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經濟學考研考什么

發布時間:2020-03-1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理論經濟學
add 研究生微信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020100理論經濟學考研 》我們搜集了部分020100理論經濟學考研 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可提供有償的020100理論經濟學考研 專業研究生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考研派 okaoyan.com】 為大家提供理論經濟學考研考什么,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

理論經濟學考研考什么

理論經濟學考試科目(廈門大學為例)

初試科目 備注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303數學三
(4)918經濟學
1.復試筆試科目:
FS36經濟學說史

2.不接收同等學力考生

理論經濟學考研參考書目(廈門大學為例)

《政治經濟學概論》宋濤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年版
  《政治經濟學》逄錦聚、洪銀興、林崗、劉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西方經濟學》高鴻業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第三版.

理論經濟學專業簡介

理論經濟學:由經濟學基本概念、范疇與范疇體系組成的理論體系,包括一般的理論經濟學與特殊的理論經濟學。人類經濟學、科學經濟學是一般的理論經濟學,政治經濟學是特殊的理論經濟學。理論經濟學為分支經濟學提供理論基礎。科學的理論經濟學是反映人類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經濟學理論,由經濟學公理、定理與定理體系組成。科學的理論經濟學不但有經濟學基礎理論,而且有經濟學基本原理。政治經濟學只有經濟學基礎理論,沒有真正的經濟學基本原理。政治經濟學分為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科學的理論經濟學是整體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統一。 [1-2] 
政治經濟學是理論經濟學的學科規范名稱,但是它們之間有一個顯著性區別:政治經濟學同時也涉及實踐應用。這就是說,政治經濟學追求人的行動的整體的發生。我們認為,這不過就是通常所說的馬克思主義的工作邏輯。在行動中產生認識,而不是與之相反;馬克思革命的實質內容在于改變世界。這根本是個實踐的路線,歸根結底,是“行動主義邏輯”。因此,理論經濟學意味著:“解放如何可能”的真問題是“人類何以可能”。因為,由“存在可能”進到“認識可能”,從中解決問題,杜絕了終極追問,解放了實踐。簡單而言,這種研究涉及到能否將唯物主義工作取向貫徹到底的重大問題。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階段上,我們開始越來越多地應用到了經濟學的知識。于是,很多企業管理者和專家學者都普遍關注應用經濟學的發展。但是,很多的經濟學家也都存在著輕理論以及重實務的問題,這樣的經濟學雖然從表面上有利于應用經濟學的發展,而由于并不具備理論經濟學的輔佐,很可能會使應用經濟學的長遠發展受到較大的制約。作為應用經濟學的基礎,理論經濟學對所有的經濟學現象都進行了概括,兩者之間的關系實際上就是理論和實踐的關系。
理論經濟學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發掘經濟運行和發展的規律,進行“范疇生產”和“范疇批判”,為各個經濟學科提供基礎理論。
理論經濟學
理論經濟學
因此,理論經濟學是和應用經濟學相對應而稱呼的。這是一級學科的區分。理論經濟學具有6個二級學科: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經濟史、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以及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這似乎是一個不受重視的理論學術研究區域。應用經濟學在我國的經濟研究學術界受到了普遍的歡迎。這樣就導致很多學者急功近利,對經濟利益和名譽進行片面的追求,特別是在研究和解決各種經濟實務的問題上存在著很多的人才,很多學者不惜運用各種手段從而能夠在應用經濟學的研究隊伍中加入進去。而理論經濟學的研究呢,卻變得越來越冷門。由于經濟實務問題以及應用經濟學方面集中了大量的年輕的學者,相對造成了理論經濟學研究嚴重的缺乏人才。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嚴重地影響到了經濟學的整體發展。這是“錢”惹的禍!
理論經濟學之政治經濟學
近20年來,理論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教材可謂鋪天蓋地,良莠不齊。在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領域,一個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屹立不能沒有自身的指導理論(不是那種空洞、籠統的理論口號),而一個政黨如果沒有自身的指導理論,其信念之堅定、信仰之堅持、主義之鮮明、生命力之強大、價值觀之社會基礎信皆免談(美國亦如此)。縱觀近現代史,那些僅僅沉溺于或強調物質滿足、經濟增長的民族無不被主宰強國的價值觀、信念、主義和意識形態的洪流席卷而去、順漩渦而下并最終喪失自我。自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極端資本主義自由化、市場化這股巨大洪流沖擊著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價值觀體系還是信仰體系,無論是發展的指導理論還是社會經濟行為,無論是宏觀經濟政策還是經濟發展模式,無不受其影響。本來,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是中國發展的指導理論,而那些從本質上反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理論和模型已形成巨大洪流,打著“中國化”、“中國特色”旗號的極端私有化、商業化理論對中國社會主義事業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在許多實質方面加以改變并形成社會基礎。“南郭先生”濫竽充數、追求功名,“東郭先生”是非不分、放棄原則,求穩怕亂者以機械社會論方法隔靴搔癢,只見樹木(如GDP)不見森林(如GDP所反映的非社會主義的社會性、經濟性、政治性實質),而既得利益者則在為維護其權益宣揚“普世價值觀”。這些與上述“洪流”、漩渦融為一體,沸沸揚揚,對中國社會發展的方向、性質、政策、手段、模式產生巨大影響。 [3] 
 
