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學理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2-19 16:38:03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浙江理工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浙江理工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浙江理工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浙江理工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浙江理工大學官網來自浙江理工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浙江理工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浙江理工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浙江理工大學理學院官網:

浙江理工大學理學院


浙江理工大學理學院簡介:
浙江理工大學坐落于歷史文化名城杭州,是一所歷史悠久、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重點建設高校,學校前身蠶學館由杭州知府林啟于1897年創辦,目前已有120余年的辦學歷史。
理學院成立于2002年6月。作為一個年輕又充滿活力的學院,設有數學科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心理學系4個系,現有教職工244人,在讀學生2208人(不含留學生),其中研究生851人,留學生12人。學院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學科建設為龍頭,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等各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先后獲得全國模范教職工小家、全國先進班集體、浙江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浙江省教育系統“三育人”先進集體等榮譽。學院整體實力在浙江省名列前茅。
基礎應用并重,本碩博貫通培養。學院目前開設應用化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心理學、材料化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等7個本科專業,其中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應用化學入選“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數學與應用數學為“十三五”省優勢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化學為省級重點專業。擁有紡織材料化學與物理二級學科博士點,數學、物理學、化學、心理學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紡織材料化學與物理、納米材料與器件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材料與化工(化學工程)、應用心理、電子信息(光電信息工程)3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合作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軟件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
學科基礎扎實,教學科研平臺完備。基礎數學、應用數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凝聚態物理4個學科為省重點學科;合作擁有省“重中之重”一級學科——應用化學與生態染整工程;數學、化學2個學科獲得省一流學科(A類)資助,物理學與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聯合獲得省一流學科(A類)資助;化學學科自2015年3月起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最新排名前5‰。擁有浙江省光場調控技術重點實驗室、浙江省高分子材料表界面科學重點實驗室,化學、物理、心理學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精細化學品綠色合成技術”浙江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入選1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3項;大學數學教學團隊獲評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師資力量雄厚,人才結構優化。學院現有教職工244人,其中專任教師211人,正高職稱41人,副高職稱76人。專任教師中博士學位比例達到86.73%,擁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入選國家高層次外國專家計劃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省教學名師2人,省高校優秀教師2人,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省高校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5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培養4人、第二層次培養6人、第三層次培養6人,省“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省“高校領軍人才培養計劃” 創新領軍人才1人、高層次拔尖人才5人、青年優秀人才1人,省級教學名師2人,省師德師風先進個人1人,省優秀博士后1人,浙江省五一獎章獲得者1人,院士結對培養青年英才計劃2人,湖北省海外高層次人才第五批“百人計劃”1人。
科研能力突出,創新成果顯著。近5年,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9項,其中國家優青項目2項,主持省杰青項目2項,合作承擔國家重點項目2項,科研經費達8600余萬元(其中橫向2700余萬元);發表學術論文1796篇,其中三大檢索論文1408篇,新增高被引(熱點)論文28篇;以第一單位獲浙江省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二等獎1項,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1項等。學院目前擁有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等10萬元以上大型儀器158臺,固定設備總額達10795.96萬元。心理學系獲國家五部委聯合授予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集體”榮譽稱號。
實踐活動豐富,育人成效明顯。建有省科普教育基地、省社科普及基地等省、市、區級基地8個。近幾年,獲大學生“挑戰杯”競賽國家獎5項、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特一二等獎50余項。本科生以第一作者發表研究論文入選ESI熱點論文。畢業生就業率一直名列學校前茅,本科生深造率達30%以上,多次被評為校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校友中也涌現出了一批杰出代表,如入選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名單的杭州涂鴉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王學集,上海市高校“東方學者”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研究員顏徐洲等。
國際合作深入,交流學習廣泛。學院積極拓展交流渠道,出臺支持政策,近五年本科生出國境交流學習120多人次。同時,不斷擴大留學生規模,提升辦學層次,近五年招收“國家政府獎學金”等本科、碩士層次留學生達20余人,招收短期交流生30余人。學院相關學科與國際知名高校合作廣泛,主辦承辦國家級及國際學術會議近30場,因公出國交流學習教師100多人次,經常聘請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等國外著名大學教授來校作學術報告和合作研究。
展望未來,理學院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浙江省作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的建設優勢,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圍繞學院“十四五”發展愿景,以黨建與思政為引領,人才培養為根本,學科建設為龍頭,科研工作為重點,師資隊伍建設為核心,建立科學高效的管理機制,加強團隊文化建設,提高學院凝聚力,實現學院學術競爭力、學科水平、社會影響力和國際化水平的明顯提升,爭取早日實現“研究型學院”的發展目標。
 
