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考研專業分析

發布時間:2020-08-1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
河海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考研專業分析

河海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考研專業分析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河海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考研專業分析 正文

學校介紹
河海大學(Hohai University),簡稱“河海(HHU)”,是以水利為特色,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教育部、水利部、國家海洋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單位,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以及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自:考研派小站公眾號)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  河海大學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5年創建于南京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是中國第一所培養水利人才的高等學府。1924年與國立東南大學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學,1927年并入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后更名為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1952年南京大學水利系、交通大學水利系、同濟大學土木系水利組、浙江大學土木系水利組以及華東水利專科學校合并成立“華東水利學院”。1960年被中共中央認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5年恢復傳統校名“河海大學”。
專業介紹
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面向全國招生,培養系統掌握廣播電視新聞學與傳播學理論,熟悉現行的新(來自:考研派小站公眾號)聞傳播法規、政策與行業環境,具有深厚專業知識積累與寬廣的學科視野,有較強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獲得現代傳播技術的基本訓練,具備廣播電視節目的策劃、編導和制作能力,比較熟練地掌握和運用一門外國語的專門人才。本專業培養的學生能在廣播電視等新聞單位從事新聞采訪和編輯、節目策劃、節目編導和制作、播音主持等工作以及在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宣傳、企劃部門從事宣傳、文案等工作。
考試科目
研究方向 初試科目 復試科目或內容 初試參考書目或教材
01 新媒體與社會發展
02 影視傳播
03 水環境與水科技傳播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 英語二
③615 新聞與傳播綜合能力
④824 新聞與傳播基礎
復試科目及范圍:951 新聞與傳播業務前沿
 
1《新聞采訪與寫作》編寫組:《新聞采訪與寫作》(馬工程重點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年。
2郭慶光:《傳播學教程》(第 2 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1 年
3李良榮:《新聞學概論》(第 6 版),復旦 大學出版社 2018 年
 
 
參考書目
1《新聞采訪與寫作》編寫組:《新聞采訪與寫作》(馬工程重點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年。
2郭慶光:《傳播學教程》(第 2 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1 年
3李良榮:《新聞學概論》(第 6 版),復旦 大學出版社 2018 年
學費
河海大學新聞與傳播碩士研究生均需繳納學費。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學制2年,學費標準為1萬元/生.學年,每學年第一學期開學報到時繳納,按二學年繳納
 
主要導師
于紅:女,生于1973年2月。漢族,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媒介形象建構、廣播電(來自:考研派小站公眾號)視語言傳播實務。主講課程:傳播學原理、新聞采訪與寫作、新聞傳播實務。主持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十五”規劃基金項目(2004)、江蘇省教育廳人文社科課題(2001)、中央高校業務經費課題(2009)等多項科研項目;在CSSCI和核心期刊上發表30余篇學術論文;多次參加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并發表會議論文多篇。
 
莊廷江:男,1978年11月生,漢族,博士,講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新聞史論、影視傳播、出版產業。主講《中國新聞史》、《廣告學概論》、《中國新聞史專題》等課程。發表論文《美國有聲書出版與發行模式探析》,載《出版與發行研究》(CSSCI)2017(2)。《美國圖書出版近年產業發展態勢探析》,載《中國出版》(CSSCI)2017(2)。《近五年來英國電子書產業發展態勢概述》,載《出版與發行研究》(CSSCI)2016(6)等。
 
鄧倩:女,1987年10月生,漢族,傳播學博士,社會學博士后,講師。河海大學社會學博士后流動站在站。研究方向:傳播與社會發展,環境傳播、公益傳播。主講課程:《新聞編輯》、《媒介研究方法》、《新媒介與社會》、《海外廣播電視》。 研究課題: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互聯網+時代公益傳(來自:考研派小站公眾號)播的多元互動機制與協同治理研究”,主持,在研。2、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江蘇新生代女性農民工互聯網實踐及其城市融入影響研究”,主持,已結題。3、河海大學中央高校基本業務經費項目“城市水環境議題的話語建構與協同治理研究”,主持,在研。
河海大學

添加河海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河海大學考研分數線、河海大學報錄比、河海大學考研群、河海大學學姐微信、河海大學考研真題、河海大學專業目錄、河海大學排名、河海大學保研、河海大學公眾號、河海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河海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河海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hehaidaxue/zhuanye_347249.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