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美術學院設計系介紹

發布時間:2020-04-2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湖北美術學院設計系介紹

湖北美術學院設計系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湖北美術學院設計系介紹 正文

歷程
  湖北美術學院設計系地處武漢市長江中下游,武漢市九省通衢,一直是繁華的商貿金融中心。明末清初,武漢市漢口區就躋身于全國四大名鎮之列,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在近代,漢口又開埠通商,至上個世紀初,漢口商業達到鼎盛時期。武漢市高度發達的商業,對工藝美術等實用性人材產生大量需求,因而出現這種專門培養美術人才的學校必然的。
  1920年4月13日,為推進美術教育的發展,適應社會對美術人才的需求,蔣蘭圃、唐義精、徐子珩在武昌創辦了武昌美術學校;1930年,學校更名為“私立武昌藝術??茖W校”。 這是湖北第一所現代美術教育機構,也是中國現代最早的美術教育發源地之。
  學校自成立初始,就設立了與圖案相關的專業和課程,這是近代藝術設計教育在中國高校較早的踐行。1930年,藝術教育系設置圖工組,課程涵蓋圖案、手工、手工理論、木炭畫、水彩畫、油畫、中國畫以及美學和教育學等。1932年,圖案專業單獨成為一個系,課程包括木炭畫、基本圖案、專門圖案以及美術史、解剖、透視等;1934年,學校藝術教育系圖工組的課程包括圖案、工藝、工藝理論、用器畫以及繪畫基礎、教育學等。“圖案”一詞于20世紀初由中國工藝美術先驅從日本舶來,是日語與英語“DESIGN(設計)”對譯的詞組。在武昌藝專教授圖案課的老師就有留日研修圖案工藝理論的學者,王道平和林葆菁留日歸國后分別于1930年代和1940年代在學校任教。其中,王道平還于1937年擔任藝專的教務主任,并教授工藝圖案和勞作理論課程。他們把國外先進的圖案設計理念帶入湖北,給武昌藝專的藝術設計教育注入一股新的活力。由此可見,武昌藝專的藝術設計專業從一開始就具備了前瞻的國際視野。
  1940年代的武昌藝專倡導“大美術,實用型”的辦學方針,學生以繪畫為主,兼學其他藝術門類,除了繪畫基礎課,圖案課程占了很大的比例。此外還有一些手工勞作課,如金工、木工、藤藝、紙藝、竹木雕刻以及石膏翻制等,以此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
  自1949年武昌藝專被接管,學校經幾經調整、更名,到1956年成為武漢藝術師范學院。1958年,武漢藝師變更校名,成為湖北藝術學院。
  1958年10月,湖北藝術學院成立。美術系分為工藝、國畫、油畫、雕塑等四個專業,圖案專業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遠去,被“工藝美術”替代。李一夫任美術系副主任兼工藝美術教研室主任,教研室共6個教師。
  工藝美術專業在教學中秉承“以民族民間為主,以地方為主,走民族化的道路;厚今薄古,古為今用,重中輕洋,洋為中用;理論與實際、政治與業務緊密結合”的方針。要求學生系統掌握工藝美術設計和制作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對民族工藝美術遺產有較深刻的理解。裝璜專業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裝飾美術設計能力,熟悉印刷過程,掌握印刷工藝,能擔任本專業的設計和教學工作;染織專業學生要熟悉工藝過程,能擔任本專業的設計和教學工作。在這里,繼承傳統和培養動手能力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這一階段是湖北藝術學院工藝美術專業發展建設比較好的時期,為學校藝術設計學科后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65年10月,根據國家對全國藝術院校大調整的政策,湖北藝術學院開始精簡編制并逐步停止招生。湖北藝術學院美術系被改為湖北省美術院,下設工藝雕塑工作室、繪畫工作室、美術理論工作室。
  1970年代初期,工藝專業通過培養工農兵大學生和開辦各種形式的培訓班,為湖北省培養了一大批實用工藝美術人才,為湖北紡織產業、展覽出版和美術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改革開放,知識教育界迎來了春天。工藝美術系也積極融入這場改革的洪流之中,享受春天的暖意。借著這股春風,老師們積極探索教學改革,學生也格外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剛恢復招生時,裝璜設計專業只開設有素描、國畫、圖案、水粉畫、設計、觀摩實踐等課程。1982年4月,工藝系領導在出席有各相關藝術高校參加的“全國高等院校工藝美術教學座談會”后,為了適應時代的變化和需求,在吸取兄弟院校經驗的基礎上對裝潢專業的課程作了較大幅度的調整。主要加強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使繪畫基礎、專業基礎和專業課的比例達到3:3:3,并增加了剛剛興起的三大構成課程。于是基礎課有素描、水粉、國畫,專業基礎課有圖案、美術字與書法、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色彩構成,專業課有裝飾畫、商標、瓶貼、包裝、廣告、造型、攝影、畢業設計等課程。這次課程改革,奠定了工藝系裝潢專業(平面設計或視覺傳達)課程模式基礎,規范了裝潢設計教學體系,使課程結構更趨合理,適應了時代對設計人才的定位需求。
