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湖北醫藥學院衛生綜合研究生考試大綱 正文
湖北醫藥學院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衛生綜合》(科目代碼:353)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衛生綜合考試是我校為選拔公共衛生專業碩士研究生設置的一門入學專業
考試科目。其目的是本著科學、公平、客觀的原則,測試學生大學本科階段對流
行病學、衛生學、管理學、社會醫學等課程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掌握程度,
以及運用其理論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評價的標準是高等學校預防
醫學相關本科畢業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保證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質量。
二、考查目標
衛生綜合考試,題目分I型題和Ⅱ型題,考生二選一,題目不能混合作答。
要求考生掌握相關課程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具備解決相關問題的知識能力。
I型題主要考查《流行病學》和《衛生學》。Ⅱ型題主要考查《管理學》和《社會醫學》。
三、.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3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考生可任選I型題(即第一部分試題)或Ⅱ型題(即第二部分試題)進行作
答,每個題型的分值均為300分。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選擇I型試題的考生,做第一部分試題,即為1-95題(300分),試卷內
容結構為流行病學、衛生統計學、環境衛生學、勞動衛生與職業醫學、營養與食
品衛生學各占20%。
選擇Ⅱ型試題的考生,做第二部分試題,即96-128題(300分),試卷內
容結構為《管理學》和《社會醫學》各占50%,
四、試卷題型結構
(一)I型試題(即第一部分試題)
名詞解釋50分(10小題,每小題5分)
單項選擇題150分(75小題,每小題2分)
簡答題100分(10小題,每小題10分)
(二)Ⅱ型試題(即第二部分試題)
單項選擇題36分(12小題,每小題3分)
問答題150分(15小題,每小題10分)
計算題34分(2小題,每小題17分)
案例分析題40分(2小題,每小題20分)
論述題40分(2小題,每小題20分)
五、考查內容
I型試題
一、流行病學
參考書目:沈洪兵主編《流行病學》(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一)緒論
1.概述:
2.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
3.流行病學研究的重要觀點
4.流行病學的應用
5.流行病學與臨床醫學的關系
6.流行病學研究中的倫理學問題
(二)疾病的分布2
1.疾病頻率的測量指標
2.疾病流行的強度
3.疾病的分布
(三)病因與病因推斷
1.病因的概念和病因模型
2.病因的分類及研究方法
3.因果推斷的邏輯方法
4.因果關系的推斷
(四)描述性研究
1.概述
2.個例調查、病例報告和病例分析:概念、目的和用途、局限性
3.現況研究:概念;目的;特點與種類;調查方法;設計與實施;偏倚及其
控制
4.生態學研究:概念;目的和方法;用途;優缺點
(五)隊列研究
1.概述
2.隊列研究的實例
3.隊列研究的設計與實施
4.資料整理與分析
⑴基本整理表
⑵人時的計算暴露人年的計算、
⑶率的計算與顯著性檢驗累計發病率;發病密度;標化率、標化死亡比
⑷效應的估計RR、RD、AR、AR%、PAR、PARP、PAR%
5.偏倚及其控制
6.隊列研究的優缺點
(六)病例對照研究
1.病例對照研究的概述:概念、基本原理、特點、用途、類型
2.實例
3.研究設計與實施
3
⑴確定研究目的與類型(2)確定研究因素(3)確定研究對象
(4)估計樣本含量(5)資料收集
4.資料分析
⑴描述性分析
⑵推斷性分析:
不匹配不分層資料分析、匹配設計資料的分析、分級分析、分層分析、多因
素分析
5.偏倚及其控制:選擇偏倚、信息偏倚、混雜偏倚
6.病例對照研究與隊列研究優點與局限性的比較
(七)實驗流行病學研究
1.概述:概念、基本特點、主要類型
2.臨床試驗:概念、基本原則、分期、設計與實施、資料分析、偏倚及其控制
3.現場試驗和社區干預試驗:
定義;原理;研究設計方法,分組方法、樣本計算、干預。
4.優缺點
(八)篩檢與診斷實驗的評價
1.概述
2.設計與實施
篩檢試驗的評價方法確定“金指標”;選擇受試對象;樣本量;確定界值
3.篩檢試驗的評價
(1)真實性評價:指標:靈敏度與假陰性率;特異度與假陽性率;約登指數;
似然比;一致率
(2)可靠性評價:評價指標、影響因素
(3)效益評價: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
4.提高篩檢與診斷試驗效率的方法
5.篩檢中的偏倚領先時間偏倚;病程長短偏倚
(九)疾病預后研究
1.概述:疾病預后、疾病的自然史、預后因素
2.預后研究設計、實施及其偏倚控制
4
3.預后評估常用指標
(十)傳染病流行病學
1.概述
2.傳染病的傳染過程及感染譜
3.傳染病流行過程及疫源地:傳染源、傳播途徑、人群易感性、疫源地
4.傳染病流行過程的影響因素:自然因素、社會因素
