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海洋大學電子工程學院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0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江蘇海洋大學電子工程學院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簡介

江蘇海洋大學電子工程學院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江蘇海洋大學電子工程學院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簡介 正文

淮海工學院電子工程學院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簡介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隸屬于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1998 年教育部頒布新的本科專
業目錄,把儀器儀表類 11 個專業歸并為一個大專業---測控技術與儀器。該專業口徑寬,以
檢測理論和誤差分析理論為指導,合理應用機械、電子、光學,計算機、自動化、通信等各
專業領域的知識,構建精確、穩定、可靠、經濟,并具有集成化、智能化、網絡化、自動化
特征的測試、計量和控制系統,是信息鏈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是組成完整的儀器科學與技術
學科必不可少的專業,同時也具有綜合性和邊緣性交叉學科的特征。
師資隊伍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隸屬于淮海工學院電子工程學院,2006 年,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
獲批準,2008 年開始招生,已連續招生 10 余年,現有在校生約一百五十余人,累計畢業學
生兩百多人。目前在職專業教師中(不包括公共課基礎教師),教授 1 人,高級工程師 1
人,副教授 3 人,講師 1 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 3 人,碩士學位 3 人,高職比 83.3%,
碩博比 100%。本專業有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1 人,江蘇省“333 工程”中
青年學術帶頭人 2 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 2 人,江蘇省雙創計劃-雙創博士
1 人,江蘇省蘇北特聘發展專家 1 人,連云港市“521”工程第一層培養對象 1 人,連云港
市“521”工程第第二層次培養對象 1 人,連云港港城英才計劃 1 人。通過近十年的建設,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了全面提高,已經形成了一只結構合理、創新
務實的優秀教師團隊。
教學條件
本專業重視教學條件建設工作,建設有多個公共實驗室和校內實習基地,教學設備。測
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目前有電子測量實驗室、傳感器技術實驗室、虛擬儀器實驗室、測控電路
實驗室、微弱信號檢測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室,而且連云港市計量中心、江蘇蘇云醫療器材有
限公司、江蘇西德電梯有限公司、大陸汽車電子(連云港)有限公司、蘇州福澤能源科技有
限公司等多個單位建立了實習基地,能夠滿足本科教學需要。采取獨立自主、分散進行的開
放型、研究創新型實驗教學模式,以設計性和探究性的實驗項目為主,為學生綜合運用所學
知識和實驗技術解決實際問題提供自由探索的空間,注重高年級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達到
基礎操作訓練、專業技能訓練、設計創新訓練三者并重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自我選擇學術
發展方向、自我設計知識結構、自我完善科研技能,建立“理論教學-實驗教學-科學研究相
結合平臺”,形成“基礎實驗-設計實驗-綜合研究實驗”三層次實驗教學模式及其課程體系。
 
 圖 1 微弱信號檢測實驗現場
 圖 2 測控專業學生大創項目調試現場
科研及教學成果
近年來,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無論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教學改革、科學研究等方面
均取得了一定成就。測控技術專業獲得大學生創新項目國家級 3 項,省級 5 項,校級 8 項;
學生在各種競賽中(學科競賽、體育競賽等)也獲得優秀的成績,多項獲得省級獎。作為主
編撰寫教材 3 部,副主編撰寫高等院校“十三五”規劃教材.機電類 1 部,出版專著一部,
發表教改論文 7 篇,發表研究性論文三十余篇,二十余篇被三大檢索收錄,授權發明專利十
余項。同時,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教師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1 項,省級人才類(江蘇
省“333 工程”科研資助項目、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計劃”資助項目以及江蘇省“青藍工
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資助項目等)項目 5 項,連云港市科技計劃項目 1 項,江蘇省高校自
然科學基金項目 3 項。2017 年與江蘇蘇云醫療器材有限公司合作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三
等獎”1 項,2017 年與江蘇西德電梯有限公司合作獲得連云港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 項,
2017 年獲得江蘇省高等學校本專科優秀畢業設計團隊稱號(2016 年度畢業設計),2018 年
獲得連云港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獎“一等獎”1 項,獲得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獎(高
校自然科學類)“三等獎”1 項,獲得江蘇省機械工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 項。
培養目標
培養符合國家發展要求,專業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德、智、體等全面發展,能在傳
感器、測試技術、智能儀表、測控系統、復雜工程等技術領域從事研究、技術開發、工程設
計、生產組織管理以及教學等方面工作,能夠跟蹤本領域理論新技術,成長為具有國際化視
野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學生經畢業后 5 年左右的實際工作,能夠達到的預期目標:
(1)能夠運用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知識與工程技能,具備獨立發現、研究與解決現實
中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
(2)具有從事測控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能夠勝任項目
經理職責或教學科研工作。
(3)具備良好的社會科學知識和企業經營管理能力,在跨職能團隊工作中擔任骨干或
領導角色,發揮有效作用。
(4)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與國際視野,在工作中具有社會責任感、事業心、
安全與環保意識,能積極服務國家與社會。
(5)能夠通過繼續教育或其他終身學習渠道,自我更新知識和提升能力,進一步增強
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
專業特色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以儀器儀表學科為基礎,以多學科間的滲透和融合為專業發展的指
導思想。按照“寬口徑、多樣化、抓基礎、重實踐”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模式,特
別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環節能力的培養。與連云港市計量中心、大陸汽車電子(連云港)
有限公司、江蘇蘇云醫療器材有限公司等生產企業建成了固定的實踐性教學基地,在校期間,
可長期在實習單位實習,以達到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注重加強與企業和科研院所的橫向協作,
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課程結構體系
課程結構體系為三個平臺、六大模塊。三個平臺是:通識教育平臺、大類教育平臺和專
業教育平臺,每個平臺均由兩個課程模塊組成,其中通識教育平臺包括公共基礎必修課程Ⅰ
(全校必修)、素質與能力拓展課程(全校選修);大類教育平臺包括公共基礎必修課程Ⅱ
(大類必修)和學科基礎必修課程;專業教育平臺包括專業主干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全面
落實“通識+主干+實踐”的課程體系。專業教育平臺中的專業選修課程模塊分別由 6 個專業
方向組成。主干課程為: 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單片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檢測技術與儀表、自動控制原理、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電子測量原理及儀器、測控電路、
測控系統原理與設計、虛擬儀器技術、EDA 技術、信號與系統、嵌入式系統與總線技術等具
有專業特色的主干課程。
主要實踐環節
實踐環節主要包括裝機實習、認識實習、電子技術課程設計、職業技能實訓、傳感器課
程設計、智能儀表課程設計、測控系統原理課程設計、測控專業實習、測控專業專業綜合課
程設計、程序設計課程設計等。
 