  1978年,我國恢復研究生培養制度。1979年,湖北藝術學院開始招收第一批研究生,李澤霖成為學校培養的第一個工藝美術專業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圖案基礎,學制兩年,指導老師為張朗教授。1983年,工藝系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由此開始逐年招收裝潢、染織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迄今為止,設計系共培養各方向研究生近200人。
  1985年5月,湖北美術學院成立。湖北美術學院的的藝術設計教育迎來了大發展的時代。  時代發生巨變,直接服務社會的應用藝術——裝璜設計也在發生著變化。至1990年代中后期,裝潢設計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具體要求也作了一些調整。主要培養一些能在企事業單位和專業設計部門中從事包裝設計、廣告設計、書籍裝幀設計、展示設計、標志和企業形象設計以及教學科研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業人才。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和專門技能,了解國際裝璜裝飾藝術的前沿動態,有較強的藝術創作設計和工藝制作能力,熟悉各種裝飾材料的性能。
  在課程改革上,堅持“強調基礎、精進專業”的原則,對原有的課程體系作了一些優化。基礎課還是素描、色彩、國畫、三大構成,專業基礎課有圖案、字體設計、攝影、計算機、市場學,專業課有標志、封面、包裝、展示、VI設計等。
   工藝美術系在這個時期的發展,為湖北美術學院設計學科在今后的全面發展夯實了寬厚的基礎。同時,工藝美術系的發展也達到了空前規模,教職工人數近40人,學生人數占全校學生總數的1/3,成為全院最大的一個系部。
   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湖北美術學院工藝美術(設計)系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各個專業的專門化發展也成為必然。
   進入21世紀,設計系也邁入全面發展的時期。  2006年6月,學院進行系部調整。
  設計系成為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為主體,涵蓋印刷圖形設計、攝影專業,???、本科、研究生并有的大型綜合性教學系部。設有平面設計教研室、印刷圖形設計教研室、設計實踐教研室,攝影工作室、包裝容器工作室,大家設計中心和湖北民間美術研究所等教、研機構。在人員規模上,教師30余人,學生(專、本、研)700余人,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規模。
  時光進入電子信息時代,課程設置也隨之變動,使課改步伐不落入時代之后。基礎課由學院基礎課部統一教授,背上時代烙印的“圖案”被弱化,新興的“圖形創意”進入課程體系,作為輔助設計的相關電腦應用軟件進入課堂,“容器造型”被重新植入包裝課程,作為互聯網時代標志的視頻、動畫、網頁設計等課程被納入新的課程體系。
  與此同時,設計系的專業學科建設也取得了較大的成果。2001年,設計藝術學被列為“十五”期間省級重點學科;2006年,設計藝術學又被列為“十一五”期間省級重點學科; 2009年,藝術設計專業被國家教育部評為特色專業建設點;2010年,《廣告招貼設計》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在步入高速發展的這個時期,設計系在國內同行中產生了重要影響。系領導當選為中國美協平面藝委會委員,在相關行業協會中發揮重要作用;系里老師、學生參加各級大展,均獲得全國、省級等各大獎項;每年的畢業設計展都引來不少同行觀摩,被同行視為教學改革的風向標,用人單位通過畢業設計展來發現人才,商家通過畢業設計展來發現商機。
  自2006年來,由湖北美術學院主辦,設計系承辦的“東+西大學生國際海報雙年展”在2008年、2009年連續舉辦了三屆,深受國內外大學生們的青睞,也成為湖北美術學院的重點品牌形象,具有很強的影響力。
  90年的奮斗,90年的艱辛,老一輩工藝美術教育家襤褸篳路、薪火相傳,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設計系已今非昔比。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設計系將繼續闊步向前…… 

湖北美術學院

添加湖北美術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湖北美術學院考研分數線、湖北美術學院報錄比、湖北美術學院考研群、湖北美術學院學姐微信、湖北美術學院考研真題、湖北美術學院專業目錄、湖北美術學院排名、湖北美術學院保研、湖北美術學院公眾號、湖北美術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湖北美術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湖北美術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hbmsxy/yjsy_25961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