5.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
(十一)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流行病學
1.概述:概念、疾病負擔
2.流行特征:時間分布、人群分布、地區分布
3.主要危險因素
4.防制策略及措施
5.社區綜合防治
(十二)疾病監測
1.概述:概念及發展簡史、目的、分類
2.監測的程序和方法
3.傳染病監測系統:網絡直報系統、癥狀監測系統
4.非傳染性疾病監測系統:慢性病監測系統、死因監測系統、傷害監測系統
5.食品不良反應監測
6.現代技術在疾病監測中的應用
(十三)醫院感染
1.概述
2.醫院感染的流行病學
3.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
二、衛生學
參考書目:朱啟星主編《衛生學》(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一)環境與健康
1.人類和環境
(1)環境及其構成
5
(2)生態系統與生態平衡
(3)人類與環境的關系
2.環境污染及其對健康的影響
3.環境污染物的防治
(二)生活環境與健康
1.空氣
(1)空氣物理化學性狀及其衛生學意義
(2)大氣污染與疾病:
(3)室內空氣污染與健康
(4)空氣污染的防護措施。
2.水
(1)水源種類及其衛生學特征
(2)水體污染與疾病
(3)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
(4)改良飲用水水質的衛生對策
(5)包裝飲用水衛生
3.地質環境和土壤
(1)地質環境與疾病:
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大骨節病
(2)土壤污染與疾病:土壤污染、土壤污染對健康的危害、土壤的衛生防護
原則
(三)食物與健康
1.人體營養需要和能量平衡
(1)營養素:
(2)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素:
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無機鹽與微量元素、
(3)能量平衡與健康體重
2.合理營養
(1)合理營養的基本要求(2)食物的營養價值(3)膳食結構
6
(4)膳食指南和膳食寶塔(5)營養調查及其評價
3.特殊人群的營養
4.營養相關疾病
(1)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2)營養與代謝性疾病
(3)營養與心血管疾病(4)營養與腫瘤
5.臨床營養
(1)醫院臨床營養工作內容
(2)醫院膳食:基本膳食、試驗膳食、治療膳食
(3)營養支持:腸內營養、腸外營養
6.食品安全
7.食源性疾病
(1)食源性疾病概述
(2)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定義、特征與分類、食物中毒的調查處理
(3)食物過敏
(四)職業環境與健康
1.職業性有害因素與職業性損害
2.生產性毒物和職業中毒
(1)金屬和類金屬中毒:
理化特性、接觸機會、毒理、臨床表現、診斷及處理原則、治療
(2)有機溶劑中毒
(3)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
理化特性和接觸機會、毒理和毒作用表現、急救和治療、常見的苯的氨基、
硝基化合物
(4)有害氣體中毒:種類、毒理、臨床表現、診斷、急救與治療
3.生產性粉塵與職業性肺部疾患
(1)生產性粉塵的健康危害及其控制
生產性粉塵的基本概念、來源與分類、理化性質及其衛生學意義、
生產性粉塵對健康的影響、生產性粉塵的控制和防護的原則和措施
(2)矽肺:接塵作業及影響矽肺發病因素、發病機制、病理改變、臨床表現與
7
診斷
(3)煤工塵肺:主要接觸機會、病理改變、臨床表現
(4)硅酸鹽塵肺:特點、石棉肺
(5)有機粉塵所致肺部疾患:棉塵肺、職業性變態反應性肺泡炎
4.物理因素及其危害
(1)不良氣象條件(2)振動(3)噪聲(4)非電離輻射(5)電離輻射
(五)預防保健策略
1.我國衛生工作方針及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2.預防保健策略
(六)社區預防保健服務
1.社區預防保健工作內容
2.社區常見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
3.社區特殊人群衛生保健
(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識別
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
處理的基本目標、處理的基本原則、應急準備、應急處理
(八)醫學統計學的基本內容
1.醫學統計學的基本概念
變量和變量值、同質與變異、總體與樣本、參數與統計量、誤差、概率
2.統計資料的類型:數值變量資料、分類變量資料、資料的轉化
3.統計工作的基本步驟:設計、收集資料、資料整理、分析資料
(九)數值變量資料的統計分析
l.數值變量資料的統計描述
2.正態分布及其應用
3.數值變量資料的統計推斷
(1)均數的抽樣誤差與標準誤。
(2)t分布
(3)總體均數置信區間的估計
8
9
(4)假設檢驗的一般步驟
4.t檢驗和Z檢驗
5.方差分析
(十)分類變量資料的統計分析
1.分類變量資料的統計描述
標準化法的意義和基本思想,標準化率(調整率)常用的直接計算法和間接計
算法的
使用條件和計算方法;
2.分類變量資料的統計推斷
二項分布、率的抽樣誤差、總體率的置信區間估計、兩個率比較的z檢驗
3.檢驗
