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湖南中醫藥大學生物學綜合研究生考試大綱

發布時間:2021-01-0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2021湖南中醫藥大學生物學綜合研究生考試大綱

2021湖南中醫藥大學生物學綜合研究生考試大綱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1湖南中醫藥大學生物學綜合研究生考試大綱 正文

 湖南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生物綜合考試大綱
    I、考試性質
    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生物學綜合科目是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基礎醫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而設置具有選拔性質的全國統一入學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備繼續攻讀碩士學位所需要的醫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評價的標準是高等學校醫學、生物學等專業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擇優選拔研究生,確保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質量。
    II、考查目標
   生物學綜合考試范圍為細胞生物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含免疫)。要求考生比較系統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學、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并能理論聯系實際;能夠運用生物學、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原理,有較好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適應攻讀基礎醫學專業碩士學位課程之需要。
   
    III、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3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生理學占73分                      生物化學占73分              
微生物學(含免疫)占77分     細胞生物學占77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A型題  第1-80題,每小題1.5分,81—122小題,每小題2分,共204分
B型題  第123-162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X型題  第163-180題,每小題2分,共36分
IV、考查內容
一、細胞生物學》部分
(一)細胞基本知識概要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技術
1.細胞生物學研究的內容及現狀,細胞學與細胞生物學發展簡史;
2.細胞的基本概念、基本共性及理解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病毒的基本分類及特征,病毒及其與細胞的關系;真核細胞、原核細胞的結構特征及進化上的關系;細胞生命活動的基本含義。
3.細胞生物學研究領域所使用的實驗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應用;細胞組分的分析方法;細胞培養類型和方法及細胞工程的主要成就。
(二)細胞膜及物質的跨膜運輸
1.生物膜的化學組成及分子結構模型。
2.細胞質膜的基本特征與功能。
3.物質的跨膜運輸的方式、特點、作用機理及生物學意義。
(三) 細胞核及細胞器的結構與功能
1.內質網的基本類型、功能。
2.高爾基復合體的形態結構和高爾基體的極性特征、高爾基體的功能。
3.溶酶體的形態結構、類型及功能。
4.過氧化物酶體的功能。
5.細胞內蛋白質合成與分選。
6.線粒體的基本結構特征與功能機制。
7.細胞骨架的結構和功能特征。
 8.細胞核的結構組成及其生理功能;染色質、染色體的關系;核仁的超微結構和功能。
(四) 細胞通訊與信號轉導
1.細胞識別和細胞通訊有關一些基本概念。
2. 掌握胞內受體介導的信號通路及信號分子
3. 掌握膜受體介導的信號通路:1)與G蛋白偶聯的:cAMP通路及信號分子、肌醇磷脂通路及信號分子;2)酶關聯受體信號通路;3)離子通道關聯受體。
(五)細胞增殖及調控
1.細胞周期概念和周期時相事件。
2.有絲分裂各時期的主要事件和特征。
3.減數分裂的形態學過程,時期劃分和各期的主要變化特征。
4.細胞周期調控的分子機制。
(六)細胞分化、衰老與凋亡
1.細胞分化的基本概念以及去分化和再生及影響細胞分化的因素。
2.細胞的發育潛能、干細胞及相關概念。
3.癌細胞的基本特征及癌基因與抑癌基因和癌癥的關系。
4.了細胞衰老和凋亡過程的概念及其生物學意義。
5.衰老細胞和凋亡細胞的結構特征;
6.細胞衰老與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
參考教材:陳譽華主編,《醫學細胞生物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6版
 
