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史論專業研究生考試大綱

發布時間:2020-12-01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2021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史論專業研究生考試大綱

2021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史論專業研究生考試大綱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1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史論專業研究生考試大綱 正文


第一部分 考試說明
一、考試性質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是為高等學校招收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其中新聞傳播史論是新聞傳播學專業(含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與數字媒體、廣告與媒介經濟)必考科目。它的評價標準是高等學校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到及格及以上水平,以保證被錄取者具有比較扎實的新聞傳播史論基礎,以利于進一步深造。
適用對象為報考我校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準考考生。

二、考試學科范圍
中國新聞史 外國新聞史 新聞理論 傳播理論

三、評價目標
(一)了解中國、外國新聞事業產生、發展和演變的過程,初步掌握各歷史時期主要新聞媒體、著名新聞工作者、重大新聞事件與新聞現象的基本情況,并能給以歷史的分析與評價。把握新聞事業在變化發展中所體現出來的一些規律;能借鑒歷史說明現實。
(二)準確理解新聞學基本原理,系統掌握社會主義新聞理論,運用有關原理解決新聞工作實際問題。
(三)較全面地掌握傳播學基本理論和方法,能運用傳播學理論分析現實傳播現象。

四、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答卷方式:閉卷,筆試。
(二)答題時間:180分鐘。
(三)各部分內容的考查比例:
1. 新聞史部分:50分
2. 新聞理論部分:50分
3. 傳播理論部分:50分
(四)題型與所占分值比例
1. 新聞史部分:名詞解釋10分;簡答題20分;論述題20分。
2. 新聞理論部分:名詞解釋10分;簡答題20分;論述題20分。
3. 傳播理論部分:名詞解釋10分;簡答題10分;論述題20分;綜合應用題10分。

第二部分 考查要點
一、新聞史部分
中國新聞史
1、緒論
[1] 中國環境與中國媒介。
[2] 中國媒介的生長特征。
2、集權制度下的古代報紙。
[1] 中國古代報紙的出現。
[2] 朝廷官報的歷史沿革、編發與管理。
[3] 非法民報的特征及意義。
[4] 合法民報的出現與特征。
[5] 對中國古代報紙的評析。
3、西學東漸與在華外報。
[1] 鴉片戰爭前在華外報的出現。
[2] 鴉片戰爭后在華外報網的形成。
[3] 在華外報的報刊業務和辦報思想。
[4] 對在華外報的歷史評價。
4、向西方學習與國人辦報發韌。
[1] 官方的譯報活動與代表性的譯報思想。
[2] 洪仁玕的新聞思想。
[3] 早期國人創辦的一批近代報刊及其命運。
[4] 王韜與《循環日報》。
[5] 報刊政論文體的創始與報刊政論時代的開端。
[6] 國人辦報發軔的原因。
5、維新運動與政治家辦報的開端。
[1] 康有為的辦報活動與辦報思想。
[2] 梁啟超前期的辦報活動與辦報思想。
[3] 時務文體與耳目喉舌論。
[4] 嚴復、唐才常、譚嗣同的辦報活動與辦報思想。
[5] 汪康年的報刊業務改革。
[6] 清末的新式官報。
[7] 早期政治家辦報的初衷。
6、改良革命雙重奏與政黨報刊斗爭。
[1] 戊戌政變后梁啟超的辦報活動與報刊思想。
[2] 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報刊活動情況。
《中國日報》與革命派早期的報刊活動(1905年以前)。
《民報》與革命派中期的辦報活動(1905至1907)。
“豎三民”、《大江報》與革命派后期的辦報活動(1908至1911)。
[3] 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報刊思想。
[4] 中國政治家辦報傳統的形成。
7、民初混亂與新聞事業的被動進步。
[1] 民初新聞事業的無序發展。
[2] 黃遠生和邵飄萍對中國新聞事業的貢獻。
[3] 報紙副刊的發展。
[4] 由政論向新聞時代演變的原因、標志。
8、文化運動與啟蒙報刊。
[1] 陳獨秀、胡適、李大釗的報刊活動與報刊思想。
[2] 《新青年》與《每周評論》。
[3] 毛澤東與《湘江評論》。
[4] 周恩來與《天津大學聯合會報》。
[5] 啟蒙報刊的業務改革。
[6] 中國新聞教育與新聞學研究的發端。
[7] 啟蒙報刊的特點。
9、大革命推動中國新聞事業的黃金發展。
[1] 中國無產階級報刊的誕生。
[2] 瞿秋白的新聞活動與對中共黨報理論的貢獻。
[3] 國共合作時期的革命報刊。
《政治周報》,《熱血日報》。
[4] 私營報刊的發展。
《申報》、《新聞報》的發展。《世界日報》的創辦。《大公報》的續刊。
[5] 中國無線電廣播的出現與中國通訊事業的發展。
[6] 中國新聞教育的發展。
10、兩極政治環境下的新聞事業。
[1] 國民黨的新聞事業與新聞統制。
[2] 共產黨和人民新聞事業的艱難生存。
國統區革命的新聞報刊:《布爾什維克》的出版、左翼新聞活動。
根據地的新聞事業:“紅中社”、《紅色中華》報、《紅星報》。
[3] 私營企業報的分化與發展。
史量才與《申報》、《大公報》的新態度、《益世報》、《立報》、張竹平的新聞活動。
[4] 抗日救亡時期革命的新聞傳播活動。
  范長江的西北采訪與延安之行。
  鄒韜奮的新聞出版活動與新聞出版思想。
胡適在報刊上的努力。
11、抗戰烽火中的新聞事業。
[1] 國民黨新聞中心內遷與重建
[2] 國統區革命的新聞傳播業。
    《新華日報》,“青記”,“國新社”。
[3] 《救亡日報》的創辦與特征,《重慶各界聯合報》的創辦。
[4] 解放區的新聞事業。
延安的報刊。《解放日報》的改版與解放區新聞界整風改革。
新華社的加強與延安新華廣播電臺的創建。外國記者在中國的采訪活動。
12、兩級對決中的新聞事業。
[1] 抗戰勝利后的新聞界。
[2] 全面內戰爆發后的新聞界。
[3] 儲安平與《客觀》、《觀察》。
[4] 毛澤東、劉少奇對新聞工作的指示。
13、新中國成立與新聞事業一元格局形成。
[1] 社會主義改造和一元黨報體制的建立。
[2] 兩次全國新聞工作會議與新聞工作改進。
[3] 學習蘇聯新聞工作經驗。
[4] 1956年新聞改革。
14、探索建設社會主義與新聞事業曲折發展。
[1] “鳴放”與“大躍進”中的新聞界。
[2] 政治家辦報。
15、“文化大革命”與黑暗新聞業。
[1] 文革小報。
[2] “革命新聞體制”的弊端。
16、走進新時期與新聞事業新篇章。
[1] “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2] 新聞工作的全面改革。
[3] 市場經濟與新聞事業。
[4] 加入WTO與新聞事業的新變化。