比如,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一個基本觀點是勞動價值論。而在大量政治經濟學學者的文章、教材和教學中,勞動價值論已被公開、直接地批判和摒棄,精英創造價值、資本創造價值、市場創造價值、技術創造價值、土地創造價值、老板創造價值、政府創造價值、政策創造價值的“理論”卻甚囂塵上。當這些文章和教材用價格概念代替價值概念之后,勞動力的價值創造本質就可以被生產資料私有制排除了、被市場排除了、被商品這個外衣排除了。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如新古典等)正是曾在這里為勞動者、勞動力和大眾建立了一個假意識,為社會的不平等、經濟的不平等、經濟中的社會與政治關系不平等打下一個理論基礎。正是針對這種歷史,馬克思主義才提出了勞動價值論,并使之為人類平等提供了有史以來最為科學、最具真理性的理論基礎。丁著作為政治經濟學教材還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以本來面目,重振了這一理論的基本內核,否定了西方的供求決定價格理論,從而揭示了勞動價值論與供求理論的本質區別。“資本主義經濟中的供求不僅以單純的買者和賣者為前提,而且‘還以不同的階級和階層的存在為前提,這些階級和階層在自己中間分配社會的總收入,把它作為收入來消費,因此造成那種由收入形成的需求;另一方面,為了理解那種由生產者自身互相造成的供求,就需要弄清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全貌。’” [4]  這一論述和引用抓住了供求理論的核心,事實上也抓住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區別,即前者的生產組織形式主要是資本主義的私營企業,其目的是在生產力提高過程中使少數人利益最大化;而后者的生產組織形式是“最廣大人民群眾”所共同占有的公有企業,其目的是在生產力提高過程中使多數人利益“最大化”。
可見客觀而論,對馬克思主義的曲解、歪解很多。這些曲解、歪解正是導致中國社會發展指導理論與實踐脫節的諸多根源之一。而理論經濟學應該科學地、系統地把到底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這一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指導理論的重要內核再次展現出來,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3] 
理論經濟學之西方經濟學
在西方經濟學家的眼中,理論經濟學通常稱為一般經濟理論,它分為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兩個分支。
1.微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又稱個體經濟學,小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對稱。微觀經濟學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的生產者、單個的消費者、單個市場的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單個生產者如何將有限的資源分配在各種商品的生產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潤;單個消費者如何將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種商品的消費上以獲得最大的滿足。同時,微觀經濟學還分析單個生產者的產量、成本、使用的生產要素數量和利潤如何確定;生產要素供應者的收入如何決定;單個商品的效用、供給量、需求量和價格如何確定等等。
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量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亦稱市場經濟學或價格理論。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
微觀經濟學 ——分析個體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在此基礎上,研究現代西方經濟社會的市場機制運行及其在經濟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觀經濟政策以糾正市場失靈。
微觀經濟學關心社會中的個人和各組織之間的交換過程,它研究的基本問題是資源配置的決定,其基本理論就是通過供求來決定相對價格的理論。所以,微觀經濟學的主要范圍包括消費者選擇,廠商進行的供給和收入分配。
2.宏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是以國民經濟總過程的活動為研究對象,著重考察和說明國民收入、就業水平、價格水平等經濟總量是如何決定的、如何波動的,故又被稱為總量分析或總量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又稱總體經濟學、大經濟學。是微觀經濟學的對稱。宏觀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宏觀經濟學以整個國民經濟為考察對象,研究經濟中各有關總量的決定及其變動,以解決失業、通貨膨脹、經濟波動、國際收支等問題,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
宏觀經濟學(Macro-economics)研究作為整體的經濟,包括諸如通貨膨脹、失業和經濟增長這樣一些問題。宏觀經濟學問題包括解釋為什么經濟會經歷衰退和失業不斷增加的時期,以及為什么在長期內有些經濟體比其他經濟體增長得快得多。宏觀經濟學也涉及政策問題,如政府干預能否降低衰退的嚴重性。
現代西方經濟學由這兩分支組成。
理論經濟學之中國經濟學
中國經濟學,也可稱作“中國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經濟學由“資本論”和“政治經濟學批判”組成。這決定了中國理論經濟學研究的基本走向。另外一方面,中國的經濟學,應該研究中國當代的實際問題,解釋當代中國的經濟現象,有益于中國財富的保護和增長,服務于中國最廣大人民實現共同富裕和全面發展的根本利益。
 
“中國經濟學的工作實質正在于這種引導,從中引出對社會主義經濟的歷史的內在性分析。所以正確的做法是:把當前正在實踐的元素視為歷史的一種“正在發生史”,它本質上是歷史上的元素在當下場域的匯聚。在中介模式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恰恰需要形成中國歷史-中國思維-中國語言的工作路徑和工作模式,以能適用于對'中國制造'進行民族歷史與世界歷史并重意義的批判性分析。” [5] 
中國理論經濟學的研究走向是“保衛《資本論》”和“建設中國經濟學”。這是時代賦予的使命任務。中國經濟學人責無旁貸。

經濟學考研

本文來源://m.btfokj.cn/jingjixue/lilunjingjixue_262.html