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程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介紹

發布時間:2016-08-2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核科學與技術學院
哈爾濱工程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介紹

哈爾濱工程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哈爾濱工程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介紹 正文

哈爾濱工程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介紹
  哈爾濱工程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于2005年12月12日,是國內重點高校設立的第一個“核學院”,也是國內最早設置核專業的高校之一。1959年“哈軍工”成立了核動力裝置專業,專業任務為我國培養核動力領域從事科學研究、設計開發和運營等專門人才。
  學院現設有“核工程與核技術”、“核反應堆工程”、“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核技術”、“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等5個本科專業,擁有“核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核能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授權點和 “核能科學與工程”、“輻射防護及環境保護”、“核技術及應用”、“核燃料循環與材料”等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其中“核能科學與工程”、“輻射防護及環境保護”是“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和國防特色重點學科,“核反應堆工程”、“核技術”、“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3個本科專業是國防特色緊缺專業。擁有國家外國專家局、教育部“111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黑龍江省重點實驗室、本科實驗教學中心等,實驗室總面積1萬余平方米。學院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發明三等獎2項,省、部級科研成果34項。目前院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科研計劃、國防基礎和國防預研等高水平研究課題多項,科研經費總額超過1億元。
  在長期的教學科研過程中,學院匯聚與培養了一批知名的核動力專家和優秀的年輕學者,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奮發向上、團結協作的高水平國際化的師資隊伍。學院現有教職工總數88人,其中通過實施“111引智計劃”聘請國外知名學者11人,外聘兼職教授1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際學術大師1人;專職教師65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4人,擁有首批國防科技工業創新團隊1個,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龍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多人在國家級學術組織和專家組中任職。
  學院與日本的京都大學能源學院、日本岡山大學、丹麥技術大學、挪威能源技術研究院IFE(OECD NEA Halden項目)等達成合作研究、互換研究生的協議,能夠為學生提供出國學術交流和開展國際合作研究的條件。國家原子能機構(CAEA)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合作,在哈爾濱工程大學共同實施IAEA-CAEA核能教育項目,為中國和發展中國家培養核專業人才。
  學院秉承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大學至真、大工至善”的校訓,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工作,按照“寬視野、厚基礎、能力強、素質優”的要求,努力培養“思想品質好,辨識能力強、掌握核科學知識”的創新型人才。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862人,留學生和碩士、博士研究生182人。學院已培養畢業生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00余人,研究生300余人;畢業生中80%以上在我國核能開發領域從事設計開發、生產運行和管理工作,許多人已是我國核科技發展的骨干,為我國核動力事業發展做出了貢獻,并對我國核動力技術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達到100%,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學院發展目標是成為國內一流的核科學與技術領域高水平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基地,成為核科學與技術領域基礎性與創新性研究的基地之一。
哈爾濱工程大學

添加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哈爾濱工程大學考研分數線、哈爾濱工程大學報錄比、哈爾濱工程大學考研群、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姐微信、哈爾濱工程大學考研真題、哈爾濱工程大學專業目錄、哈爾濱工程大學排名、哈爾濱工程大學保研、哈爾濱工程大學公眾號、哈爾濱工程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哈爾濱工程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哈爾濱工程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haerbingongcheng/yanjiushengyuan_4126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