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導師:范峰

發(fā)布時間:2021-10-28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導師:范峰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導師:范峰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導師:范峰 正文

  
  ?個人簡介
  姓名:范峰
  職稱: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大跨空間結構;輕型鋼結構;巨型望遠鏡結構技術
  聯(lián)系電話:86-451-862829080;86-451-86282080;
  Fax:86-451-86283098
  E-mail:fanf@hit.edu.cn

  ?教育經歷
  1.1989.09-1993.07: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專業(yè)畢業(yè),獲學士學位;
  2.1993.09-1995.07: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計算力學專業(yè)畢業(yè),獲碩士學位;
  3.1996.09-1999.11:哈爾濱建筑大學結構工程專業(yè)畢業(yè),獲博士學位;
  4.1999.11-2002.04: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動站博士后;

  ?工作經歷
  1.1995.06-1997.07: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建筑工程系任助教;
  2.1997.08-2000.07: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建筑工程系任講師;
  3.2000.08-2005.07: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土木工程學院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4.2004.05-2004.08:英國UniversityofSurrey空間結構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5.2004.01-2007.12:土木工程學院鋼結構及木結構學科組副主任
  6.2006.12-2007.12:澳大利亞UniversityofSydney土木系訪問學者;
  7.2005.08-現(xiàn)在: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土木工程學院任教授;
  8.2006.04-現(xiàn)在: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
  9.2007.10-2009.07: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
  10.2003.01-現(xiàn)在: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空間結構研究中心主任
  11.2009.07-現(xiàn)在: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

  ?社會兼職
  1.國際薄殼及空間結構協(xié)會IASSWG8委員
  2.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空間結構委員會委員
  3.中國鋼結構協(xié)會專家委員會委員
  4.中國工程建設協(xié)會鋼結構專家委員會委員
  5.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結構安全與防倒塌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6.中文核心期刊《建筑結構學報》編委
  7.中文核心期刊《世界地震工程》編委
  8.中文核心期刊《空間結構》編委
  9.國家規(guī)范《建筑結構荷載設計規(guī)范》修訂組成員
  10.國家規(guī)范《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修訂組成員
  11.國家標準《空間網格結構技術規(guī)程》編制組成員
  12.國際薄殼及空間結構協(xié)會IASS會員
  13.美國土木工程師協(xié)會ASCE會員

  ?科研項目
  一直從事大跨空間結構、輕型鋼結構等領域的研究、教學和工程實踐,主要針對大跨空間結構靜動穩(wěn)定性、抗震性能及強震失效機理、巨型望遠鏡FAST結構關鍵技術、新型空間結構體系及重大工程創(chuàng)造等開展系統(tǒng)前沿研究,近年來承擔多項高水平研究課題,其中主要項目有: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九五”重大項目三級專題“大跨網殼結構的抗震性能和穩(wěn)定性能”,項目負責人,1998.01-2003.05;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多維地震作用下的網殼動力穩(wěn)定性研究”,項目負責人,2003.01-2005.12;
  3.中科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子課題“FAST整體索網主動反射面結構研究”,項目負責人,2003.09-2004.05;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大跨空間結構抗風抗震關鍵問題”二級課題,項目負責人,2004.01-2007.12;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跨科學部交叉重點項目“巨型射電天文望遠鏡(FAST)總體設計與關鍵技術研究”二級課題,項目負責人,2005.01-2008.12;
  6.中科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子課題“FAST反射面背架結構關鍵技術與模型試驗研究”,項目負責人,2006.10-2007.12;
  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天文聯(lián)合基金)面上項目“巨型望遠鏡(FAST)主動反射面結構安全及其電性能優(yōu)化關鍵技術”,項目負責人,2007.1-2009.12;
  8.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大跨度開合結構的結構體系與關鍵理論研究”,項目負責人,2007.1-2009.12;
  9.“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一級課題“新型空間結構體系及設計關鍵技術研究”,項目負責人,2007.1-2010.12;
  10.“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一級課題“空間結構高效施工關鍵技術”,項目負責人,2007.1-2010.12;
  1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新型半剛性節(jié)點網殼結構體系及設計理論”,項目負責人,2008.1-2010.12;
  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重大研究計劃)“大跨空間結構強震災變行為精細化研究”,項目負責人,2008.1-2011.12;
  13.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支持計劃“大跨空間結構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團隊帶頭人,2008.7-2011.7;