(十一)秩和檢驗
非參數統計的意義,非參數檢驗的優點與不足之處;
了解常用的非參數檢驗方法
(十二)直線相關與回歸
1.直線相關
2.直線回歸
3.直線回歸與相關的區別和聯系
(十三)統計圖與統計表
1.統計表
統計表的意義、結構、種類,制作統計表的原則和基本要求。
2.統計圖
統計圖的種類,制圖的基本要求,各種統計圖的應用條件與要求。
(十四)醫學科研設計
1.醫學科研設計的基本原則:對照、均衡、隨機、重復
2.實驗設計:意義和特點、分類、基本要素、常用方法
3.調查設計
Ⅱ型試題
一、管理學
參考書目:《管理學——原理與方法》(第七版),周三多、陳傳明主編,
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年。
(一)管理與管理學
管理的概念、人類管理活動的特點、管理的職能;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
技能。
(二)管理思想的發展
中國的傳統管理思想要點、泰勒的科學管理、法約爾的組織管理、梅奧的人
群關系論。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管理原理的基本特征,系統原理、人本原理、責任原理以及適度原理的主要
觀點。管理的基本方法: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經濟方法、教育方法以及技術方
法的主要特點及其運用策略。
(四)決策
決策類型、行為決策理論的主要觀點;決策的基本過程以及影響因素。頭腦
風暴法、德爾菲法以及波士頓矩陣法的主要內容。掌握線性規劃法、量本利分析
法、決策樹法以及不確定型決策方法的計算。
(五)計劃與計劃實施
計劃的類型、計劃的層次體系,計劃的編制過程。目標的特點,目標管理的
基本過程及其優點。
(六)組織力量的整合
非正式組織的作用和管理策略,直線與參謀的沖突及其避免。委員會的優點
以及如何提高委員會的工作效率。集權與分權的區別和聯系,分權與授權的區別
和聯系,如何有效授權。
(七)組織文化
組織文化的結構,組織文化的內容,組織文化的功能,如何塑造有效的組織
10
文化。
(八)領導與領導者
領導的作用。領導者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領導集體的結構。權變理論。
(九)激勵
需要層次理論、雙因素理論、公平理論和期望理論的主要內容和觀點,并會
應用這些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
(十)溝通
溝通分類,有效溝通的障礙以及如何克服。組織中的沖突類型以及如何處
理。控制的主要過程,控制的基本要求。
二、社會醫學
參考書目:《社會醫學》(第1版),盧祖洵、姜潤生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年(一)緒論
社會醫學的概念、知識基礎、研究內容、基本任務。社會醫學與相關學科
的關系。
(二)醫學模式
醫學模式的概念和演變過程。生理—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產生的原因、基
本內涵和主要觀點,健康的影響因素。
(三)社會醫學基本理論
健康的定義和社會性。健康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雙向性。健康公平的涵義,
產生健康不公平的根源。高危人群、高危因素、高危環境的內容。(四)社會醫學研究方法
社會醫學研究的類型、基本程序。非概率抽樣的主要類型,如何實施研究方
案。調查問卷的設計原則、設計步驟。
(五)社會因素與健康
社會因素的概念和內涵,以及社會因素影響健康的機制。經濟發展對健康帶
來的負面效應。社會人口與健康,社會保障的基本內容。
11
(六)心理、行為生活方式與健康影響健康的心理因素,人格對健康的影響,心理壓力如何影響健康。健康行
為生活方式的基本特點,健康的四大基石,以及合理膳食的原則。心理與行為生
活方式的干預。
(七)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的概念、內涵和特點,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健康危險因素的特點
及分類,個體健康危險因素評價的步驟。
(八)衛生服務研究
衛生服務研究的概念,衛生服務研究的內容,衛生服務需要、需求和利用相
互之間的關系,影響衛生服務需要與利用的主要因素。(九)社會衛生政策
衛生政策的功能、衛生政策的制定過程。宏觀政策圖解法的基本內容和使用
效果。SWOT分析法的主要內容和步驟。
(十)社區衛生服務
社區的構成要素,社區衛生服務的特點。社區衛生服務的對象和主要內容。
雙向轉診的概念和原則。國內社區衛生服務管理模式。
12
湖北醫藥學院
添加湖北醫藥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湖北醫藥學院考研分數線、湖北醫藥學院報錄比、湖北醫藥學院考研群、湖北醫藥學院學姐微信、湖北醫藥學院考研真題、湖北醫藥學院專業目錄、湖北醫藥學院排名、湖北醫藥學院保研、湖北醫藥學院公眾號、湖北醫藥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湖北醫藥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http://img.okaoyan.com/gzh/kyp.jpg)
本文來源:
http://m.btfokj.cn/hbyyxy/cksm_409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