浙江理工大學理學院聯系方式:
學院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新區2號大街928號浙江理工大學3號樓
郵政編碼:310018
郵  箱:lxb@zstu.edu.cn
辦公室 聯系電話
綜合辦公室 86845302
綜合辦公室(人事招聘) 86843224
教學科研辦公室 86843245
教學科研辦公室(科研) 86843217
教學科研辦公室(研究生) 86843439
教學科研辦公室(本科生) 86843232
教學科研辦公室(國際化) 86843232
學生工作辦公室(本科生) 86843225
86843892
學生工作辦公室(研究生) 86843225
數學系 86843240
物理系 86843468
化學系 86843228
心理系 86843234
 
 
浙江理工大學理學院發展歷程:
理學院成立于2002年6月,現有四個系、六個本科專業,即數學科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心理學系,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應用化學、材料化學、應用心理學本科專業,其中應用化學專業為浙江省級重點專業,擁有數學、化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應用化學、應用心理學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化學工程、應用心理2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合作擁有紡織材料化學與物理、精密機械與控制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統計學、軟件工程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以及納米材料與器件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擁有3個浙江省教學示范中心(化學、物理、心理學)。學院還建成涵蓋四大學科各類研究所7個,承擔全校的數學、物理、化學、心理學公共課的教學任務。
  理學院現擁有一支高素質、敬業愛崗的教師隊伍。學院現有教職工244人,其中專任教師211人,正高職稱41人,副高職稱76人。專任教師中博士學位比例達到86.73%,擁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國家“外專千人”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人,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省教學名師2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培養4人、第二層次培養6人、第三層次培養6人,省“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高校領軍人才培養計劃” 創新領軍人才1人、高層次拔尖人才4人、青年優秀人才1人,省高校優秀教師2人,省師德師風先進個人1人,浙江省五一獎章獲得者1人。(2021.09)
  這支高素質團隊的形成得益于改革開放后快速發展的高等教育形勢,受益于學校人才引進的好政策,更離不開為了實現同一個夢想走到一起的理學人的共同努力!理學院高度重視教師在辦學中的核心地位,緊緊依靠教師,相信群眾。在師資隊伍建設工作中,學院將團隊建設放在突出位置,重點在引進、培養、發展這三重途徑上下功夫,通過交叉、重組產生新的學科亮點,切實關注教師群體的成長與發展。通過外引學科帶頭人,不斷凝練學科方向,使學科朝著學院制定的目標不斷前行;積極鼓勵和培養青年教師,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強學科交流與互動,既開闊了眼界,又切實提高了青年教師的業務水平。團隊建設有效地增強了學科建設厚度,成為學院發展的重要保障。
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強調可持續發展
  能否緊隨社會發展腳步,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擺在理學院面前的重要課題。清醒地認識和準確地把握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對于實現學院“十二五”規劃有深遠的意義。在各項工作中,理學院把學科建設擺在龍頭位置,以各學科學位點建設為平臺,以提高科研水平為抓手,有的放矢地推進學科建設工作。
  在學科建設工作中,理學院既重視學科縱向發展,增強學科建設厚度,又重視橫向交叉,強調協調發展,有效地促進了學科間的交叉與融合,不斷提升學科水平,收效顯著。 “基礎數學”已建設成為省重點學科(A),“應用數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凝聚態物理”三個省重點學科正在建設中。合作擁有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級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聯合申報成功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微/納驅動、測量及其應用”。與兄弟學院的學科交叉,使理學學科更好地與工學學科相互融合與支撐,順應了當今社會發展帶來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大調整對學科發展的新要求。