外國新聞史
1、新聞傳播的起源。
[1] 口頭新聞傳播。
[2] 古代西方的手書新聞傳播與文藝復興時期的手抄新聞書。
2、世界近代報刊的萌芽與爭取出版自由的斗爭。
[1] 世界近代報業的萌芽和發展。
[2] 集權主義報業理論。
[3] 專制政府控制報業的手段。
[4] 自由主義報刊理論
3、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新聞傳播
[1] 英國和法國革命時期的報刊。
[2] 新聞自由傳統的確立。
4、大眾化報刊的勃興與獨立報業的崛起。
[1] 大眾化報刊的歷史條件和特點。
[2] 美國大眾化報紙的勃興。
[3] 《泰晤士報》和《紐約時報》。
5、世界通訊社的出現和發展。
[1] 通訊社的性質與類型。
[2] 西方四大通訊社。
[3]當今世界的主要通訊社。
6、無產階級報刊事業的興起與發展。
[1] 馬克斯恩格斯的報刊生涯與報刊思想。
[2] 巴黎公社的革命報刊。
[3] 列寧的報刊活動與報刊思想。
7、黃色新聞。
[1] 黃色新聞的歷史淵源與特征。
[2] 美國的黃色報紙。
8、報業壟斷化的進程。
[1] 西方主要國家的壟斷報團。
[2] 報業壟斷的結果和評價。
9、世界廣播時代的開始。
[1] 廣播的發明與發展。
[2] 歐美主要國家的廣播事業。
[3] 對外廣播事業的興起。
10、蘇聯社會主義新聞體制的確立。
[1] 十月革命時期的新聞事業。
[2] 蘇聯的新聞體制及其特點。
11、突入電視時代。
[1] 電視的發明與發展。
[2] 四種電視事業體制。
12、建立世界新聞新秩序的斗爭。
[1] 世界新聞的不平衡狀態。
[2]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主要分歧。
[3] 斗爭的成果及未來展望。

二、新聞理論部分
1、緒論 
[1]  新聞學研究的三階段:報學研究、新聞學研究、新聞傳播學研究 
[2]  新聞傳播學的定義、新聞傳播學與傳統新聞學和傳播學的關系 
[3]  新聞傳播學研究的邏輯起點 
2、  新聞本體論 
[1]  新聞的本源與新聞的定義 
[2]  新聞的特點 
[3]  新聞價值及其構成 
[4]  新聞信息:定義、特征、新聞信息量
3、新聞傳播論 
[1] 新聞傳播的模式和新聞傳播要素 
[2] 新聞傳播的原則:社會公益原則、集團利益原則、時效性原則、受眾最大化原則、針對性原則和適量性原則 
[3] 新聞傳播的功能:基本功能、直動功能和連動功能 
[4] 新聞傳播的效果:分類、影響效果的變量
4、新聞事業論
[1] 新聞事業的性質與特征 
[2] 新聞事業的媒介系統演變及影響 
[3] 新聞事業的體制:定義、中國新聞事業體制變革軌跡、當今中國新聞事業體制特點
5、新聞記者論 
[1] 新聞記者的社會角色
[2] 新聞記者的社會責任 
[3] 新聞記者的素質 
6、新聞受眾論 
[1] 受眾含義及地位 
[2] 有關受眾的基本理論 
[3] 受眾需求與受眾心理 
[4] 受眾權益內涵及受眾權益保護 
7、新聞輿論導向
[1] 新聞事業與新聞輿論 
[2] 新聞輿論導向的含義與內容 
[3] 新聞輿論導向的基本原則與基本形式 
8、新聞自由論 
[1]“新聞自由”的由來 
[2] 馬克思主義的新聞自由觀 
[3] 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兩種不同的自由觀 
[4] 中國社會主義新聞自由 
[5] 新聞自律
9、新聞輿論監督論 
[1] 新聞輿論監督的含義
[2] 新聞輿論監督的主體與對象
[3] 新聞輿論監督的基本原則
[4] 新聞輿論監督的基本方法
10、新聞傳播的社會控制論 
[1] 新聞傳播社會控制的含義及其特征
[2] 媒介產業化的動因 
[3] 新聞傳播社會控制因素內容及其控制方式 
11、新聞媒介產業論 
[1] 媒介產業的含義
[2] 媒介產業經營管理模式與組合模式
[3] 中國特色的媒介經營管理模式