二、生理學》部分
第一章 緒論
掌握:內環境、穩態、負反饋和正反饋的概念,人體功能調節方式。
第二章 細胞的基本功能
掌握:細胞膜的跨膜物質轉運方式及其特點;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的概念
及產生機制,動作電位的傳導,閾值和閾電位;骨骼肌神經-肌肉接頭處的
興奮傳遞。
第三章 血液
掌握:血漿膠體滲透壓和血漿晶體滲透壓的組成和作用;各類血細胞的生理功能及紅細胞生成調節,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的基本過程;ABO血型和Rh血型的分型原理和特點,輸血原則。
第四章 血液循環
掌握:心臟泵血功能的機制、評價指標及影響因素;心室肌細胞的生物電現象及形成機制;心肌的生理特性;動脈血壓的形成、正常值及影響因素,組織液的生成及影響因素,中心靜脈壓,微循環的血流通路;心交感神經、心迷走神經和交感縮血管神經的遞質、受體及作用,延髓心血管中樞,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壓力感受性反射及其生理意義,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化學感受性反射。
第五章 呼吸
掌握:肺通氣的原理,胸膜腔內壓形成與意義,表面活性物質的來源、作用與意義,肺通氣功能的評價(時間肺活量和肺泡通氣量);氣體交換的原理和影響肺換氣的因素;氣體在血液中運輸的形式;肺牽張反射的概念、過程及意義,化學感受器性反射(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氧分壓和氫離子濃度變化對呼吸的影響、作用途徑及意義)。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掌握:消化(機械性和化學性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消化道活動的神經支配及作用;胃液的性質、成分和作用,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調節及其特點,胃的排空及其控制;胰液和膽汁的性質、成分、作用和分泌的調節,小腸的運動形式;吸收的主要場所。
第七章 能量代謝與體溫
掌握:影響能量代謝的因素,基礎代謝和基礎代謝率,體溫的概念及其正常變動,機體的產熱和散熱過程。
第八章 尿的生成與排出
掌握:腎血液循環的特征及腎血流量的調節;腎小球的濾過功能;水、氯化鈉、葡萄糖和碳酸氫根的重吸收;抗利尿激素,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作用及分泌調節。
第十章 神經系統
掌握:神經纖維傳導和軸漿運輸;化學性突觸傳遞過程和影響因素;外周神經遞質和受體系統;反射中樞及興奮傳遞特征;特異性和非特異性投射系統的特征和功能;脊髓對姿勢反射的調節,腦干對肌緊張的調節,大腦皮層運動區、小腦對軀體運動的調節。
第十一章 內分泌
掌握:激素的概念,激素的作用機制,幾種主要激素(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糖皮質激素,胰島素等)的生物學作用及其分泌調節等。
參考教材:王庭槐主編,《生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9版。
 
三、生物化學》部分
第一章 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
掌握:
1.組成蛋白質的20種標準氨基酸的化學結構特點和分類。
2.氨基酸的理化性質。
3.肽鍵和肽。
4.蛋白質的一級結構、二級結構、維持蛋白高級結構的化學鍵。
5.蛋白質的理化性質(兩性解離、沉淀、變性、凝固及呈色反應等)。
6.核酸分子的組成,DNA和RNA的主要嘌呤和嘧啶堿,核苷酸的組成。
7.核酸的一級結構和二級結構特點,,核苷酸的組成,核酸的功能。
8.核酸的變性、復性。
9.核酸雜交及應用。
10.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輔酶和輔基,酶的活性中心。
11.酶抑制的類型和特點。
第二章  物質代謝及其調節
掌握:
1.生物氧化的特點。
2.呼吸鏈的組成,兩條呼吸鏈的排列順序,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概念。
3.胞漿中NADH的氧化方式。
4.糖酵解過程、意義及調節。
5.糖有氧氧化過程、意義及調節,能量的產生。
6.糖異生過程關鍵酶。
7.糖原合成過程中的關鍵酶。
8.脂肪酸合成過程的關鍵酶。
9.脂肪酸β-氧化過程及關鍵酶。
10.膽固醇合成途徑的關鍵酶,膽固醇的轉化。
11.氨基酸的一般代謝(體內蛋白質的降解,氧化脫氨基,轉氨基及聯合脫氨基)。
12.尿素生成的部位和關鍵酶。
13.一碳單位的定義、來源、載體和功能。
14.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與酪氨酸代謝。
第三章   基因信息的傳遞
掌握:
1.DNA復制的基本特征。
2.DNA復制的酶和基本過程。
3.逆轉錄的概念、逆轉錄酶、逆轉錄的過程。
4.DNA的損傷(突變)類型及修復方式。
5.RNA的生物合成(轉錄的模板、酶及基本過程)。
6.RNA生物合成后的加工修飾。
7.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以及蛋白質的加工。
8.細胞信息傳遞的概念,信息分子和受體,膜受體和胞內受體介導的信息傳遞。
第四章   生化專題
掌握:
1.原癌基因的基本概念及活化的機制。
2.抑癌基因和生長因子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機制。
第五章   分子生物學專題
掌握:
1. PCR的原理。
2. Western blot的原理。
3. 核酸雜交的原理。
參考教材:《生物化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唐炳華主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2017年第4版
 