 圖 3 淮安瑞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專業實習現場
 圖 4. 連云港市質量檢測研究中心專業實習現場
圖 5 深圳信益達有限公司工程師學術講座
本專業學生將具體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1.具有從事測控技術與儀器工程所需的相關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與測控技術與
儀器知識,并能夠用于解決復雜工程問題。
2.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知識和測控技術與儀器的基本理論,識別、表
達、并通過文獻研究分析復雜工程問題,以獲得有效結論。
3.掌握基本的創新方法,具有追求創新的態度和意識;具有綜合運用理論和技術手段
設計系統的能力,設計過程中能夠綜合考慮經濟、環境、法律、安全、健康、倫理等制約因
素。
4.具備設計和實施基本測控系統與儀器的能力及實驗、應用能力,并能夠對實驗結果
進行合理有效的分析。
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現代工程工具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
方法,特別是通過電子網絡、期刊資料等渠道了解相關的器件、產品、系統及技術的進展與
前沿,有效地運用各種資源解決具體的測控技術與儀器工程技術問題,并能夠理解其局限性。
6.能夠基于工程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評價測控系統與儀器專業工程實踐和復
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7.了解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和行業的生產、設計、研究與開發的法律、法規,熟悉環
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津、法規,能正確認識工程對于客觀世界和社
會的影響,把握國內外相關的標準、規范和技術變化。
8.具有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
9.具有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工程設計的組織管理能力、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以
及在團隊中發揮作用的能力。
10.能夠就復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
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并具有一定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競爭與
合作能力。
11. 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并能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12.具有適應發展的能力以及對終身學習的正確認識和學習能力。
 
就業狀況與趨勢
我校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以光、機、電、計算機一體化為特色,培養具有現代科學創
新意識、知識面寬、基礎理論扎實、計算機和外語能力強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可從事以下領
域的工作。
(1)可從事計算機應用、智能儀器、虛擬儀器、測量與控制等多領域的產品設計制
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企業管理等多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及管理人才。
(2)該專業學習的知識面寬廣,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和廣泛的發展空間,也可從事
計量、測試、控制工程、智能儀器儀表、計算機軟件和硬件等高新技術領域的設計、制造、
開發和應用等工作。
(3)畢業生可以在中外企業,科研院所等部門從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領域的理
論研究與技術開發,從事自動化精密科學儀器、自動化監測、控制或生產系統的設計開發、
運行管理等工作。
(4)從事機電、測控、儀器儀表、通信、家電等行業的商貿工作。
(5)目前國內已有一百多所高校開設該專業,有志向讀研的同學可以報考國內高校、
科研機構相應或相近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能夠獲得比較多的深造機會。近年來,本專業大量
畢業生被吉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蘇大學、上海理工大學、南京郵
電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錄取,攻讀碩士學位,并獲得好評。 
江蘇海洋大學

添加江蘇海洋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江蘇海洋大學考研分數線、江蘇海洋大學報錄比、江蘇海洋大學考研群、江蘇海洋大學學姐微信、江蘇海洋大學考研真題、江蘇海洋大學專業目錄、江蘇海洋大學排名、江蘇海洋大學保研、江蘇海洋大學公眾號、江蘇海洋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江蘇海洋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江蘇海洋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hhgxy/yjsy_27256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