  ?科研成果
  (一)網殼結構高烈度強震下強度破壞機理
  所開創(chuàng)的“網殼結構高烈度強震下強度破壞機理”研究領域,目前已成為網殼結構理論研究的前言熱點問題,本研究成果作為重要內容,收錄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九五”重大項目“大型復雜結構關鍵科學問題及設計理論”之二級課題“大跨空間結構新體系及關鍵理論研究”結題報告中。
  (二)FAST主動索網反射面的關鍵科學技術問題
  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是計劃建造的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中科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跨科學部重點項目對之進行持續(xù)資助,作為“十一·五”國家大科學工程,現(xiàn)正開展工程設計,已于2008年12月26日奠基。研究成果為FAST的國家大科學工程立項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研究中所涉及的關鍵結構技術已成為結構工程界的重大挑戰(zhàn),研究成果已在國際上產生重要影響。
  (三)網殼結構的粘彈、粘滯阻尼器減振系統(tǒng)理論模型與分析方法
  所提出的適用于網殼結構的兩種阻尼器減振系統(tǒng)減振模型與分析方法,已被廣泛應用在其他學者開展的同類研究中。作為重要內容,本研究成果收錄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九五”重大項目“大型復雜結構關鍵科學問題及設計理論”之二級課題“大跨空間結構新體系及關鍵理論研究”結題報告中。
  (四)網殼結構彈塑性抗震分析方法及網殼結構靜動力穩(wěn)定性理論
  網殼結構抗震理論與分析方法和網殼結構彈塑性穩(wěn)定性大跨空間結構領域極其重要的關鍵理論問題,一直是前沿研究熱點,本研究所獲得的系統(tǒng)研究成果基本上解決了大家所關注的核心問題,所得成果可直接為實際工程服務。相應成果已全面應用在國家標準《空間網格結構設計與施工規(guī)程》中。
  (五)一批有重大影響的大跨空間結構工程實踐成果
  主持設計的多項重大工程均是大跨空間結構重要工程創(chuàng)造,在國內外大跨空間結構工程界產生巨大影響。自主研發(fā)的設計軟件ASSAP,具有核心競爭力,已應用在包括哈會展中心、順義滑雪場、大連營口奧體中心、十冬會齊齊哈爾速滑館、廊坊市體育場、哈工大體育場、龍鳳發(fā)電廠等上百項大跨空間結構的設計中,取得了巨大社會經濟效益。

  ?主要獎勵
  1.2005.10,獲“全國建筑結構優(yōu)秀設計一等獎”,建設部及中國建筑學會,該獎項為國家建筑結構設計最高榮譽獎;
  2.2006.02,獲“中國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建設部及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該獎項為國家土木工程綜合技術最高榮譽獎;
  3.2005.12,獲“中國空間結構優(yōu)秀工程金獎”,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空間結構委員會;
  4.2006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計劃;
  5.2008年,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6.2009年,獲黑龍江省青年科技獎;
  7.2009年,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8.2010年,獲黑龍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資助;
  9.2010年,獲空間結構優(yōu)秀青年獎。

  ?論文及著作
  作為主要作者合作出版《大跨空間結構》和《大跨度張弦桁架設計與施工》等專著及教材5本,字數(shù)達80萬字,并獨立編寫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研究生講義《大跨空間結構》1部。近五年來在本領域國際著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in-wall Structur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ace Structur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hell and Spatial Structures》和國內高水平期刊發(fā)表論文80余篇,參加國內外高水平會議做特邀報告及宣讀會議論文近40篇,論文被SCI/EI收錄60余篇。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lián)系方式

添加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考研分數(shù)線、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報錄比、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考研群、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姐微信、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考研真題、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專業(yè)目錄、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排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保研、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公眾號、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haerbingongye/daoshi_507209.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