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理工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正文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2017年以原解放軍理工大學、軍械工程學院主體和重慶通信學院、工程兵學院、武漢軍械士官學校為基礎調整組建,是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并重、工程技術與作戰指揮融合的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大學,為全軍重點建設院校之一。大學占地總面積11300余畝、橫跨四省五地,校本部坐落在長江之濱、人文薈萃的六朝古都江蘇南京,另設石家莊校區(河北石家莊)、通信士官學校(重慶)、軍械士官學校(湖北武漢)和訓練基地(江蘇徐州)。大學立足陸軍,堅持信息主導、以工為主、指技融合,面向戰場、面向聯合、面向未來,育軍事英才、研制勝成果、解部隊所需,是陸軍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陸軍科技創新的攻堅力量、陸軍部隊建設的關鍵支撐、陸軍對外交流的主要平臺。
大學歷史底蘊深厚,各組建單位辦學歷史可分別追溯至上世紀30至50年代在江西寧都創辦的紅軍無線電訓練班、在黑龍江哈爾濱創設的“哈軍工”工兵工程系、在山東諸城創建的“軍械干部訓練隊”、在江蘇南京創立的“二野軍大”和在吉林通化創始的東北民主聯軍工兵學校。同時,大學具有悠久的研究生教育歷史,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就開始招收培養研究生,文革結束后于1979年恢復研究生培養工作,是全軍最早開展和最先恢復研究生培養的單位之一。
大學培訓任務以陸軍通信兵、工程兵、軍械裝備等領域為基礎,輻射陸軍工程保障和新型作戰力量全領域。建有以信息技術為主導、軍事工程技術為主干、理工軍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化學科專業體系,擁有機械工程、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空間安全、軍隊指揮學、軍事裝備學等1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數學、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交通運輸工程、軍事訓練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等1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應用統計、電子信息、機械、能源動力、土木水利、交通運輸、軍事、工程管理等8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同時具有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人員碩士學位授予權。設有20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作站),擁有6個國家重點學科、7個軍隊重點學科、12個省級重點學科。在國家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信息與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學科評估結果為A-,位列全國前10%;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學科評估結果為B+,位列全國前20%。工程學、計算機科學穩居ESI全球前1%。
大學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院士領軍、博專兼備、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教學科研梯隊。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6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6人,“求是獎”獲得者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對象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獎獲得者3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3人。錢七虎院士獲得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員1000余名,博士生、碩士生導師600余名。
大學各類教學、科研和生活設施齊全,建有條件良好的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學員宿舍樓、研究生教學科研基地等,校園環境幽雅、辦學基礎優良。建有國家級實驗教學平臺7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數量列全軍院校第二;軍隊重點實驗室11個,數量列全軍院校第一。大學圖書館是軍隊院校圖書館系統先進單位,引進了IEL、ScienceDirect、Springer Link、ASME、ASCE、ACM、EI等外文在線數據庫,以及萬方、超星、ADKS等中文數據庫,館藏紙質和數字圖書數量豐厚;館內建有“全軍院校圖書館外文科技文獻資料服務中心”、“全軍院校圖書館數字影像資料服務中心”等全軍性服務中心。學校建有寬帶校園網,并與軍隊圖書信息網絡系統、國防情報信息系統、國家教育科研網和全軍軍事訓練信息網等高速互聯,全軍軍事訓練信息網華東地區信息中心設在學校。
大學與部隊建立了常態化人才培養、聯教聯訓機制,與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浪潮集團等近20個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與聯想集團、奇虎360等多家企業單位共建20余個聯合實驗室。近10年來,先后獲評“全國研究生教育先進單位”“全軍研究生教育先進單位”“軍隊院校教學優秀單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學先進院校”“全軍政治理論課教學先進院校”“全軍學員思想政治教育先進院校”。教學成果獲國家級一等獎4項、二等獎14項,軍隊級一等獎44項;堅持面向戰場、服務部隊,承擔大批國家、軍隊重大科研和戰略工程建設任務,共獲國家、軍隊(省、部)級科技獎2600余項,其中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8項、二等獎42項,國家發明二等獎4項,軍隊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70余項。近3年,培養的學員獲國際級獎勵47項、國家級獎勵1000余項、省(部、軍隊)級獎勵1300余項。學校共培養出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10名、正省(正部、正戰區)級領導12名、副戰區及軍級領導96名和一大批英模和功臣。
經過長期積淀和建設發展,大學為全軍部隊、機關、科研單位、院校和地方輸送了大批高層次高素質專門人才,為服務軍隊現代化建設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熱烈歡迎有志于獻身國防建設事業的廣大考生踴躍報考我校!
