以大商科為背景,具有鮮明工科優勢和專業特色的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為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一級學科,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建設學科(A類),學科已進入全球ESI排名前1%。學院分別與美國蒙內爾感官化學中心、英國利茲大學及新西蘭梅西大學聯合成立了“食品感官聯合實驗室”、“食品口腔加工聯合實驗室”和“食品消化與營養聯合實驗室”;同時擁有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學食品營養科學聯合研究中心、現代食品安全與營養協同創新中心(浙江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浙江省食品安全重點實驗室、浙江省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究聯合重點實驗室、浙江省食品微生物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浙江省果蔬保鮮與加工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國家海水魚類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浙江省海洋與漁業科技創新平臺水產品加工等科研平臺。擁有浙江省水產品加工產業重點創新團隊、浙江省植物食品加工技術重點創新團隊和浙江省生鮮食品貯藏加工與安全控制高等學校創新團隊等。浙江工商大學為浙江省食品學會理事長單位,浙江省食品學會掛靠本院。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有專任教師101人,博士生導師18人,碩士生導師62人,正高職稱33人,副高職稱4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有90人,專任教師具有海外工作和培訓經歷的超過75%。學院現有實驗室總面積24000余平方米,實驗儀器設備總值1.6億元。
學院多年來致力于科研文化建設,強化科研氛圍,國內外學術交流頻繁。近三年來,學院科研成果顯著,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其它各類計劃項目和各類橫向合作項目共300多項,項目經費約5000萬元;授權發明專利8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近650多篇,其中被SCI等三大索引收錄的論文年均300余篇。“功能性乳酸菌靶向篩選及產業化應用關鍵技術”獲201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迄今共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23項。食品學科(歸屬農業科學大類)ESI排名接近0.4%。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建設以食品質量與安全、現代食品制造技術、農產品加工與貯藏、水產品加工與貯藏、食品生物技術和食品營養等方向為核心,持續建設并努力成為國內外有特色和競爭力的學科,下設六大研究方向:
一、食品質量與安全:負責人,王彥波
創立于1957年,是國內歷史最久、實力突出的學科方向之一。該方向積極對接國家戰略,瞄準產業需求和發展前沿,主要圍繞食品生產、加工、貯運、銷售和消費的相關環節,著重研究影響食品質量與安全的潛在因素和污染來源,以及相應的控制措施,旨在保證食品的品質和衛生質量,促進人體的健康。方向擁有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1人,近年來入選國家精品課程和國家級資源共享課1門,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浙江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多項,獲省部級科技獎勵多項。
二、現代食品制造技術:負責人,孟岳成
本方向主要研究各類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新設備,生物技術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食品新產品研發等等。涉及肉食品、水產品、果蔬、糧食和面糖、乳制品和軟飲料、發酵食品的加工和研發,食品添加劑的研究與應用,天然產物提取和保健食品等。近年來主持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重大項目多項,曾獲得多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
三、農產品加工與貯藏:負責人,王向陽
本方向包括農產品加工與貯藏、農產品天然活性成分研究領域。農產品加工與貯藏方向主要研究農產品加工特性、農產品采后生物學基礎、農產品產后品質控制、貯藏加工新技術與應用;農產品天然活性成分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農產品中天然活性成分及其提取純化技術。近年來主持國家863計劃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省級重大項目多項。本方向部分研究位于國內本領域的前列,曾獲多項省部級科技獎項,其中“南方主要易腐易褐變特色水果貯藏加工關鍵技術研究”獲200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四、水產品加工與貯藏:負責人,戴志遠
本方向包括水產品加工與貯藏、水產食品化學與水產品質量安全等研究領域。主要研究水產品的保鮮、保活機理與技術,水產品的加工利用適性;水產食品原料組成及化學特性、生理活性物質、有毒有害物質,以及在貯藏加工過程中的變化等,為水產生物資源安全、有效利用提供重要的基礎和理論支撐。近年來主持和完成了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省部級重大攻關和重點科研項目多項,先后獲浙江省和教育部科技成果獎5項。
五、食品生物技術:負責人,顧青
本方向主要研究領域:通過基因工程、發酵技術、生物轉化和催化技術等進行基礎、應用基礎和應用研究,提升食品質量與安全,開拓食品新資源。在發酵食品與微生物特性、食品益生菌功能、安全食品添加劑或強化劑生物制造、微生物菌種資源和育種、微生物活性及功能因子、食品級酶等方面的研究有長期積累。主持和完成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863計劃課題、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省自然基金重點項目等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科技成果獎6項。
