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農業大學碩士生導師介紹:李必湖

發布時間:2018-07-31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湖南農業大學碩士生導師介紹:李必湖

湖南農業大學碩士生導師介紹:李必湖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湖南農業大學碩士生導師介紹:李必湖 正文

李必湖,男,1945年出生,研究員,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生導師。
  1966年畢業于湖南省安江農校,畢業后留校給袁隆平老師當助手研究雜交水稻;1973至1976年在湖南農學院農學系學習;1984至1988年擔任安江農校副校長、副書記、研究員;1987年3月至11月擔任美國德克薩斯州農場技術顧問;1988年8月至2003年6月擔任湖南省安江農校黨委書記兼雜交水稻研究所主任;先后當選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共十一、十二大代表,九屆、十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協四大、五大代表;現任懷化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懷化市人大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是作物品種改良與原理和種子生物技術工程。
  主要研究內容:
  1.作物品種改良與原理
  主要研究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的原理、途徑與技術;水稻種質資源評價、利用和創新;水稻高產、優質、抗病蟲害、抗逆性等主要性狀的遺傳、表達及這些性狀的遺傳改良原理和技術。
  2.種子生物技術工程
  利用現代農業生物技術,開展水稻種質工程研究,培育出轉基因水稻品種。以抗蟲、抗病、抗逆種子生物技術工程為重點,以新品種、新方法為突破口,為種子產業化工程提供技術支撐。
  主要論著目錄:
  1. 李必湖等。溫敏核不育水稻育性對低溫持續時間的敏性差異比較研究。 生態學報,2003年第6期,(排第一)
  2. 李必湖等。低溫敏核不育水稻go543S育性對溫、光的反應。生態學報,2003年第23卷第2期,(排第二)
  3. 李必湖等。明恢63生物學特性及其組合高產制種技術。種子,2003年第2期,(排第一)
  4. 李必湖等。早秈恢復系402生物學特性及其組合高產制種技術。作物研究,2003年第2期,(排第一)
  5. 李必湖等。光敏、溫敏核不育系水稻核不育基因等位性及基因對數的研究。種子,2002年第4期,(排第二)
  6. 李必湖等。兩系雜交早稻八兩優100的選育與應用。雜交水稻,1998年第13卷第2期,(排第二)
  7. 李必湖等。不同秧齡移栽對恢復系播始歷期的影響。雜交水稻,2002年第17卷第1期,(排第二)
  學術成果:
  1970年冬,按照袁隆平院士制定的技術路線,在海南發現野敗,為攻克我國秈型三系雜交水稻保持系難關打開了突破口,促成了雜交水稻三系配套的成功;1988年以來,指導助手育成國內第一個光溫敏核不育系安農S-1及一系列高產優質雜交稻新組合金優402、威優402、八兩優100等,為雜交水稻研究做出了特別突出的貢獻;多次受到國家、省、廳的表彰和獎勵,其中秈型雜交水稻選育,1981年獲國家特等發明獎(排第2);安農S-1秈型水稻溫敏不育系研究,1998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第2);秈型雜交早稻威優402的選育與應用研究,1998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第2);安農S-1秈型水稻溫敏雄性核不育系的研究,1999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排第2);秈型雜交早稻八兩優100的選育與應用,2000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第2)。此外還榮獲光召科技獎、中華科教基金獎等,是國家第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科技專家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湖南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湖南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湖南農業大學報錄比、湖南農業大學考研群、湖南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湖南農業大學考研真題、湖南農業大學專業目錄、湖南農業大學排名、湖南農業大學保研、湖南農業大學公眾號、湖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湖南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湖南農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湖南農業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hunau/yanjiushengdaoshi_107483.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