一、招生計劃
大學分別在校本部(江蘇南京)、石家莊校區(河北石家莊)、通信士官學校(重慶)和訓練基地(江蘇徐州)招收培養軍人碩士研究生,其中校本部和石家莊校區另招收培養無軍籍地方碩士研究生。2022年軍人和地方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均暫未下達,最終招生學科(領域)和招生人數以國家教育部和軍委機關正式下達的招生文件為準。
二、招生對象及報考條件
(一)軍人碩士研究生
我校2022年招收軍人碩士研究生類別包括軍隊院校應屆本科畢業生和軍隊在職干部(含委任制文職人員),具體報考條件如下: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思想政治素質好、品德優良、遵紀守法,立志獻身國防事業。
2.身體健康,心理素質良好,且符合《軍隊院校招收學員體格檢查標準》相關要求。
3.報考專業和本科所學專業要相同或相近,不同類別招生對象要分別滿足以下條件:
(1)軍隊在職干部:須填寫《軍隊在職干部報考研究生推薦審批表》,由所在師(旅)級單位政治工作部門審批,逐級上報軍委政治工作部干部局備案。軍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僅限招收上尉以上軍銜的指揮管理軍官。
(2)軍隊院校應屆本科畢業生:能按時獲得本科學歷和學士學位,須填寫《應屆本科畢業生報考研究生推薦審批表》,經所在院校教務部門審批。
(二)無軍籍地方碩士研究生
1.凡符合國家教育部2022年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的地方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和在職人員,均可報考我校無軍籍地方碩士研究生。被錄取后不參軍入伍,不享受部隊供給制待遇。
2.我校擬招收無軍籍地方碩士研究生的學科專業(類別)為0802機械工程、0803光學工程、0809電子科學與技術、0810信息與通信工程、0811控制科學與工程、081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814土木工程、0826兵器科學與技術、0835軟件工程、0839網絡空間安全等10個工學一級學科和0854電子信息、0855機械、0858能源動力、0859土木水利等4個工程碩士專業類別。最終招收的學科專業(類別)以軍委機關下達的2022年招生計劃為準。
3.身體條件:符合教育部對報考碩士研究生的身體條件要求和軍隊有關要求。
三、報名手續
報名采用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相結合的方式,網上報名時間為2021年10月5日-26日,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區報考組織情況自行確定和公布。報考點一般應選擇考生所在省市招辦指定的報考點。校外考生須在2021年11月20日前向我校研招辦郵箱發送報名電子材料,具體準備材料和要求詳見互聯網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院校庫/陸軍工程大學(點擊大學名稱)/信息發布欄標題為“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報考準備和報考提示”的信息。
四、考試安排
1.初試:時間為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以教育部公布時間為準),各專業考試科目詳見招生專業目錄。考試前考生可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自行登錄http://yz.chsi.com.cn下載打印《準考證》。
2.復試:2022年4月份左右,具體復試內容和時間安排另行通知。復試將從思想政治、專業知識和身體健康等方面對考生進行綜合考核。軍人考生提交師(旅)級以上單位出具的2021年體能考核成績證明。
五、接收推薦免試研究生
我校軍人碩士研究生面向本校軍人應屆本科生、無軍籍地方研究生面向地方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接收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除符合報考條件外,申請人必須從本科就讀院校獲得2022年推薦免試資格。具體要求和安排詳見我校《2022年接收推薦免試研究生章程》(另行公布)。
推免生資格審核確認、報考、錄取均通過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推免服務系統進行,申請和接收時間以教育部公布的推薦免試工作時間為準,復試內容和時間安排另行通知。