六、食品營養:負責人,韓劍眾
本方向圍繞大健康背景下消費者對食品營養和健康的迫切需求及產業發展實際,從食品感官與營養、功能成分與結構、消化與營養素(功能因子)的轉運、食品自由基等食品營養生物學研究領域,重點開展食品微結構設計、控制與載體功能包括食品微納米構造對食品呈味、營養和活性成分裝載遞送的關系研究;開展胃腸消化中基于食品微結構的消化動力學、甜味和苦味受體調控腸道營養素及功能因子的吸收、消化產物的多尺度變化對消化道氧自由基通道、粘膜免疫、腸道菌等微環境的調控作用及經“腦腸軸”對機體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研究;開展基于人工胃腸系統的體外動態消化(包括微生物消化)及“迷你腸(mini-gut)”吸收評估研究,為新型營養健康食品創制提供關鍵理論和技術支持。近年來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重大項目、校企重大合作課題多項,獲得多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
生物與醫藥(食品工程領域)碩士點
本碩士點設在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
本學位點堅持“精技術,善管理,承商道,求創新”的人才培養理念,以科學工程教育與商科教育相互滲透的培養方法,基本科學思維和工程技能訓練并重,能適應新形勢下食品工業、生物工程領域的技能要求,培育面向大健康產業具有工科特色應用研究創新型人才,解決相關領域制造過程中的關鍵性技術。
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是浙江工商大學中一個以大商科為背景,具有鮮明工科優勢和專業特色的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為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一級學科,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建設學科(A類),學科已進入全球ESI排名前1%。學院分別與美國蒙內爾感官化學中心、英國利茲大學及新西蘭梅西大學聯合成立了“食品感官聯合實驗室”、“食品口腔加工聯合實驗室”和“食品消化與營養聯合實驗室”;同時擁有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學食品營養科學聯合研究中心、現代食品安全與營養協同創新中心(浙江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浙江省食品安全重點實驗室、浙江省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究聯合重點實驗室、浙江省食品微生物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浙江省果蔬保鮮與加工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國家海水魚類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浙江省海洋與漁業科技創新平臺水產品加工等科研平臺。擁有浙江省水產品加工產業重點創新團隊、浙江省植物食品加工技術重點創新團隊和浙江省生鮮食品貯藏加工與安全控制高等學校創新團隊等。浙江工商大學為浙江省食品學會理事長單位,浙江省食品學會掛靠本院。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有專任教師101人,博士生導師18人,碩士生導師62人,正高職稱33人,副高職稱4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有90人,專任教師具有海外工作和培訓經歷的超過75%。學院現有實驗室總面積24000余平方米,實驗儀器設備總值1.6億元。
學位點下設食品質量與安全、現代食品制造技術、農產品加工與貯藏、水產品加工與貯藏、食品生物技術、食品營養六個研究方向,其中食品工程領域主要圍繞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新設備及食品新產品開發、食品保鮮貯運過程中的安全與質量控制等,涉及肉制品、水產品、果蔬、糧油和面糖、乳制品和軟飲料、發酵食品、食品添加劑的研究與應用,天然產物提取和保健食品等。結合浙江省的食品產業特色在畜產品、水產品、農產品加工和食品添加劑的應用方面形成了特色和優勢,在國內和省內都有較大的影響,是我省食品工業領域重要的人才來源和培養基地。生物工程領域堅持產學研相結合,積極籌建國內、國際合作培養基地,立足浙江,面向全國;著力解決生物產品制備工藝、工程水平的共性問題,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取得了較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在生物工程行業有較高的聲譽和社會影響力,在科技成果轉化、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
學院多年來致力于科研文化建設,強化科研氛圍,國內外學術交流頻繁。近三年來,學院科研成果顯著,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其它各類計劃項目和各類橫向合作項目共300多項,項目經費約5000萬元;授權發明專利8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近650多篇,其中被SCI等三大索引收錄的論文年均300余篇。迄今共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其中“功能性乳酸菌靶向篩選及產業化應用關鍵技術”獲201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23項。食品學科(歸屬農業科學大類)ESI排名接近0.4%。
添加浙江工商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浙江工商大學考研分數線、浙江工商大學報錄比、浙江工商大學考研群、浙江工商大學學姐微信、浙江工商大學考研真題、浙江工商大學專業目錄、浙江工商大學排名、浙江工商大學保研、浙江工商大學公眾號、浙江工商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浙江工商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浙江工商大學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浙江工商大學.png)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