三、傳播理論部分
1、傳播
[1] 傳播的定義
[2] 傳播的基本類型
內向傳播,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
2、傳播學
[1] 古代傳播研究的萌芽
[2] 近代傳播研究的背景
      科學的背景,社會形勢的背景,傳播技術發展的背景。
[3] 傳播學的確立
現代傳播學產生于美國的原因,傳播學奠基人及他們對于傳播學的貢獻,傳播學的理論框架與研究層次。
[4] 傳播學的主要學派:傳統學派,批判學派。
[5] 發展傳播學
3、傳播者
[1] 傳播者的類型與特征
[2] 傳播者的任務
[3] 傳播者的權利與責任
[4] 記者與信源關系的三種情況
4、受眾
[1] 受眾的類別與特征
[2] 受眾的接收動機
[3] 受眾的權利
[4] 反饋
 [5] 受眾研究的主要理論
個人差異論,社會類別論,社會關系論,文化規范論。
[6] 受眾的選擇心理與選擇行為
    受眾對信息的選擇性:選擇性注意,選擇性理解,選擇性記憶。
受眾對媒介形式的選擇性:需要程度,難易程度,成本高低。
5、傳播媒介
[1] 傳播媒介的概念
[2] 大眾傳媒各自的特征
報紙的特點,廣播的特點,電視的特點,網絡的特點。
[3] 網絡傳播媒介
[4] 麥克魯漢的媒介理論
麥克魯漢的理論,對麥克魯漢理論的評價
6、傳播內容分析
[1] 信息的概念
[2] 符號的定義
[3] 符號的類型與特點
[4] 編碼與譯碼 
[5] 語義分析在傳播中的應用
[6] 內容影響受眾的理論
模仿論,含義結構論,強調信息來源的理論,感性訴求與理智訴求的理論,強調內容的一面理或兩面理的理論。
7、傳播的效果
[1] 槍彈論
[2] 有限效果理論
[3] 適度效果理論
適度效果理論的概念,使用與滿足模式,議程設置理論。
[4] 新強效力論
沉默的螺旋理論,社會期待理論。
[5] 影響傳播效果的因素
      信息對傳播效果的影響,傳播對象對傳播效果的影響,傳播環境對傳播效果的影響。
8、傳播功能
[1] 傳播功能的早期研究
      拉斯韋爾的三功能說,賴特對三功能說的補充,拉扎斯菲爾德的三功能說,施拉姆的傳播功能說。
[2] 傳播的基本功能與派生功能
      傳遞信息,社會溝通,社會整合,社會教育,消遣。
[3] 傳播的消極作用與虛擬功能
9、傳播控制
[1] 傳播控制的必然性
[2] 傳播控制的思想
[3] 傳播的內部控制
      布里德潛網說,對傳播者的控制,對傳播內容的控制,對傳播渠道的選擇。
[4] 傳播的外部控制
經濟控制,政治法律控制,道德控制,習俗控制,宗教控制,受眾控制,技術控制。
10、傳播的模式
[1] 模式及其功能
[2] 傳播模式的產生
[3] 傳播模式涉及的理論
      傳播模式與結構主義,傳播模式與“三論”。
[4] 線性模式
拉斯韋爾的5W模式,香農——韋弗數學模式。
[2] 控制模式
奧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施拉姆大眾傳播模式,德弗勒模式。
[3] 社會系統模式
賴利夫婦模式,馬萊茨克模式。
[4] 互動傳播模式
11、傳播學研究方法
[1] 傳播學研究的程序
[2] 實地調查法
[3] 控制實驗法
[4] 內容分析法
[5] 個案研究法
華中科技大學

添加華中科技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華中科技大學考研分數線、華中科技大學報錄比、華中科技大學考研群、華中科技大學學姐微信、華中科技大學考研真題、華中科技大學專業目錄、華中科技大學排名、華中科技大學保研、華中科技大學公眾號、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華中科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華中科技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huazhongkejidaxue/cankaoshu_384590.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