六、關于碩博連讀招生
我校面向軍隊院校應屆本科畢業生,在工學學科專業招收碩博連讀研究生,學制5年,前兩年按碩士研究生注冊學籍,后三年按博士研究生注冊學籍。具體報考、選拔辦法詳見我校《2022年碩博連讀研究生招生選拔辦法》(另行公布)。
七、相關費用
根據國家和軍隊現行相關政策規定,無軍籍地方研究生全部自費,碩士研究生學費8000元/人?年、住宿費800元/人?年。我校對地方研究生實行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學業獎學金、新生獎學金、“三助”崗位津貼等多種獎助政策。
軍人研究生全部公費,并享受部隊供給制待遇。
八、注意事項
1.關于非全日制招生:根據教育部和軍隊政策規定,軍隊在職干部通過全國統考攻讀專業學位研究生,可以采取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形式,畢業并通過學位論文答辯,頒發畢業證和學位證。考生報名時,通過選擇相應的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專業研究方向確定學習形式。
2.關于學習年限和學習方式、地點:我校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基本學制為2.5年,最長學習年限3年,在規定的學習年限內通過全脫產方式在校學習。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基本學制為3.5年,最長學習年限4年,在完成規定時間的入校課程學習后,可采取多種方式和靈活時間安排進行非脫產學習。報考校本部各學院(部、系)并被錄取的考生,全期在校本部(江蘇南京)學習;報考石家莊校區(河北石家莊)、通信士官學校(重慶)和訓練基地(江蘇徐州)并被錄取的考生,第一學期基礎課程在校本部(江蘇南京)學習,后續專業教學和學位論文原則上按照“學員跟導師走”的要求,分流至各培養單位學習。
3.考生報名信息填寫:
(1)我校招生單位代碼:91004,招生單位名稱:陸軍工程大學。
(2)初試、復試科目選定:考生必須在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時認真選定初試科目名稱,軍隊院校應屆本科畢業生初試科目第2單元必須選“201英語一”、第3單元必須選“301數學一”(報考管理科學與工程考生除外)。復試科目名稱在“備用信息”欄填寫,凡不填寫的,將由我校指定復試科目。
(3)考生身份填寫:請考生在“備用信息一”欄根據個人身份,按“軍隊在職干部、委任制文員、軍校應屆生和無軍籍地方生”等身份類別進行填寫。
4.信息查詢:報考、復試、錄取階段的相關通知公告可在互聯網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院校庫/陸軍工程大學(點擊大學名稱)/信息發布欄和軍網陸軍工程大學/通知公告欄查詢。
5.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相關政策規定,以及初試、復試中的疫情防控要求,以國家教育部和軍委機關最新文件通知為準,我校將第一時間向社會發布。
九、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聯系方式
聯系人:周 榮(參謀)
電 話:(軍)0501-828103,(地)025-80828103
E-mail:lgdyzb91004@163.com
通信地址: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御道街標營2號(210007)
解放軍理工大學
添加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解放軍理工大學考研分數線、解放軍理工大學報錄比、解放軍理工大學考研群、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姐微信、解放軍理工大學考研真題、解放軍理工大學專業目錄、解放軍理工大學排名、解放軍理工大學保研、解放軍理工大學公眾號、解放軍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解放軍理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http://img.okaoyan.com/gzh/kyp.jpg)
本文來源:
http://m.btfokj.cn/jfjlg/zhaoshengjianzhang_469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