四、《微生物學》部分
(一)緒論
1.人體微生態系(正常微生物群概念概念與生理作用,微生態失調的原因與預防)。
2.感染的成因及類型。
3.消毒、滅菌的概念;熱力滅菌法的種類、原理、應用范圍;紫外線和濾過除菌法的原理及用途。
病毒學 
1.病毒的形態、化學組成與基本結構。
2.病毒的復制周期。
3.病毒的人工培養方法。
4.病毒感染的途徑與傳播方式、病毒感染類型。
5.流感病毒的生物學性狀、傳播途徑。
6.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學性狀、傳播途徑。
7.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生物學性狀、傳播途徑。
8.狂犬病毒的生物學性狀、傳播途徑。
細菌學
1.細菌的形態;
2.細菌的結構(革蘭陽性菌與革蘭陰性菌細胞壁的結構及特點)、特殊結構(鞭毛、菌毛、芽孢、莢膜)及其生物學意義。
3.細菌的增殖(細菌合成代謝產物及其意義、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增殖的方式與速度、生長曲線)。
4.細菌的人工培養(培養基、在培養基中的生長現象)及意義。
5.細菌的感染(感染的來源、傳播方式、侵襲力的構成因素、內毒素與外毒素的區別、感染的類型)。
6.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學性狀、感染途徑、所致疾病。
7.A群鏈球菌的生物學性狀、感染途徑、所致疾病。
8.沙門菌屬的生物學性狀、感染途徑、所致疾病。
9.志賀菌屬的生物學性狀、感染途徑、所致疾病。
10.破傷風梭菌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條件、所致疾病。
11.結核分枝桿菌的生物學性狀、感染類型、所致疾病。
菌學
1.真菌的形態和結構特點。
2.真菌的培養特性及抵抗力。
3.皮膚癬菌的種類、侵犯部位及形態特征。
4.白假絲酵母菌、新生隱球菌的生物學性狀、感染因素。
免疫
1.免疫的概念和功能,免疫系統的組成。
2.抗原的概念、特性及種類。
3.抗體與免疫球蛋白的關系,免疫球蛋白的概念、基本結構、特性與功能。
4.T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細胞免疫);B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體液免疫)。
5.超敏反應的概念,I、II、III、IV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
6.免疫預防與免疫治療(人工免疫的概念與類型,免疫預防常用方法的概念與常用制劑,免疫治療常用方法的概念與常用制劑)。
參考教材:《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羅晶、郝鈺主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第2版
 
湖南中醫藥大學

添加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湖南中醫藥大學考研分數線、湖南中醫藥大學報錄比、湖南中醫藥大學考研群、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湖南中醫藥大學考研真題、湖南中醫藥大學專業目錄、湖南中醫藥大學排名、湖南中醫藥大學保研、湖南中醫藥大學公眾號、湖南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湖南中醫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湖南中醫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hnucm/cankaoshumu_40923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