  同時,理學院積極鼓勵、引導、組織教師參加各類科研項目的申報、研究及開發工作。既重視本學科的基礎研究,又強調與其他學科交叉的應用研究。建院以來,學院主持國家科技部973前期研究專項課題1項,參加973和863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3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4項;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77項,其中杰青1項,重點4項;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3項;美國、加拿大國際合作項目3項;國家教育部、人事部,浙江省科技廳等其他各類省部廳局校級項目共293項;各類企事業橫向科技項目296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570余篇,其中980余篇被SSCI、SCI、EI收錄。目前學院教師在研的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有30余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30余篇。2012年,丁佐華教授獲重大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資助額達260萬元,實現我校該類項目零的突破。學院國家基金項目數和論文數近幾年始終名列全校前茅。截止2013年學院科研縱向項目經費達4934萬元,橫向項目經費達2537萬元,總經費達7471萬元。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浙江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5項。授權發明專利47項,實用新型專利7項,軟件著作權2項。出版專著6部。
  此外,學院大學數學團隊榮獲浙江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稱號,應用化學學科獲教授評審權資格,3本教材被評為浙江省重點教材,2009年獲浙江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
以提升教學質量為重點,聚焦人才培養工程
  理學院始終堅持把教學質量作為人才培養的生命線,緊緊追隨高等教育發展的步伐,不斷修訂和完善各專業人才培養計劃,聚焦人才培養質量;抓教學規范,重過程培養,強基礎建設,重實踐能力。
  建院以來,10余人次獲校青年教師講課大賽各類大獎,學院也兩次獲校優秀教學組織獎。學院認真執行青年教師導師制,充分發揮教學督導組作用,積極開展優秀生培養,切實抓好畢業設計環節,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學院還率先在全校組織青年教師教案評比活動,請省級教學名師為青年教師開設專題觀摩示范課,堅持各專業的教研活動,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取得明顯成績。目前,學院共開設273門本科課程、90門研究生課程,獲中央財政、浙江省財政、浙江省教育廳等實驗室建設項目共計2362萬元;牽頭“十一五”國家級課題數學類項目1項,并獲2個子課題;獲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5項;擁有浙江省級精品課程4門。
  理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1357人,研究生851人。在學生培養上,學院秉承“厚德致遠、博學敦行”的校訓和“明理、善學”的院訓,堅持人才培養標準,矢志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和科研創新活動,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銀獎等省級、國家級“挑戰杯”獎項9項;獲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二等獎50余項,獲省大學生物理科技創新競賽、省大學生化學學科競賽一等獎20余項(2021.09)
  結合學院實際,理學院已形成了一批學生品牌活動,其中大學生科普志愿服務項目獲浙江省社科普及示范項目、入選首批省高校“雙百示范”工程項目;“黨建+科普”師生志愿服務項目入選首批全省高校黨建特色品牌,““以心筑愛”社會心理志愿服務項目獲浙江省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銅獎。學院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素質提升社科普及基地分別榮獲省級科普教育基地和省級社科普及基地。學院團委榮獲校級“五四紅旗團委”稱號,學生會獲校優秀學生會分會。(2021.09)
學院還高度重視人才培養質量,明確就業工作在全院各項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積極穩妥地推進大學生就業工作。學院多次獲學校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超96%。本科生考研率位居全校前列。(2021.09)
  理學院全體師生圍繞著“提高教學質量,推進就業工程”、“提高科研水平,強化師資隊伍”兩大主題,本著學以致用、用以促學的宗旨,著力于強內涵、出特色、創品牌的工作理念,強化危機意識,推進制度和機制創新,全面分析,深度探索,始終將社會需求和人才培養作為學院發展的重要依據,繼續書寫發展新篇章。
 

添加浙江理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浙江理工大學考研分數線、浙江理工大學報錄比、浙江理工大學考研群、浙江理工大學學姐微信、浙江理工大學考研真題、浙江理工大學專業目錄、浙江理工大學排名、浙江理工大學保研、浙江理工大學公眾號、浙江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浙江理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浙江理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